考研的話,哪些985大學是比較排斥外來考生的?

侯佳儀


在大學期間,總是有兩條路要走,有的人選擇工作,有的人選擇考研繼續深造,大學一位導師說過:考研是有上進心的表現。現如今本科生數不勝數,如果說考研是提升層次的機會也是人生的轉點,那麼考研院校的選擇是實現華麗轉身的關鍵。

考研院校選擇需慎重,不是說看哪個教學水平高選哪個。很多985高校是排斥外來考生的,就算你的初試分數達標,但是複試的時候學校還是更偏向於本院校考生。很多985高校的要求是本科211及以上才有資格讀他們學校的研。為了考研黨們在選擇院校時對其多些瞭解,我下面介紹幾個排斥異己的高校,供大家參考。

像保研率最高的北京大學,保研率達到了一半以上。作為我國的最高學府,本科生考研也大多數是選擇母校,他們的本科生的確優秀。其實這些院校的錄取規則都是擇優錄取,如果你的初試成績過關,在複試的面試官眼裡不算什麼,因為他們面試的都是過關的……然而複試的時候看的是學生的綜合實力和學術水平,如果你真的在核心期刊發表了核心論文,或者研發出了科研成果,獲得很多國家級競賽證書,也可以去試一試,有機會被破格錄取。

有一個學長的親身經歷是這樣的,他當時在普通的一本院校學習,由於成績在學院裡數一數二,所以選擇了考研。通過自身努力考了一個很理想的分數,於是報名參加了上海交通大學的複試。他當時注意到了有一條要求是非211考生不錄取,但是覺得自己實力可以,想去嘗試一下。不過最後他並沒有通過複試,上海交通大學還是堅持了他們的原則。

很多時候我們跑慢了一步,總是想沒關係,等我到時候再衝刺超過別人。可是事實總是你的對手沒有歇著,他之所以能跑的更快,是因為他不會像龜兔賽跑裡的兔子睡覺等你超過。就像我們高考從小到大學了10多年都不如人,想在4年逆襲是有很大困難的。逆襲的人是有,但你,能否有和逆襲的人們一樣的決心和毅力?這才是關鍵。

雖然有些985高校排斥外來考生,但是我們仍然要努力搏一搏,即使失手考不上夢想的高校,一個很好的211學校也是不錯的,畢竟我們小時候都有過清華夢。所以夢想總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我們沒有好高騖遠的資格,只有踏踏實實的努力才能接近夢想的地方。


大三老學長


現在,由於社會壓力過大,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選擇去讀研,繼續深造,以保證在將來的就業競爭中擁有更大的優勢,這種想法當然很好,只是他們在考研的過程中卻遇到了或多或少的一些問題。


比如,有的考生會自我想象,我報考的985高校會排斥外來考生嗎?

在這,我可以明確告訴你,答案是不會。

教育一直是不分國界、地域、種族的,沒有哪一所學校會歧視外來考生,無論是從情理還是法規出發,它們都沒有權利以及理由排斥外來考生,相反,對於學校本身來說,它更希望廣收生源以此來提高綜合實力。

考研生與本校生唯一區別就是起點不同而已,但那又能怎樣,努力並不分先後,大家最終都在同一個學校相遇,誰也不會比誰差。

最後,我希望大家能記住,出身差點本科不重要,只要你真正有本事、有能力,沒有學校會排斥,相反它們的大門永遠會為你敞開。


落夜談教育


關注考研的朋友或許經常會聽到一些分享,一些三跨“跨專業、跨學校、跨地區”學生吐槽某某高校排斥外來考生,針對我這類現象,我想說一些個人的看法。

首先我覺得學校不會歧視外來考生,有些人說在複試階段存在很多的人為變量,可以左右複試成績。但是僅僅憑几句話,這無疑是缺乏證據的猜測,被淘汰的考生有次猜想和抱怨也能理解,但也要認識到淘汰的最大原因往往還是自身實力問題。另外,

考研最重要的環節初試和複試的筆試環節,都是憑實力說話,如果你的筆試分高,基本上很少有被淘汰的風險。

至於哪些985大學排斥外來考生,我相信學校肯定不會也不敢這樣做。985大學難考的原因更多的在於非常高的保研比例和競爭壓力,所以往往會給外來考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和藉口:我考不上985高校,並不是我不夠努力,而是我受到了歧視!




在這些985高校中,一方面有很高的保研比例,另一方面沒有保研資格的本校生和實力相近高校的學生都可能會考慮報考,由此使得外來考生面臨著非常大的考研壓力。

說一千,道一萬。考研目標高校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有選擇適合的學校,可以適當的放棄報考保研比例比較高的985高校,轉向保研比例相對較低和綜合實力排名相對靠後的學校,這樣成功率會大一些。


學習源動力


關於考研,我自己是經歷者,而且考研了兩次,最終進入的是top2學校,而我的本科母校是一所財經211,自然,我屬於“外來者”,但無論是考研錄取過程中,還是就讀研究生期間,並沒有因此受到排斥,也沒有感覺到有排斥的氛圍。所以,在我看來,對於外校考研生有明顯排斥的985大學應該是不存在的。

從實際情況看,無論是什麼層次的學校,其實都是內外兼收的。招收的研究生新生,既有本校生,也有外校生,而且,通常外校生是明顯比本校生更多的。即便是北大清華及華東五校這種保研率很高的一流985,本校生佔的比例通常也不超過30%,其他學校往往本校生的比例更低,

外校生始終是佔大部分的。正因如此,在研究生群體中,既形不成排外的群體性動機,也形不成排外的整體氛圍。排外是不太可能的。

如果從考研和招生的角度來看,研究生招生單位很多時候比較喜歡本校學生,在同等條件下,可能會優先錄用本校學生,這個情況,在很多985裡面,甚至211裡面都是有的。但這不是排外,而是基本遵循了“擇優錄取”的原則。

因為,通常而言,本校學生往往是比較優質的生源,而外校生則往往參差不齊,既有很優質的學生,也有隻是考試成績不錯而實際綜合素養較差的考生,從“擇優錄取”的角度而言,在同等條件下可能優先錄用本校學生,也是可以理解的,並不是為了排外。

當然,這種“優先錄取”,是可能會被解讀為排外的。我猜測,題主來問這個問題,也是有這方面的疑惑和擔憂,擔心自己報考某985,但因為他們比較“排外”,而導致可能考研失利。

但實際上,題主擔心的這種情況,並非排外,而是“排劣”,是排斥相對較差的學生而不是不加區分地排斥外來者。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大學本身就是一個開放性的機構,流動性較強,很多人在考研的選擇中並不報考本校就是明證。而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招生大量外校生則是大學並不排外的有力證明。

所以,題主及有類似擔憂的朋友,要報考任何一所985大學,都不用擔心會因為是外校生而遭到排斥,唯一需要擔心的,是你自己是否足夠優秀。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幫助~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 。 t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