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個子矮還近視,班上座位兩週輪換一次,打電話質疑老師後老師不高興了,怎麼辦?

船上也有好人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家長不會和老師溝通交流,你為何要用質疑的態度和老師說話呢?本來老師在調整座位時,會從全班整體考慮,可能沒有顧及到你孩子的情況,如果你能理解老師在先,有話好好說,老師自然會重視你提出的問題。

但是如果你用質疑的口吻,那就容易壞事,會讓老師認為你對他的做法不公,這恰是老師最反感的地方。更何況本來初二學生就難管理,再遇上一個不會說話的家長,容易讓班主任老師敏感,認為你是挑事,愛挑刺的家長,自然不會給你好態度了。

為了能緩和與老師的緊張關係,建議你用短信或微信給老師真誠道歉,對你話語中的質疑缺乏理性和少了對老師的工作理解與支持而自責。當你表明態度後,會讓老師感覺你這位家長素質還是相當的不錯的,而後你再把孩子個子矮近視,現在所處座位位置對孩子聽課有影響做一個描述。請老師考慮一下,看看能否給予協調解決。

好話,好聽,好說。我相信在為人處事方面,身為家長你不缺乏經驗。只是你不要拿負面的情緒與糟糕的態度去面對老師。否則,真要是和老師把關係搞僵了,你後續和老師怎樣溝通?你讓孩子怎樣和老師相處?


韓國成老師


我作為七年的班主任,來告訴你一些如何處理。

首先:家長要理解老師。班主任老師需要管理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所以我們一般都是採取輪換位置(這樣可以體現老師的公平,同時也有利於保護孩子的眼睛,如果長時間一個方向看黑板,很容易造成斜眼之類的)

其次:家長不能太自私。(孩子在學校學習遇到的問題,家長不能每個問題上都去幹涉,而且更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去幹涉。家長更不能去幹涉老師的班級管理),調位置老師的老師是不會有私心和偏向的,為了更好管理班級,班主任一般都會採取公平的方法管理。

最後:家長要與班主任主動溝通,消除與老師之間的誤會和不愉快。(建議家長多關心孩子的成績,關心孩子的學習習慣,在校的行為,孩子的學習方法等。而不是過多的去關注孩子在學校享受的待遇,過多的溺愛會毀了孩子。)。家長應該主動與班主任溝通,讓老師消除愉快的想法。

歡迎轉發和評論。


陳老師談教育


哈哈哈,對於座位問題,一直是教師最頭疼的事,也是家長最關注的事。

有一段時間,網上流行著這樣的座次表,有的家長,對自己孩子就對號入座,然後質疑老師。


其實,對這樣的座次表,所有的任課老師並不認同,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呢?

老師排座位,對一群並不熟悉的孩子,老師只是先遵循了一些原則,比如高矮、比如 男女等,這樣先坐下來,開始上課。

上了一段時間之後,對於細心的老師,善於觀察學生的各種狀態,又會進行細微的調整,比如,愛說話的就搭配一個不愛說話的,愛調皮的,有時會往前調,(為的是讓老師好盯著他點)。愛往窗外張望的,就調到不靠窗的,省得盯著窗外發呆。

又過了一段時間,班幹部、小組長、各課代表都產生了,有的老師還會特別注意,讓“好學生”和“暫時落後生”搭配在一起。

總之,各種因素搭配著,才會安排好座位。

但是,老師再公平公正,也會有家長不滿意。

所有家長願意什麼呢? 都願意自己的孩子往前坐,和學習好的孩子坐在一起。這就是家長的堅持。

往前坐,感覺聽得清楚?

和學習好的坐一起,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家長都很注意環境的影響。


其實,在從教了這麼年後,老師們都感覺,座位和學習成績 真的沒有多大關係,

也就是說,天天坐老師眼皮底下,也會抽空玩一會,自己放飛一會。

老師們也都清楚,有的孩子太過調皮,在班裡達到了頂級水平,或者煽動力極強,能煽動許多同學跟著一起胡鬧的,這樣的孩子,老師都會怎麼處理呢?

“來來來,跟老師坐同位吧”。坐哪裡 呢?跟老師坐一起,坐在講臺旁邊聽課。

如此監管之下,肯定能平心靜氣學習吧,否也否也,那個調皮的孩子,仍然堅持調皮,比如 拿講臺上的粉皮,折斷了扔著玩,悄悄把講臺上的試卷打開,大聲宣佈考題;再比如,老師走下講臺走在同學們中間時,人家就趕緊對著同學們做鬼臉玩~ ~~~~~ 凡此種種,不一而同。

我當過二十多年班主任,最後一排的同學是什麼情況呢?

他們除了吃得胖,長得高以外,就是一排特別自律的孩子。所有的班級幾乎都是如此 。

有些家長很奇怪,坐最後,難道學習好嗎?

奇妙的事就在如此,坐最後一排,孩子能把後背靠到牆上,身心是比較放鬆的,畢竟後面沒有人打擾,

而在後面,還面臨著聽不清老師講課的危機,所以只好努力豎起耳朵,認真去聽。

狀態比較集中精力,所以最後一排的成績都不錯!

以前有個孩子,是年級第一,他就最喜歡最後一排,說“有一種傲視群雄”的感覺。聽說他上了中學,自動要求坐最後一排

以前還碰個奇怪的家長,孩子特別人高馬大,所以一開始就坐最後一排,家長持之以恆地找老師找校長,班主任只好把他調前頭來,但是,他太高了,只能坐邊邊上(任何一個老師都不可能讓一個高個子擋住後面一大片),

天長日久,孩子很是不舒服,也頗感覺沒有朋友,於是堅決要調回去了。

所以說,樓主很焦慮,也可以理解 ,近視了,就配眼鏡。

兩週輪換一次座位,是非常之公平公正的,避免一部分孩子會得斜視,這個無可厚非呀。

平心靜氣,如果願意跟老師靜心溝通,試著闡述你自己的觀點,如果自己不願意去,其實,可以讓孩子自己去跟老師說,老師都會認真聽取孩子的話,多試試,也許會有新的起色呢


Longsuixinyuan


近視就配眼鏡,不然害了孩子。至於老師讓全班前後左右輪座的,都屬於比較無能的,班裡成績好不了,因為至少一半的同學經常處於看不見黑板狀態。還有可能收了太多的禮,不照顧不好,照顧又照顧不過來。

按高矮排座位,哪個家長都告不贏。至於個高家長說這樣不公平的,我想問,高個子得到的好處給過矮個子麼? 基本的看到黑板的權利都不能保證,談什麼公平?階梯教室 電影院的坡度設計源於什麼?就是先來後到也要保證後面的能看到黑板 屏幕。

相對於左右前後輪換,寧可選按成績排座位的老師,起碼她還有標準有原則。

最後,你打電話質疑之前想過你要的結果是什麼,能實現麼?孩子的成績,家長的背景膽識,哪個也拿不出手的時候,是沒有話語權的,衝動的結果是讓孩子的境遇更糟糕。與其糾結改變不了的事情,不如曲線救國,換學校或者幫著孩子一起樂觀面對。


老狼的花花世界


我來作為曾經學生的角度說一下,希望各位老師可以看到。

從小到大老師都會兩週換一次,就是整體的左右移動,偶爾會有調整同桌這種人事變動。這些都沒什麼問題,看不見就配眼鏡。

但是,高三最後一學期,班主任為了讓大家都有公平的靠近黑板的機會,讓大家每兩週前後換位,也就是第一週做第一排,第三週做第二排,N周以後就坐到最後一排了。

簡直是噩夢般的換座方式。

眼睛近視300°的我,往後換了兩排就看不清了,配了400°的眼鏡,一個月以後又看不清了,又配了500°,最後以一個月100度的速度飆升了300°左右。

過些日子又換回前面了,新眼鏡又暈了,換回了舊眼鏡。

就感覺眼鏡的焦距一直在變化,重新適應。

真的很崩潰!!!

不過好在大學加上班幾年後,度數自動降下來了一二百度,現在維持在500°左右。

希望看到的老師們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問題,影響生理健康啊!

拜託了,不要再用這種方式了!😥😥😥


須臾Cat


作一名老師來談談自己的觀點,班級是一個大的家庭,少說也有四五十人。於是就有了座位這個大難題,哪個老師在安排座位的時候都無法做到讓每一個同學都滿意,因為座位只有那麼幾個,很多同學都想坐。


從老師這個角度出發,要考慮全局考慮,誰可以坐這個位置,如果換成另外一個同學坐這裡,會不會影響別人影響課堂秩序,會不會說話等等一系列問題。

再加上每個班級裡面,都有那麼幾個需要安排在特殊位置上的同學。還要考慮到高低個,還要考慮到個人其他情況,最後老師才開始進行安排座位,這必然會激起一小部分同學的不滿意,但是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做,而且這位老師做法也很公道,兩週調換一次。


您是從自己孩子角度,單一的來考慮,可是呢卻忽略了班級其他同學。其實到了初中基本上很多百分之七八十的同學都是近視的。我們作為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個子不高,但是整個班級像他這樣的同學,可能還有十幾個。我們認為孩子應該坐在前排,老師站在全局角度來考慮不應該在這裡。所以我們應該互相體諒,老理解家長,家長理解老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達成一種默契,能夠讓孩子安心舒服的學習。

至於說您的顧慮,我想跟您說,沒有必要,因為跟你說實話,老師,並不是雞腸小肚之人,這件事情掛掉電話以後就會過去。

老師還會像之前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請放心!如果說您還有這樣的需求,不如再過一段時間親自到學校,跟老師好好溝通交流一下,把自己孩子的難處說清楚,這樣的老師肯定會理解給予照顧。

最後想說的是溝通能夠解決的事情都不叫事情,請放下自己的面子,再打一個電話,多說幾句好話,什麼問題都能夠解決。


說文寫作


看看你的用詞——“質疑”,估計你跟老師打電話的語氣和態度也好不到哪裡去……老師是該你的?還是欠你的?那是你孩子又不是老師的孩子。

從這個題目的描述來說,老師做的基本上沒問題,一個班4、50個孩子,總有人要坐到後排或邊邊角角,從公平的原則,兩週或一週換一下位置是相對最合適的做法,不可能絕對公平,但至少照顧了最大多數孩子。

你覺得你家娃個矮又近視,關鍵這是你主張特殊照顧的理由嗎?這也不充分呀……都想坐中間前排,你就一句“個矮+近視”就能霸座?沒這個道理呀……大家各有各的客觀理由,你家近視,他家還近視呢……近視就戴眼鏡啊……

另外,跟老師商量要有基本的禮貌,首先訴求別那麼高,比如說盡量要求坐在前邊幾排,左右調動就調動好了;其次跟老師商量,而不要動不動就質疑,你的孩子是寶,別人的孩子也不是草呀,老師既不可能毫無理由地照顧你,也不會毫無理由地針對你,但是你要是上來就質疑,那可就難說了;再次,換位思考,在提出自己以為合理的要求前先把自己放在對方的立場考慮一下,看看自己的要求是不是真的那麼合理,除了你想要的效果之外有沒有退而求其次的方案?

商量,有商才有量。

介紹下我們家小朋友班上的換座位經驗,先按照男女生個頭大小分行,男女生同桌(43個小朋友基本上男女各半),然後換座位是以列為單位(行不動),按照8列從左到右依次調換的順序進行。總體上很公平,家長也對這個很少有意見。

當然也會有其他的事兒,比如小朋友鬧彆扭,兩個同桌課上調皮、講悄悄話,這些大部分都能在小朋友和家長之間解決,也有反映給老師(或者是被老師批評的),那基本上也會同意微調。

但總的感覺是,態度平和、都是在商量。老師對於家長關於座位的反應也很重視、反饋很及時。

所以,首先還是要家長先要考慮自己的態度,再去根老師好好商量。

語氣這玩意兒可大可小,你及時跟老師溝通一下,沒啥大不了的事;如果你還堅持自己是對的,老師有問題,那這事兒就必然小不了。

當然你還有殺手鐧——找校長、告到教育局去,絕對一告一個準!想坐哪裡就坐哪裡,就是坐講臺上也可以……


搬不動的小強


第一先給孩子配眼鏡。

第二接受現實。

眼鏡必須得配,這是基本常識!

總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已經近視了但是還能看的清所以就不著急配眼鏡!這實際上是真的害了孩子!

如果即使戴上眼鏡並且日常改正一些不好的用眼習慣(比如坐姿、距離、時間等),那麼孩子的近視度數雖然也會繼續上漲,但是會漲的慢一些。但是如果一直讓孩子“將就”著,那麼這個近視度數就會漲的很快!

所以一定要先給孩子配上眼鏡!

關於教室座位的問題一直以來都被很多人調侃著,比如下圖:
一般來說多數情況都是按照高矮個排的。但是也會有一些老師會根據學習成績把一部分成績好的調到前排,成績差的或者比較搗蛋的往後調。

就題主在問題描述來看你孩子老師採取的是兩週一換的方式我認為還是可以接受的。當然了,具體是怎麼一個輪換看你說的貌似是前後輪,通常我們比較常見的是左右輪。

說真的,你自己站在講臺上和坐在座位上試試,真要說擋著看不見那是絕對太極端的可能!這要求你孩子的前排的同學不但要高,還得胖,而且最重要的是他還得一直挺直了腰板聽課,否則根本不可能把你孩子擋住的!

最後再說一下你的措辭——質疑。

我敢保證,任何一位老師面對“質疑”的時候都是很反感的。說真的,如果說小學老師面對有些家長的質疑、不滿、意見什麼很多人會選擇“妥協”,但是到了初中以後尤其是一些比較有資歷的教師他們往往已經不會再在乎家長是怎麼想的了!

一方面是他們的經驗真的是已經很豐富了,而多數家長這個階段實際上已經很難再做什麼了;另一方面是學生的年齡增大尤其是到了青春期,老師在管理上必須要做到絕對的權威,否則就一定會“傳染”進而影響全班;最後就是初中之後的學習生活節奏加快,老師一般已經不願意再把精力浪費到其他沒啥實質意義上的事兒了。

今天你覺得你孩愛有矮又近視,需要老師照顧一下,那麼明天呢,別人需不需要照顧?如果有一天身高孩子的家長說“憑什麼個子高就一定要坐在後面,我孩子也近視也看不清!”那麼老師還用幹別的嗎?乾脆你們家長們自己排吧!

你去參加婚禮,參加年會,被分到的桌子離舞臺遠,你是不是也會跟領導說我要換到第一桌去?

根據你的描述,老師並沒有針對你孩子,但是我覺得像你這種情況,時間久了老師一定會對你有意見,進而把對你的意見,沒想到被你孩子身上。如果真到這一天我覺得你才會意識到“溝通”遠比“質疑”很有意義!“理解”遠比“自我”更有意義!這也是在教育孩子學會適應!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首先,您不應該以質疑的口吻來問老師,人都是相互尊重的,有什麼問題可以平心靜氣的與老師溝通商量。

其次,輪換座位是相對比較公平的,我看您也說了是前後左右的輪換,那同學們都有機會輪換到不同的位置,不可能您的孩子一直待在後面。

再次,近視了可以通過佩戴眼鏡等其他方式來矯正視力,現在一個班裡好多視力不達標的,難道都要特殊照顧嗎?

最後,希望您和孩子多溝通,不要因為這個問題成為影響成績的理由,回答裡有個答主我覺得說的挺很好大學不是按身高和近視錄取的,希望您能多換位思考。


看著雨傻笑


作為老師,對於班級學生分配座位問題有時候真的很棘手。特別是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的座位分配,由於兩個學段的學生年齡特點,學生在校期間的方方面面問題一般家長比較重視,包括座位分配的問題家長都會以座位關係到學生的學習成績為理由,進行和班主任溝通的,部分家長直接會根據學生的描述會要求重新調配學生座位。

一、對於小學生和初中生,由於學生年齡特點的問題以及學生自控力、視力、學習情況等問題,班主任通常會統一分配座位;而對於高中生,班主任一般會採取自由組合的原則,不會嚴格分配學生的座位,只是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個別學生的表現情況適當調換個別學生的座位。

二、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其實是很難真正意義上做到絕對的公正、公平的,只能依據班級內特殊學生重點問題進行適當管理。一般班級內學生人數眾多,最少也要50人以上,學生具體情況各異,行為表現、生理、視力、學習等情況各盡不同,班主任要根據班級管理制度和有利於學生個人學習成績提升以及班級整體和諧發展而來有計劃的分配座位,在分配座位之前,必須優先滿足一些特殊學生,如個頭比較小、近視嚴重和身體殘疾的學生。

三、部分班主任在原來學生座位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會適量調整個別學生的座位,例如某同學雖然個頭比較小,但因為比較調皮搗蛋,嚴重影響了上課秩序,且屢教不改,班主任不得不將其暫時調配到最後面,以觀後效;有的班主任會每半學期統一調換一次座位例如左右調換、前後調換,這樣使得班級內每位同學都有坐前排的機會,有保護視力;部分班主任會將學習成績臨界生調配到前幾排,有利於科任教師監督管理,促使成績提升。

四、問題中描述的家長因為孩子個頭小、近視兩方面的問題,要求班主任將座位調配到前排,理由充分。但近年來班級內學生由於從小受到影視媒體網絡和手機遊戲的影響,全校班級內近視的學生很多,基本上都在一般左右,這成為近年來學校學生視力方面的一大新的問題。所以家長提出的給學生調換座位的理由看似很合理,但真的要做到公平很難。

五、再者,或許還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有人將班主任不調配座位的原因想扭曲,認為是不送禮,這是不正確的;第二,班主任也行不同意也許是由於孩子平時行為習慣不好,影響到了周圍的同學,所以孩子在後面,家長應該和班主任面對面溝通了解;第三,班級內像問題中描述的情況的孩子很多,家長要調配座位,很為難;第四,班級內是以半學期或幾周調配一次座位,還沒有到座位調配的時間。

總之,家長要理解班主任,通過和孩子交流掌握班級的座位調配製度,要理解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難度,不可能為一兩個家長搞特殊,那麼其他家長也會紛紛仿效,將增加班級管理的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