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十個月的寶寶患有自閉症,該怎麼進行家庭干預?

朶雨朶


孩子還不到兩歲,年齡還很小,所以會出現上課不配合的現象,這是比較正常的,因為普通的孩子即使兩歲半到三歲,你把他送到幼兒園,他也會跟你鬧上一天,所以,有的時候不要把所有孩子的共性特徵歸結為自閉症。

我的一個表哥,上學時候都六歲了,我外婆把他送到小班,他坐到那,讓我外婆也坐到跟前,我外婆要走,他就起身跟著走,雖然不哭不鬧,但是也是不配合,孩子天性都是愛玩的,尤其是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所以,慢慢來,循序漸進!

根據你的描述,我感覺孩子主要是在個訓課不配合,比較的黏家長,然後喜歡咬人和尖叫,那麼,孩子在家庭訓練中的表現呢?

如果孩子上大班課表現比較好,在家也比較好的話,那麼,可能是因為個訓課的特殊情況了,(每個地方情況都不一樣,在我們這裡,孩子上個訓課,家長是不能進去的,教室都分成好幾個小格子間,有個玻璃門,家長只能站在玻璃門外面。),如果孩子害怕緊張,當然會哭,家長的話可以站在孩子的視線範圍之內,讓孩子隨時能夠看見你,注意到你,漸漸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

另外,再看看老師,一般情況下,一個老師帶兩個學生,如果是老師過於嚴厲或者孩子不喜歡,也會出現不配合的現象,如果孩子對課程的掌握程度不夠的話,也是一樣的,看看是否難度超出了孩子的學習範圍;

再說一下孩子的動作問題:孩子經常會無意識的做出你教給他的動作,是因為自閉症孩子的認知和交流障礙,有的時候,孩子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就會做出一些學過的知識。這時候,家長要回應孩子,並且讓孩子設法表達自己的需求,孩子不會說話,指出或者模仿都可以。

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孩子尖叫或者咬人的問題也會得到改善!加油!

大家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有時間的話我會一一回復!


孤獨症之家


一歲八個月的孩子檢查出自閉症,其實還是屬於一個比較早的時候,如果能夠加以科學的干預的話,孩子的預後還是很不錯的。

根據媽媽的描述可知,孩子非常的粘媽媽,而且在學習的時候不願意學就會大哭,強制他學習就會哭得更加厲害,家長一看到孩子哭就會覺得心裡很不舒服,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看到媽媽的描述,我非常能夠理解媽媽的心情。相信每一個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哭得撕心裂肺的時候,都會非常的心疼。但是為了孩子以後的能力能夠更好,又很無能為力。其實科學的干預不必這麼痛苦,完全可以讓孩子快快樂樂的學習。

這裡孩子非常黏媽媽,那麼媽媽就要花大量的時間去陪孩子玩,先陪孩子玩他所感興趣的東西。在玩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以及對媽媽的信任感,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孩子的社會性,提升孩子與人互動的能力,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當孩子跟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信任我們依賴我們的時候,我們發出的指令他們才有可能去執行。當然,這也是有技巧的。我們在給孩子做訓練之前,可以先讓孩子去選擇強化五級選擇他們所喜歡的,吃的喝的,玩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當孩子完成了我們所要求的任務之後,我們就獎勵他所喜歡的東西,以此來增加他出現正向行為的頻率。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訓練,孩子的配合度會逐步提升,那麼也會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安坐,聽指令,模仿是所有學習的基礎,如果孩子的這些能力都不好的話,那麼其他的所有的學習都是在浪費時間。家長們千萬不要急於一時,覺得前期花費大量的時間跟孩子玩兒是在耽誤時間,其實不是的。正是由於前面所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後面的學習才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

如果媽媽能夠了解這些理論,理清思路來教孩子。相信孩子能夠學得很開心,家長教得也輕鬆,而且孩子進步得也快,這樣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娟說育兒


看著這樣的描述好心疼,我陪兒子在機構訓練的時候,也遇到過一個不到兩歲的孩子,個訓課從頭哭到尾,在教室外面都能聽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泣,但是帶孩子來的家長很堅持,無論孩子哭得多麼傷心,都會咬著牙送他進教室,就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後來我們不去機構,也不知道這個孩子怎樣了。


的確,目前自閉症,除了康復訓練,沒有其他的有效治療方法,但是我記得鄒神(自閉症兩大男神之一的鄒小兵)說過:無快樂不訓練(也許是郭神說的,也許原話有出入,但大致意思是這樣)。一直以來,我對兒子的訓練,無論是在機構還是在家,都堅持這個原則,也許有的家長不認同,但我堅信自己的看法。


自閉症的孩子,首先是孩子

我們有一個誤區,一旦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我們就會將他們特殊化,把孩子所有的問題和非預期的表現都歸咎於自閉症,並堅定地認為這一切的問題都需要,而且必須通過訓練來強制矯正。其實,每一個譜系的孩子,首先都是個孩子,普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特徵和問題,他們也都會出現,比如普通孩子會有叛逆期,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我們可以理解,但是對於自閉症的孩子,如果也經常發脾氣,我們則會第一時間歸咎於自閉症;再比如普通孩子有時候也會注意力不集中,發呆走神,我們可以理解,但是面對自閉症的孩子,如果專注力不夠,我們也會歸咎於自閉症。



因此,我們在不斷學習自閉症知識的同時,也需要了解普通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會出現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及問題,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自閉症,要加以區分,對於不是自閉症引發的問題,也許就需要其他的方式方法來應對,因此我的書架上,一半是自閉症的書籍,一半是普通的兒童心理學的書籍,而在和兒子實際相處中,我也的確發現很多問題與自閉症無關,需要我們嘗試更多樣的方法來應對。


訓練不能讓孩子迫於恐懼,從於脅迫

就如我開篇說的那個孩子,如果從頭到尾都在哭,那麼先不論原因是什麼,個訓課的效果肯定是無法達到的,那麼我認為這個時候應該考慮暫停個訓課的內容,先分析和解決孩子異常情緒的問題。而不是認為狠心一點,強制孩子上課,次數多了,他們就習慣了,這有兩種可能,一是孩子的確習慣了,自我控制能力上升了,這是好的結果;二是孩子在長時間得不到他渴望的安撫,多次被強制,產生了習得性無助,甚至在情緒上積壓了不好的東西,這是壞的結果。



您的孩子不到兩歲,根據您的描述孩子很依賴父母,這也許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對於你們的暫時離開,他無法理解是暫時,而內心無法建立安全感,所以會出現過激的反應。如果這樣的情況是在個訓課開始之後出現和加劇的,說明有可能孩子對個訓教室的環境,對個訓老師本人都抱有牴觸和敵意,加之你們不在身邊,沒有安全感,更加恐懼。那麼我覺得您可以和機構協商一下,更換個訓老師嘗試一下,不是說個訓老師水平不好,的確孩子們有偏好,另外問問是否可以把孩子在家裡最喜歡的玩具,玩偶拿到個訓課上,一來作為強化物使用,二來讓孩子可以看到熟悉的物件也是一種心理寬慰;實在不行,徵求一下機構的意見,看看是否可以申請家長陪同,幫助孩子過度一下。孩子太小,沒有很好的理解能力,他們就是執拗地認為被關在小屋子裡是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這是很恐怖的事情,我們不應該通過強迫的方式試圖讓他們適應,這是傷害。


從孩子喜歡和感興趣的內容下手

如果孩子對於訓練很牴觸,可以嘗試從他們喜歡的事情下手,比如指令的執行,也許我們的方法是對的,也ABA了,也設計了DTT的課程,但效果不好,這大概是孩子還不適應,也不理解,對於沒有興趣的事情,他們自然沒有動力。所以我覺得在最開始的時候,在開始能力比較低的時候,找尋孩子的動力最為重要。如果我們的指令,訓練可以和孩子迫切的需求掛鉤,也許他們的內在動力會強烈許多,配合度自然會高出很多。

我的兒子特別喜歡工程車,個訓課練習拼圖的時候不配合,我和老師反饋了一下,使用車輛的拼圖,明顯配合度就高了很多。


愛陪娃的熊叔


這世界上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有明亮的雙眼,卻不願和他人對視;他們有正常的聽力,卻對別人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能正常發聲,卻不與他人交流;他們或被認為智障,卻常在部分領域能力超常,他們是一群來自星星的孩子——自閉症兒童。


我認識的一個孩子在2歲多的時候被確診的自閉症,孩子現在16歲了,生活自理能力挺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接近正常。這一切都是他父母在科學的干預下,用積極的心態和不放棄的恆心換來的。

家長要跟著專業人員學習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般家庭的干預主要是這些:

對孩子生活技能的干預。有很多自閉症孩子的吃喝拉撒都需要大人幫助完成,而訓練孩子在學齡前完成這些動作很重要。


對孩子語言能力的干預。很多自閉症的孩子也能說幾個詞,但不明白意思,聽不懂別人的指令。訓練孩子對語言的注意,對語言的理解,讓孩子跟著表達,然後誘發孩子自己主動說。

社交和情感的訓練。多擁抱孩子,帶孩子做一些身體的運動,帶孩子去社交。

自閉症孩子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用科學的方法對孩子進行干預,而父母的信心和心態特別重要。

我是小羽媽咪愛baby,一個喜愛孩子的育兒師,熱愛生活的兩孩媽媽。


小羽媽咪愛baby


孩子一歲十個月,年齡還不算太大,干預起來效果還是不錯的。看來你是一個很細心的媽媽,能及時發現孩子的病症並及時的干預.

現在孩子的情況有三點:第一是愛咬人,第二是無意識的做動作,第三就是愛哭。我們來逐步的分析。

孩子愛咬人,是很多自閉症孩子有的攻擊性行為,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要分析什麼樣的原因助長了孩子的攻擊行為,有的孩子喜歡模仿,是不是生活中的某些不良信息刺激了孩子,他們才會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另外,注意他的行為根源是他的感官和社交能力的損傷,他們這樣並不是為了激怒你,而是他此刻正在崩潰、疲勞、煩躁。不能適應眼前的環境,所以才會用這種過激方式吸引你的注意。所以,我們干預時候要注意每次應對的方式要儘快固定,或者採用具體的說教方式,有意無意的滲透給孩子,比如看電視的時候告訴他“為什麼人人都喜歡小熊,因為他不動手,有禮貌哦!”

第二個問題,孩子出現無意識的動作。我之前看過一部書,為什麼自閉症孩子會出現無關的語言和動作,因為他們的記憶方式和一般人是不一樣的,一般人的記憶是用點連成線再到面,而自閉症孩子則是很多的點,時而會拿出其中的一個點,來試圖找回自己最初的回憶。所以,面對這個問題,在干預中,注意設置場景,讓孩子覺得在不同的主題下,可以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循序漸進的減少孩子無意識得言語和動作。


至於孩子愛哭是孩子情緒方面的不穩定所導致的,孩子上課不配合,採用逃避的行為,家長要以鼓勵和輔助為主,適當的時候可以採取強化物刺激法。

如果孩子是因為環境改變帶來的不適,應該逐步遞進的訓練,比如,今天只“靜坐五分鐘”,注意不要等到孩子情緒暴躁之後再去安慰,平時的訓練時間,家長都可以模擬課堂的訓練,讓孩子逐步熟悉和接受。

溫馨提示:我們旨在為全球的自閉症兒童提供最準確、專業、智能的康復訓練工具,進入頭條主頁,幾十組訓練遊戲,專業認知圖庫,讓您訓練無憂;更有全國最全最準確的機構信息供您選擇,讓自閉症孩子擁抱藍天,讓世界充滿愛。


你好children


我侄子兩歲半多了,也查出來自閉,只會咿咿呀呀,有時候叫爸爸媽媽,不對著人叫,叫他不理不睬跟沒聽到一樣,不對視,易怒,咬人打人,喜歡粘軟的毯子被子一類的,但是我們說的他又都懂得那種,除了親近的人,不肯分享任何東西,父母又不上心,爺爺奶奶心有餘力不足,我自己也有孩子,不能我真的想好好的帶他陪他,媽媽又懷三胎,真的是很心疼,


琳寶麼麼噠1210


寶媽,希望你多點耐心給你的孩子,我女兒也是在上個訓課,開始也不願意配合,後來看到老師就讓抱,自閉症一定不要去醫院干預,多花冤枉錢,效果慢,你兒子也很聰明,我覺得從你的描述來看,只是一點傾向,不要放棄他,帶他多接觸外面的世界,圖中最小的是我女兒,也是被醫院說成自閉症,現在隨便一個阿貓阿狗就敢確診自閉症,我也是醉了



小曼曼和小佑佑


這個問題躺在我的收藏裡有一段時間了,今天仔細看了看描述,特麼的又一個孩子被摧殘了。


很多人甚至某些主流醫學界的權威都認為自閉症譜系有攻擊性,這特麼滴純粹是蠢到家的邏輯。自閉症譜系的所有日常行為,除了自我刺激算是因為病理上的原因造成的,而其餘的被他人所詬病的狂躁以及攻擊性都根本與是不是自閉症無關,任何一個人在經歷了不被理解以及並不人道的待遇後,都有可能變成這個樣子,尤其是這些根本不能表達自己根本不能為自己辯護的自閉症孩子更會這樣!

顯而易見,這個一歲十個月的孩子又尖叫又咬人我覺得用屁股想想都應該能想得出來!媽媽這種糾結的心情我完完全全可以理解,但就是“自閉症”這個坑爹的帽子把這種事情變得好像理所當然!誰讓你是自閉症呢?你是自閉症就活該該受這種待遇,你尖叫咬人也不關我的事情,你必須配合我們的訓練!


艹,我特麼說說就上火,別啥屎盆子都扣自閉症腦袋上好麼?神馬早發現早干預,對孩子來講是早發現早受罪好麼?甚至有可能是一輩子的罪!

我現在最不待見的就是通常自閉症醫療界最提倡的“干預”倆字,你們以人為本了麼?在自閉症身上就是你們以自閉症為本了麼?自閉症也是人啊!他們不是狗不是洪水猛獸啊!

所以,這位家長我建議你把“干預”這倆字從腦海中去掉!她現在最需要的是你的用心陪伴!我先不說你一歲十個月的孩子是不是有可能誤診,即便他將來真的是自閉症現在也不能給他扣上這個沉重的帽子!我還是要搬出我那科幻的理論,即便這人將來是殺人犯你能現在就判他死刑麼?這是再扯不過的事情了,更何況這麼小的孩子誤診概率很大,連疑似也不能說是!


說說又說激進了,天底下這些和我家自閉症譜系女王類似遭遇的孩子有幾個人能真正懂他們?但我懂!我要為他們發聲!所有不理解他們的人都聽好了,換你們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地孤獨一輩子試試?我覺得你們尖叫咬人那是輕的,生不如死才是真的吧?

就這樣吧!切~


【一位孤獨症兒童的父親,孤獨地看世界,也許是最獨特的視角,堅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請關注我,請喜歡我的文章的人們評論轉發擴散,請做我們能做的,請尊重自閉症譜系的生活,我已成立頭條育兒群,譜系與普通孩子家長都可加入,請私信我,謝謝】🙏


孤獨行者Noodle


孩子還小,建議先在家訓練為主,以遊戲中教學為主。自閉症是一個社交溝通障礙疾病,那麼在干預、訓練的時候,以社交為中心、循序漸進、運用強化進行。最開始是家裡人之間的社交,慢慢的是外面的社交。早上讓他打招呼、問好、說再見,身體上、語言上的都是社交,生活中多和他進行互動,點點滴滴,都是社交。要懂得怎樣去鼓勵他,輔助他,要讓他學到的東西都是正確的。積木、蘑菇釘、卡片等都是教具,所有的玩具都可以成為教具。找到孩子喜歡玩的玩具、吃的食物、顏色以及別的喜歡的東西,作為他的強化物,會對他的康復有好處。可以在認知、小肌肉訓練、大肌肉訓練、自理、語言、社交與情緒進行訓。認知訓練包括命名,指認,配對,歸類等。每項訓練都需要語言讚美及強化物貫穿其間。ABA(應用行為分析)作為自閉症康復的有效方法值得你去學習、應用。


星娃媽媽


我是曹正良,48年老中醫,分享兒童健康知識經驗。

如果孩子確診自閉症,應該在醫院或康復中心進行專業的干預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教育訓練方法

心理治療等,因為科學的治療方法更有助於孩子恢復。

家庭方面,如果孩子對母親非常親近,可能是好事,因為還有依賴心理,這算是自閉症孩子與外界交流的一個窗口,有這麼個交流窗口那麼就更容易恢復。這裡也有一個比較殘酷的可能性,自閉症孩子往往會對某些事物或活動有特殊的迷戀,所有對母親的親近也可能只是把母親當做某個特定的他喜歡的

事物

如果是家庭干預,開放的環境以及與同齡小朋友接觸是比較好的預防護理手段,因為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千萬不要把孩子關在房內這樣的封閉空間

提醒家長,陪伴自閉症孩子的治療干預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家長要有耐心,對孩子多做鼓勵

“最近半個月突然愛咬人和尖叫”,這很正常,第一可能是不喜歡(比如上課等)通過這種方式來宣洩,第二可能是遭遇挫折生氣(自閉症孩子比普通孩子更容易生氣發怒),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平時喜歡的事物

,通過這些事物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很重要的一點,家長需要理解孩子,容忍孩子的哭鬧等,協助孩子進行表達,找到他哭鬧的原因

“目前自己一上課他不學就狂哭,我們強制讓他學,他一直哭的很崩潰”,這點也是比較正常的,干預訓練對於孩子來說始終不是種舒服的體驗,哭鬧是比較常見的抗拒方法,家長最好的方法是忽視比如轉身背對、轉頭等,讓孩子意識到他的哭鬧是沒有效果的,一定不要哄孩子

特別要提醒題主的,你家寶寶喜歡哭鬧並且有咬人的跡象,那麼需要格外關注孩子的安全,因為孩子在哭鬧等方式不奏效時,

有些會採取頭撞地等自殘行為來達到目的,千萬要小心孩子的安全。

最後說的是孩子才一歲十個月,自閉症治療干預年齡越小效果較好,家長需要多陪伴孩子堅持訓練

祝願孩子早日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