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選文科的的人現在都生活的怎麼樣了,後悔嗎?

比薩尼


隨著高考的改革,現在已經有好多地區不在分文理科,但是以前都是分文理科的,選擇不同的科就要選擇不同的學習科目,也會選擇不同的大學,導致後來的工作也是不同的,那麼當年選擇文科的人現在都是什麼樣的工作吶?生活過得好嗎?他們後悔過嗎?



文科與理科是有許多不同之處的,理科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找工作,而且工作以後工資也相對較高,因為理科的實力應用性較強,那麼文科的就會差一點,文科偏向於理論性和感性認知,在實際工作時可能會被限制,但是文科生也有比較好的工作,解決基本生活不是問題。

文科畢業生以後的工作大概有教師、記者、文員、律師等職位,這些職位的工資可能不是特別高,但是特別的穩定。根據許多選擇文科的人來說,他們大多數是因為不喜歡數學、物理、化學等計算量較大,比較難的科目,還有一些是他們喜歡文科,他們覺得這些文科特別有意思,不會像理科那樣枯燥。

在畢業後,他們選擇了跟文科相關的職位,平均收入在中下水平,可以解決平時的生活所需。其實文科生有一個優點就是比較感性,他們善於解決生活中的矛盾,會享受生活,懂得熱愛生活,不像有些理科生那樣死板,所以他們的生活還是比較有趣的,結婚後的生活也是比較幸福的。


對於後不後悔這樣的問題,我是不後悔的。因為我喜歡理科那樣理性思維較強的科目,如果讓我現在重新選擇,依然還是選擇文科。我喜歡這種感性的,有趣的科目,我從來不後悔,一條路走到直。雖然可能收入不會太多,但是也還過得去。其實生活就是這樣,有了錢不一定幸福。對於這些文科生來說,他們想要的是幸福,有趣的生活,而不是整天為了生活奔波,賺更多的錢,他們追求的與理科生不同。對於他們來說,當初的選擇是自己做的,做了就不會後悔,人生只有一次選擇的機會,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文科生畢業以後收入可能不會太多,但是他們也有他們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樂趣,他們懂的享受生活,熱愛生活,對於他們來說,選擇文科不後悔,因為這是他們所喜愛的,這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選擇,他們所追求的是人生的歡樂而不是金錢,他們相信有錢不一定幸福,幸福的生活最重要。你們的觀點吶?歡迎在下方評論!


大三老學長


當年大學的專業是歷史學,研究生階段文學,博士階段新聞傳播學,博士後專業是政治學,典型的文科生。從來沒有後悔過選文科。目前正在觀察孩子的學科偏好和優勢,如果他偏好文科,會毫不猶豫地支持他選擇文科。

貌似現在很多人對文科有偏見,不知道這種偏見源於一種什麼心理?其實如果仔細梳理一下,很多成功人士都是文科背景。

京東老闆劉強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淘寶阿里巴巴老闆馬雲: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

新東方校長俞敏洪:北京大學外語系

將老爸給的5個億成功在短時間內變為50個億的、頗具有投資眼光的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倫敦大學哲學系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文學和法律背景

當下很多膾炙人口的文化名人幾乎都來自文科背景,包括:易中天、錢文忠、紀連海、劉心武、蔣方舟、白巖松、撒貝寧

……

如果你仔細留心,這個名單可以不斷延續下去,永無止境。

還有,你我現在用的互聯網,起源於美國的“阿帕網”,當年領導阿帕網研發的來自哲學系背景。

文科的專業包括:文學、哲學、歷史、社會、經濟、政治、法律等。

我在本科生階、研究生、博士階段的文科生同學大部分分佈在:教育、媒體、行政管理領域,事業發展都不錯。

作為一個一直停留在文科領域的研究者,我認為:如果說理科教給你的更多是技術和嚴密的邏輯,那麼,文科教給你的是視野和胸懷。在當下社會,後者同等重要。很多成功者,即便來自理科背景,文科的學養同樣深厚。

另外,我認為決定一個人能取得多大成就的關鍵不在於學科,而在於你是否真心喜歡這門學科,是否能傾注熱情、努力和堅持去成為行業領域的佼佼者。那些文科出身的諸多成功者足以證明這一點。


孫衛華


我是一名文科生,大學畢業十四年了。當初我選擇文科,純粹是因為自己的數學成績太差了,就是怎麼努力都不及格的那種。



考上高中,在選擇文理上,是很糾結的,中考的物理化學成績還是很理想的,但是害怕理科班動不動就數學140+,加上我比較喜歡歷史,我選擇了文科,我的死黨選擇了理科,因為他數學超棒。我們這一級共6個班,文科班就兩個,據說很多都是花錢進來的學生。高考的時候,理科班一個班考30多個本科,文科班不到10個本科,也是相當的悲慘。那時候理科生專業也牛啊,計算機,機械,土木工程,醫學等都是牛的不行的專業,我們文科生一般走法律,中文,外語,經濟,歷史,旅遊還有藝術等。



我死黨省內一流大學的計算機系,畢業後留省城從事軟件工作,具體我也不清楚,感覺應該收入不錯,但能肯定不是那種很高薪的感覺。我通過考試考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崗位,主要從事文字處理工作,工資不高但也能小康。我的周圍,理科生大多畢業就能找到工作,很多文科生漂了多年才在各自領域安頓下來,總體來說,理科就業比文科強太多。



對於我個人來講,我不後悔選擇走文科,一方面是對理科的白痴,另一方面,我越來越覺得文科的美妙,特別是歷史,文學和哲學。現在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多,文科裡好多專業,如歷史,文學,藝術,都是文化產品生產的重要行業。文科這種東西,越積累越醇厚,越積澱越值錢,網絡作家也能身價過億,網紅也能年入百萬,很多文字自媒體作者也能月薪豐厚,所以入了文科行的同學也別後悔,雖然不能成為科學家,但你也可以在很多領域取得很耀眼的成績!


感謝陪伴


後悔!!!!!我就是其中一個,一個大男人唸了個文科,考了個本二的大學,讀了工商管理這個狗皮膏藥專業,然而並沒有進入工商部門,一入社會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一開始手高眼低,絕對自己不算差,應該能混的像個人樣,結果五年過去了,處處碰壁,現在居然從事的是化工行業,我勒個去,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大學畢業生了。為了生活,只能苟延殘喘,為了孩子只能節衣縮食,看著那些比自己小的年輕人努力拼搏,看著那些富二代認真工作,我他媽還有什麼資格去貪玩?回想下高三的激情,又有了鬥志,從頭開始,工作比學習要簡單,人際關係比學習簡單,幹一行愛一行,從頭開始自學,不懂就問,只為自己,鐵打的自己流水的老闆,只有靠自己才能出頭!!!!


西其文七號


高中時義無反顧地選了文科,大學的時候家人都勸我選會計、醫生、師範這三個專業,想都沒想就拒絕了,所有學校第一志願全填了漢語言文學。

從決定選文科專業的那一刻起就從未後悔過,儘管身邊長輩不停地灌輸“文科不好找工作”這一觀念,但我依然堅定自己的選擇,而且覺得對於自己來說,我心甘情願選擇的就是最好的。

大學四年,過的還不錯,喜歡關於文學的每一堂課,也看了很多文學作品,寫過詩歌、散文,以及現在依然再練習寫故事。對於選擇文科從來不後悔。

以前的同學有很多人選擇的專業都是父母安排的,並不是自己想學的。曾經有一個要好的朋友,她很喜歡心理學,可大學的時候被家裡人逼著選擇了金融專業,大學四年她學得很痛苦,但由於家裡人的原因,她遲遲沒有改變專業。畢業的時候終於受不了了,一氣之下考了研究生,最終進入復旦大學學習心理學。

這裡我想說的是,不管選擇文科還是理科,還是要聽從自己的內心,家長再幫你,也不能幫你學習。學習和未來都是自己的,都是用來讓未來的自己變得更美好的,而不是用來討好長輩的。


吧啦狐


文科而且還是歷史專業畢業的苦逼人士現身說法。

我選文科主要因為物理的確不好,而自己又非常喜歡文科那些學科,所以理所當然選了文科。高中去了省會第二的高中,分完文理又進了學校文科實驗班,但高考發揮失常進了一個很差的211,還腦袋抽了選了歷史。

然後真正的打擊是畢業開始找工作時體現的:理科同學找工作在百般挑選比較薪資待遇,我們找工作除了進學校考公務員外,如果進私企,遇到了很多次當面遞簡歷人家看一眼專業就還給我的經歷,哪怕其實我的技能還是很適合他們的需求。那時候真挺受打擊,畢竟一路好學校過來,以為畢業也會風風觀光找個工作,沒想到這麼坎坷,甚至都考慮去傢俱店當店長賣東西了。

後來找到的第一個工作,竟然是因為大學閒來無事寫了兩本小說。但是因為幹得好,終於幾個月找回自信。但是沒幹幾個月因為行業不喜歡還是離開了,然後備考公務員。這個時候文科優勢就體現了,公務員那些題大部分適合文科生做,所以備考幾個月畢竟輕鬆的以全省前十成績通過省考。

畢業六年,感覺其實學文雖然沒有理科畢業時短期優勢那麼強,但是隻要情商高一點,自己突出技能不斷磨練,最後結局也可以很好。現在那麼多新媒體大號是靠文字起家,所以只要適合文科,選擇就堅持下來,只要夠努力總會有收穫。


誰比我有趣


我女兒由於中考是全區第二名被錄取高中分配到了重點班,高二分班選擇了文科,高一同班四位女同學來到了同一文科班。高考,駱同學上了北大,研究生在上財大,現在證券公司工作。陳同學考取了江南大學設計系,研究生在同濟建築系,現在上海著名設計院工作。孫同學上了南師大,提前畢業在澳讀研,回上海,任某著名公司總監。我女兒上人大,復旦研究生,現在西雅圖工作。一五年,我女兒結婚,他們帶了男朋友都來了,事業有成,收入不菲。如果讀理科,可能沒有現在工作順利,生活幸福。


大海158183323


我是一名文科生,現在大學畢業快兩年,找到了一份非常喜歡的工作,雖然工資屬於中下水平,但是,我可以驕傲地告訴你,我不後悔!如果還有選擇,我一定還會讀文科,當然,我也會更加抓緊時間,讀更多方面的書,陶冶性情,樂享生活。

記得在2009年,進入高中,我在一個理科班讀書,進去時成績是全班第二。當時,每次考試我都是11名,於是,我在心裡和自己暗暗較勁,如果下一次考試還考不進10名,就去讀文科。結果分數出來,還是11名,於是,分班時,我果斷選擇去文科班。

我承認,學物理,化學,數學簡直要命。物理課上,基本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摩擦力,天啊,聽得我頭都的大了!化學課簡直催命,因為一來就講公式,真的記不住,也不會應用。而數學課,老師更是把我講得雲裡霧裡,真的聽不懂。

來到文科班後,每次政治課是我最喜歡的了,書上的概念真的是一看就懂,做起題來得心應手,語文課上,各位詩人詩作也令我充滿靈感,可是我的成績居然還是在11名,於是真的恐慌了。因為大家都覺得文科班是成績不好的人才來讀的,我可不想揹負這樣的名聲。於是,經過努力,在班上一二名之間徘徊。

後來考了本省一所二流師範學校,在大學中,刻苦努力,畢業後順利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一名從農村中出來的地道的農民的孩子,我對自己的努力認可,但是,也知道還要繼續努力,人生才有許多種可能。

現在,在工作崗位中,我踏實地工作,認真地教書,得到了前輩和學生家長的一致肯定。可我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還得努力求索。

我的小學、初中同學都是農村的孩子,現在基本都已結婚生子。據我所知,當時3個班月140人,考上大學的有7個人,其中考上四川大學的有1人,這位同學後來是在檔案局工作,月薪遠超同齡人。考上四川理工學院的有1人,目前成為軍校學生,保家衛國。考上師範的有1人,目前從事教師行業。考上成都醫學院的有1人,目前不知道具體從事什麼工作。其餘的分別在中鐵等部門上班。對於我們寒門學習來說,家裡沒有任何關係,能夠有自己喜歡的工作,真的挺不錯的。

雖然社會上的人總是認為讀理科的人才聰明,但是我覺得,無論選文科還是理科,一定要選適合自己的。以後才會找到你喜歡的工作。自己的人生,不要為了父母,而違背了自己的夢想!


桃李不言夢夢


作為一名讀了十幾年文科的從事著文科類工作的文弱書生,看到你這樣赤果果的挑釁,我只想說幾個字:讓我後悔,你想多了。說我不後悔,你想少了!

1、看到工資條的時候,真的好後悔。

當你們聽到“杭州”二字的時候就應該能猜到我是多麼多麼的後悔了,阿里巴巴、華為、大華、海康威視.....哪一家的年薪不是幾十上百萬的。只要你能進去,只要你能堅持,然後你就會看到你銀行卡的數目蹭蹭蹭的上漲。

雖然加班多、摧殘身體,但我只想說,這樣的機會給我來一打啊!

回頭看看自己,一年加上所有的獎金福利還比不上人家的零頭。同樣都是菸酒僧,憑什麼他們抽的煙lucky strike,而我還是村裡的捲菸。

不為啥,只因為你當年選了文科的不歸路

2、遭遇勾心鬥角的職場戲時,真的不後悔?不可能!

前幾天剛被一中年大姑娘給黑了。我做綜合,她做專業。有一次我把她報送的材料整理後,通報全單位。她們領導覺得有個數據不對,就去問她。她一問什麼都知,告訴她們領導,她報的數據很全很對,我改錯了,她也數次告訴我,我寫錯了,但我就是不改。

當時,我那個心裡涼的啊,“涼涼”可以聽半個月。

她竟然絲毫不顧往日情分,就這樣肆無忌憚的栽贓我!一怒之下,我拿著她報送的東西衝到了他們領導辦公室,將前因後果詳細告知。

結果,你猜!

她們領導說我工作方式不對,我擦!又是循環播放的涼涼!

3、儘管多波折,文科,我誓死捍衛你的尊嚴!

主要還是我這個奇葩的雙魚座,讓我真的很感性。我喜歡被幻想包圍的感覺,也喜歡那種文字合奏的聲音,雖然有些像浪漫的雲朵,有些苦澀像一杯加了咖啡的咖啡,但那種感覺真好。儘管變現慢,儘管腹有詩書千萬卷,卻無人開口無人曉,但喜歡就是喜歡,木有理由!

當然,如果你可以讓時光倒流,那就另說!

說了這麼多,其實很簡單,別談錢,談錢不僅傷感情,還傷專業,更傷自己!


煙花寂寥人心醉


我選的就是文科,現在大學學的也是文科專業。我高中之所以選文科單純是因為理科超級差(高一上學期讀的理科),期末考試的時候文科理科都有考試,我理科認真寫的最後卻和文科成績一樣,這就很扎心了,以前聽過很多人說文科就業面窄,但是由於理科太差還是選了文科。後來遇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語文老師(遠近聞名,威望很高的),他就說你們讀文科真的是太幸運啦,文科好啊,隨便寫一篇文章就有錢拿啦,不用辛苦的編程、做實驗等等。(雖然很誇張,畢竟不是每個人文學天賦都很高的,但是也有點道理)後來久了之後,覺得文科也挺好玩的,學文科就跟聽故事一樣,挺有趣的。而且文科就業也不算窄吧,學文科可以當老師、考公務員、做管理、當作家、秘書等等,然而理科專業的話大部分你學的什麼專業就只能做那一行了。

其實不管學文科還是理科都需要自己努力,哪怕你只會一樣東西,只要你精通了,還是會有所成就的。

就我而言,對文科還是挺滿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