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病人犯病時是什麼樣的?

歐媚媚


作為一個資深的抑鬱症患者,我想我最有權利回答這個問題。

抑鬱症病人好的時候,跟正常一樣,甚至很興奮。可是一旦犯病了以後,整個人的狀態都很差。具體表現為:

一、精神上的表現:彷彿整個天都要塌下來了,情緒一下子跌入谷底,變得整個人都陰鬱起來了,愁眉不展看不到半點笑容,陷入深深的絕望中,眼裡的世界都是灰色的,沒有半點顏色(這是發病時最真實的感受)。情緒低落、對這個病情產生深深的自責感,開始胡思亂想起來,認為為什麼自己會得這個病,這個病什麼時候能好,什麼時候是個頭。病情的反反覆覆,讓自己陷入深深的痛苦感、焦慮感、絕望感。嚴重起來甚至會想到自殺,以解除痛苦。因為有的時候精神上的折磨甚至比肉體上的折磨更加痛苦、更加難熬。

二、身體上表現為:食慾減退、性慾減退、經常性失眠、神經衰弱、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

抑鬱症發作時病人會伴隨著各類神經症狀的發生,如強迫症、焦慮症、社交恐懼症等。而這些神經症又會交叉影響、互相加重。其實這些症狀都是由抑鬱症引起的,反過來又加重影響抑鬱症,嚴重影響到病人的生活以及工作。所以抑鬱症患者嚴重起來,是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甚至更不用提出門工作了。因為根本無法應付日常的工作,日常的工作只會加重病情。

三、行為上的表現為:整個人少言寡慾、肢體動作明顯變少(變得懶散、懶得動),睡在床上的時間明顯變多(抑鬱症患者發病時,最喜歡的就是躺在床上,因為這樣對自己來說是最安全、最放鬆、最舒服的時刻)也會經常性流眼淚等等。

以上就是抑鬱症病人病情發作時的三種不同表現。如果大家還有些什麼疑問、想知道的或者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裡積極發言。


飛凡的影視


很多答主都籠統地提到了抑鬱症患者在抑鬱發作時候的一些比較常見的樣子了。

我就來說一說一些“特殊”的“犯病的樣子”。

圖自:pexels

1. 男性在抑鬱症犯病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呢


有研究發現,男性抑鬱症患者在抑鬱發作時的表現可能會不同於診斷標準中所羅列的症狀。因此,有研究者將男性身上的抑鬱症表現稱之為“被掩飾的抑鬱”(covert depression)。

這些“被掩飾的抑鬱”被分成了三大類:

第一類:情緒和行為上的失控,包括急躁,易怒,衝動,暴力等等

這些所謂的失控其實是男性用來對付抑鬱症帶來的種種情緒的一種極端應對方式。換句話來說,他們是在用這些情緒和行為變相地來釋放自己被壓抑的,無法表現出來的抑鬱情緒。

第二類:錯誤的自我治療

相較於女性,男性會更傾向於嘗試自我治療(self-medication),而不是尋找專業的幫助。但是這些自我治療大多都是負面的成癮或危險性行為,例如糜爛的性行為,酗酒,賭博等等,都是用來逃避而不是解決問題。

第三類:將自己孤立

女性在面對抑鬱症的折磨時會更喜歡和別人傾訴,因此也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幫助與支持。但是男性會比較避諱這種行為,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他們會認為將自己的“脆弱”暴露給他人會顯得自己很弱,不夠有男子氣概。他們反而會將自己從家人朋友圈中隔離出來,嘗試著去自己解決。

圖自:pexels

因為這些非典型症狀並不屬於目前臨床普遍使用的診斷標準,所以看似女性比男性患抑鬱症的概率要高。可是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不是的。之所以我們認為男性抑鬱症發病率低是因為我們很難會意識到這些“非典型抑鬱”症狀是抑鬱症的標準,更甚,社會很多時候認為這些表現發生在男性身上是可以被默許的。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聽過別人將男性的亂性稱之為“風流浪子”或是說“他那麼成功,脾氣大一點又怎麼樣嘛”之類的話。

就算男性意識到自己有抑鬱傾向,他們也可能被所謂的施加在男女身上的刻板印象而限制著,從而礙於社會壓力不敢去求得幫助。例如,一個長期覺得很難過的男生可能會因為自己有這種“女性化”的情緒而感到羞愧,所以不敢去讓別人知道,即使是心理諮詢師。

而以上提到的內容其實會製造一個惡性循環。正是因為男性很少就醫也比較容易被誤診,診斷標準可能更加不會考慮到男性的抑鬱症體驗,讓大家產生男性不容易患得抑鬱症的錯覺。這種錯誤的判斷又會進一步負面影響對男性的治療。

圖自:pexels

2.東方/中國人的抑鬱

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的人對抑鬱症有不同的體驗及描述,同樣是面對抑鬱症的折磨:

  • 東亞參與者在描述自己症狀時會偏向於強調身體上的症狀,比如抱怨自己比較虛弱,累,或是身體疼痛。

  • 北美參與者會更傾向於描述精神上的症狀,例如描述他們會感覺很難過,會覺得沒自信等等。

  • 擁有拉丁裔文化的人會抱怨自己頭痛或神經緊張。

當具體到中國人,有研究學者發現雖然很多患有抑鬱症的人還是會表示他們的情緒很難過,但是比起美國人他們更傾向於表達身體上的不適。

可是難道這真的是因為中國人感受不到很多不同的情緒嗎?

並不是的。這是因為每個文化強調的東西不一樣。美國文化自始至終強調對情緒的觀察與表達,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一直被鼓勵去表達自己當下的感受。所以當面對抑鬱症的時候,美國人的注意力就自然更容易放在心理的感受上,也可能會更容易找情緒的原因。

但是

中國文化並沒有這麼強調情緒和精神上的感覺。有學者認為這其中的原因其實是被歷史因素所影響的。追溯到新中國剛成立,社會的動盪及給人們帶來的恐懼感讓大家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是不表達不代表他們感受不到這些情緒。取而代之,他們會用身體上的不適來“掩蓋”他們心裡的感覺。

而這種文化其實是會代代相傳的,當你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聽到身邊的人描述身體而不是心理上的不適,你的大腦內部結構的組成也是會被影響的。漸漸地,你會自然而然的強調身體的感覺而不是心理的感覺,也因此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其實這種“特殊”的犯病的樣子還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兩個比較典型的例子。我們需要意識到抑鬱症可以被很多因素影響也可以有很多表現形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被抑鬱症所折磨的人們。


歡迎點贊並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References

Hooley, J.M., Butcher, J.N., Nock, M. K., Mineka, S. (2017). Abnormal Psychology (Seventh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INC.

Love, S. (2017, Oct 4). Do cultural differences change what depression feels like? The Atlantic.


知我心理學


想要了解抑鬱症患者犯病時的狀況,我們就要先了解抑鬱症的臨床表現,清楚掌握後,才能夠洞察抑鬱症患者是否犯病。


抑鬱症又稱為抑鬱障礙,主要臨床特徵是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表現為單次或反覆多次的抑鬱發作,其表現有:


心境低落——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感到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思維遲鈍——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臨床表現為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嚴重者甚至無法順利交流;


意志活動減退——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與周圍人接觸,疏遠親友、迴避社會;


認知功能損害——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反應時間延長、學習困難、語言流暢性差等等;


軀體症狀——乏力、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身體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慾減退等,還有睡眠障礙,一般比平時早醒2-3小時,醒後無法入睡;


除了這些臨床表現之外,抑鬱症最危險的症狀,就是伴有消極自殺的觀念或行為,認為死才是一種解脫,並會使自殺企圖發展成自殺行為。


抑鬱症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所以,抑鬱症患者需要進行預防性治療。


光線醫生


  眾所周知, 抑鬱症即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症狀或轉為慢性疾患。從抑鬱症患者臨床表現來看,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平時跟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 一旦臨界點到來就會徹底爆發。那麼,抑鬱症病人犯病時是什麼樣子的?

  簡單地說,因人而異,他們的表現形式不盡相同。但是,根據病情輕重,一旦發作會有如下症狀:

  一、輕度抑鬱症階段---

  1、平時的興趣喪失,以前關係很親密的親朋好友關係變疏遠、不願意參加任何社交活動、對別人的事表現得很冷漠、恨不得閉門獨居才好等。

  2、思維遲緩,持續性的悲觀,沒有緣由的唉聲嘆息,心情低落,不能自拔。

  3、想法越來越多,身體越來越懶,總會感到力不從心。

  4、經常失眠,入睡困難,淺眠多夢,易驚醒,早醒且醒後難再入睡,陷入悲哀氣氛中;但另外有一些抑鬱症患者可能睡得太多,經常性的磕睡。

  二、中度抑鬱症階段---

  1)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感覺聯想困難、思考能力下降等症狀。具有強烈的自責、內疚、無用感,無價值感,無助感,嚴重時可出現自罪,疑病觀念。

  2)睡眠障礙,睡眠成了一種折磨。同時體重下降、食慾減退、性慾持續減退等等症狀。

  3)精疲乏力,洗漱,穿衣等生活小事困難費勁,力不從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潰,洩氣的皮球來描述自己的狀況。

  4)腹脹、腹瀉、厭食、噁心及胃部不適,或者出現莫明其妙的心慌、心悸等植物神經紊亂症狀,到醫院查不出任何毛病。

  5)其他症狀併發:與焦慮症併發形成焦慮性抑鬱症,與狂躁症併發為躁鬱,也就是雙相情感障礙,表現出來的就是喜怒無常,前一秒還是興高采烈情緒高漲,下一秒就鬱鬱寡歡。

  三、重度抑鬱症階段---

  重度抑鬱症會憤世厭俗,有自殺的念頭。重症患者利用各種方式自殺。對自殺未果者,如果只搶救了生命,未對其進行抗抑鬱治療(包括心理治療),患者仍會重複自殺。因為這類自殺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學因素的,患者並非心甘情願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此時,患者與正常人的想法正相反,對於死亡不是恐懼,而是幸福。因此,對於重度抑鬱症患者,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如何對待憂鬱症,主要是心理調理、藥物抑制、飲食輔助。

  心理調理,一是靠自己,二是求助於心理醫生。要注意增加社會活動,廣交朋友。不斷到戶外活動,到當地的公園或者自然保護區,享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陽光的完美組合。善於移注意力,增加活力,讓自己覺得精力充沛;接受並給予肢體接觸,如擁抱等肢體接觸會促進大腦分泌一種叫催產素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能讓你變得更開心,也有助於緩解抑鬱。

  目前,對中度以上精神抑鬱症治療方法,主張以抗抑鬱藥物治療為首選。

  飲食要健康。避免垃圾食品,多吃能增加活力的天然健康食品,比如穀物、蔬菜和水果等。建議每週吃兩到三次富含這類營養的食物。這些食物包括三文魚、沙丁魚、湖鱒、金槍魚等魚類,以及核桃、亞麻籽和橄欖油等。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你好,我是暖心理諮詢師蔣梅玲,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問題。
若要從專業的角度回答您的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理清抑鬱症所屬的疾病範疇,從精神病理學的劃分標準方面考慮,正規醫院精神科確診的抑鬱症屬於神經症的一種,全稱為“抑鬱性神經症”, 是一種僅次於重症精神病的嚴重精神疾病,已經不是一般所謂的心理問題這麼簡單了。所以,假如您發現您的身邊有疑似抑鬱症的人,一定建議他去正規的大醫院精神科做檢查,以免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因為人類很多的疾病,無論是身體的還是心理的或者精神的,都會有一個最佳的治療時機,一旦錯過就可能事倍功半。
其次,所有神經症的確診標準都有持續多長時間這個基本條件,也就是說疾病症狀是一直持續存在著的,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犯病發病時症狀表現之類的說法。它是一種持續的長期穩定的精神狀態,通常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下降,容易流淚,有輕生的念頭等等…比如一個以往一直都很勤快的人,在患了抑鬱症之後就會變得不修邊幅,各個方面都表現得很懶,不再注意自己的儀表,也就是整個人死氣沉沉,好像一點活力與生氣也沒有,常常帶給別人一種非常壓抑的又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抑鬱症目前在中國的發病率居高不下,已經引起了我們的普遍關注與重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希望我的回覆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蔣梅玲

快來關注暖心理頭條號,溫暖你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溫暖世界 ~


暖心理


抑鬱症的症狀有很多,這些症狀大多本來是人們對生活和經歷的正常反應。因為人是有感情,但是如果感情流露過度了、出現生理上的問題和影響、持續的時間久,就會對健康和生活產生影響,也就是到了抑鬱症的地步。

這些症狀包括很多方面,在精神和精力上不能集中精力、無法記住細節、也難以做出決定;經常感到悲傷、空虛、人生沒有希望;感到疲倦和精力減退,做一點點小事也要花很多時間;很悲觀、有罪惡感、沒有理由地自責;思維緩慢、說話緩慢、動作也很緩慢。

在情緒上易怒、易躁、遇上一點小事就大發雷霆,但是對大多數或者幾乎所有的正常活動喪失興趣,包括性生活。

在睡眠方面或者失眠,或者嗜睡;在飲食上多數情況喪失食慾、體重下降,少數情況食慾增加、體重上升。

在生理上出現一些難以解釋的身體狀況,比如背痛、頭痛、痙攣,還會出現消化問題,雖然對症治療了,這些生理上的問題並不難消除。

最嚴重的是患者常常出現尋死或者自殺的念頭。

通過上述這些症狀,可以看出抑鬱症不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不能靠自愈或者精神生理法,應該積極尋求治療並且積極配合治療,可惜半數的抑鬱症患者沒有得到治療,才導致很多悲劇。


京虎子


抑鬱症沒啥可怕的,不要老是去想,去看那些抑鬱症的症狀,有時候,可能本來沒有多嚴重的病,天天看這些,可能也會加深你的疾病。

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鬱症,重度抑鬱症,強迫症,社交恐懼症的患者,之前天天想去自殺,大家所說的症狀,我都有過,不過,現在已經完全好了,沒有吃藥,也沒有住院,我想說的是,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並沒有那麼可怕,別過度去關注症狀,關注它,就是去強化它

現在完全痊癒了之後,真的覺得特別幸福,生命是多麼美好!

真的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現在不是什麼治不好的病,也沒啥可怕的,這是我作為一個過來人的深切感悟。

希望每個正處在心理問題痛苦當中的人,都能走出來,迎接美好的人生!





小丑魚148721553


作為一個精神病性抑鬱症患者,我也來回答幾句。

當抑鬱症病人犯病的時候,就我自己的體會來說,分為身體上和精神上的兩方面。


先從身體上來說:

第一個比較明顯的感覺就是懶,不想動,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沒有任何的活動的慾望。會對自己的個人衛生不管不顧,晚上不想洗澡,早起不想刷牙。

第二就是行動遲緩,並不是說自己刻意遲緩,而是無意識的行動遲緩,走路就想慢慢走,拿東西就想慢慢拿;因為自己會覺得這樣慢慢的動很舒服。

第三,食慾和性慾明顯減退。不關心吃什麼,也不關心菜的質量和味道。能隨便塞飽肚子就行。性慾大幅消退,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想性生活。即使過性生活也不想主動,男性會硬點提高,需要大量的刺激才能勃起。並且會延長時間,體會不到快感,嚴重的時候會無法達到高潮射精。

第四是噁心乾嘔,我抑鬱症一發作,就會有一段時間避免不了的噁心乾嘔,不管吃沒吃東西,喉嚨裡經常會有那種抑制不住的嘔吐感,大部分時間都是吐不出來東西的乾嘔。


再從精神上來說:

第一,我個人比較明顯的感覺就是剝離感。是什麼樣的剝離感呢,就是感覺靈魂從身體裡抽出來的感覺。靈魂自成一體,成為另一個獨立的我觀察世界。肉體在路上行走,靈魂在旁邊伴我行走。而且靈魂體會以上帝視角的感覺去觀察世界,有一種芸芸眾生我獨自在的感覺。看著路上的行人會覺得他們卑微如螻蟻。

第二就是孤獨感。這種孤獨感是來自內心深處的孤獨感,並且直達靈魂。走在大街上會有一種路上行人車輛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我自巍然不動獨立於熱鬧之外。就好像是電影裡經常出現的一種畫面:主角站在街上一動不動,周圍車輛穿梭不息拉出流光溢彩,行人快速行走形成模糊畫面。但是我並不會覺得自己這樣的孤獨感跟正常人有什麼區別之處;而是覺得我非常享受這種孤獨感,覺得只有自己這麼孤獨這麼安靜才是最好的狀態。

第三是焦慮和壓迫感。任何一件未知,或者不能確定的事情都可以讓自己感到非常焦慮,而且是事情未做之前就已經開始焦慮。比如說,要開車出去,還沒出門我就會焦慮到目的地了好不好停車,會不會沒有停車位我要找半天停車位,找到停車位了會不會是側方停車,因為我側方停車技術不好。到時候會不會停半天停不進。處理工作的時候,會有強烈的壓迫感,不管工作中這件事情好不好處理,都會覺得身上像揹著擔子去做這件事,覺得自己完成這件事壓力很大,會做不好。

第四,反應遲鈍,思維緩慢。面對很多工作上要思考的問題時,感覺自己完全打不開思路。所有的思路像是被封閉了一般,腦子無法正常開動和運轉。思維完全打不開,找不到如何下手的辦法。可以說是完全無法思考稍微複雜一點的問題。會有一種面對思考無能為力的感覺。同時反應也變得非常遲鈍,經常容易走神,一個人就愣住了。

第五,因為我是精神病性抑鬱症,會伴有精神病性的表現。在我身上表現的就是大腦裡會出現另外一個我。這個我要麼在自己說話,自己喋喋不休;要麼一人分飾兩個我,兩個我在互相對話。要麼就是在唱歌,怎麼唱呢,就一首歌裡的幾句歌詞,反覆唱,反覆的重複那幾句歌詞。有時可以持續幾個小時。有時候腦子裡還會模擬場景,就像大腦裡在演電影,自己模擬出各種場景,裡面有人物,有對話,有劇情。整天除了睡覺,大腦可以說都是這些東西,會感覺相當的累。


其實綜合我自己身體和精神上的感受,總的來說,抑鬱症發作時整個人就會覺得很累。不管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是這種感覺。覺得自己活得特別累,這種累是累到極致的感覺。所以這個時候自殺的念頭就出現了。我自己的感受就是,並不是我覺得孤獨或者世人的不理解才要離開世界,而是當抑鬱症發作時那種對生活的所有東西毫無興趣,覺得自己生存的毫無意義,同時又要忍受內心無比焦慮的煎熬的感覺,壓的我喘不過氣,覺得只有死,才能解脫自己,才能讓自己快樂。會變得不害怕死,覺得自己可以坦然面對死亡。只有自殺才能解脫,才能讓自己脫離這無盡的痛苦。


安然已經很好


我不是醫生,也不是心理學者,我是一名確診的抑鬱症病人。



因為婆婆與小姑子聯合欺負,丈夫軟弱沒有伸手保護,性格溫弱的我總是控制自已不要和他們計較,不停地壓抑自己,以致精神慢慢彌浸在悲傷,氣憤中。

去年失業後僅第三天,老公說快去找工作吧,你沒工作,我壓力大。我是會計,那時候雖然丟掉專職會計的工作,但我還有幾份兼職的會計工作,收入可以養活。這樣情況下,老公不是安撫我失業的心情,而是將我往外推。

找工作是很順利的。一個月便接手了。但是,我發現每天四點就醒了,醒來後整個胸腔都瀰漫著焦慮感。想要睡回去卻睡不著。焦慮感一直折磨到起床,洗涮穿衣上班,走在路上,心中悲傷,眼淚抑制不住的掉,傷心,難過,焦慮,迷茫。時常在想念剛去世的父親,除了暗暗埋怨他不夠愛我這女兒外,就是羨慕他能壽終正寢,而我不論身體還是精神都要處在折磨中。時常仰望各個高樓,幻想著從高樓上一躍而下擁抱大地,擁抱死亡是多久快樂。

公司人事比較自由,凌晨四點醒的情況慢慢有所改善,卻經常到凌晨兩點半都沒睡著。接下來,晚上睡不著,早上睡不醒的情況也來,想起床,四肢及身體卻在罷工,疲軟無力,到9點才起床,勉強到了公司,也是軟塌塌的趴在桌上打瞌睡,工作無心無力做,每月勉強報下稅,都感覺耗盡心力。工作漸漸堆積成山。



求醫了。只想說藥的副作用比抑鬱症本身讓我更生不如死,棄藥不治了。放心,我羨慕死,想念死,但我不會死,生活還不允許我死。我要堅強的活,好死不如賴活。


混成蛋



抑鬱症病人在犯病時,會有五大表現:

一.與環境不相符的情緒低落。這是抑鬱症的特徵性症狀,如果沒有,可以直接排除抑鬱症。

二.食慾下降或者反增。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會出現食慾下降的現象。少部分抑鬱症患者,會暴飲暴食。

三.興趣減退、情感淡漠。對以前感興趣的人和事,興趣減退,甚至完全提不起興趣。和人交往時,往往出現情感淡漠的表現。

四.社會活動減少。不再喜歡出門,喜歡一個人躲在家裡。甚至連正常的工作,都懶得去做。

五.從輕到重,依次出現:自責、自殺意念、自殺行為。


另外,抑鬱症患者還會出現淺睡眠增多、早醒。早醒也是抑鬱症的常見症狀之一,一旦有了早醒現象,說明抑鬱症患者的抑鬱狀態已經比較深了。

還有,因為大腦前額葉功能受損,抑鬱症患者還會出現感覺過敏,就是對於一般的聲、光刺激,也會出現不耐受;易激惹,無法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會為一點點小事,大發脾氣。

隨著抑鬱症的加深,還會出現各種軀體上的不適,最常見有頭疼、胃疼,皮膚瘙癢等。

對於抑鬱症,我們要予以足夠的重視,及時發現,及時治療。除了吃藥之外,一定要做心理諮詢。只有改變了自己之前不成熟的心身互動模式,才能否真正的的治癒抑鬱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