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小孩脾氣大,該怎麼教育?

哦富歪服歪夫婦OSAS


3歲孩子,不知道您所說的脾氣大,指的是什麼。3歲的小孩還是個幼兒,可能她正是在按兒童的敏感期探索,而我們大人卻不懂孩子的敏感期,錯把敏感期當成脾氣大,您覺得呢?這裡推薦一本書,孫瑞雪寫的《捕捉兒童的敏感期》,非常值得一看,幫我們瞭解孩子,知道如何和孩子相處。

一般3歲的孩子,在下面這些方面存在著敏感期,您對照著看看有沒有:

1. 執拗——秩序敏感期,孩子形成了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壞了這一秩序,孩子就會哭鬧,焦慮。比如本來每次開門,都是媽媽拿鑰匙開門的,結果有天爸爸拿鑰匙開的門,寶寶就會哭鬧,非得要媽媽開門,如果我們做家長的不懂,就會以為孩子無理取鬧。


2. 壘高——喜歡把物體壘高,然後推倒再重新壘高,以此建立三給空間的感覺。比如我們有時陪寶寶玩積木,明明一起搭得好好的,結果寶寶一下子推倒了。媽媽就生氣了,說我陪你剛搭好,你就把他推倒了,脾氣真壞呀,其實這是我們不瞭解孩子的敏感期。

3. 語言——發現了語言的力量,模仿他人的話 。有時,我們會發現寶寶開始說一些狠話或詛咒的話,我們頓時嚇壞了,馬上告訴寶寶,這些話不能說。結果寶寶呢,馬上又重複了一句,我們生氣了,明明剛教育過了,孩子怎麼還這樣。其實這是他們語言的敏感期,他們發現了語言的力量,覺得好玩開始模仿了。


4. 追求完美——從審美髮展到了對事物完美的追求。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寶寶說要吃香蕉,我們拿過來一根香蕉,順手剝掉香蕉皮遞給寶寶,結果寶寶卻大哭起來,說不要這根香蕉,要換一根。我們呢,嫌寶寶脾氣大不懂事,哪裡知道他們現在正處於追求完美的敏感期呢。

5. 色彩——對顏色產生感覺和認識,並開始在生活中尋找不同的顏色。有時我們戴寶寶出門,寶寶會一個勁地問,媽媽,天空是什麼顏色的呢,白雲又是什麼顏色的呢,一遍又一遍地問,問得我們都煩了。


6.剪,貼,塗——開始有意識地使用工具。寶寶開始到處亂畫,牆上,地上,桌子上,這時就到了他使用工具的敏感期,我們給寶寶買好紙筆圖畫書讓他們隨便塗鴉。


7. 藏,佔有慾——開始強烈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東西的樂趣。談話中會出,這是我的玩具,這是我的書,這是我的碗等等。

8. 邏輯思維——不斷地開始問為什麼。哈哈,這時爸爸媽媽就恨不得自己是個百科全書了。


其實3歲的小孩還說不到什麼脾氣,我們如果能夠適時地知道她們處在敏感期的哪個階段,陪著她們一起探索,陪伴孩子真是樂趣良多,加油。


西西育兒育己


不過作為父母,該嚴格的一定要嚴格,讓他學會講道理,如果他耍賴,不要理他,有些小孩因為父母的寵愛,過分的要求我要買什麼你一定要給我買,不買我就在地下翻滾哭鬧,這時候父母就是不能太溺愛了,習慣用吵鬧來得到他自己想要的東西,以後就會習慣性重演。

疼孩子是疼在心裡,不能孽寵她(他)的秉性,從小要教會孩子寬容善良講道理,人性的品德,不能耍賴厚臉皮。

三歲的孩子脾氣那麼大,也是父母寵出來的。

如果遇到脾氣大的孩子,如果是我孩子,我一整天不理他,我兒子犯錯誤,我都是這樣對待他,他乖乖來叫我,我不理他知道再鬧下去也沒勁。別看是小孩,有些小孩那牛脾氣真的是好氣人的,平常講一些教育意義的故事,讓孩子看一些有教育性動畫片,多帶孩子去書城,看一下幼兒詩,好孩子從小抓起。

天下的父母都辛苦了!為了我們的下一代,好好加油!💪💪💪



心寬容納百川


三歲的孩子脾氣大!

問這個問題,先考慮一下這段時間孩子所處環境中的成年人的表現吧!

如果沒有把孩子交給別人帶,那做父母的就要反思自己這段時間處理問題的模式。是否有過容易發脾氣的情況,是否有過大吵大鬧的行為!

小孩子幾乎所有的行為模式都是來自於對自己父母的模仿和學習!小孩子就是成年人的鏡子!

我們照鏡子看到自己臉上有黑點,會拿毛巾擦掉臉上的黑點,而不是去擦鏡子!

同樣的道理,我們看到小孩子脾氣大了,不要怪小孩子,也不要試圖去教育他。

認真反思自己並做出調整,改善孩子所處的環境就可以了!

大人的情緒修復更重要。

終究,有快樂的父母才有快樂的孩子,如果你自己經常發脾氣,也不是個快樂的人,還常常因為教養孩子或其他事情挫折、沮喪,很希望這一段文字對你自己的提升有所幫助!

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願意把自己的育兒經驗分享給大家,歡迎關注,留言互動。謝謝!



桐慶的爸


脾氣——一半是從孃胎裡帶的,一半是在後天的生活環境裡學的,你家孩子屬於那一種?

我家孩子就是兩種都具備了,從孃胎裡帶的就是個急性子,在他還在幾個月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只要沒有馬上滿足他的需求,一刻不等張嘴就哭,聲音洪亮底氣十足不怕你不妥協

另一方面是生活環境,我們家是個大家庭,三代同堂熱鬧得很,他爺爺 奶奶 老爸 都是屬於那種三句話不對頭就會提高音貝 大吼大叫的人,孩子長期在這種情況下成長,自然而然就會去向他們學習


所以,你先要客觀的分析一下你家孩子是屬於那一種,還是像我家的一樣兩種都有,然後針對克服 改正

如果只是因為生活中的人影響了孩子還不算特別惱火,有一個特別簡單快捷的辦法,就是把家裡那個愛發脾氣的人樹立成孩子的反面教材,平時只要逮到機會就給孩子講愛發脾氣的壞處,讓孩子多觀察家人在發脾氣的時候有多麼的不可理喻


人都是不喜歡不好的事物的,只要孩子認識到發脾氣是不好的,知道發脾氣很醜大家都不喜歡,也就慢慢的改了

對於急性子的孩子,要改變他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了,因為一個人的本性是很難徹底更改的,能做到完美隱藏就非常不錯了

急性子的孩子平時可以多做控制情緒方面的練習,告訴孩子遇到事情多換位思考,不要鑽牛角尖。讓孩子明白髮脾氣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

家有急性子寶寶的家長一定要對孩子有耐心,多給孩子些時間

就像我家孩子從小到現在六年了,都還是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事情還是忍不住要發脾氣,不過他也明白了發脾氣不好 也沒有用,但遇到事情就是忍不住要發火,現在一般這種情況我都選擇不理他,告訴他等他情緒平復了在來給我講,他還是不錯,這幾天都要比以前更能控制自己了,每次都是幾分鐘就能自我平復


雙寶老媽


俗話說:"三歲孩兒定八十"意思是說,三歲時的脾氣,性格可定終生。我認為這話說得有點過頭。當然,三歲時正是開始懂事的時侯了,如果不加於干預,不加於矯正,不加於教育誘導,不加於培養,聽之任之,任其發展,肯定三歲的脾氣定終生。所以,三歲時脾氣很大,做父母的就要引起注意,要想辦法扭轉這不良脾氣,免得日久惡習難改。

孩子的脾氣也要全靣去分析,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先天的就必須及時干預加於引導。甚至要下點功夫,"矯枉必須過正"。如果動不動發脾氣,比如摔東西,這時家長就不能無動於衷,可以抓住小摔東西的

手打手心,不要用力過猛,恰到點處一一會發痛,使其幼小的心裡留下發了脾氣後有手心被打痛的印象,以後發脾氣時就會 想到發了脾氣就會打手心,收斂了,不敢發脾氣了。如果發脾氣時撒野,在地上滾來滾去,又哭又鬧,這時全家人要統一思想,統一做法一一由他去撒野,由他去哭鬧。因為這種做法的孩子在哭鬧撒野時常常會希望有人來搭理,有人來遷就他,那時他就會哭鬧撒野更厲害。可是,全家人都不理他,等他哭夠了,鬧夠了,自覺沒趣,便會停住哭鬧,停住撒野,這樣經過幾次,便不會發脾氣的了。如果是由後天生成的,即因為大人動不動愛發脾氣而受影響,這時大人就要注意了,要做出好的樣子給孩子看,不能動不動就發脾氣。大人有好脾氣,小孩應該也有好脾氣的。所以,教育孩子,重在言傳身教,要有一個好的教育方法,孩子愛發脾氣的壞習慣是完全可以逆轉的。


用戶1375056667陳村宏


這個事情做父母的要反思自己,尤其是母親懷孕期間是否常發脾氣,因孩子表演的是父母的隱私。母親要真誠反思懺悔,把這個道理悟明白了,對家人能恭敬寬容,遇事總能想好處,不抱怨,多行善,這個力量大,孩子能轉變

你不要去打他,也不能溺愛她,這兩個都是走極端的方式。其次你不應該急切的教育,其實生活中多種事情都可以給人刻苦銘心的教育,比如摔了跤之後自己爬起來教人學會堅強。推薦題主買一本《哈佛家訓》。

在他發脾氣的時候不管他,讓他一個人,沒人理了他自己也會覺得沒意思!在他不生氣之後,在好好教導他...因為如果在發脾氣他是什麼都不會聽的!

在他身體狀況好的狀態下對他無理要求不要遷就,他再發脾氣也不滿足他,這樣他就知道發脾氣這招不靈了,以後慢慢就會變好。

用自己的行動渲染才是關鍵的 沒有孩子是生出來就是那樣的 都是外界因素的影響 如果父母們都做的特別好 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的!

最後實在沒辦法、就打一頓、小孩子就有脾氣、純粹是大人慣出來的的毛病、狠大一頓、還是會有效果的!讓他知道、他並不是天地的主宰!在大人眼裡、可以愛護、但不能溺愛。



情感檔案


孩子脾氣大,要看孩子是誰看的,帶孩子的大人是否有問題,以及孩子所處的環境是否爭吵嚴重。


起碼您認識到這個問題,這就是很不錯了。


第一種是帶孩子的人或者孩子所處的生存環境中經常有爭吵,導致孩子覺得遇到問題就是通過發脾氣來解決的;如果是這樣的情況,建議改善孩子所處的環境、或者和帶孩子的人溝通,如果溝通無效,那您又覺得這個問題很嚴重,必須解決,那就更換孩子的看護人;


第二種情況是,家人比較寵溺和嬌慣,只要孩子一哭鬧,他想要的東西或者想做的事情都可以實現,所以每次都是這樣故技重施,對於嬌慣孩子的大人要進行批評指正,或者減少孩子與他的接觸,並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處理問題的方法,堅持一段時間,這種情況就會有改觀。


空中的燕兒


有些家長,因為愛孩子,常把孩子發脾氣當作生活的調味品。認為孩子還小,發點脾氣也耐何不了家長。因此,對孩子發脾氣,不但不管,還覺得好可愛。有些想法的家長,自己可能也愛發脾氣,並把發脾氣當成一種人生的常態吧。其實,脾傷肝。脾氣大了,是有害身體的。再者,喜歡潑脾氣的人,得罪人的幾率也是百分之百。回頭再說3歲的孩子,年齡這麼小,脾氣從何來呢?是受到了家長們的溺愛?還是家人的不良情緒影響到孩子呢?如果家人溺愛孩子,還是改改吧!溺愛只會毀了孩子。如果家人把自己的不良情緒帶給了孩子,使孩子感覺內心很鬱悶或者很氣憤,孩子常小,也會發脾氣的。要改掉孩子的壞脾氣,先改掉家人的壞情緒。


心中無苦就是樂


謝謝悟空推薦回答。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脾氣大?是一直以來都脾氣大?還是最近才這樣?或者是因為什麼事情才導致他這樣?找到原因後,對症下藥!是不是父母家裡長輩脾氣大,孩子學到的呢?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還是因為孩子自身的原因?

脾氣大的小孩,他可能是有什麼大人不懂的,他沒表達出來,或者你所表達的並不是他想要的,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原因。分析的時候一定要具體,細緻到具體事情,譬如他喜歡一個玩具,你沒買給他?還是他覺得什麼事情你處理的不公平,對他不公平?或者大人說話不算話,讓他失去了對你的信任之類的,諸如此類,只有找到具體是因為啥導致他發脾氣就好辦了!

找到原因後,我們要加以正確引導。孩子本來就是一張白紙,他的許多想法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人性的弱點充斥在性格里面,只要我們找到問題點,告訴他這樣不對,怎樣才是對的,做對了媽媽會獎勵你之類的話,但記得承諾了孩子的話一定要兌現,有時候我們自己說過的話,自己都忘記,孩子卻會記在心裡。有的會直接表達出來媽媽說話不算話!有的內向的孩子會憋在心裡從心底裡產生不信任感。

最重要的一點,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內心,要和他們做朋友,讓他們願意和我們訴說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千萬不要因為工作忙而忽略他們,多花點時間陪伴才是最正確的愛孩子的方式啊!呵呵,現代家庭可能最大的扼殺這種方式的就是手機了吧!我們放不下手機,卻可以孤立孩子,所以一定要改變下方式。要知道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就那麼十幾年,這十幾年將決定他的未來,做父母的辛辛苦苦一輩子不都是為了孩子嗎?可不能因小失大啊!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June51983


這時候他對事物似懂非懂,正是形成觀念的時候,又離不開家長,也是教育的一個大好時機。根本上來說,就是多講道理,不管懂不懂,反覆講,高興時多講,發脾氣時也講,告訴他怎麼對,怎麼不對,並對了就獎賞,不對至少沒有獎賞,形成條件反射,問題就解決了。多數家長怕孩子鬧,要啥給啥,一鬧就有利,這也是條件反射,結果就壞了。忍耐住,才是真愛。記住,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