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農村,有的老人喪偶之後很難再找到老伴?

棒奔霸


老人喪偶後找老伴牽扯太多,特別是有一方老人還和兒子在一起生活。

首先,老人喪偶之後再找老伴肯定是一個好事,兒子女兒都有自己的日子要過,就算住著一起,也不可能事事盡心,天天陪老人,再找個老伴就多個陪伴,有個說話的人。


我們假設有一對老人都是喪偶的想彼此做個伴,來推測他們可能遇到的困難。

一對老人是單獨住,還是和一方兒子住?單獨住最起碼要生活能自立。和兒子住,那住誰家?一般我們都是住男方家,上門女婿畢竟少數。

女方兒女還要認親孃嗎?以前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兩家人了,再來就是客。

男方兒子兒媳婦認不認,親爹親孃的養老都是問題,更不說突然多出一個後孃,兒子兒媳婦願意嗎?特別是在農村,家裡本就不富裕的情況下。



就算雙方的兒女兒媳都同意,那是兩位老人在的時候。若有一方先去世了呢?特別是男方先去世,女方怎麼辦?指望男方兒子養老送終,還是回親兒子跟前?

身邊這樣的例子很多,基本上誰先去世誰享福,活著的就是沒人管,不是我說話難聽,事實就是這樣,電視劇中那樣美好的結局能砸到你身上,你信嗎?

老人再找老伴需謹慎,久病床前無孝子,何況還是後爹後孃?


鄉村非主流潮


不是很難找,是很少再找。首先什麼年紀算老人,60以下多數還會找,也並不難。60以上的找老伴兒的就少了,並不是好找難找的問題,更多的是其他原因,比如親情,倫理,傳統。再就是農村鰥寡其實並不一定孤單,街坊鄰居很好湊到一起。七老八十一群人下下棋,頂頂骨牌,家常裡短l嘮嘮嗑,挺熱鬧的也相互照應,到飯點各回各家,大都自我感覺挺好的。

再找老伴兒還得相互適應對方,以及對方的親人,其實這些挺麻煩的,有時候徒增煩惱。

現在呢農村養老院也多了,多數也有去養老院的條件,有合得來的也就在一起合不來就分開,要一個所謂的形式其實大家都麻煩。

這是我所在的農村,大富大貴的並不很多,日子也多過的還行,及少有因為贍養老人鬧矛盾的,再說了我們這裡只要體格好多大年紀也有工作,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農民沒有退休金,老人工作著即有了活錢,也給兒女減少了負擔。

農村老人不像城裡l老人退休了啥事兒沒有了,搞對象找老伴兒也算豐富生活的一種形式。農村人只要能動就得勞作,找老伴兒搞對象也沒那麼大的精力和財力呀。


user7342953969808


人老了,幹不了活沒有收入,生活靠兒女供給,還想找老伴?現實嗎?如果是退休教師一月有六七千元的收入,即使你七十歲,找個五十多歲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子系22


農村60的喪偶男老人一般不找老伴。偶而個別找的是吃公家飯,每月工資幾千元,反正不缺錢找個老伴為自己做伴。

男女雙鄉喪偶老人,家庭和經濟條件良好,少年夫妻,老來伴,都願意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