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的工資必須用法律來保障,怎麼才能得到保障?

哈哈57768123


儘管從中央到地方,一直都在三令五申嚴查剋扣和拖欠勞動者工資行為。然而,由於現行法規缺少強制手段,使一些企業、包工頭有恃無恐。一段時間以來,為了討回浸透了汗水的工錢,不時傳來民工下跪,甚至爬上吊塔、高樓之類的事件。據瞭解,民工在採取極端行動之前,無一例外都多次與包工頭交涉,希望通過正常渠道討回工錢,但他們等到的大都“除了失望還是失望”!我們說,不論有天大的理由,拖欠民工工資於理不通,於法不容。由於我們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勞動者工資保障制度,結果大多數勞動者在追索工資的過程中遇到了法律的尷尬,現行保護工資的法律規定偏“軟”,是導致剋扣、拖欠工資現象的重要原因。《勞動法》只是規定: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沒有規定如果剋扣和拖欠了勞動者工資經責令支付後拒不執行應受到什麼懲罰。勞動法這種柔性的規定,使勞動者失去了工資保障的法律底線。

所以儘快修改《勞動法》,增加拖欠工資要受到什麼樣的懲罰條款,除了強制執行按月發放工資外,還要對企業管理人員行政拘留,情節嚴重的判刑。

目前,討要工資有以下三種方法。

1、請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給予幫助。縣(包括縣)以上各級人民政府都設有勞動保障局,下轄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要履行《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該《條例》規定:檢查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受理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行為的舉報、投訴;對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的情況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用人單位拖欠工資就是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勞動者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投訴。

現實情況是勞動監察部門往往會因勞動者無勞動合同拒絕提供幫助,實際本條例明確規定勞動監察部門應該檢查用工單位是否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執行情況,不和勞動者籤勞動合同顯然違反了勞動保障法律。沒有勞動合同的責任不應由勞動者承擔,應由用工單位承擔不籤合同的責任。

2、 收集相關證據到人民法院起訴。 勞動者索要工資要具有法律依據,換句話說,我們勞動者 必須蒐集在該公司、工地幹活的證據,也就是必須有和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係的證據,如果沒有證據,公司又不認可勞動關係的話,很可能面臨敗訴的法律後果。 建議勞動者在工作中注意蒐集證據,如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據、存在加班事實的證據,單位存在違法情形的證據等等,有了充足的證據,當事人的主張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3、請電視臺等媒體給予幫助。 目前很多電視臺都設有熱線幫助群眾解決生活困難問題及幫助群眾調解各種糾紛。農民工討要工資也可以撥打電視臺熱線電話,很多電視臺都會給予幫助,效果也不錯。


內蒙趙榮輝


在用法律來保護你的工資時,你首先要了解你的工資是什麼,及用人單位支付工資的相關規定。

工資包括:1、貨幣工資;2、實物報酬;3、社會保險。

用人單位支付工資的相關規定:1、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2、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等形式代替貨幣支付;3、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4、勞動者在法定的休假日、婚喪假期間、探親假期間、產假期間和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以及非因勞動者原因停工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被派遣勞動者退回後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按月支付。

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調解: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仲裁: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1年內提出。

訴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工資。滿一年後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違反規定不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資。

這些你都瞭解嗎?如果你瞭解,發生爭議後,你可以向法律部門申請提出哦。


安叔推書


注意審題,怎麼才能保障。一般情況下要在《勞動合同》中明確金額,另外可能有績效工資,如果有公司規章制度進行規定的,建議對制度文件進行留存!



專業律師


法律保障勞動者工資?哈哈哈!你去裁判文書網檢索一下勞動爭議吧,別夢了!實際上勞動仲裁是不拉馬的炮兵。法律是統治工具,具有虛偽性。


用戶5462903748723


現實社會,很多人不喜歡中國這個社會,你懂得,有錢得,都移民了,留下得都是貪官,和窮人,,,,,


用戶3299440094以德服


開放了四十年,農民工權益保障現在還在迷茫,是誰之殤,


誠信待人7742


與用人單位簽署勞動合同,然後在工作中養成保存工作記錄習慣,作為有力證據,比如考勤表記錄、工作微信群聊天記錄、出差報銷單據、工作牌、工作服、工作中的隨意拍的照片、與同事的工作照片、集體活動照片等等都可以作為勞動衝裁或勞動糾紛中的有力證據,加強合法權益保障。


yfgd688


勞動者的可以按照勞動價值取得薪酬,這符合"按勞分配"的國家政策,薪酬的保障依靠於勞動合同的簽訂,如果不簽訂正式勞動合同,許多勞動者權益很難得到保障。人社部門有專門的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可以處理勞務勞資糾紛,如果協調不了,將會進行勞動仲裁。


開花那年月正紅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各負其責。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依法工人的工資必須由勞動部門與工會的法律義務來保障,沒有他們的義,工資保障從那裡來?就是跳樓討薪,也還是需要他們的義。不然還要勞動監察大隊及工人參加組織工會幹嘛?由公安,法院


fffj1


下層人民必須團結起來,自己有個團體,能夠抱團取暖。靠上層是不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