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少將特工吳賡恕的結局是怎樣的?

風雨向陽花


光是軍統少將這幾個字含金量就不是一般的高

最近縱橫一直在追《風箏》,也寫了很多回答,裡面的軍統六哥鄭耀先在解放戰爭時期還是一個大校,後來還是在解放戰爭鄭介民秘密的授予的少將軍銜,可見這個少將軍銜也不是遍地都是的。而真實的歷史上,戴笠生前也就是一個少將,死後被蔣介石追封為中將,可見在軍統裡混一個少將其實也是很不容易的。

而吳賡恕1940年身死,可見這個少將銜還是挺含金量的,然而卻因為死的太早,沒有軍統的四大金剛出名,軍統的四大金剛陳恭澍、趙理君、王天木、沈醉應該算是軍統中浮出水面的人,實際上還是因為陳恭澍後來寫了一本回憶錄,沈醉也寫了一些回憶錄,這才讓軍統的事更為曝光。

雖然我們一直把國民黨的特情人員稱為狗特務,這是有失偏頗的,在抗戰前期,軍統還是為了抗日也是做出巨大努力的。

抗戰爆發後,老蔣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開始組織復興社,其中戴笠的特務處就是軍統的前身,軍統在1938年正式成立,實際上抗日鋤奸一直是軍統的重要任務,像陳恭澍、王天木早年都積極參與到暗殺日寇漢奸的活動,在汪偽政府成立後,也先後參與活動,而吳賡恕就是在刺殺汪精衛的過程中被捕後遭槍決。

刺殺汪精衛怎麼就那麼難?

在縱橫的文章裡,已經不是一次討論汪精衛了,實在是吐沫都說幹了,但是既然寫到這裡了,還是要說一說,汪精衛怎麼就從一個革命志士變成人人得而誅之的漢奸賣國賊了?

實際上汪精衛這個人的性格極為複雜,屬於比較偏激那一類的,在其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屢屢失敗後,汪精衛就起了刺殺攝政王載灃的想法,實際上背離了革命的初衷,失敗後被捕,汪精衛也是命大沒被處死,險而未死,導致汪精衛更加患得患失,在辛亥革命後,汪精衛的積極性卻銳減,被老蔣排擠出核心圈外,又投靠日本人當了漢奸,還說什麼曲線救國。

實際上關於對汪精衛的刺殺根本就沒斷過,先是號稱亞洲第一殺手的王亞樵派人對其暗殺,儘管打中了汪精衛,當時卻沒有致命,後來是號稱軍統第一殺手的陳恭澍到越南河南追殺汪精衛,結果汪精衛當天晚上跟秘書換房間,導致秘書被殺,汪精衛逃過一劫。

從中也可以看到,汪精衛是一個極難刺殺的人物,大家不要忘了,汪精衛本身就是搞暗殺出身的人,再加上經歷過這麼多次暗殺,防範已經很強了。

吳賡恕刺殺汪精衛失敗被槍決

經過一系列的刺殺活動,日本人也意識到了汪精衛的重要,因此讓李士群組織了76號特工總部,專門來保護漢奸和日寇,並且對軍統進行報復。

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有很多困難,老蔣還是讓戴笠想辦法搞掉汪精衛,戴笠只能派最信任的吳賡恕進行暗殺活動。

實際上當時軍統在上海的行動因為76號的成立已經很困難,76號的李士群也是一個狠角色,在1939年的時候抓捕並策反了王天木,使得軍統上海站被重創,這個時候吳賡恕帶領隊伍返回上海,一切都要重頭開始,本來想策反偽上海市市長傅筱庵,結果沒能成功,反而損兵折將。

最後戴笠實在是有些著急讓吳賡恕直接找計劃刺殺汪精衛,吳賡恕找到了以前的老同學陳承綸,當時在汪偽政府當科員,跟汪精衛有點淵源,吳賡恕便讓陳承綸對汪精衛下手,結果吳賡恕高估了陳承綸的的膽量和愛國心,低估了陳承綸的貪生怕死,最終被陳承綸出賣,被76號抓捕並且槍決。

從吳賡恕死後,軍統受到重挫與76號談和,在上海沒有了大的行動。


史論縱橫


吳賡恕,湖南長沙人,軍統少將主任,資深大特務。


1940年3月,汪偽國民政府成立,蔣介石命令戴笠幹掉汪精衛。軍統書記長吳賡恕,1939年10月就已受命潛入上海,策劃刺殺汪精衛。

吳賡恕先找到汪偽政府上海市長傅筱庵,拉攏他加入刺殺行動。傅筱庵幾經權衡利弊,最終把刺殺計劃報告汪偽特務。參與行動的軍統特務陸續被捕,吳賡恕則藏身租界。


得知刺殺行動受挫,戴笠再次致電吳賡恕,要求他尋找時機,繼續活動。吳賡恕是軍統老資格特工,平時深得戴笠信賴。也曾多次立下大功,民國殺手之王王亞樵就是被他暗殺。此次吳賡恕暗下決心,決不允許刺汪行動失敗。

左思右想後,吳賡恕想起同學陳承綸,與汪精衛有師生之情,此時又在汪偽政府任職。於是找到陳承綸,威逼利誘他加入行動。

陳承綸深知這個老同學心狠手辣,也不敢拒絕,假意應承。吳賡恕一離開,陳承綸立即向汪精衛報告。汪精衛馬上安排日偽“76號”特務逮捕吳賡恕,隨後吳賡恕被捕。


被捕後吳賡恕也不隱瞞,一一交代刺殺行動,以免受無謂折磨。但他拒絕投降,還秘密託人給戴笠一封絕筆信,信中為行動失敗表示歉意,告訴戴笠自己視死如歸,準備以身殉國。汪精衛深恨軍統,批示立即槍決,吳賡恕英勇不屈,壯烈犧牲。


滄海歷史春秋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戴笠的手下有軍統四大金剛,這四大金剛分別是:王天木、陳恭澍、趙理君、沈醉。

他們四人在軍統黑暗的歷史中為軍統奠定了巨大的名聲,有著很高的名氣,但是據沈醉晚年透露,在軍統中實際上是有六大金剛的,除了我們所知的四大金剛外,其他的兩大金剛就是吳庚恕和文強。


(沈醉)

二人因為死得早,而且名氣又比不上四大金剛,所以在軍統之外的流傳中一直沒有被並列到軍統的金剛名單中,但在戴笠的座下,他們卻是真正的得力金剛。

吳庚恕是軍統成立前的特務處時期就一直跟隨在戴笠身旁的老人,在特務處早期沒什麼人手的時代裡,為戴笠特務處的輝煌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在戴笠發跡後,一直沒有忘記吳庚恕為自己做出的貢獻,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戴笠就給吳庚恕爭取到了一個少將軍銜,以示對他的肯定。

抗日戰爭中的軍統

在抗日戰爭前,戴笠的特務處一直都為蔣介石做著各種髒活累活,為蔣介石刺殺著各種政敵以及在軍閥軍隊中埋伏暗線。

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特務處開始成立為軍統,軍統更是將絕大多數的精力投放在了抗日活動中,戴笠先是在江浙地區成立了蘇浙別動隊,最後又發展成了擁有十幾萬人的武裝游擊隊。

這是直接體現在戰鬥力上的投入,但游擊隊因為戰鬥力不比正規軍,所以平常只能做些埋伏、打冷槍的工作,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並不是太過於巨大。

在這個時候處理各種因為抗日戰爭的爆發而投靠日本人的漢奸,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

汪精衛投靠日本,以及軍統刺殺汪精衛

在汪精衛投靠日本人的前夕,他曾經在越南河內法國人的保護下度過了一段時間,當時在蔣介石的命令下,戴笠派出了陳恭澍等人前往了越南展開對汪精衛的刺殺,但在汪精衛非常警覺的反刺殺能力下,無一例外以失敗告終。

當汪精衛徹底投靠了日本人後,他成立了專門的汪偽政府,用正統國民黨政府的名義跟蔣介石叫起了板來。


為了保護汪精衛和各大漢奸的安全,日本人還成立了專門的76號特工總部來防止軍統人員對汪精衛的刺殺,從這個時候開始,軍統刺殺汪精衛的機會越來越渺茫,直接強攻刺殺是不可能的。

策反漢奸傅筱庵失敗,軍統連失兩號干將

所以被派往上海刺殺汪精衛的吳庚恕等人想到了他們一貫採用的策反方法,他們先是通過特殊的關係與偽上海市市長傅筱庵搭上了關係,跟他曉之以民族大義,想說服傅筱庵用他和汪精衛之間親密的關係,協助他們刺殺汪精衛。

但是傅筱庵這樣在漢奸政府中位高權重的人,又怎麼可能聽軍統三言兩語就放棄自己的榮華富貴呢?


所以毫不例外的,軍統折了兩號少將幹員,參與這次行動的吳庚恕逃過了一劫,雖然有著很明顯的前車之鑑在前,血腥的案例說明了策反行動的重大危險係數。

重蹈覆轍、為刺殺漢奸而喪命的吳庚恕

但是在戴笠的壓迫下,實在沒有辦法的吳庚恕還是仍舊採取了策反工作,他想通過汪精衛的一名學生實行刺殺汪精衛的工作,但是他還是終究太過於低估這名學生和汪精衛的感情以及此人本身的民族大義了。


最後在這名學生的通報下,和傅筱庵行動一模一樣的結果出現了,身為軍統少將幹員的吳庚恕被76號特工抓獲了起來,在刑罰之後,直接將其處死了。

這兩起事件也給整個軍統敲響了警鐘,痛失數員愛將的戴笠也吸取了這個慘痛的教訓,在以後軍統做策反工作的時候,也都提前做好了各種準備工作,以防再度出現這樣策反失敗後的慘劇。

所以說這就是吳庚恕的結局,雖然軍統為蔣介石的權力做出了各種令人厭惡萬分的劣跡,但在抗日戰爭中的軍統卻是值得我們敬重的,為了獲取抗日戰爭的勝利,軍統有很多人在這場戰爭中殉了國,其中核心特工有18000人喪命,包括各種各樣的外圍特工、線人、遊擊武裝分子,軍統總共有10萬多人在這場戰爭中為國捐了軀,其中既有吳庚恕這樣刺殺漢奸失敗而喪命的、也有線人獲取情報敗露而喪命的、更有著武裝分子為了掩護正規軍撤退而喪命的,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也是隱而不露的抗日英雄。


孤客生


在我們原有的觀念中,一提到軍統特務就是所謂的殺人魔王,實際上他們在抗日戰爭時期所作出的貢獻是不容忽視。而今天的我們的主人公軍統少將吳賡恕也是這樣一個人,他的命運跟汪精衛這個大漢奸有著緊密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吳賡恕的結局。

一個被歷史所遺忘的抗日誌士,吳賡恕是湖南長沙人,生於1908年,畢業於嶺南大學,後加入軍統,任軍統局少將主任,深得戴笠信任。關於他的人物介紹就是寥寥數語,他人生中最為出彩的一件事就是上海刺殺汪精衛。

策劃刺汪行動,1938年漢奸汪精衛公開叛國投敵,1939年戴笠派人在河內刺殺汪精衛,但以失敗告終。戴笠對刺殺汪精衛誓不罷休,於是在1940年派軍統局書記長吳賡恕親率10名行動特務到上海實施刺殺汪精衛行動。汪精衛在河內刺殺事件後,變成了驚弓之鳥,防衛極為嚴密,很難下手。吳賡恕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了此次刺殺汪精衛的一個關鍵人物在偽維新政府當科員的老同學陳承綸,他是汪精衛的學生,有機會接近汪精衛。於是吳賡恕便威逼陳承綸伺機在汪宅或辦公處所安放定時炸彈或下毒,置汪精衛於死地。

吳賡恕被出賣,英勇就義。吳賡恕找錯了人,陳承綸膽小怕事,根本沒有膽量去刺殺汪精衛,但他又苦於吳賡恕的手段,他最後選擇出賣了吳賡恕,隨後吳賡恕被76號設計逮捕。吳賡恕被捕後,敵人對他進行了嚴刑拷打,他只承認了自己就是要刺殺大漢奸汪精衛,其它一概不知。汪精衛見他“冥頑不化”,批了“槍決”兩字。

1940年3月21日,吳賡恕在上海英勇犧牲,年僅32歲。莫以成敗論英雄,雖然吳賡恕刺殺汪精衛的計劃失敗了,但他依然是一個抗日英雄,我們不能磨滅他們的歷史功績。在抗日戰時期,有千千萬萬個像吳賡恕這樣的抗日英雄,他們是一群本不應該被歷史所遺忘的抗日誌士,向他們為中華民族的抗戰所做出的貢獻而致敬!


密探零零發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這是譚嗣同的絕命詩,用在國民黨軍統少將吳賡恕殺汪精衛這一壯舉再恰當不過了。

吳賡恕曾是國民黨軍統統計局的少將主任,是戴笠手下得力干將。對於近代史我們要一分為二的看待,在抗日期間,為了民族的大義,軍統鋤奸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抗日作出了巨大貢獻,從這個出發點,我們不應該忘記這些抗日誌士。吳賡恕就是這些“鋤奸隊”千百個烈士之一。



Δ吳賡恕

1937年盧溝橋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中國各黨派聯合起來一致對外抗日。

1938年底,汪精衛出走河內,發表豔電,公開叛國投敵。汪的賣國行為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蔣介石下達指令,命令戴笠務必剷除賣國賊。戴笠安排特工尋機刺殺汪精衛。

汪精衛知道自己的賣國行為不得人心,加上軍統屢次派人暗殺他,這時他成了驚弓之鳥,整天深居簡出,沒事的情況就是呆在家裡打牌、喝茶見客人。戴笠派去的特工不是無功而返就是被抓住殺害了。



Δ汪精衛

正在這國難當頭關鍵時刻,為了打擊投降日本漢奸的囂張氣焰,戴笠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除掉汪精衛。他不得不動用手中的王牌,讓自己的心腹干將吳賡恕親自出馬幹掉汪精衛。

吳賡恕得到指令後,隻身潛入了上海,到了上海馬不停蹄的展開了工作,首先他了解了汪的活動規律,發現根本沒有機會下手。於是他想到了從外圍下手。他想到了在上海的老同學陳承綸,陳承綸當時是汪偽政府的科長,官職不高,但汪精衛在廣州農運所任教官時,與陳承綸有師生之誼,吳賡恕便威逼陳承綸利用與汪的師生關係去接近汪精衛,伺機在汪精衛辦公處或家裡所安放定時炸彈或者下毒。

吳賡恕的想法不錯,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搞特工,這個職業需要的是膽量和機智,可惜這兩點陳承綸都不具備,貪生怕死,沒有民族大義才是他的“長處”。陳承綸也知道老同學是軍統人物,他一個小科長又不敢直接拒絕,左思右想,他想到了“以汪制吳”的辦法,只要汪精衛和吳賡恕死磕,自己就可以抽身其中了。



Δ戴笠

考慮好後,陳承綸將此事經過向汪精衛合盤托出,吳賡恕暴露了身份,汪交代76號李士群和丁墨邨設計將吳賡恕逮捕。吳賡恕被捕後,知道老同學告密了,但他寧死不做漢奸,表現了視死如歸的氣概。汪偽特務頭子李士群下令殺害了吳賡恕。雖然吳賡恕沒有成功暗殺漢奸汪精衛,但我們也不能以成敗論英雄,他的精神值得永遠銘記。


秉燭讀春秋


1940年3月21日,軍統局少將特工吳賡恕因刺殺汪精衛失敗被捕,被汪偽特務殘忍殺害,年僅32歲。巧合的是一年前的同一天,陳恭澍帶隊河內刺汪,汪精衛僥倖逃命,他的秘書曾仲鳴卻成了替死鬼。

吳賡恕是軍統的資深特工,早年加入南昌行營調查科。曾任軍統天津站長、河南站長等職,深得戴笠賞識。

汪精衛公開投敵叛國後,軍統奉命追殺。陳恭澍河內刺汪,誤將汪的秘書曾仲鳴斃命,驚魂未定的汪精衛逃至上海,行動失敗。軍統再次籌劃上海除奸。



戴笠委派軍統特工戴星炳佯裝投敵,打入汪偽內部。怎奈戴級別不高,難以接近汪精衛,刺汪行動遲遲不能展開。

戴笠決定命吳賡恕赴上海與戴星炳共同實施刺汪計劃。刺汪一時難以行動,他們決定先從偽上海市長傅筱庵身上下手。但事洩,戴星炳被捕遇害。

戴星炳遇害後,吳賡恕另闢蹊徑,伺機刺汪。

汪偽政府有一科員陳承綸,是吳賡恕的同學。陳承綸在廣州農運所學習時,汪精衛便是他的教官。汪陳私交不錯。吳賡恕要求陳承綸利用接近汪精衛的機會,在汪身邊放置炸彈或投毒。



陳承綸口頭應承了吳賡恕,但膽小怕事的他轉身即向汪精衛告發了此事,吳賡恕被出賣。汪偽特務決定將計就計,施局誘捕吳賡恕。

陳承綸依汪偽特務之計,騙取了吳賡恕的信任,當吳賡恕再次與陳承倫接頭時,被事先埋伏的汪偽特務逮捕。

吳賡恕入獄後,經受了特務殘忍的酷刑,並沒有屈服。獄中的吳賡恕曾秘密致信戴笠,痛陳自己有辱使命,招致刺汪失敗,並表示自己決不會屈服畏死。

汪精衛見誘降不成,指示立即將吳賡恕槍決。


歲月是一條河流


吳賡恕,湖南長沙人,軍統少將,深得戴笠信任。因刺殺汪精衛事洩被捕,英勇就義,年僅32歲。


1938年12月29日,汪精衛發表豔電,公然投敵,令國人所不齒,蔣介石更是大為惱怒,欲除之而後快。

因此,汪精衛就成為軍統暗殺名單上的頭號人物。在1939年3月,戴笠曾派陳恭澍等人遠赴河內暗殺汪精衛。可惜誤將汪精衛秘書曾仲鳴殺死,汪精衛僥倖逃過一劫。


軍統在河內的刺殺失敗,令戴笠心有不甘,因此在得知汪精衛抵達上海,遂派軍統特務戴星炳打入汪精衛身邊,伺機下手,並增派軍統局書記長吳賡恕等人前去支援。

一場軍統和汪偽政府的諜戰,在上海灘緩緩拉開帷幕。

戴吳二人潛伏上海後,並沒有打算直接刺汪,而是決定先刺殺汪偽上海市市長傅筱庵,結果事洩,戴星炳被殺,成為刺汪行動中第一位英勇就義的軍統特工。


而傅筱庵,並沒有逃脫被刺殺的命運。在1940年10月10日,被軍統策反的僕人朱升源持刀砍死。

戴星炳的失敗,並沒有讓戴笠放棄刺汪行動,依舊命令吳賡恕,尋找機會刺汪。作為軍統元老級的大特務,更是發誓不取汪精衛的首例不回重慶。

經過多方打聽,他找到了與汪精衛有師生之誼的老同學,時任偽維新政府科員的陳承綸,威逼利誘,想利用陳承綸與汪精衛的師生關係,接近汪精衛,進而投放炸彈或者投毒。

可以,吳庚恕所託非人,陳承綸膽小怕事,將此事洩露於汪精衛而保己身。

不久之後,吳庚恕便被76號逮捕,吳賡恕被捕後,手書一封送於戴笠,以錶行動失敗的歉意,之後坦然赴死,年僅32歲。

歡迎歡迎,祝你幸福。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