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的現實生活是怎麼樣的?

活在鄉村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是一句歌詞,唯美動聽。現實生活中,老了走不動了的人會怎樣呢?

老了走不動了,如果手裡有錢,日子照樣有滋有味。如果沒錢沒存款,就等著遭白眼吧。

我家婆婆就是老了走不動了,有錢有存款的代表。婆婆是退休教師,貌似在我家這裡屬於高工資的階層。

我家跟婆婆家前後院住著,中間只隔了一條馬路。我家商店門前為了方便婆婆走,老公特意找人弄了兩層臺階。一天早晨,我正坐在屋裡吃飯呢,聽婆婆在商店門口叫我,忙出去看。她來拿她家的水管子要澆菜園子。我幾天前藉著用了,忘了還回去了。

“以後有啥事你給我打電話,我給你跑腿,你別來回跑了,看再摔著你”。這是我當時的原話。摻著她,送了回去。自此,我又記住了一條:儘量少去婆婆家借東西,借的話用完馬上還回去,別讓婆婆來要。不怕別的,怕摔著她,搪不起她那幾個兒女的指責,我可不想因為婆婆而成為眾矢之的。

婆婆有事來我家商店,走的時候我都是攙著她送下臺階――怕在我家屋摔著她。

婆婆喜歡養貓養狗。之前養貓養了好幾年,現在改養狗了。沒事的時候,逗逗狗,跟狗嘮嗑。每天按時按點的給狗填食喂水,一步一挪的樣子。

每天的必修課是飯後吃藥。一把一把的吃,有治心臟病的有治腿疼的有治浮腫的。沒藥了,他二兒子就帶著她去找醫生再開藥。

每每的吃藥時,婆婆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拿錢買命。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最好的狀態就是有錢能夠拿來買命。


羞畫麟臺


我曾見過真實的案例,當然,也是我的身邊事。

我的爺爺奶奶,一個90歲,一個80歲,爺爺平時身體健朗,但是很少做家務,也不種菜,喜歡看戲,喜歡吃紅燒肉,所有的家務活跟農活都是奶奶打理。他們每次會把賺來的錢,全部疊好,用手帕包著,放在古老的梳妝檯抽屜裡。

爺爺奶奶是分房睡,一人一間。奶奶腿腳不好,如果要去哪裡,爺爺都會牽著奶奶的手,慢慢走。這大概就是當你老了,走不動了,還有我的畫面。

爺爺臨終前,交代了三件事,其中一件,爺爺說等他走後的第三個月會把奶奶帶走,不拖累我們。

爺爺走後,奶奶內心崩塌了,痴痴呆呆,再也沒有清醒過,第三月,奶奶走了。

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


叮噹貓的拾光機


當我老了,頭髮白了,走不動了,也只能在屋裡回憶那過去!回憶青春!回憶能想起的點點滴滴!回憶父母的容顏!回憶兒時的快樂!回憶初戀的感覺!回憶跟老婆一起走過的日子!回憶自己忙碌的一生!回憶那高興的,悲傷的往事。。。

當我老了,還能走的動,要有屬於自己的窩,不在乎大小,溫馨就好!誰也不給!!儘量不跟子女同住!!有空就跟老太婆溜溜彎兒,看看景,養養花。沒事街頭巷尾,老朋友,侃大山,吹當年!

當我老了,走不動了,絕不會給兒女造成壓力負擔!最後的選擇就是養老院!!孩子們有空就去看看!沒空就各忙各的吧!所以,醫保社保必須要有!!自己奮鬥半生將子女拉扯大,成家立業。也算欣慰!!剩下的就是努力攢錢!為即將老去做準備!

人生苦短,我們都不想老去。我們都想活在青春的歲月裡!但是歲月如刀,刀刀催人老!

老了,就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天!快樂每一天!



狗狗達叔


現實生活一定很孤獨寂寞。兒孫自有兒孫事,再孝順也不可能天天陪在自己身邊。其實我們看到很多老年人去買各種各樣的保健品,其實不是怕死,而是他們缺少陪伴!所以趁年輕,多陪陪自己父母吧!



怪呀168


雖然我才20幾歲不到30歲,可是我現在,不,大概在兩三年前,我就開始恐懼變老,我想大多數的女生都會左右吧,恐懼變老。前兩天看到周迅的一個簡短的訪談對話,其中周迅談到回應關於自己衰老的這個話題,她說:”她開始難過,開始焦慮,每天都沉浸在開始變老了怎麼辦這件事裡。那段時間我真的早上起來坐在沙發上就開始哭,陽光再好也會哭,可能我一時無法去直麵人會衰老這件事。“ 看完周迅的這段對話,我其實是鬆了一口氣的,因為,我覺得我不是一個人在害怕這件事,娛樂圈無數的女神美女,神仙姐姐面對衰老都毫無辦法,再美麗的容顏也經不起時間的打磨,所以,當我們老了,除了容顏不再,身體的各種機能也在隨之衰老,那衰老這種現實是什麼呢,是原來冬天只需穿一件薄薄的棉襖,現在要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才行,到了春天,大家都穿上了薄外套,而你還穿著厚羽絨,說白了,就是自己的身體只有自己知道。我經常在公交車上看到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有的甚至貓著腰一步步緩慢的抬腿上車、坐下,我有時不理解,既然身體腿腳不方便,那就不要出門了,其實,事實上,人接受衰老和接受死亡一樣,都是無可奈何,以為自己可以,能行,可現實情況是不允許,逞強也不行。


張小胖愛吃糖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的這一天,是人類社會都要面對的人生現實;是每一個人跨越終點前的陣痛與徘徊,但每一個人所經歷的人生軌跡卻不盡相同。

老了走不動了,會讓老人產生懷舊心理,常常勾想起過往的一生經歷中許多回憶,曾經對的,會暗自露出微笑,很自在,也很釋然;每每想到那裡曾經做錯了,會低頭嘆氣,自責與不安襲上心頭。回憶就象是一把鏡子,照著鏡子裡自己過往的對與錯,做為茶餘飯後的談資,會一點一點,不暇思索的告訴。所有切身經歷,經驗教訓,是老人有生之年留給後代子孫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老了走不動了,會更加珍惜尚存餘溫的二人感情世界,懂得一生攜手,白頭偕老的真實含義,照樣你儂我儂,卿卿我我,相敬如賓。虔誠迎接每一天每一分鐘的到來,又以依依不捨的凡夫俗子無奈心態,送走每一天的每一分鐘,永遠保持樂觀,希望自己多一份健康,讓子女減少一份內心牽掛。

老了走不動了,膝下兒孫滿堂,工作順利,事業有成,逢年過節,遠的一時半會回不來,打個電話問聲好,濃縮著一片深情;可以回家的,老人不圖捎帶的珍重禮物,而是兌現出門許諾,終於盼來一家溫馨團圓的快樂。

老了走不動了,身體每況愈下,健康大不如從前,各種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接蹤而來,瀰漫著藥罐子的周遭,為自己的餘生掛上滿是病痛的捲簾,屏風盡頭,漫漫長夜,是老人孤獨、寂寞的煎熬。

老了走不動了,老人的蒼桑歲月,子女是愛莫能助,只是徒增感嘆生命的悲涼。

老了走不動了,但願所有老人,夕陽無限好,彩霞滿天飛!


龍點


圖中這樣吧😞



願你努力之事皆有所成


當我老了,走不動了。我不會拖累自己女兒,特別是女婿。因為沒有血緣,他是怎樣不願。寧願自己去養老院。也不會讓他們疲憊陪在你身邊。不能因為自己,讓他們沒有自由空間。因為自己的自私,讓孩子失去精神快樂,和身體上自由。


盃憲鳳


對於衰老,我們一無所知。

年輕人容易陷入一種偏執,認為那些脫離時代的老人,是因為自身的懈怠而被潮流拋棄。為什麼有些大爺大媽那麼洋氣,另一些卻不可以?就是不可以。

一個人要獲得超於他所在時代的認知,實在太難太難了。那是他們認定了一輩子的事,年輕人又要懷著怎樣的自私,才會理直氣壯地要求他們,要像百里衝刺一樣,不斷跟上子孫的步伐呀?

他們體力不濟了,他們真的跟不上了啊。眼睛看不清了,耳朵聽不清了,腿腳不便利了,就連牙齒都不好使了。正如張泉靈在一檔節目中說的那樣,許多老人甚至不敢獨自在家洗澡,因為害怕滑倒在廁所裡,幾天後才被人發現……那種恐懼和怯弱,我們一無所知。

我聽過許多年輕人暢想晚年,自由自在,遊山玩水。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狀態,因為它同時滿足了三個條件:有錢、有自由、身體健康。可總有一天,連山水都看不動了啊。

人縮成一個剪影,坐在角落裡,坐在陽光下,耳邊是子孫的家常,一切近在眼前,一切遠如天邊。他成了一個局外人。

作家淡豹寫老人的生活,做糯米藕,甜甜的並不愛吃,但這玩意極費時間,做好了,天就黑了。做烙餅,不是一次性烙好了再吃,而是吃一張、烙一張。一切的一切,都不是用孤獨這樣膚淺的詞,可以形容盡的。

我們終將迎來自己的晚年,像我們的祖輩,像我們的父輩。我不知道那個時代,晚年生活會不會多姿多彩,養老院和科技是否能排解一部分孤獨。但在衰老還未來臨之前,請努力活好每一天。以及,多關心我們的長輩!


枕邊觀世事


跳的起廣場舞不?這首歌創作的時期,廣場舞雖然火但還沒怎麼盛行!

現在……呃只要能動,都在廣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