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影視作品在國際上地位如何?

九妹劇場


其實國內電影早期,比如《霸王別姬》《紅高粱》等一類的在國際影壇上,還是有些地位,但也只是在藝術片範疇,並沒有在商業上取得過很好的成績。

國內電影目前在國際市場上,似乎從未取得過比較好的成績,這主要原因是電影產業和文化導向所導致的,因為現在主流電影文化價值觀在歐美(更確切的說是好萊塢,歐洲電影也呈衰敗趨勢),眾人的口味都是好萊塢模式的。

就拿電影製作來說,現在只要是商業大片,我敢說基本都是遵循的好萊塢三段式的表現手法,開局10-15分鐘必須高潮,抓住觀眾的眼球,並不會娓娓道來,這是好萊塢電影人們對於電影觀影的心理摸索出來的東西,不得不承認走在國內電影人的前面,畢竟產業發達。

當下,也是歐美娛樂文化佔據著主流,亞洲文化還只是在亞洲範圍內,這也是沒辦法的,歐美保持這世界領先地位,是在各個方面都要做入侵的,文化知識其中一部分,再談電影製作,好萊塢雖然也有不少粗製濫造的片子,但拿的上臺面的絕對不會很差,他們對於IP的運營,電影故事、人物、背景設定的執著,這也是國內電影人無法比擬,產業結構不一樣,中國有的只是電影市場,並不是電影輸出。中國電影比擬好萊塢,有太多太多因素,並不是某一個點,但是國內電影行業也在發展,並且是越來越好,也沒必要強行貶低,好萊塢電影行業發展多少年?國內多少年?大家還是要對國內電影持有信心。


巨夢電影


影視這一塊,歐美穩坐國際一流,然後才是亞洲拉美澳洲非洲……尤其是美國的好萊塢,很可怕,難以追趕。

亞洲文化輸出不行是真的,沒有啥可胡說的,中國電影能上戛納的也就這些個大導演的作品。近些年的電影都是些啥垃圾?能說好的就幾部。我寧願看好萊塢大片吃會爆米花,我也不想看國產。那些偶像電影,從來不看,劇情辣眼睛不算啥,演員的演技,我的親孃嘞。

歐美也有很多摻水電影,但不像咱中國一樣為了圈錢都瘋了,咱中國一年下來有三部不摻水的就牛啤了,嘖嘖嘖。

戛納還敢想一想,奧斯卡,想都不敢想。(當然,靠我們的大導演們還是有希望的)





影音快睇


看看賈樟科導演在國際各大電影節所獲的獎項,基本就就知道了:

1994年冬,在北京電影學院讀大二的賈樟柯,籌拍《小山回家》,該片獲得香港國際影片展短片競賽單元最佳故事片獎。1998年2月18日,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小武》在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首映;該片獲得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NETPEC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和沃爾福岡·施多德獎 。

2000年9月4日,自編自導的劇情片《站臺》在中國上映,該片獲得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

2002年5月23日,自編自導的劇情片《任逍遙》在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首映,並獲得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金棕櫚獎提名。

2004年4月,自編自導的劇情片《世界》上映;該片入圍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06年,執導的紀錄片《東》在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獲得由意大利藝術協會和意大利紀錄片協會頒發的“2006開放獎”和紀錄片獎;9月,自編自導的劇情片《三峽好人》獲得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2007年,獲達沃斯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稱號;5月,擔任第60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及電影基石單元評委會主席;7月,擔任第6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8月,執導的紀錄片《無用》獲得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紀錄片獎。

2008年5月,賈樟柯憑《二十四城記》入圍第6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同年被英國《衛報》評選為全球十大環保人物。2010年5月,賈樟柯執導的紀錄片《海上傳奇》入圍第6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該片是首部入圍該單元的中國紀錄片,賈樟柯攜趙濤第4次現身戛納;同年,創辦旨在助推新導演成長的“添翼計劃”,並擔任監製和主要投資人;11月16日,賈樟柯的“語路計劃”在北京正式啟動,他擔任監製,扶植6位新銳導演拍攝12部紀錄片。2011年11月,擔任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地平線單元評委會主席。

2013年5月18日,自編自導的劇情片《天註定》獲得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賈樟柯憑藉該片獲得第6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2014年5月,擔任第6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 ;7月,在韓寒執導的劇情片《後會無期》中飾演蘇米三叔。

2015年5月20日,憑藉《山河故人》入圍第6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在隨後戛納電影節舉辦的酒會上,賈樟柯宣佈成立暖流電影公司。

2016年9月,擔任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委;10月20日,獲得第18屆孟買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成就獎”;11月15日,獲得第38屆開羅國際電影節“傑出藝術成就獎”。

2018年1月,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5月,自編自導的犯罪愛情片《江湖兒女》獲得第71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5月30日,獲2018年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成為獲得該獎項的第7位華人。10月20日,憑藉《江湖兒女》獲得第54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雨果獎;11月9日,憑藉影片《江湖兒女》獲得第25屆明斯克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新視音畫


國內的影視作品在國際上,如果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爛”。

你看看外國的影視作品,在中國賣得風生水起!價格不菲,影院上座率也高,你看韓劇、歐美劇、甚至日本的動畫片在中國都很受歡迎。

反觀我們的影視劇,難以走出國門,就算是有少量走出去了,價格也是低得可憐!

事實雖然讓國人痛心!但我們是非應該反思一下現狀,那些所謂的影視明星,諸如吳亦凡、王寶強、鹿晗、黃曉明、周冬雨、范冰冰等等,算是當紅明星吧,可你看他們的演技如何?而就是這麼一群人,在娛樂圈、影視圈掙得盆滿缽滿!而真正苦練影視表演藝術的一些人,卻放在被遺忘的角落。

什麼樣的理念,就有什麼樣的境界,什麼樣的演員,就拍出什麼樣的作品。就憑那些個所謂的明星人員想擠身國際市場?涼涼吧!


青山碧水170708609


各個國家的審美不同,但是歐美的片子來國內基本也是大賣😂😂,很少有賣不動的,國內的去歐美的話(就不說了)。

可能我們的作品不符合外國的審美,其實國內的作品也是很好的,近年的《戰狼2》、《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等等,很多優秀的作品。將來我們中國的影片肯定也會在國際上佔有重要的一席!


鹿鑫啊


國際電影市場比較大的消費份額在中國,如果說單純從特效角度來分析,國內電影肯定是比不上好萊塢片子,目前和投資多少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重要的是怎麼拍出有中國特色的電影,大部分電影人目標都是瞄準西方市場,一味的模仿,拍出來的東西中不中洋不洋。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新一代導演的逐步學習成長,相信會有更多中國元素的電影出現。


東營十八度影視傳媒


國內動作電影在國際上還是很受歡迎的


大小姐的春遊


國內武打片在國際上還是很有位置的,包括成龍、李連杰、甑子丹,現如今在國際上都很有影響力,功夫片源於中國,目前也是中國不可或缺特色電影。

其次就是戰爭片,戰狼和紅海行動的視覺效果雖然還落後無好萊塢,但是在大製作的成本下已經拉近了距離!


六爪娛即時星聞


國內有好的作品,可能是習俗等不一樣吧,審美不一樣吧


波帝呀


有影響,沒地位,都不如印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