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 五一黃金週小長假,筆者卻是有5天的假期。在放假前就開始搜索旅行攻略,也不想去那些人群集結車水馬龍的景點,於是想到了離家不遠又風景獨特的洋山港。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上海的五月比往年熱得更早了一些,正逢陽春花開之際,卻已經是烈日炎炎,溫度著實在三十幾度以上。帶著一些簡單的食物和水,載著家人準備自駕奔赴洋山,從上海繞城高速直到東海大橋,一路狂飆不下百碼,不到一個小時就駛上了東海大橋。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這所堪稱中國第一座真正意義的跨海大橋,橫跨著上海的地土和小洋山的碼頭,兩邊的風車在夏日微風中緩慢轉動,橋下盡是一望無邊的東海海域。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曾經在電視上看過洋山風光的紀錄片,但如今到了小洋山,當地的居民早就已經搬遷異地,只剩下一個滿是集裝箱和大卡車的碼頭和貨場。當然,還有像我這樣慕名而來的旅客。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其實小洋山真的不大,面積僅1.76平方公里,從32.5公里長的東海大橋下來不久就進入了石龍的停車場,眼前是一簇高高聳立的嶙峋巨石。在買票處買了小洋山套票,就可以玩轉其中所有的三個景點。停車費10元,套票50一張。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石龍景區遍佈全島千奇百怪的岩石,經漫長歲月的日曬雨淋、海浪衝刷,島上的岩石表面逐漸分化,形成了千姿百態的石景群。景區內,千米山道,危崖夾峙,奇石相隨,十步一景,五步一觀。"龜蛇石"、"駱駝石"、"犬石"等數十處石景栩栩如生,令人目不暇接。在眾多石景之中,首推"石龍奇觀",這也是石龍景區名稱的由來。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如果不是開車的話,洋山雖小但也無法完成景點之間的交通,如今的小洋山沒了常住居民,也沒了日常的代步工具。從石龍到大指頭就1公里的路程,寬闊的柏油路上並沒有幾輛車子,無論是五一和十一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平時更是少有人去了。

大指頭位於石龍景區的南面,大指頭景區以秀麗的海島風情為特色,三面環海,站在景區內,海風撲面,濤聲陣陣。景區位於洋山深水港的核心位置,景區山頂建有一座觀景平臺,站在洋山全景,盡收眼底。 和石龍景區一樣,景點都是以砌成的徒步臺階作為沿途聯結,登上觀景臺看到的也是同一片海,只是沒有那麼多喀斯特地貌般的岩石。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最後一個景區就是小岩礁了,從大指頭出來就往對面的路口駛去,進入小岩礁的入口,途中經過一個海港,但海港裡停著的多是巡邏船和一些當地的渡輪,有一些當地人會在車窗外吆喝,然後推銷邀請往來的車主遊客們去對面的洋山鎮去玩。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小岩礁的格局和大指頭幾乎是一樣的,也是山丘和水泥階梯的串聯,順著階梯上去有一片樹林,由於當天天氣格外晴朗,氣溫驟升,樹林成了許多遊客的棲息地,有在石塊上吃水果的,有鋪著地墊野餐的,也有拴著吊床午睡的,這才顯出一些戶外旅行的趣味。從小岩礁的觀景臺望到對岸是一片片四面環山的房屋,在烈日下顯得炊煙裊裊,別有一番風味,這就是和小洋山對望的大洋山,也就是洋山鎮。和小洋山形成對比,那是一個別樣的天地,難怪路邊的那些當地人要吆喝過客去那裡玩玩,吃海鮮。當然,其中肯定少不了他們的生意經。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2018五一黃金週自駕小洋山 待續的旅途

這次我並沒有去洋山鎮,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探索一下小洋山,從上午8點出發直到下午1點,所有的景點都遊歷完畢,花了不到一天的時間。但在印象中嵊泗列島就是給予我這個在海邊長大的人一個值得探索值得遊玩的想法。下一次,我將重新出發......至少還要抵達對岸的島嶼,一探究竟,盡興玩耍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