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向民生銀行卡提現加收手續費,被“打臉”?最新迴應來了

微信向民生銀行卡提現加收手續費,被“打臉”?最新回應來了

原因是11月23日微信發佈公告表示,自12月18日起,向民生銀行卡提現或轉賬到民生銀行卡將在0.1%服務費基礎上增加0.05的附加費,共收取0.15%服務費。按照微信的說法,之所以提高服務費是因為"民生銀行快捷支付手續費收費較高,基於成本壓力",微信強調本次調整僅涉及民生銀行卡。

微信向民生銀行卡提現加收手續費,被“打臉”?最新回應來了

這意味著,如果提現1萬元,其他銀行卡需要支付10元手續費,民生銀行卡則需要支付15元。

不過,隨後民生銀行發佈公告反駁稱,"我行自與財付通合作快捷支付業務以來,未向該機構及其客戶收取任何提現或者轉賬手續費。"民生銀行表示,近期微信對提現或者轉賬至民生卡客戶收費規則進行了調整,這是財付通單方商業行為,與民生銀行無關。目前,個人客戶通過微信提現或轉賬至民生銀行借記卡,民生銀行不收取手續費。

微信向民生銀行卡提現加收手續費,被“打臉”?最新回應來了

據第一財經報道,11月24日上午,對於民生銀行的回應,微信解釋稱,此次收費規則的變化,針對的是民生銀行向微信支付收取的較高的快捷支付手續費成本。微信表示,對於微信支付綁定民生銀行卡的用戶,每使用一次快捷支付消費,民生銀行都會向微信支付收取手續費,且手續費相對其他銀行較高。由於成本壓力,將提升從微信零錢提現或轉賬到民生銀行卡的服務費。為了節約提現成本,用戶可選擇綁定其他銀行卡並提現。

那麼,第三方支付銀行手續費到底是多少,讓一個季度賺幾百億(2018年第三季度騰訊淨利潤233億元)的騰訊也喊"貴"。

微信向民生銀行卡提現加收手續費,被“打臉”?最新回應來了

記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對於銀行手續費,微信已經喊過一次貴了。

當年3月,馬化騰在全國兩會時介紹了第三方支付背後的商業模式,銀行的錢離開銀行體系,進入到第三方支付的賬戶,其實都是要收費的,轉賬的手續費大約在千分之一左右,這是第三方支付一項很大的成本。

馬化騰當時表示,消費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費,商家會給第三方支付手續費,但如果是個人之間轉賬,"經過第三方賬戶,一進一出就又回去了,停留的時間連一天都不到。"馬化騰直呼,"一進一出我就要承擔千分之一的成本,這個數字哪一家都受不了!"據他介紹,即使算上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獲得的利息收入,微信一個月的成本還是超過3億元。

馬化騰當時發言的背景是,微信宣佈從2016年3月1日起,個人用戶的微信零錢提現功能(從零錢到銀行卡)開始對超額部分收取手續費,轉賬恢復免費。

微信表示,每位用戶有累計1000元免費提現額度,超出1000元部分按銀行費率收取手續費,費率均為0.1%。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查看微信支付的收費規則發現,目前微信支付轉賬、紅包、購買商品等支付都是免費,目前收費的項目包括:將零錢提現到銀行、信用卡還款到銀行卡、轉賬到銀行卡,費率均為0.1%。

微信向民生銀行卡提現加收手續費,被“打臉”?最新回應來了

第三方支付的收入與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同樣是在2016年,支付寶也宣佈對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個人用戶每人累計享有2萬元基礎免費提現額度。支付寶方面在公告中表示,收費的原因是"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較快",調整提現規則是為了減輕部分成本壓力。

兩家合計佔據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市場9成份額的巨頭都喊貴。第三方支付平臺到底有哪些成本?收入又來自哪裡?

第三方支付的模式是,通過銀行的快捷支付或網銀,把用戶的資金從銀行引進來,再通過自身平臺,支付給商家或者其他用戶。其間,第三方支付平臺每一筆交易,每一次調用銀行快捷支付接口,都需要向銀行付手續費。這是第三方支付的主要運營成本。

收入方面,第三方支付包括以下主要應用場景:

微信向民生銀行卡提現加收手續費,被“打臉”?最新回應來了

1、個人用戶之間的轉賬:包括好友轉賬、AA收款、電子紅包等。

2、個人用戶和商戶之間的支付買單:包括線上和線下。

3、提現:即把轉賬、收款、紅包的錢轉到自己的銀行卡。

微信向民生銀行卡提現加收手續費,被“打臉”?最新回應來了

其中,第1個場景即個人與個人間的轉賬,微信、支付寶均免費;第2個場景即個人與商家之間的支付,由商家繳納服務費;第3個場景提現則有個人繳納服務費。

微信向民生銀行卡提現加收手續費,被“打臉”?最新回應來了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曾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互聯網金融市場,銀行等傳統機構還是繞不開的,渠道收入風險小,銀行風控成本最低,這塊成為銀行營收的重要依賴之一,所以銀行的渠道成本倒逼第三方機構進行收費,畢竟之前第三方支付都屬於渠道燒錢,成本非常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