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以民生銀行轉帳收費高為理由提高微信轉賬費用,但銀行稱從未向騰訊方面收取過費用,你怎麼看?

品牌海南


從技術角度來分析,任何涉及第三方渠道取現/轉賬都涉及這樣的過程:

我們個體 ————-1—————> 微信(財付通)/支付寶/其他第三方 —————2—————> 銀行

以往,我們個體沒有被收取任何費用,也就是 線條1 沒有產生任何費用,也就是沒有任何轉賬提現費用,但是 線條2 一直產生費用,這個費用就是 銀行快捷支付接口費(大概是這個意思),這個費用一直由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寶等)在承擔著。

現在問題來了,微信這個渠道開始收一些手續費,也就是 線條1 開始收轉賬提現費,這個時候就是我們個體能感知到的收費了,它的一般來源是 基於微信在 線條2 產生大量手續費,也就是銀行收取第三方支付,這裡是微信,收取了大量的 快捷支付接口費,按之前媒體報道,大概一個月 3億人民幣,這個時候基於運營成本考慮,微信會把這部分費用轉移到我們個體,也就是產生 線條1 的費用。

那為什麼以前沒收,之前的 線條2在運營成本範圍內的,第三方可以自己承擔。

那為什麼很多人說支付寶沒收?

其實本質支付寶也被銀行收取了一定快捷支付接口費,也就是 支付寶 在銀行之間也產生了 線條 2費用,但是由於這個成本在第三方支付承擔範圍內,所以並未轉移到 線條1。

在一定程度來說,微信的支付應該會稍微活躍於支付寶,但是支付寶支付給銀行的快捷支付費用,媒體上暫時沒看到具體數額

因為收手續費必然會影響一些用戶的,被收手續費可能導致一些人放棄這種支付渠道,這是很正常的心理。

我們來做個假設,假如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寶)沒有任何限制,也不收取任何費用,如果某個人,每天用第三方支付取一塊錢,存一塊錢,取一塊錢,存一塊錢,反反覆覆操作 10億次,那基本這個第三方支付(微信/支付寶)就被你搞垮了,但是我們現實世界不可能達到這個頻次的。

如果無聊的可以去做個實驗,微信收費就別試了,拿支付寶試試看,每天存存一塊錢、取一塊錢、存一塊錢、取一塊錢,看看能玩多少次

這次事件,雙方說的都沒有錯,但是不在一個頻道上。

民生確實沒收 轉賬提現費 這個類目,但是民生收取了高額快捷支付費用,就是 線條2

微信針對民生銀行的提現轉賬費用,是由於民生提高了快捷支付費,從而轉移到我們個體,就是線條 1

當從我個體而言,我也不喜歡被收費,我也喜歡這些第三方支付任何服務都是免費的。我現在用銀行app操作次數比較多了,因為現在手機銀行都是免費的,等哪天手機銀行跨行也收費了,手機銀行普及後,收費遲早會來的,那我就得想想是不是得迴歸微信/支付寶了,因為尼馬這些都收費了,那我只能看哪個方便、哪個安全了。


編程教育佈道師


不論哪一方收的費用,都是體現在用戶身上,只能說,這麼多選項,完全可以不用民生,不用騰訊。


劉盼2040


也是套路,說多無益


孤君雁


爭點氣,把信用卡搞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