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小孩食積,面對小孩食積該怎麼辦?

醫生說科普之檢驗


  你好,小孩子食積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辨別:

  1、看孩子口氣,孩子這兩天忽然口氣很重,一般就是食積了。

  2、看孩子是否腹漲,明目沒吃什麼東西,孩子肚子也很漲,那也是食積了。

  3、看孩子大便,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條樣的,忽然大便酸臭或溏薄不成形了,或者有塊狀的都不正常。

  4、看孩子食慾,正每天吃東西很香,忽然食慾不振,或者不吃,或者挑食。

  5、看孩子睡眠,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忽然夜裡翻來翻去,煩躁多啼,夜臥不安,那也要注意,胃不和而臥不寧。

  6、看孩子飲食狀況,吃點東西就吐,這已經嚴重了,胃主升清,脾主肅降,現在不降反升。

  面對小孩食積該怎麼辦呢?

  下面教你治療孩子積食的中醫小兒推拿療法,簡單安全方便,自己在家就能給孩子輕鬆操作。

  1、清補脾經、胃經

  位置:脾經、胃經都位於拇指的橈側面。

  手法:清補脾胃就是在這個橈側面上,由上到下,由下到上來回推,這就叫清補,一般可以100~200次。

  功效:具有健脾胃、補氣血、清熱利溼、和胃降逆、化痰止嘔的功效。主治小兒消化不良、腹瀉、嘔吐、四肢無力等。

  2、推四橫紋

  位置:掌面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本節之橫紋處,屬線型穴位。

  手法:常用推法,術者左手掌託小兒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四指的背面,拇指握住中節處,以右手拇指外側或螺紋面,來回推之。

  功效:退熱除煩、散瘀結、調中除脹、行氣和血。治療腹痛、腹脹、煩躁、疳積、消化不良、口唇破裂。

  3、順時針摩腹

  手法:用掌根按住腹部下沉1~2釐米,順時針揉腹100~200次。

  功效:具有調暢氣機、促進胃腸消化的作用。經常摩腹可使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躍,從而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洩,並改善大小腸的蠕動功能。

  4、捏脊

  手法:讓孩子安靜地趴在床上,家長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孩子後背的皮膚,由下向上沿著脊柱兩側,一邊把皮膚捏起,一邊向上推。每捏三下將脊背提一下,即為捏三提一法。一般要捏3~5遍。捏脊推薦在早晨起床後或晚上臨睡前進行。

  功效:捏脊具有調暢氣血、疏通經絡、調理臟腑的功能,針對食積的孩子也非常適合,還能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以上幾個小兒推拿手法都很簡單,自己在家就能操作,當然平時也要控制好孩子的飲食,要定時定量進食,還要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建議最好還是母乳餵養,希望能幫助到你。


夏侯瑾軒


家裡有小孩的家庭都會碰到小孩食積的情況,如果小孩有較明顯的食積,會造成消化不良以及影響身體的生長髮育。

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有的甚至幾天不大便,而且大便幹味特臭。



那麼如何發現小孩積食呢?

  1. 舌苔厚白,嘴巴臭。
  2. 不思飲食,腹痛腹脹,大便又稀又臭或便秘。
  3. 睡覺愛翻身,煩躁不安,夜間哭鬧,或有發燒等。

發現小孩積食,該如何做呢?這裡介紹幾種方法。

  1. 焦三仙(焦麥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0g),水煎服,日一劑,可消食異滯,健運脾胃。
  2. 雞內金粥。雞內金15g,大米15g炒焦,共研成細末,拌入粥飯中,每次可用細末2g左右,每日兩次。也可直接將3~6g的炒雞內金研碎,加大米熬粥。
  3. 同仁堂的大山楂丸。
  4. 扎四縫。扎四縫經常用於小孩積食、胃口不開。
  5. 小兒推拿。捏脊:雙手捏住脊柱兩側肌膚,從下往上提捏,動作輕柔,捏30次左右。揉腹部:腹部塗上少許茶油,順時針輕揉腹部100下左右,手法輕柔不宜用力。

食療與推拿結合,往往會事半功倍。


醫生說科普之檢驗


小兒積食麵色暗黃、有口臭、舌苔發白。

吃山楂片或者推薦圖片參考




咖喱媽聊育兒


有四個細節可以判斷小孩是否食積:


第一:寶寶在睡眠中身子不停地翻動,有時還會咬咬牙,這就是所謂的食不好,睡不安


第二:寶寶最近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


第三:寶寶常說自己肚子疼,肚子脹。


第四:可以發現寶寶鼻樑兩側發青。舌苔白且厚,還能聞到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面對小孩食積該怎麼辦?最好的緩解方法就是:


第一:要多給寶寶喝水,充足的水環境能促進寶寶新陳代謝。


第二:多給寶寶捏脊,揉中脘,按摩湧泉穴


第三:可以食用薏米粥,冬瓜湯,赤小豆湯來健脾。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法,歡迎下面留言交流。



好中頤


一般情況下小兒積食症狀主要表現為食慾不振,煩躁,多啼,晚上睡覺不安,嘔吐乳塊或酸臭食物,大便酸臭,舌苔白厚。

其次在脾胃方面有些虛弱,表現為睏倦無力,大便夾有乳食殘渣,而且還可能出現大便頻次改變,嘴唇會突然變紅,臉上也容易出現變紅,飯後肚子脹、腹瀉的情況,所以當小兒有這些症狀時,一定要注意飲食上的變化,儘量要做到少食多餐








中醫使者張留磊


積食一般就表現為消化不良的症狀,有打飽嗝,飽嗝帶有酸腐的味道,有的會有嘔吐乳塊,不願意進食、脘腹脹滿不適,有時還會有腹瀉、便秘、大便酸臭等,積滯時間久了還會有口氣的症狀,對於兒童簡單的,輕症的積滯我們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予以緩解。






果裡媽媽


一般小兒食積,最簡單,判斷,是,舌苔,舌苔厚膩,而且嘴裡會有異味,那種食物殘渣的那種酸腐味道,但是不是每個人都一樣。還有有些孩子會腹脹。這個可以看的出來。

下面介紹小兒捏脊。家長可以在家練習做做,平時不可以讓孩子吃太飽,還有食積了我們可以吃的保和丸中成藥。配合腹部按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f1389be0f6dc6d8306074afc7d94323f\

精誠中醫666666


孩子積食了,會沒有食慾,口臭、肚子脹,同時也會有便秘的現象。

孩子如果積食了,可以給孩子吃點兒益生菌,或者吃小兒七星茶。飲食方面的可以吃清淡一些的,比如青菜、小米粥之類的,不要讓孩子吃寒涼的東西,也不能吃肉食。如果孩子不餓,就不要去喂孩子,因為孩子胃裡的東西沒有消化完,所以他才不會感到餓。等它消化完了,自然會覺得餓的,也不要讓孩子多吃,少吃多餐。


安琪爾小寶貝


小兒積食主要表現是,腹脹,不食,或厭食。叩擊腹部如鼓聲,面色焦黃,形體消瘦等。如何治療,可用消積散口服。也可食山楂片消食利導類藥和食物。在小兒積食過程中,不應蠻幹,其次消食健脾為主。多食長纖維類食物。減少燒烤和油炸食物,多喝水,多引導小孩躲迷藏,跳繩,體育運動。也可按摩,推拿等方法。小几厭食不可怕。家長是關鍵,飲食是母親餐。所以,小兒厭不厭食是母親關鍵因素,調整好食物結構,有利於減少小兒積食。甚至不積食。


李熬然


小兒積食可以從大便是否酸臭,是否有口臭,有無食慾這些來判斷。

最直接觀察的就是小孩的舌苔。

舌苔厚膩的一般是吃多了積食,還是吃那種不容易消化的東西,比如糯米。

舌苔上有小紅點是甜食吃多了。

舌苔有大紅點是肉吃多了。

舌頭後面舌苔重說明積食較嚴重,還有些宿便沒排。

還有可以觀察一下小孩眼睛周圍有沒有青筋,橫著的是積食了,豎著的是嚇著了。

其他腹脹洩瀉引起的原因有很多,不一定是積食,只作為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