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一個酒後失禮、醒後道歉的故事

晚唐宣宗年間。

一個早上。

頭,疼痛欲裂,

在棣州(在今山東濱州市)擔任司馬的崔櫓睜開眼,

不由得苦笑一下,唉,自己又喝醉了。

唐詩中一個酒後失禮、醒後道歉的故事


酒也許是個好東西罷?

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喝酒,

酒後那種飄飄然然的感覺,

彷彿自己身處在一個妙不可言的環境中,

那時與平時的現實不一樣,

文思泉湧,出口成章,

常常贏得宴會上人們的交口稱讚。

詩,是杜牧的好,

杜牧的絕句真是一絕,

崔櫓常常學習揣摩,研究試作,

慢慢地居然有人說頗有幾番杜牧詩作的神韻了。

詠夏天的荷花,


“何人解把無塵袖,盛取清香盡日憐!”

詠冬天的梅花,


“強半瘦因前夜雪,數枝愁向晚來天。”

好句啊,好句!大家爭相傳頌。

尤其是崔櫓引以為豪的那首離別詩中的句子,

那一次是與朋友分別,

你一杯我一杯,

不知道喝了多少杯,


“雲生柱礎降龍地,露洗林巒放鶴天。”

這樣的句子脫口而出,

也許,酒真的和詩就是孿生兄弟,

一個詩人的酒喝到位了,

他的靈性、情感便得到釋放,

於是,詩自然就有了。

只是啊,酒後詩情能放縱,

同時自己的言行也難控制。

常常會拉著別人喝酒,

和他說些不著邊際的話。

酒醒後,一些朋友也會好言相勸,

但是宴會上,酒杯一端,什麼都忘了,

只想和在座的一醉方休,

要先離席的人,一定是沒有喝好,

沒有體會到酒的妙處,

不行,得留住他,多喝上幾杯!

唐詩中一個酒後失禮、醒後道歉的故事


正在這時,一個同事來看望他,說:“崔大人,你現在酒可醒了?”

崔櫓想起自己昨天參加了宴會,喝了很多的酒。

“已經醒了。昨天我可有得罪別人之處?”

同事點了點頭。

崔櫓回想起昨天的宴會,

“可是陸肱?”

同事又點了點頭。

陸肱是虔州(今天江西贛州市)人氏,擔任郎中官職,

平素公事往來中,崔櫓覺得陸肱這個人真不錯,

也是進士出身,辦事能力、為人處世都是有口皆碑的。

昨天宴會上崔櫓拉著陸肱喝了一杯又一杯,

幾杯過後,陸肱要起身了,

這怎麼行呢?

已經醉了的崔櫓走過去拉著陸肱的手不放,

“兄弟別走啊,陪哥喝一杯。”

已經起身了的陸肱只好坐下來,

又是幾杯下肚的崔櫓,自己都不知道說了些什麼話,

只見陸肱臉色大變,拂袖而去。

“唉,慚愧慚愧,一定是我說了些不該說的話啊!這酒害了我啊,喝醉了走路都走不穩,像個瘋子一樣,酒醒後是很慚愧的。這酒像是有誰在我身後推我一樣,讓我不由自主。可恨我這雙窮相眼,面前有花都承受不起……”

想到這裡,崔櫓走到書桌邊,揮毫潑墨,

寫下了:


“醉時顛蹶醒時羞,麴糵推人不自由。叵耐一雙窮相眼,不堪花卉在前頭。”

“這首詩的題目就叫《有酒失於虔州陸郎中肱,以詩謝之》吧!”崔櫓不等墨幹,急急地準備給陸肱送去,賠禮道歉。

唐詩中一個酒後失禮、醒後道歉的故事


其實陸肱也知道崔櫓平素的為人,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

從此以後,崔櫓再也不拖著別人喝酒了,

慢慢地,崔櫓戒掉了喝酒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