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賞秋景 悟人生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詩詞鑑賞|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賞秋景 悟人生

江涵秋影雁初飛,

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

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

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

牛山何必獨沾衣。

詩詞鑑賞|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賞秋景 悟人生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傑出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杜甫與李白區別開來,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譯文

詩詞鑑賞|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賞秋景 悟人生

首聯用白描的手法寫雁過江上南飛,與客提壺上青山的一副美景。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寫的淋漓盡致。詩人用“涵”來形容江水彷彿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懷抱裡,“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傳達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廣,不獨指雁影。“與客攜壺”是置酒會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樂事,“翠微”來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對於眼前景物的愉悅感受。

詩詞鑑賞|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賞秋景 悟人生

頷聯為唐詩名句,夾敘夾議,寫出了詩人矛盾的心情。“難逢”、“須插”的言外之意是應把握當前及時行樂,不要無益地痛惜流光,表現了一種通達的生活態度。“菊花”是扣合重陽節的習俗。

詩詞鑑賞|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賞秋景 悟人生

頸聯與頷聯手法相同,都採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表達了詩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來酬答這良辰佳節,無須在節日登臨時為夕陽西下、為人生遲暮而感慨、怨恨,同時也表達了及時行樂之意。“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陽節的習俗。頷聯和頸聯都用了對比,一是塵世不樂與佳節盡情快樂的對比,一是大醉無憂與怨恨憂愁的對比。兩聯也多次提到重陽。節日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使人們暫時擺脫日常生活的束縛、拋開日常生活的煩惱,讓自己的心情放鬆片刻。杜牧在這裡所表現的正是趁著重陽節拋開世事、盡情放縱快樂的思想。

詩詞鑑賞|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賞秋景 悟人生

尾聯承上“登臨恨落暉”意,詩人用齊景公牛山泣涕之事進一步安慰自己。詩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齊山,聯想到齊景公的牛山墜淚,認為像“登臨恨落暉”所感受到的那種人生無常,是古往今來盡皆如此的。既然並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齊景公那樣獨自傷感流淚。以齊景公的反例作結,表現了這種曠懷中包含著一種苦澀。

詩詞鑑賞|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賞秋景 悟人生

詩詞鑑賞|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賞秋景 悟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