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商業服務

(1)商業價值

區塊鏈技術發展多年,諸多應用始終停留在實驗階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個建立在合規體系之上的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市場,這一點大大的制約了區塊鏈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商業應用。要讓區塊鏈技術體現商業價值,能夠讓所有的老百姓擁有“自己的創始區塊”,必須要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1.確立實物資產數字化的激勵機制;

2.研究並制定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市場的交易規則;

3.定製一套功能完備,具有比較柔性擴展力的交易系統;

4.讓所有的人接受和了解TAF模型(積極參與區塊鏈生態);

5.令大家接受數字資產也是一種交換媒介,能夠補足現有貨幣的流動性不足;

6.區塊鏈技術確實可以解決企業經營中最迫切的問題,比如融資難問題、營銷難問題及品牌打造的需求等;

7.區塊鏈技術並不是包治百病,無限度自由。

它需要遵循“主權區塊鏈”的構建原則,要有一箇中心化運營,與去中心化部署的平衡機制,只有遵循這樣的原則,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市場才可以健康發展。

區塊鏈商業服務

(2)商業模式

區塊鏈數字資產是指實物資產數字化形成的信息流或數據流。本位制區塊鏈數字資產是指以特定資產為價值承託和信用保證的區塊鏈數字資產。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是指用戶通過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市場進行的交易活動。

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活動的前提是,實現本位制資產託管。即本位制區塊鏈數字資產對應的的實物資產,由其所有人(法人單位或個人),在交易市場指定的檢驗機構檢驗合格,購買財產保險之後,按照交易市場的要求在其指定的保管機構進行資產(實物)託管的過程。

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活動分為兩個過程:

第一個是發售過程,即ICO過程,是指區塊鏈數字資產根據資產持有機構(發行人)的意願,邀約全部註冊用戶按第三方評審價格進行線上的數量定購,訂購完成後購方可根據實際需要選擇是否行權,或再交易給其他各類用戶。

第二個是再交易過程,是指區塊鏈數字資產成功發售後,用戶之間可以根據自己擁有的數字資產數量和轉讓需求,進行再次轉讓,這個再轉讓過程需在交易市場或指定的線上轉讓交易市場公開、透明進行,轉讓同時在線上完成電子合同簽署和貨款的支付。

轉讓價格根據市場行情和雙方意願進行線上磋商。其中電子合同是指各用戶之間通過交易市場的線上平臺,雙方或者多方當事人之間,通過電子信息網絡以電子的形式達成的購買、轉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係的規則。

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市場可上線交易的品種包括:

1. 業界通行的高質量的ICO代幣,比如小蟻股;

2. 創新開發的應用場景代幣,比如針對企業和項目的代幣(股權或債券),針對行業的代幣(比如茶票)

針對地區的代幣(比如貴券);

3. 以行權為目的的商品代幣,比如在區塊鏈商城中發行的代幣;

4. 以超級節點為平臺的國家或地區資源代幣,比如國家PPP項目的融資代幣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