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參加養老保險繳費和下崗職工繳費一樣多,為什麼退休的時候錢領的少得多?該怎麼辦?

ty87793627


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可以說每交費一年都能領取幾十元的養老金待遇,只不過國家規定的最低條件是至少交費15年而已。

下崗職工和個體人員參加的養老保險都是職工養老保險,相應的交費比例都相同,一般都是20%。如果繳納錢數一樣多,說明我們選擇的基數也一樣。

因此,可以說我們每交費一年大家都可以拿相等的養老金。

比如,5000元社會平均工資,按照60%基數交費,繳費一年可以拿多少養老金呢?

養老金計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是百分之百基數交費,可以領取1%,如果是300%繳費,可以領取2%,這是養老金調整社會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在起作用。

這樣計算出來就是每月4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劃入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如果是6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

劃入個人賬戶的錢數等於繳費基數×8%,一年劃入個人賬戶2880元,可以領取養老金21元左右。

因此,兩項合計起來就是61元。當然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平均工資增長,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利息,相應的錢數也會增多。

但是,下崗職工在企業工作的時間也是繳費的,他的養老金計算公式也是這樣計算。由於他的繳費時間長,所以累積的養老金就比職工多得多。

尤其是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之前,以及個人賬戶建立之前,國家認可的連續工齡都可以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國家會額外計發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比基礎養老金要高許多。


比如北京市,每有一年視同繳費年限,都可以領取1%的過渡性養老金。按照6000元計算的話,就是60元。視同繳費年限由於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所以才發放過渡性養老金補償。

這樣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就等於100元,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相當於比後期交費每月多40元。

所以,相同情況下,老工人的待遇比後期參保繳費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待遇高很多是正常的。


暖心人社


下崗職工,都是指實行社保制度以前參加工作的!

實行社保以後的工人,是失業工人,是失業保險範疇!

“下崗工人”是實行社保以前參加工作,享受視同繳費工齡,享受優惠的計算比例!

而以個人身份購買社保,是繳費百分之二十!職工繳費個人是百分之八,單位百分之二十八,國家統籌部分高!

社保中心不會計算錯誤的!

舉個例子來說明:徵地農民購買15年,領取500元一月;以個人身份購買的15年,領取810元一月!


1143160127


個體參保和下崗職工參保是一樣的,只區別於企業為職工參保。退休後養老金多少和繳費多少、繳費年限長短、哪年退休以及不同地區等有關。“繳費一樣多”指某年繳費一樣多(可能)還是逐年繳費一樣多(不可能)?如覺得自己的養老金計算少了,有問題(這種概率極小),可諮詢社保局,社保局會給予複核、解釋、答覆。


清清江水7367


很簡單,因為下崗員工在下崗前繳納的是職工社保,而個體從業者繳納的保險才20%,和職工社保相差8%,雖說下崗後和個體經營者繳納的一樣,但下崗前繳納的要多很多。


dx4219


4050人員每月繳972元,每年政府反還3600元進繳費卡內,待第二年再用,繳足退休了子在職退休的基本一樣,按工齡算養老金的!但醫保這塊,每年,梯增45元每月!


手機用戶50873537831吳樂平


計算退休養老金,是根據本人的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退休年齡,個人賬戶,當地上年社會平均工資計算的,而繳費基數是領取養老金多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繳費基數的多少,不是繳費數額的多少,同樣都繳費1000元,由於繳費基數不同,領取養老金是不一樣的,繳費基數高的,領取養老金就多。反之就少。


一蓑煙雨103284895


下崗者下崗前是職工,他下崗前的繳費基數肯定比你高,他的個人賬戶金額也會比你高。他比你高是正常的!


手機用戶25217903300


怎麼可以相比?目前可領取社保的人都有十多年視為繳費,總共加起來就有好多年了,所繳基數相同,但年期不相同,也肯定是不一樣的


手機用戶5994689473


下崗職工從92年算起,你從繳費之年算起,你說差多少。


石方一


個體職工92年才有的繳費,而且而下崗職工有可能他七幾年八幾年就參加工作了,那時間都給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