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人員有沒有可能落實職級並行?

老虎崖上望風景


事業單位分管理崗、專技崗和工勤崗。管理崗實行職級並行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專技崗走的是職稱路線,無所謂職級並行。工勤崗是工人身份,靠技術等級評定吃飯,職級並行對他們來說就是個夢

在事業單位,按照崗位設定要求,入職只能選一種崗位,要麼管理崗,要麼專技崗(工勤崗在此不討論),管理崗職級晉升參照行政級別設置,但由於職數太少上升通道有限,晉升困難,為了提高工資待遇,很多事業人員寧願選擇專技崗,走職稱路線,也不願意憋屈地幹管理崗。因此,近年來,一直以來都有呼籲改革事業單位管理崗的呼聲。

目前,社會各界呼籲最多的是像公務員那樣,實行職級並行制度。比如工作多少年多少年符合條件的,自動晉升相應的級別。按照即將施行的新的行公務員法修訂草案,未來公務員的職級層級將從原來的十級,改為四等十二級,分別是: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實施這一政策後,公務員職級並行制度將從部分省市試點推向全國。隨著公務員全面普及職級並行制度後,可以預見,事業單位的崗位級別設置或也將參照調整。

事實上,目前像寧夏等地已經開始試點推行事業單位職級並行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管理崗位人員按程序晉升職級,如:

1、現聘管理崗位九級職員滿六年以上,而且聘期內須有一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晉升非領導職責八級職員;
2、現聘管理崗位八級職員滿六年以上,且聘期內須有一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晉升非領導職責七級職員;
3、新招聘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聘用在管理崗位上滿一年後,考核合格,可不受職數限制分別晉升非領導職責八級職員、七級職員;
4、現聘管理崗位七級職員滿十三年,工齡滿二十五年且聘期內須有三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晉升非領導職責六級職員;
5、現聘管理崗位六級職員滿十三年,工齡滿三十年且聘期內須有三個年度考核為優秀,可晉升非領導職責五級職員。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諮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80後小公


職級並行重點應該是針對事業單位管理崗人員,縣級以下公務員已經實行職務與職級並行政策,由此給基層公務員帶來了希望。事業單位職級並行已經有部分地區進行了試點,如果效果較好,我想應該會全面鋪開。

事業單位為什麼需要職級並行?

事業單位在崗位設置上,分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技能崗三類。我們依次來看下各自的晉升途徑:首先,專業技術崗走得是職稱路線,達到一定條件後,可以通過評職稱獲得晉升,雖然會受到指標的限制,但熬下去總歸是有希望的。其次,工勤技能崗的路線依次為——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該崗位晉升的方式是符合條件後通過考試,大部分人來說,除了高級技師有點難度,其他的職稱按部就班的都可以順利拿到。

最後,說下管理崗。管理崗共分為十個職員崗位,最低級是十級,最高級是一級。從低到高依次對應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說白了,很多人選擇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是奔著仕途去的,畢竟有行政級別,達到一定條件還可以轉為行政編的領導幹部。但現實情況是,管理崗的晉升存在很大的天花板。

就拿占人數最多的縣級以下事業單位來說,很多管理崗人員熬了一輩子也就是個九級職員。八級職員是副科,縣以下單位副科都很少。要知道工資是和職級掛鉤的,職級上不去,工資水平就幾乎是原地踏步。從這點來說,和縣級以下公務員的問題很像。

事業單位職級並行還會遠嗎?

從以上分析來說,實行職級並行對事業單位是很有必要的。在本次事業單位改革中,針對行政類、公益服務類、生產經營類三類事業單位,今後將重點保留公益服務類事業單位。今後的事業單位將更多的迴歸公益屬性,為提升服務能力,保持隊伍穩定,很有必要通過職級並行這種方式穩定人心。

目前,寧夏已經試點進行了嘗試。根據以往的經驗,政策的出臺都是在試點後,再全面鋪開。當下正好遇見機構改革,這個事情可能暫時擱置。但下步對事業單位改革進行配套的時候,很可能會提起職級並行這件事情,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大白i說事


新《公務員法》修正草案表明,職級並行將在全國範圍內的公務員崗位推廣,待遇享受需要的時間更短,更為容易。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職級並行也在進行試點改革,專業技術人員、工勤人員對應的政策也在不斷探索,這一普惠政策將普及到所有行政、事業人員。

職級並行,是指在縣級以下推行的針對基層公務員和參公人員長期職務得不到提升,影響個人工資待遇,進而影響工作積極性發揮,推行的普惠性政策。職務是指公務員科長、局長、處長、縣長等領導職務,受領導職數影響;職級是指一定職務所對應的級別,主要體現資歷。如科長對應的是鄉科級正職, 鄉科級正職對應的是十六級至二十二級;縣長所對應的職級一般是縣處級正職,縣處級正職對應的是十二級至十八級。

現行的《公務員法》,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職務能夠決定職級,職級隨職務變化,並獲得相應的工資待遇。據統計,在目前各地公務員工資的四個組成部分中,級別工資僅佔兩成。職務對工資水平具有決定性作用,職級的功能被明顯弱化。職務與職級待遇並行,就是將公務員工資收入待遇的分配主要由職務決定轉向由職級決定,強化職級對工資收入待遇的決定性作用。這對於基層人員來講,是天大的利好消息。

基層編制有限,機構級別低,對應的領導職數限制比較死,許多基層工作人員長期得不到提拔任用,或者職務卡在正科上不去,工作缺乏幹勁。職級與職級並行後,雖然基層工作單位受領導職數影響,晉升崗位有限,但只要工齡達到需要的正常期限,同時工資級別達到要求的級別,職級就會提高,相應的待遇也會水漲船高。職級並行解決了基層公務員待遇偏低、晉升空間有限的問題,充分調動廣大基層公務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在職務之外開闢職級晉升通道,提高待遇,即使當不上科長、局長,在職時也能享受科級待遇。

新《公務員法》修正草案擴大了職級並行的推行範圍,將這一優惠政策,推廣到了黨委政府各級所有的公務員和參公人員,不再受縣級機構限制。同時,改革了非領導職務,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層次分為四等十二級,取消了副主任科員,增設了主任科員四級,使得公務員晉升更快,工作四五年享受副科級,即主任科員四級,成為現實。工作十來年,就可享受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三四級,對應原來的副主任科員。同樣的,調研員也分了四級,科員、巡視員分了二級。這種分類方式,主要是為了降低非領導職務晉升的難度,能更容易得享受到相關級別對應的待遇。

公務員和參公人員的職級並行更完善了,那麼,事業人員的職級並行還會遠嗎?行政、事業人員是體制內工作人員的主力軍,行政人員面臨的晉升難問題,事業人員同樣存在,尤其是事業單位中的管理人員。目前,寧夏的試點改革,就是為了探索在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中推行和公務員一樣的職級並行制度,從試點的內容來看,事業人員職級並行更容易,更接近新《公務員法》修正草案的修訂內容。由此可見,事業人員的職級並行,尤其是管理崗位和管理類事業單位,試點並全面推廣的時間節點會和新《公務員法》全面推行的時間保持一致。同時,對於職稱晉升難的專業技術人員,崗位聘用難的工勤人員,也會研究試點類似的普惠政策,解決因名額限制導致的待遇問題。屆時,許多人設想的中小學教師按教齡漲工資的思路,就會變成現實。


真寧腔調


職務與職級並行是針對公務員來說的。事業單位在這方面也有探索,就是職員晉級管理辦法,目前沒有全面實行。筆者分析,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承擔行政職能和經營類退出事業單位範圍),分兩類一類是為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一類是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具體人員管理上一般是管理類和專業技術類,不管是管理類的職員還是專業技術類的職稱,都可以參考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的做法,探索職員晉升和職稱晉升辦法。職員晉升可以設定10級科員幾年達到什麼條件可以晉升9級科員,職稱可以通過幾年晉升上一級職稱,這樣能夠避免惡性競爭,能更好的激勵工作人員,當然同時也要考慮退出或降級辦法,能升能降,能進能出,加強事後監管

希望頂層設計者可以考慮這些建議。


亦文亦農


事業單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將現有事業單位按照社會功能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為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改革的主旨是“甩掉兩頭、留下中堅”,從中央的新部署看,強化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是此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尤為突出的主導理念。而被留下來的“中堅”,也進行了細分。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

以上全部內容都來自於學習、分類、整理,那麼接下來說一說有沒有可能落實職級並行?我的回答是:一部分會有,而一部分不會有!事業單位人員數量要比公務員數量多的多,所以改革的進度也相對來說慢一點,改革中遇到的問題也可能會多一些!

我認為:承擔行政職能的必然會轉為行政機構,而定會享受到職務與職級並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轉化為企業,肯定不會有職務職級並行。而中間部分中,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這些事業單位屬於大群體中的弱勢,有可能會實現職務職級並行;而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這些事業單位相對較前者強一點,可能不會職務職級並行!

以上回答,一點拙見,謝謝關注!來一起討論這些問題!!


微亂侃


事業單位要想實行職級並行,首先要取消職稱工資,這對於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是一個大大削弱;目前公務員才有職級並行,事業單位都要取消行政級別了,所以未來很長時間事業單位都不可能實行職級並行。



齊創公考


寧夏省已經試點執行了一兩年了,具體是針對事業編管理類,好像是工作滿一定年限,年度考核得過優秀等次的事業單位管理崗可以執行職級並行享受副科待遇,再以此類推根據工作年限享受正科、副處待遇……至於全國鋪開誰也說不清


袁家溝口村聯合工作隊


黨政國家機關肯定落實了!這是國家公務員福利速度必須的!。


abe123


等政策來了,拿管理九級也該到退休了! 事業單位,利好政策,永遠在行政後面!


路口左轉彎右拐


目前職級並行在公務員或參公人員崗位執行,事業單位暫時不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