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今天和大家分享李笑來著的《人人都能用英語》一書中,關於英語學習“速成絕不可能”這個話題,同時也可以引申到其他各專業技能的學習和精通。

在前面的分享中,我們提到堅持180天,就能大幅度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有了這個基礎後,後面經過更多的學習和積累,我們的英語能力會越來越好。

那麼,如果我們想讓英語的使用達到出類拔萃的程度,那需要更長的時間。

一般要多長呢?

十年,或者換算成更精確的10000小時。

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有一篇文章叫《Teach Yourself Programming in Ten Years》,提到那些所謂的N天自學某種編程語言的圖書或課程,實則是腦洞大開,只為吸引眼球而已,是一種無知的表現。

要想真正學好程序設計,十年的時間差不多。

一些國外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幾乎所有領域,大約都要十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培養出專業的技能。包括繪畫、音樂、游泳、網球、神經心理學、數學拓撲學等等。也並沒有發現什麼特別有效的捷徑。

另一本學術著作《Outliers》中,更是把“十年”換算成了10000小時:

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我們計算一下,1年是365天,如果每天在專業技能上的學習可以持續保持在三個小時,那麼就差不多是10年10000小時的水平了。

如果每天四小時、五小時...,當然用不了10年就能達到10000小時的目標,比如四小時的話,七年不到;每天六小時的話,四年半就差不多了。

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可能有人會有疑問,我從上學開始就學英語,學到現在,早就十年了,為什麼英語能力還是這麼差呢?

請大家注意,要求的是“持續”每天三小時及以上,大家真的做到了嗎?

基本上,除了有時候需要某段時間突擊外,大家真的每天都堅持在學習英語,而且堅持的時間有三小時以上嗎?

其實我們平時投入的時間真的很少,還沒有保證持續,這就是真本原因。

比如有的時候突擊三個月,後面半年就全拋到腦後了,這樣當然沒有效果。

因為沒有一直在積累,相當於是前功盡棄了。

如果真能做到這樣的持續堅持,哪怕方法比較笨拙、效率比較低,也早有所成了。

作者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他的學生中,很多高中生在托福考試中獲得高分的概率比大學生要多很多。但他教的內容都是一樣的。

什麼原因呢?

最合適的解釋就是高中生持續學習的時間更長,每天有大量的時間在學習。而大學生時間安排相對鬆散,每天學習的時間可多可少,還有大量的社交活動等,學習時間更趨於碎片化。

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想要出類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時

所以,請改變一下觀念。從現在開始,牢牢記住:

一切都靠積累。

速成絕不可能。

改變觀念,可以改變生活,至少能先拋棄原來那種偷懶和懈怠的僥倖心理。

作者提到,

缺乏耐心幾乎是所有人的本性,也是絕大多數人最終未能矯正的習慣。

很多人在生活中因為缺乏耐心而吃虧,卻又不自知。又因為吃虧了,變得更急於求成,結果是越來越沒有耐心,而進入了一個死循環。

怎麼做呢?

  1. 要先想清楚什麼是自已能控制的,什麼是自已控制不了的。
  2. 不要眼前手低,定一個比較合理、自已能達到的目標,然後做到持續堅持。
  3. 先把過程做好,不要過多地去想結果,想也是白想。

明白了這一點後,該幹嘛就幹嘛去,事情反而就簡單了。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zhizhuo_wx,免費獲取精選的成長、知識變現、理財類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