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斷舍離》一書。

當我們的住所很久沒有收拾了,成了一座大倉庫,物品多而雜亂放置的時候,大家會不會覺得不舒服?

而我們天天都會看到,特別是心情不好的時候,是不是都不想踏進去,也不想待在裡面。

甚至有時候會想,這屋子就像自已的心情,一塌糊塗。

當我們對它做了清理後,乾淨整潔,柔和的光線和新鮮的空氣,是不是感覺心情都要舒暢了。

心情舒暢,思路也變清晰,積極和愉快。

所以說:

打掃就是淨化,包括身邊的物品和心靈。

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經濟學中有一個著名的80/20原則,即80%的營業額是由20%的營業員達成的。

這個原則的適用面很廣,如企業80%的收入來源於20%的老客戶。

物品的清理上也適用這個原則。

具有實際價值且還在發揮作用的物品,其實只佔所有物品中的20%。

靠這20%,我們就足以應付生活了。

剩下的80%的物品,我們很少用到,有時還會讓我們不安、傷腦筋,它們的存在更多的時候會給我們帶來困擾。

東西越多,我們越想清理,想著去收拾。但因為可惜、這是有回憶的物品、嫌麻煩、太忙等原因,總是收拾不完。

如果認真地實施了斷舍離,身邊東西很少,而且都是自已喜歡的東西,就像看到的是自已的朋友,不僅輕鬆,而且心情愉悅。

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換個角度思考:

我們需要收拾掉的物品,並不是它不好,而是因為自已判斷失誤才導致物品堆積,對自已造成了困擾。

而這一切錯誤的源由是自已的感應能力出錯了。

如果我們可以把“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東西替換成“需要、合適、舒服”的東西,通過自已的思考和行動,讓篩選下來的物品都是正確的、令我們舒適的。

那這個清理過程本身就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磨礪。

這個簡單的動作,磨礪的是我們內在的感應力和智慧。

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斷舍離帶來的還有意識、環境、氣場的變化。

  • 斷舍離前

氣場的等級是腐敗。我們面臨的是垃圾場狀態,堆積了大量的物品,也影響著我們的判斷水平。

我們對物品數量和質量是沒有自覺的,也不能成為物品的主人。

  • 初級

氣場的等級是停滯。我們面臨的是倉庫狀態,物品雜亂,做了過多的分類。

但這個時候我們意識到了物品的數量和質量對我們的影響,會去判斷這個物品是否對我們有用。

但是,還不知道如何斷舍離,沒有方法和技巧。

  • 中級

氣場的等級是新陳代謝。我們的環境變成了住所狀態,大部分物品可自已掌控,並且具備了適量的選擇水平了。

這個時候有很大的進步,能夠快速判斷物品是否必需,不會為不丟棄而找藉口,比如可惜,已經習慣了果斷丟棄。

  • 大師級

氣場的等級是不斷上升。擁有了自在空間,身邊的物品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性能高、有美感、最低限度的量(即低於20%左右了)。

這個時候能做到物盡其用,也享受到了清爽和滿足感。我們和物品成為了朋友。

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極簡生活中的二八定律:只必需20%的物品,其餘都要“斷舍離”

我們做斷舍離時,選擇的竅門在於“我要不要用”,而不是它還“能不能用”,這一點請謹記。

同時,斷舍離清理的不僅是物品,還有我們的意識、環境和氣場。

其實,

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實的自已的鏡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實的自已。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zhizhuo_wx,免費獲取精選的成長、知識變現、理財類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