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清算銀行的報告:數字貨幣用於零售交易將會使網絡癱瘓

國際清算銀行(BIS)透露了年度報告裡一章嚴格評價比特幣和數字加密貨幣的內容。這份報告從幾個方面對虛擬貨幣進行了抨擊:數字加密貨幣價格具有波動性,不能有效行使貨幣職能;基於區塊鏈的支付機制應用於零售將會造成網絡癱瘓,數字加密貨幣的大規模應用要付出巨大的環境代價;去中心化網絡建立起的信任與中心化機構的相比太“脆弱”。

BIS年度報告嚴厲批評加密貨幣

BIS報告裡關於數字加密貨幣的章節開篇就寫道:“數字加密貨幣誕生僅10年時間就已經從默默無聞發展到引發企業、用戶、各央行和政府機構的濃厚興趣。它們日益獲得關注是因其承諾打破傳統機構例如商業銀行和央行所建立的信任,取而代之的是信任一個通過區塊鏈和分佈式賬本技術(DLT)建立一個全新的去中心化系統

儘管他們承認:“數字加密貨幣例如比特幣不僅是一種基於數字技術的快捷支付方式,還是一種新型的信任模式。”但BIS報告裡也列出一系列“無需許可的數字加密貨幣”存在的“經濟侷限”。

波動性

BIS首先攻擊“數字加密貨幣是一種有效貨幣形式”這個概念,其認為價值穩定是促進交易的基本素質。數字加密貨幣的價值並不穩定,因其“缺乏中央機構作為發行方來保證數字加密貨幣的穩定性。”

相反,BIS稱,各國央行的出現是“需要可靠機構為貨幣背書”的產物,這也是因為“去中心化貨幣的體驗太差”。

該報告稱,“成立獨立的央行是現代一種為貨幣背書的方式,是經過試驗、可信任和有彈性的。”

國家清算銀行的報告:數字貨幣用於零售交易將會使網絡癱瘓

擴展性

BIS稱擴展性是數字加密貨幣面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

該報告指出,作為一種日常的支付手段,數字加密貨幣僅靠“思想實驗”是不夠的,並稱“要處理選中國家零售支付系統現在處理的零售交易數量,幾天時間,普通的智能手機就無法承載賬本的存儲,幾周時間,普通的電腦存儲也會不夠用,幾個月時間,服務器無法再處理——只有超級計算機可以繼續驗證接下來的交易。”

“數百萬的用戶交換1tb數量級的文件,這樣的通信量將會使網絡癱瘓。”

效率

根據BIS的報告,稱為數字加密貨幣的信任基石的死板的協議也有負面影響,顯然其對虛擬貨幣的“效率”有明顯的限制。

首先,BIS重點提到挖礦會給生態造成壓力。報告稱,“用於比特幣挖礦的總電量”相當於一個“中等規模的經濟體”例如瑞士的耗電量,並表示,“對去中心化信任的追求很快將會演變成一場環境災難。”

這份報告還斷定數字加密貨幣不足以充當貨幣,認為其底層協議的死板使他們缺乏“彈性”。

信任

BIS稱,數字加密貨幣的信任基礎很脆弱,這源自於對個人支付不可變,以及信任個別數字加密貨幣價值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源自於人們對分叉和51%攻擊的擔憂。

該報告總結說,“這種信任隨時可能會消失,因為用於記錄交易的去中心化共識是脆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