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傑諸葛亮為什麼一生只娶“醜女”黃月英?

侯佳儀


諸葛亮出生於琅琊望族,年少時便聰慧異常,好讀史書,成年後更是學識淵博,成了當地可圈可點的知識青年。

諸葛亮不光才華橫溢,還長得一表人才,風流倜儻。

(諸葛亮劇照)

儘管身處東漢末年,但這樣的青年才俊,是壓根也不愁找不到漂亮媳婦的。

可是,他為何偏偏娶了古代四大“醜女”之一的黃月英呢?

其實,早年的諸葛亮經常受人白眼。

諸葛亮雖說很有才華,但一窮二白。又喜歡把自己比作管仲、樂毅,因此很不得人待見,誰都覺得他是個牛皮大王。

當時,諸葛亮住在隆中,平時喜歡結交名士,像黃承彥、司馬徽和龐德公都與他關係密切。

黃承彥特別欣賞諸葛亮的才幹,於是對諸葛亮說:“吾有一醜女,黃頭而色黑,才堪相配,肯容納乎?”

東漢一直是個非常注重出身的年代,諸葛亮身為望族之後,雖說他過得比較落魄,但讓他去娶個普通老百姓的女兒,在時人看來,依然是門不當戶不對的。但就他家的條件,想要找個相貌和出身都不錯的,也並不容易。而黃承彥名聲很高,娶他的女兒,在諸葛亮看來,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諸葛亮迎娶黃月英,還遭到鄉下人嘲笑。他們甚至調侃他說:“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黃月英劇照)

不過結婚後,諸葛亮發現黃月英雖說相貌一般,但她的確很有才華。

黃月英受父親影響,從小就好讀經史,才藝更是出眾,並且在許多事情上亦有獨特的見解。

不光如此,最讓諸葛亮佩服的,就是黃月英還會發明創造。

諸葛亮家不富裕,黃月英沒有請僕人。凡事都是親歷親為,這樣一天下來事兒不少,所以她就發明了木狗、木人、木馬來幫助自己做一些事情。

諸葛亮見這些木馬、木人都像人一樣能做事,非常驚歎,於是揣摩良久,漸漸也學會了這項手藝。

除此外,黃月英還給諸葛亮帶來了一件新婚禮物——羽毛扇。

黃月英說:“先前,你常與我父親談天時,我就發現你暢談國事時總是眉飛色舞。但你一談到曹操,卻又滿臉憂憤,眉頭緊鎖。所以才會送你扇子遮面。”

諸葛亮這才明白黃月英此意是讓他掩飾情緒,切不可感情用事,凡事都要能沉住氣。於是對黃月英的敬重,又增了三分。

(三顧茅廬)

當時黃承彥是荊州牧劉表的連襟,也是他的謀士。由於諸葛亮和他多有往來,所以對朝廷動向及曹操孫權等人的信息比常人要知道得快。

黃承彥亦是時常誇讚諸葛亮的才能,如此一來,諸葛亮有才幹的名聲,便一傳十,十傳百,就這樣傳了出去。又得龐得公向劉備舉薦,於是就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事情。

諸葛亮本身是個自比管仲樂毅的人,所以在追隨劉備以後,他心繫天下,為恢復漢室,他奮鬥一生。諸葛亮很敬重黃月英,又是道德楷模,當然不會納妾了。

(參考史料:《三國志》)


張生全精彩歷史


關於諸葛亮一生到底有沒有納妾,一直是一個歷史謎團,唯一支撐諸葛亮有納過妾的證據便是當年他在給李嚴的信中寫到:

“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餘,妾無副服”,

古代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妻與妾的劃分在古代是非常清晰的,而諸葛亮這裡用到了“妾”,則引起了後人無限遐想。然而我們翻閱諸多史料,包括《三國志》以及裴松之的註解,甚至一些野史傳聞,都找不到有關諸葛亮有納妾的記載,綜合諸葛亮得子晚來看,我大膽揣測,諸葛亮應該是隻忠貞於黃月英一人,至於當年所說的“妾”,很可能是自謙之詞。據史料記載,黃月英是一個有名的醜女,時人稱之為“黃阿醜”,話說儀表堂堂,才華出眾的諸葛亮為何會終其一生忠貞於黃月英呢?僅僅因為黃月英的才華嗎?

“才”是婚姻的基礎

在古代的婚姻模式中,郎才女貌是最理想的結合。但是才濟天下的諸葛亮,娶的卻是“黃頭黑色”的醜女黃月英。諸葛亮為什麼不要美女,偏偏娶個醜女做老婆呢?大多數人的理解是,黃月英雖然貌醜,但是非常有才,她是靠才華征服諸葛亮的。據《三國志》記載:

“(黃承彥)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許,即載送之。”

由此看來,諸葛亮的這門親事,是黃承彥上門求親的。

黃承彥仰慕諸葛亮之才,於是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諸葛亮的。而諸葛亮也因黃家姑娘的才華,才應允這門婚事的。這樣看來,“才”他們的共同婚姻基礎。

藉助老丈人的人脈背景

其實,單單以“才”理解這門婚事,還是有些片面的,結合諸葛亮當時的處境,他應當另有目的。《三國志》中說:

“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

黃承彥是一位名士,在荊州的文化圈,政治圈中有著很大的影響。黃承彥是襄陽有名望族蔡諷的女婿,蔡諷有個姐夫,是太尉張溫。蔡諷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黃承彥,另一個嫁給了鎮南將軍、荊州牧劉表。蔡諷還有個兒子叫蔡瑁,歷任江夏、南郡、章陵等諸郡太守。除了這些姻親,黃承彥的好友也多,最著名的當數龐統(鳳雛)、龐德公、司馬徽、徐庶等人。黃承彥所擁有的這些深厚的人脈資源,正是諸葛亮想要的。諸葛亮常自比管仲樂毅,對於他這樣想有一番做為的有志青年來說,有時酒香也怕巷子深。但是藉助老丈人進入這個圈子後,有了朋友們的共同宣傳,諸葛亮在襄陽一帶的聲名大顯。後來,正是在這些人的推薦下,劉備才發現了諸葛亮這顆隱藏民間的臥龍。諸葛亮由此才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首先說下,歷史上說的黃月英的醜是不是真的,很是領人懷疑?為什麼那?我們來看下黃月英的人事關係就清楚了。

黃月英的母親是當朝太尉張溫的大女兒,黃月英的姨母是儀表堂堂的劉表之妻,而黃承彥本人更是襄陽一帶的名士。劉表劉景升,少時知名於世,名列“八俊,後為荊州刺史。這樣的人其妻會醜嗎?她的姊妹們會醜嗎?真的讓人生疑?同時,襄陽名士黃承彥也不可能醜的哪裡去啊!這樣的一對佳人的基因能差嗎?

所以說,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黃月英的醜啊很大可能是誤傳,是以醜顯才華的一種手段。

相傳,諸葛亮的八陣圖就來源於黃月英的教授。還有木牛流馬也是在黃月英的指導下完成的。黃月英不僅有才女的名聲,而且也非常賢惠、傳統。還有一點就是黃月英的社會背景也是諸葛亮所無法比擬的。

上邊說了黃月英的吸引人的地方,下邊說下諸葛亮本人的特點。諸葛亮最大的特點就是忠近乎愚忠。上忠國家,下忠妻子。

黃月英雖有醜女之名,但她和諸葛亮的婚姻也算是天作之合,幸福美滿。所以,諸葛亮一生只娶黃月英一人。


蒼穹孤鷹


關於諸葛亮,我想這裡就不需要贅述了,但是為何娶了黃月英,還是很有必要說一下的。


諸葛亮的才能和思想境界非比常人,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一個世俗之人,更不是一個以貌取人的人。諸葛亮娶“醜女”黃月英是有很多重要原因的,假如你覺得諸葛亮如此英俊瀟灑、才華橫溢,娶到黃月英太遺憾了,那恐怕你真的想錯了!

諸葛亮大家瞭解,但是黃月英大家卻不是很瞭解。黃月英是諸葛亮恩師當地名士黃承彥的獨女,此女雖樣貌不佳,卻是一個十足的才女,可以說,在有些方面是諸葛亮所不及的。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和鳳雛龐統、徐庶、司馬徽等人相交甚好,而黃月英也是受父輩影響,自幼便多才多藝。黃月英可以稱得上是發明機器人的創始人,曾發明了木人、木狗、木馬等均讓諸葛亮感到驚訝不已,甚至是崇敬!

另一方面,黃承彥的關係網很大,他不僅與很多名士交好,而且還是荊州牧劉表的連襟。如此一來,諸葛亮如果娶了黃月英,對其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上歷史課的小學生


不娶黃月英,無人識孔明。

何來隆中對,一世茅廬人。

——回答之前先奉上打油詩一首。


如果諸葛亮沒有黃承彥這個老泰山,估計在荊州就不會有幾個人能認識他,也就不會有人把他推薦給劉備,那麼劉備又怎麼會有那麼份閒心三顧茅廬去問計於一個無名小卒,當然就不會有名揚千古的諸葛丞相了!

東漢末年尚未實行科舉制度,人才選拔靠“舉廉”推薦,所以能夠進入仕途的往往都是名門子弟,都是一個圈子裡的人。而自認才高八斗志存高遠的諸葛亮顯然不具備這層身分與條件,於是高攀黃承彥從了走入仕途(進入圈子)的捷徑,雖然妻子黃月英容貌有虧,多少有些遺憾,但一個身懷大志的青年又怎會拘此小節,再說,一個貌若天仙的名門才女也不見得會下嫁於他!所以,這門親事他是賺到了!



自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逐漸飛黃騰達,但至死都與醜妻相敬如賓,這一點不得不讓後人敬佩!我想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黃承彥家族勢力未衰,對他事業終有助益。其次是黃月英本人有才,多少彌補了些長相上的缺撼。三是因為諸葛亮本人顧惜羽毛,不願做出始亂終棄之事有辱清名。另外,個人認為他雖未另娶,但侍妾肯定是有的,只不過後人為了給他全名而隱匿不提罷了!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湘中明珠Zxp


這個說法不對。事實上,諸葛亮是納妾的,他在給李嚴的信中說:“吾受賜八十萬斛,今蓄財無餘,妾無副服”,古代妻與妾劃分非常清晰,妻是妻、妾是妾,不能混淆。

荊州本土四大家族,加上北方來的劉表、諸葛亮家族,相互之間都是親戚。諸葛亮兩個姐姐嫁到蒯家、龐家,諸葛亮自己娶了黃承彥的女兒,黃承彥的夫人是荊州名門蔡諷的女兒、與劉表後妻蔡氏(蔡瑁的姐姐)是姐妹,劉表是諸葛亮的姨夫。

諸葛亮才華出眾,瀟灑帥氣。黃承彥非常欣賞諸葛亮,對他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匹配。”諸葛亮當即“拜謝泰山”,沒有任何猶豫,就把黃月英娶了過來。黃月英是不是真醜,這個真不好下結論,畢竟這話只有黃承彥本人說過。

諸葛亮娶了名門大族的醜女,對自己的事業起了多大作用?

諸葛亮從未在劉表處做官。從圍繞荊州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看,諸葛亮與劉表等人並不親近,也沒見劉表等人給他幫助。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意為能出將、能入相,平時好為《梁甫吟》,有著極高的政治訴求。諸葛亮是眼光高遠的戰略人才,有著長遠的自身定位,從這個角度說,劉表滿足不了他的職業期望。諸葛亮出使東吳時,孫權要將他留下,諸葛亮拒絕,他說孫權“能賢亮而不能盡亮”,一身本事難以發揮。他所期望的主公,需要給予他足夠的權力和空間,這一點劉備給了。

還有一點,諸葛亮雖然自視甚高,但是很遺憾,“時人莫之許也”,劉表這樣的諸侯,沒拿他當回事。


九州歷史


諸葛亮年少時跟隨叔父諸葛玄在隆中耕種,過著鄉野閒人的生活。後來劉備三顧茅廬,將諸葛亮請出山,諸葛亮輔佐劉備終成霸業,建立了三足鼎立之一的蜀漢國。蜀漢國建立以後,諸葛亮被封為丞相、武鄉侯,病逝後,劉禪追諡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他。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能夠在年輕的時候聲名鵲起,獲得劉皇叔的青睞,那麼他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農村窮小子變成聞名天下的臥龍的呢?其實他是靠老婆上位的。

史載諸葛亮身長七尺(個子很高),羽扇綸巾(有風度),風流倜儻(有才華),一表人才(有氣質),可謂“四有青年”。而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據《三國志》記載,長得五大三粗,皮膚黝黑,一頭黃髮,滿臉痤瘡。人們通常說“郎才女貌”,可是這一對看起來似乎是“郎有才女無貌”,那麼外形如此不相配的兩人為何能走到一塊兒呢?

羽扇綸巾的諸葛亮

這要從諸葛亮的家世說起。諸葛亮本出生於一個宦官世家,他的遠祖諸葛豐曾出任司隸校尉、光祿大夫,父親諸葛珪也曾任泰山郡丞,但是諸葛亮卻沒有從這個原本豐厚的家庭得到好處,他很小時就父母雙亡,小諸葛亮只能跟隨出任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生活,後來諸葛玄也沒工作了,只能帶諸葛亮兄弟數人投奔荊州牧劉表。

東漢末年的形勢圖

諸葛玄死後,縱然諸葛亮有滿腔抱負,一腔才華,但是無人知曉,只能與弟弟一起隱居於南陽隆中,一邊過著耕田讀書的生活,一邊等待機會進入上流社會、名士貴族的圈子。

古往今來,婚姻都是最有利的政治武器,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皇帝為了鞏固自身的權力,往往會和有深厚政治實力的政治集團的女兒聯姻,比如清朝的滿蒙聯姻,唐朝的公主出嫁,漢朝的昭君出塞。而平民百姓如果想飛上枝頭變鳳凰,聯姻更是最便捷的方式,所以諸葛家在聯姻方面一直秉承著門當戶對,攀龍附鳳的想法。

和親也是政治婚姻的一種

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剻氏家族的剻祺,剻家在荊州的地位舉足輕重,其中的剻良、剻越兄弟是劉表的心腹,為劉表平定荊州出謀劃策。剻祺本人也被劉表任命為房齡郡太守,身份非同一般。諸葛亮的二姐的公公是襄陽名士龐德公,龐德公學識淵博,在荊州地區有名望,有地位,德高望重。

諸葛亮此時已經十七歲,在當時已經算大齡青年了。在古代,一般十三四歲就娶妻生子了,他一直默默的等待機會,機會終於來了。在一次聚會上,龐德公,司馬徽兩人為媒,黃承彥願意把其女許配給諸葛亮。

黃承彥劇照

黃承彥何許人也?荊州名士。他與當地的達官貴人都有交往,他不僅是劉表的幕僚,還和劉表是連襟,在荊州極有影響力。這樣,諸葛亮通過此次聯姻,在荊州很快打開了局面,聲名鵲起,雖然隱居隆中,諸葛亮能夠迅速的知道時局的發展,朝廷和諸侯等各類人物的政治動向以及當時各政治集團的內幕活動,這些情報信息對諸葛亮接待劉備時那份著名的《隆中對》有至關重要的幫助。此時外界已有“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很好的完成了自我營銷的第一步。所以說,酒香也怕巷子深,需要自我宣傳才行。

黃月英的遊戲形象

而黃月英雖然相貌醜陋,但是從小受父親薰陶,非常有才華,才學過人。而且她到諸葛家後,耕地農桑,裡裡外外的粗活兒與瑣事,都按部就班的處理的妥妥貼貼,諸葛亮自然深受其惠。諸葛亮與黃氏的婚姻雖有政治因素,但是對妻子忠貞不渝,因為他的遠大志向,愛江山不愛美人,有了黃月英這樣的賢內助,才幫助他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巔峰。


天涯看點歷史號


諸葛亮的《隆中對》不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可比張良的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在羅貫中的筆下,諸葛亮被描寫成一個近似妖一樣的人。舌戰群儒,巧借東風,草船借箭等等,從這些可以看出羅貫中對諸葛亮的推崇之情。


世人皆嘲笑諸葛亮的眼光:“莫做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眼光差,黃承彥是當時沔南的名門望族,而且學問很高,很有遠見,他很欣賞諸葛亮的才華。有一次諸葛亮去拜訪黃承彥,黃承彥對諸葛亮說:我有一個女兒,長得很醜,頭髮是黃色的,皮膚黝黑,可是她的才能卻可以和你相媲美。諸葛亮聽後,欣然同意。二人便結為夫婦。

很多人說諸葛亮娶黃月英是因為他不看重外表,只看重才華,黃承彥說黃月英的才能可以和諸葛亮相媲美,其實,這個說法是有待商榷的。因為當時的女子,不看重才華而更看重德,正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很少有女子會讀書寫字。而黃承彥說的黃月英之才,應該是指比一般女子出類拔萃,並不是真的能和諸葛亮的才華相媲美。



那麼諸葛亮為何要娶黃月英呢?其實,諸葛亮與黃月英的婚姻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黃承彥的妻子是荊州大族蔡諷的女兒,蔡諷的另一個女兒是荊州牧劉表的妻子,蔡諷的兒子蔡瑁,就是後來被曹操誤殺的那位,也身居高位。而諸葛亮的大姐是蒯氏家族蒯祺的妻子,二姐是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的妻子。龐,蔡,劉,黃都是荊州的名門望族。這一聯姻,便將四大家族緊緊地連在了一起,就像《紅樓夢》裡“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聯姻關係。

所以說,諸葛亮與黃月英的婚姻根本就是一場“政治婚姻”,可後來諸葛亮從黃月英處學到了木牛流馬之術,由此看來,夫妻二人也算是互相幫助,舉案齊眉了。



套路小哥哥




諸葛亮本是琅琊郡人,年少時由叔叔諸葛玄帶到襄陽。後來,叔叔諸葛玄病死,諸葛亮遷居隆中。在隆中僅僅十年的時間,諸葛亮便由一個普通的青少年 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聰明才智之士,洞察時務、見識超人的俊傑。



當時的襄陽一帶由劉表統治著,當地主要的豪強勢力有龐、蔡、黃、蒯、馬、習、楊等七大家。諸葛亮的迅速躍升,名聲鵲起,同他與這些家族所建立的密切關係緊密相關。

首先,諸葛亮與蒯、龐建立了親戚關係,他的大姐姐嫁給了蒯琪,小姐姐嫁給了龐家的龐山民。同時,龐家的龐林娶了習家的女兒,這樣他又和習家連上了關係。利用這樣的社會關係,有利於他在襄陽站穩腳跟,形成一定的政治力量。

其次, 諸葛亮與黃氏結為婚姻,還有多種好處。一方面,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是當地名士,做了他的女婿之後,諸葛亮可以得到老岳父的教誨與支援,為他成就事業提供了方便條件。而且,劉表的後妻蔡氏和黃承彥的妻子是同胞姐妹,劉表就成了諸葛亮的姨父。這樣諸葛亮就與荊州統治者劉表、蔡瑁建立了親戚關係,不但為自己在襄陽生存提供了最大的政治靠山,也為自己以後出山從政開闢了道路。

再者,黃月英雖然外貌不美,但是才華出眾,做一個賢內助是沒問題的,娶她為妻對自己的事業會是大有幫助的。而且髮妻不夠漂亮,納漂亮的小妾就是了。



綜上所述,諸葛亮的婚姻是一場政治婚姻。只不過後人神話了諸葛亮,連帶著他的婚姻也被神話了。


平安讀史


我覺得諸葛亮就是遇到真愛了!

關於諸葛亮娶黃月英的說法有很多。有的人說黃月英醜,也有人說黃月英其實是個美女。可能是審美不同,某些人覺得她醜;也有可能是為了在亂世藏住自己貌美女兒,所以黃承彥對外說女兒醜。


當然,還有說諸葛亮是為了黃月英的家世!黃月英的父親黃承彥是南郡大士蔡諷的女婿,蔡諷還有個女兒嫁給了劉表!而且黃承彥結交了眾多名仕,如:龐統,司馬徽,徐庶等。諸葛亮娶了黃月英,就等於攀上了高枝!

但是,為什麼不能是為了愛情呢?!我覺得諸葛亮娶黃月英可能就是遇到真愛了。而且,黃月英還是位才女,正好和諸葛亮才華相配。

諸葛亮不追求貌美的美女,而是選擇了自己的真愛。最後,反而被世人胡亂猜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