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20世紀上半葉,哈爾濱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國際都市”,這裡曾僑居著三十幾個國家的二十多萬僑民,同世界上四十多個國家、地區的一百多個城市建立了經常性的商貿聯繫,先後設有20個國家的領事館。這些領事館的設立,為哈爾濱帶來了多元化的文化碰撞以及商業繁榮。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1907年1月14日,俄國第一個在哈爾濱設立了領事館;7天后美國設立了駐哈爾濱領事館;2月日本領事館在花園街設立了領事館;5月法國在龍江街設立了領事館。1909年,西班牙領事館在鐵嶺街設立,德國領事館在西二道街設立。1911年,英國領事館在鐵嶺街設立。1918年,瑞典在經緯街設立副領事館。1919年,拉脫維亞領事館在哈設立。1919年,丹麥領事館在哈設立。1921年,葡萄牙領事館在哈設立,同年荷蘭領事館也在哈設立。1924年,愛沙尼亞、意大利在哈設立領事館。10月,蘇聯總領事館在吉林街設立。1925年,立陶宛和比利時領事館在哈設立。1928年,波蘭領事館在阿什河街設立。1931年,捷克在吉林街設立領事館。1943年,匈牙利設立駐哈領事館,是最後一個在哈爾濱設立的領事館。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1933年2月號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中華洋混雜的哈爾濱

這些外國領事館館址並不固定,總是搬來搬去,所以這些領事館建築數量遠不止二十個。而今,這些外國領事館建築中的一半都已經消失了。餘下的領事館建築絕大部分集中在南崗區。歲月滄桑,他們身上留下了無數風雲的印記。在尋秘哈爾濱老建築系列中,已將哈爾濱現存的所有領事館建築做了盤點,讓我們再走近它們,聆聽這些老建築背後的故事。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第一個建立的俄國總領事館,最早在中東鐵路管理局的大石頭房子裡,搬出來後換了幾個地方,幸運的是這些建築仍然佇立:南崗區紅軍街龍門大廈貴賓樓; 1909年搬至公司街哈爾濱工業大學博物館;1911年搬至聯發街22號。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車站街俄領館,現紅軍街龍門大廈貴賓樓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公司街俄領館,現哈工大博物館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耀景街俄領館,後為蘇聯領事館

美國總領事館的館址曾位於新買賣街(現果戈裡大街上東大直街與花園街之間),這棟特色鮮明的鴨嘴形屋頂建築,現在已不見了蹤影。20世紀20年代,美國駐哈爾濱領事館遷至現在的東大直街291號(吉林街與阿什河街之間)。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新買賣街上的美領館。現已無存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東大直街路北102號的美領館,現東大直街291號

日本總領事館最早的館址位於在南崗新商務街27號(現在的果戈裡大街上花園小學的位置),領事館內設警察署特高系地下室還有刑訊室和牢房。是日軍侵華的重要罪證。奈何2001年,花園小學校改建原建築已經被拆毀。改建時,在地下室裡還拆除下來當年年日本人給抗日誌士上吊掛酷刑的滑輪。1936年,日本總領事館搬遷到現在紅軍街108號。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義州街的日本總領事館,現花園小學址,建築已無存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車站街的日本領事館,現紅軍街108號

法國領事館的館址幾經變遷,現在比較確定的是頤園街3號的館址。後來法國領事館搬到齊齊哈爾街(後來的龍江街39號),但是這棟建築也已失滅。1925年至1931年法國領事館曾為總領事館,它所參與的事件中最轟動的大約就是馬迭爾綁架案了。由於被綁的馬迭爾老闆之子西蒙·開斯普當時已加入了法籍,時任法國副領事艾伯特·沙邦求助意大利間諜範斯白,查出是日偽指使白俄匪徒所為。艾伯特·沙邦卻被日偽當局宣佈為“不受歡迎的人”遭到驅逐,調任天津。法國領事館開館40年,是駐哈爾濱的外國使館中開設時間最長的一個。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龍江街的法國領事館,現已無存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頤園街3號的法國領事館

德國領事館的兩處館址還都保存完好。分別位於現在的道里區西二道街10號和阿什河街22號。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阿什河街的德國領事館,現花園小學圖書館

英國領事館最初設立在南崗大直街56號,位置在現在的東大直街與鐵嶺街交匯處,這棟建築現已無存。20世紀30年代,英國領事館遷移到了車站街,即現在的紅軍街69號,現為一家婚紗攝影店。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車站街的英領館,現紅軍街69號

丹麥領事館一開始是個代表部,設在俄國駐哈爾濱領事館內。隨著沙俄政權的崩潰,丹麥又於1919年重設領事館。1920年,田地街89號的丹麥領事館落成以後,館址一直比較固定。現在這裡經過改造已成為哈爾濱友好城市展館。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丹麥領事館,現田地街89號哈爾濱友好城市展館

葡萄牙領事館的館址也比較固定,一直在阿什河街的斯基德爾斯基宅邸內。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葡萄牙領事也始終是由斯基德爾斯基擔任。它的獨特在於其設立方式的與眾不同。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荷蘭領事館最初的館址在埠頭區水道街(道里區兆麟街),1921年遷至南崗區復華街一棟北歐風格的小樓,後來歸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房產管理處管理,現已拆除了。二十年代荷蘭駐哈爾濱領事館搬遷到紅軍街124號的契斯恰科夫茶莊。後來荷蘭領事館經過停館、復建又依次搬到埠頭區炮隊街(道里通江街)45號、上游街13號和建築街2號。現今這幾棟建築都已消失了。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復華街的荷蘭領事館,現已無存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車站街的荷蘭領事館,現紅軍街124號

意大利領事館的首任領事是意大利的著名工程師吉別洛—索科,他在城市中心南崗尼古拉教堂廣場邊的私邸也就成了意大利領事館的所在地。同時意大利領事館還代管在哈爾濱的羅馬尼亞僑民事務。後來,意大利領事館遷到了南崗長官公署街(現南崗區民益街)與吉林街的拐角處,這棟建築現已無存。幾年後又遷至松花江街上(現松花江街85號)。松花江街上的這棟意大利領事館,現在經過大規模修繕已是黑龍江省廣電的會所,名為958藝術沙龍。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博物館廣場的意大利領事館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1926年意大利領事館遷至吉林街與夾樹街(現民益街)交角處,該建築現已無存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松花江街的意大利領事館,現958藝術沙龍

蘇聯總領事館第一個館址在吉林街的猶太實業家克羅爾的私宅大鷹樓裡。1927年,前蘇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遷到了要緊街(今南崗區耀景街22號)。耀景街22號也曾是沙俄領事館最後的駐地,它也是哈爾濱最後一個關閉的外國領事館。它所附著的歷史價值異常厚重。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它會成為外國領事館重回哈爾濱的一個開端。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耀景街蘇聯領事館

捷克斯洛伐克駐哈爾濱的領事館也在吉林街的大鷹樓裡,那裡曾是前蘇聯駐哈爾濱的領事館址。1932年,捷克領事館遷至南崗區建築街,這棟建築已無存。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吉林街大鷹樓,曾為蘇聯領事館和捷克領事館

波蘭在哈爾濱的僑民數量僅次於俄國僑民,是哈爾濱外僑的主要組成部分。1921年,波蘭共和國駐哈爾濱委員會辦事處設立於聾子街(現南崗鳳翥街)21號“波蘭先生”(波蘭家)大樓內。1928年6月遷至阿什河街與山街(一曼街)拐角處。1931年,辦事處改為波蘭駐哈爾濱領事館。1942年波蘭駐哈爾濱領事館被日偽封閉,最後一任領事利結夫斯基及館員均被遣送出境。遺憾的是波蘭駐哈爾濱的領事館現在都已不見了蹤跡。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波蘭領事館,現已無存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1920年聾子街(現鳳翥街)21號的波蘭家

其他幾個國家西班牙、瑞典、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立陶宛、比利時、匈牙利的駐哈爾濱領事館沒有留下更多的影像資料。其領事館建築均已無存,只有史志上的寥寥數語供人想象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卻無處憑弔。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哈爾濱的各國領事館老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