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莉希拉·陳:就算不是扎克伯格的妻子,我照樣光芒萬丈!

最近網上有一個視頻被瘋轉,是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陳的採訪視頻,她講述自己了自己成長、生活的經歷和扎克伯格的感情。

作為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有“第二蓋茨”之稱,一直備受各界矚目。在他28歲那年,娶了相愛九年的美籍華裔女孩普莉希拉·陳為妻。扎克伯格曾在哈佛演講也不忘表白妻子:“我在哈佛最美好的回憶,是我遇見了普莉希拉。”

或許是因為普莉希拉行事低調,相當一部分人對她頗有微詞,說她“其貌不揚”、“太過普通”,配不上扎克伯格。

然而,在小扎眼中,她卻是一個魅力非凡、無可替代的女人。

如果對普莉希拉稍作了解,就會發現,這絕對不是一個王子愛上灰姑娘的故事,普莉希拉,本身就是位光芒萬丈的公主。

普莉希拉·陳:就算不是扎克伯格的妻子,我照樣光芒萬丈!

普莉希拉的父親是旅居越南的華裔,上世紀70年代,他和他的越南妻子,即普莉希拉的母親一起,來到了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昆西,一個成為服務生,一個成為會計,起早貪黑地謀生活。

即使家庭條件較為困苦,即使自己受教育程度有限,但普莉希拉的父母很明確:一定要讓孩子們接受教育。

於是,當普莉希拉對媽媽“學校老師讓我去學SATS”時,媽媽的回答很酷:“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但你需要我送你去嗎?”

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普莉希拉也十分爭氣,她在中學就被同學們稱為“班級天才”,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大學,成為了家裡第一個上大學的人。

對於任何人來說,哈佛意味著更多的機遇,但這同時也意味著更多的挑戰和壓力。提到這段經歷時,普莉希拉甚至掉下了眼淚。

更加優秀的人,激烈的競爭,難以融入的環境,使她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她甚至填寫了轉學文書想要離開哈佛。

“聰明是我唯一的優勢,但是在哈佛比我聰明的太多了。”

普莉希拉·陳:就算不是扎克伯格的妻子,我照樣光芒萬丈!

決定離開後,普莉希拉想著,走之前總要做些什麼,於是她帶領了一個課外小組,加入了一個低收入者安居項目,去做志願者,輔導孩子們做作業,為提高他們的受教育條件努力。

而在這裡的一個小女孩,使她徹底改變了轉學的決定。

有一天,一名學校輔導員找到她,說有一名10歲的女孩,好幾天沒有去上學了。普莉希拉和其他志願者們開始尋找,幸運的是,她在安居房附近的操場上找到了這個小女孩。

但讓普莉西亞難過的是,小女孩沒去學校的原因是兩顆門牙被打斷,她不敢見人,也就不敢去上學。

那一刻,普莉希拉心中充滿痛苦和憤怒,腦海裡湧現出很多問題和念頭:

“她的牙齒會感染嗎?”

“我是不是本可以做些什麼?這傷害是不是本來可以不發生?”

“我能做些什麼來防止類似情況?”

“我必須留下來,必須有所作為,我要幫助他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這件事情促使普莉希拉自省,她認為自己不該囿於個人痛苦,自己應該看到更大的格局。因此,她沒有轉學,而是選擇進入哈佛醫學院,去拓展自己的技能,以幫助更多的小孩茁壯成長。

在哈佛,普莉希拉不僅拓展了自我認知,明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她也在這裡,遇到了扎克伯格。

畢業後,即便小扎已經開拓出社交霸業,普莉希拉卻沒有選擇進入Facebook謀職,而是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她先是成為一名教師,兩年後,進入世界著名的生命科學及醫學中心,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繼續深造,最終,她成為一名醫生。

而她也影響著扎克伯格,夫妻倆共同投身於慈善。

普莉希拉·陳:就算不是扎克伯格的妻子,我照樣光芒萬丈!

2015年,女兒出生以後,普莉希拉與丈夫宣佈捐出在Facebook持有的99%股份,用於慈善事業,其中包括用於推廣個性化學習(personalized learning),目的是給自己女兒這代人創造一個新的教育環境。

越是那些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越懂得教育是如何改變一個孩子的人生。

很多人好奇普莉希拉提倡的個性化學習是什麼,其實這個概念並不新鮮,也不是完全源自西方。孔子就提出了著名的“因材施教”。在美國,受約翰·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影響,教育改革朝著貼近學生真實生活的方向進行,並考慮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然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地區,教育仍舊遵循著一種工業模式。即將學生根據年齡劃分成不同的群體,進入教育裝配線,以統一步調逐步進行教育“處理”,然後接受質量控制測試,取得證書,最後進入職場。

在美國,一個老師要負責班級裡30來名學生(在中國這個數字可能是兩倍),根本沒時間也沒精力照顧到每個學生的需求。可現實是,這麼多孩子不可能做到像機器人一樣整齊劃一地接收信息,因此難免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些學生覺得內容簡單無趣,希望老師不要浪費時間,趕緊進入下一環節;有些學生覺得內容難得像聽天書,恨不得老師能從頭來過,把知識揉碎了再講一遍。

人們愈發達成共識:這種教育模式是有問題的。

在這樣的傳統教育模式裡,學生的鮮活個性完全被抹殺掉,不過是流水線上的產品:不合格的淘汰,合格的進入市場待價而沽。於是,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階級分層。

窮人的孩子在公立學校裡接受無差別教育,沒人在乎他們到底聽懂了多少,沒人在乎他們有沒有批判性思維,只求他們能按時來上學別混跡街頭,那些能拿到高中畢業證就算是好的了。

中產階級的孩子儘管也在公立學校學習,但他們的父母會盡量買下好學區的房子,與經濟社會地位差不多的家庭比鄰而居,還會給孩子報名參加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為的是將來在就業市場上能賣個好價錢。

普莉希拉·陳:就算不是扎克伯格的妻子,我照樣光芒萬丈!

富人的孩子簡單粗暴得多,他們不在乎公立學校是否師資匱乏資源短缺,直接去師生比例低的私立學校就行,考個好成績不是他們的目標,如何進行真正的素質教育和成為未來的領導者才是終極訴求。

因此,普莉希拉和扎克伯格認為個性化學習是解決目前教育界難題的鑰匙,他們希望通過教育讓寒門出身的孩子也有實現階級流動的可能。

為實現這一想法,夫婦倆通過投資學校,推廣新的教學模式,開發軟件,使用科技手段等方式改造傳統教育,幫助了2萬多名美國學生,只是在大範圍的推廣,仍非易事。

但個性化學習的提倡,至少給全世界的學習者都提了一個醒:我們應當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方法,從根本上認識學習這件事

尤其在提倡終身學習的年代,很多人都沒意識到,大到教育模式,小到我們自己慣用的那一套學習方法,都是有問題的。

認知心理學暢銷書《認知天性》中甚至提出:坊間流傳的學習方法一般都是錯誤的,被大眾奉為圭臬的學習方法多是無用功,多數人都是“不盡職學習者”。

舉個例子:

我們許多人都知道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大多數人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學習英語,遵循“正規”的學習程序,由淺入深,逐步學完了初、中、高級課程,但經過將近十年的傳統教育,只有極小部分人能做到流利對話的程度。

同樣是學習外語,扎克伯格2010年給自己制定了學習中文的目標,每天只花1小時,而到了2015年,他就能達到在清華大學用中文做演講的程度。差別就在於他採用了非正式的個性化學習方法。

如何實現個性化學習,成為高效學習者,在《認知天性》中,11為心理學家通過對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推導出了有利於大腦的科學學習法則,其中包括:

1. 給自己創造合適的困難。

越是輕鬆的學習,往往越沒有效果。

2.不管學習什麼新知識,都需要有已知作為基礎。

越是能把新知識和已知關聯起來,越是能詮釋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就越能牢固地掌握新知識。新舊知識間的關聯越多,就越有助於記憶。

3.儘量在別人教給你答案前,先嚐試自己解決問題。

這樣效果會更好,哪怕在嘗試中會犯下一些錯誤。一旦你能熟練地從不同類型的問題中提煉出基本原理,也就是“規則”,你就更有希望在陌生的情境中找到正確的答案。

真正的努力,從來就不是比誰把自己虐得更慘,不是比誰花的時間更多,不是比誰刷的題更多,而是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全身心的投入。

所謂天道酬勤,但酬的不是假勤!要勤,就要勤得其法,勤得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