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教育學生說“別人打你,你不還手就是他的錯,你若還手就是你的錯,就要受到處罰”,你怎麼看?

噬魂62753066


老師教育學生:“別人打你,你不還手就是他的錯,你若還手就是你的錯,就要受到處罰。”

這句話有問題嗎?

如果脫離情景單獨來看,的確有問題,而且問題不小。因為老師是在讓學生遭到傷害時無原則無條件地忍讓,而且後半句傳達的信息就是不能還手,還手就要受到處罰。這種教育方式顯然是不正確的,我從中讀出的核心意思就是老師在想辦法減少自己麻煩。因為學生動不動打架,最終影響到的是教學秩序,萬一出問題了老師也脫不了干係。

但是,這種說辭明顯是對那些調皮搗蛋喜歡先動手的孩子有利。如果大部分孩子都聽老師的話,捱了打還不能還手,那麼只會讓先動手欺負人的孩子有恃無恐、變本加厲,反而讓其他孩子失去了第一時間保護自己的機會。

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育人比教書更難。如果想教育孩子們不要打架、遵守規則,首先就要教育孩子們分清對錯,留有底線。而老師應該賞罰分明,樹立規則,教導孩子們怎樣保護自己。類似上面那種說辭,只是讓孩子無原則的妥協,可能在有些情況下,會保護到孩子,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會起到反作用。

誠然,在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裡,的確有類似這種“打贏了進監獄,打輸了住醫院”的說法,目的也是為了讓大家儘量不要衝動。可是,孩子的人生觀還不成熟 ,他們更需要有明確的分辨是非對錯的能力和確認規則的意識。個人認為,幫助孩子們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的確很重要,但是,遵守規則的前提是保護自己。

成年人的世界裡還有正當防衛,孩子們的世界裡更應該有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要素。

在之前發生的校園霸凌事件中,很多受害者都是不敢還手 ,甚至連告訴家長都不敢,最終的結果令人唏噓。在之前引起大眾矚目的寶馬男被反殺一案,如果於海明選擇一味忍讓,結果又會怎樣呢?

我們的教育需要讓孩子們遵守規則,更需要培養孩子們保護自己的能力。我們鼓勵成年人在關鍵時刻正當防衛、見義勇為,我們也應該鼓勵孩子們學會保護自己、幫助他人。

最後,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樣教育學生呢?


夜雨如書


如果老師這樣說,我就直接給老師一巴掌,看你會不會還手


大夥開會了


我在新西蘭居住多年,用這裡的法律舉個例子吧。如果你家進了小偷,你不能打他,不然算你故意傷人。你也不能抓他,不然算非法拘禁。你也不能威脅他恐嚇他,後果與上述基本一致。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微笑看著他讓他慢慢拿走你的東西,等他走了再去報警並且報保險,通常情況下保險公司會根據折舊率賠償所有你的損失,一年內購買的物品按照全新賠償。我女朋友17年家裡進賊丟了一臺14年的MacBook Air,她報保險拿到了一臺17年全新MacBook 的錢。因為無後顧之憂,所以新西蘭人也都基本認同這種所謂的人道主義。之前一家華人超市被搶,劫匪沒想到警察來得飛快當場倒地不起說是華人老闆打了他要求賠償,幸好街邊的一名路人作證華人老闆沒有碰它,警察就只帶走了劫匪。不管怎麼說,凡事都有兩面性,如果按照誰會吃虧的角度去想這個問題就覺得答案一邊倒,但如果是你自身不吃虧甚至還有可能得利呢?所以,利弊問題應當交給社會法律體制制度去解決去承擔,沒有後顧之憂的人民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HerryAi


筆者做過15年班主任,小學的、初中的、高中的班主任都幹過。從第一天干班主任,我就給我的學生定下規矩:絕不可以欺負別人,也絕不可以讓別人欺負;你欺負別人,被打活該,老師還要處理你;別人欺負你,必須打回來,做了孬種,我會處理你;別人欺負到我們班裡,必須群起攻之,只要不打死,出了事老師擔著;如果有人明哲保身,置身事外,沒二話,滾出我的班級!

對於校園欺凌,絕不姑息、絕不手軟,堅決打回去,打的更狠,讓他記一輩子!這是我做班主任以來的根本信條。還記得2002年,我做高一班主任的時候,有個高三練體育的學生,跑到我們班男生宿舍,偷了學生很多東西,後來他穿著偷的一件毛衣,讓我班學生認了出來,學生給他要回,他不但不給,還堵在宿舍裡,把我班學生暴打一頓,我班學生鼻口出血地找到我,告訴我:“老師,我沒有當孬種,但是他練體育,我確實打不過他”。隨即,我帶著班級裡幾個五大三粗的學生,去了那個體育生的宿舍,眼看著幾個孩子把那個體育特長生打到血流滿面、跪地求饒。然後,我們列出單子,總計被偷價值700元,要麼賠償,要麼把他送派出所?他選擇賠償了事。後來那孩子在校園裡,見到我和我班學生,都是躲著走!

2005年,我帶高三班主任,我班一個學生和另一個其他班的學生,因為某個女生爭風吃醋,兩個人在學校裡就針尖對麥芒一直對著幹;後來,我班學生偷偷喊了社會人員,趁放學的時候,把另一個學生堵住,暴打一頓,被打學生找到我,希望我能主持公道。我把本班學生叫到辦公室,沒等我說什麼,本班學生就跟我說:“老師,對不起,我錯了,都是我的不對,您啥也別說了,該負的責任我負擔,我馬上轉學”。成績相當不錯的一個孩子,就這麼走了,真的很可惜!

筆者覺得,校園暴力都是縱容出來的。筆者也不主張以暴制暴,但是對於校園欺凌、霸凌現象,絕不可縱容,絕不可膽小怕事,至於所謂的“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那是懦弱無能的表現,筆者堅決反對;對待壞人、行為惡劣的學生,就得勇敢地打回去,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


自在人生wub


我小時候,家裡人就跟我講過,寧養兒子陪人禮,不養兒子受人欺。在學校,哪個先動手惹我,我就把他往死裡打。初中幾拳打斷同學肋骨,高中直接把人從二樓扔下去,被校長拎到全校大會上指名通報幾次。隔壁幾個班班主任都留言,下課放學不要惹我。我上大專之前在學校幾乎都是沒人招惹的。但是我也不去主動招惹別人。這老師的做法屬於息事寧人,按那時的說法就是讓學生認慫,這對於學生的身心發展來說是存在問題的。認慫那是進入社會,碰了幾次壁之後的表現和領悟,不適應學生,在學校,越不還手人家越欺負你,只有把一個人打疼打怕,讓他成為你的宣傳招牌,你才能安安穩穩的度過那幾年,軟軟弱弱的只能受欺負,欺負一次找老師,兩次找老師,找多了老師嫌煩問一句,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只欺負你?你能怎麼回答?而且,第一個人欺負了你,教室裡所以人都在看,看你應對的態度!強硬還是軟弱。所以,在學校受欺負不用找老師,揚起自己的拳頭,堂堂正正的打回去。


錦麟真人


這是剝奪正當防衛權利的教育,這也是一種可悲的教育。


中年人生1302


以學校的角度,別人打你,你最好別還手。因為你如果還手,會造成衝突升級,對學校不利。

至於你不還手而承受的傷害,學校並不理會,因為這與學校的利益無關。

所以,你還手了,學校為了殺雞儆猴,必然需要懲罰你,至於對錯,這不是學校關心的問題,學校只在乎你破壞了學校管理,學校的利益。

除非有一種情況,你可以還手。就是你非常優秀,優秀到學校寧願破壞規則,也要留下你。只有你對學校來說,留下你獲得的利益要大於懲罰你損失的利益,你就還手而不被受到學校責難。


藏經閣首席大學士掃地


這樣教法複合當下的國家自衛法條款,如此下去中華民族會成為,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懦弱無能的民族,這種愚民教育的唯一好處是,好管理,好忽悠,。


張三爺5


我覺得這位家長在誤導我們的一種觀點,我覺得正常的老師不會說這樣的話,在教育理論過程中,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哪有這種詭辯式的推理。

🌝🌝🌝

所以說我們在沒有見到真正的原文時,只能通過您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的話,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

校園欺凌案件,校園打罵事件不僅僅發生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生在學生的學習生活過程中。如果在學校生活中學生髮生了打架鬥毆事件,這往往會是小矛盾引發的,當然也不排除家庭環境的影響。

但是出現所描述的這句話的時候,我們就百思不得其解,這句話的出處是怎麼能夠讓老師引用的呢?

難道不成我們把這句話放在老師身上也可以嗎?

如果遇到主動打人的孩子或者說品行比較惡劣的孩子,捱打的學生,絕對是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躲避,實在無法躲避的話可以進行保護性的還擊,有的時候我們覺得這種保護性還擊沒有範圍可以規定。但是不管有沒有範圍,我們都不能束手無策,任由其打罵。

在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班主任老師或任課老師應當,都積極主動的抓緊解決,不能讓這種問題變成擴大化。

再看第二句還手的話就是錯誤,這是什麼推理,作為我作為一名正常的人,永遠也無法從中得出答案。

總之這是一個胡扯八道的論斷,根本就不能這樣論斷,打架是一種錯誤的事情,正確的教育是無論任何人都不應當打架,無論發生了任何矛盾都應當協商解決,都應當找老師解決。

如果真的被打了,那麼只有一個辦法打回去。

總之這句話我自己想不明白,我不知道提出這個問題的老師是不是出於一種息事寧人的方式,對於一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處理方式。

可是老師這種想法是不是一廂情願呢?會不會助長了一些惡人或者說品行不好的學生,向更不好的方向發展呢?

其實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交流,討論討論。


談笑有白丁往來無鴻儒


孔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孔子的學生問:老師,我被人欺負了,咋辦?孔子丟給他一塊磚:拍他!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教育孩子,在學校不欺負別人,但是當別人欺負你的時候,一定用力地還回去,別害怕,別猶豫,但是注意別打要害,古人有一句話說的最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之。

我閨女小的時候,我是這樣教育她的: 寶貝,咱們不欺負人,要是誰欺負你了,告訴老師,讓老師懲罰他!女兒很聽話,從不欺負別人。但是有一天回家,發現她手臂上有傷,一問,原來她後邊的小胖子天天拿鉛筆戳她!我心疼壞了,問她:“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啊?”女兒委屈地說:“說了,老師批評不管用,他還是拿鉛筆扎我!”

老公一下子就來氣了,說:我就說你的教育不對!說著就拉過女兒,教她怎麼打架:他要是再欺負你,就用拳頭打他頭,用手抓他臉,用牙咬也行,用最大的勁打他,我們家閨女是勇敢的女孩子!

後天,女兒手臂帶更多的傷回來了,但是一臉勝利者的自信。

雖然那次被老師批評,但是,那胖小子再也沒欺負過女兒。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善良卻軟弱的人受欺負,指望別人為你主持正義遠遠不如靠自己!



老師之所以會那樣教育學生,完全是站在學校管理者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的,一方欺負另一方,是非對錯簡單明瞭,容易處理。

作為老師,他們有他們的無奈,看到那些欺負弱小的校園欺凌也是很生氣很痛心的,也會積極處理,只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和學校沒有開除學生體罰學生的權利,只能批評教育。老師也希望有誰出來,狠狠地修理一下那些校園惡霸。

但是我們不能指望老師教學生打架,因為這樣教的後果會更麻煩更棘手,比如防衛是不是正當,事情的起因是誰的責任,誰的錯更多,誰先動的手,誰受的傷更重,等等,這些都很難界定,會給學校管理和制度的維護造成很大的困難。況且,狠狠打架的風氣一旦形成,會有更多的問題。所以,要理解老師這樣教學生的苦衷。



只是我們作為家長,要給自己的孩子補上這一課,要給孩子講明其中的道理,告訴她不用太在意老師的這一紀律,只要有人惡意欺負,狠狠地打回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