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長城有多長?

北京的長城有多長?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蹟。長城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途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9個省、市、自治區,隨著不同的地形、山勢和地貌而築,大都建在山嶺最高處,全長7300千米,號稱萬里長城。

北京的長城有多長?

雄偉的八達嶺長城

但是,在這7300千米長的長城中,由於從鴨綠江到山海關段的長城,最初的建造工程比較簡單,毀壞較為嚴重,所以去掉這段長度,計算從山海關到嘉峪關段工程較為堅固、保存也較完整的長城計算,長度為6700千米。

北京的長城有多長?

明長城的東部入海處——山海關老龍頭

那麼,在北京境內的長城有多長呢?

萬里長城北京段,地跨京北山區平谷、密雲、懷柔、昌平、門頭溝5個縣區,2009年6月13日,北京市文物局發佈了長城北京段長度,根據調查結果,長城北京段精確長度為526.65467千米,如果算上支線長度約90千米,總長約620千米。據查,保存完整無損的累計長度為67千米,基本完整的6 千米,中等的116 千米,壞的95 千米,最壞的295 千米。北京境內的長城線上共有城臺(包括敵臺、附牆臺及戰臺)827座。北京長城整個走勢呈比較連續完整的半環形。

北京的長城有多長?

北京境內的慕田峪長城

自秦朝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在秦始皇的時候已經把它肯定下來,司馬遷把它寫入《史記》之中。以後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的。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非曲直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以達“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

修築城堡或烽火臺也是選擇在“四顧要之處”。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收“易守難攻”之效。

長城連續修築時間之長,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艱鉅,歷史文化內涵之豐富,的確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難以相比的。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評論長城時說:“中國最有名之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因而在幾百年前就與羅馬鬥獸場、比薩斜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