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被譽為“神州第一罈”

說到北京的寺廟,就不能不說戒臺寺。戒臺寺因擁有全國最大的佛教戒壇而久負盛名。戒臺寺同福建泉州的開元寺戒壇、浙江杭州昭慶寺戒壇並稱為“中國三大戒壇”,而戒臺寺的戒壇規模又居三座戒壇之首,故被譽為“神州第一罈”。

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在佛教中的地位

戒臺寺坐落於北京京西門頭溝永定鎮馬鞍山麓,其歷史悠久,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風景秀麗。整座寺院既有北方寺廟巍峨宏大的氣勢,又有江南園林清幽秀雅的情趣。

戒臺寺始建於隋代開皇年間,原名慧聚寺。遼代高僧法均在這裡修建了戒壇,四方僧眾多來受戒,所以又名戒壇寺。戒臺寺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因戒臺寺的戒壇可以傳授中國漢地佛教最高等級的菩薩戒,因此成為中國佛教的最高授戒寺廟之一。又因戒臺寺擁有遼代道宗皇帝親筆抄寫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所以,從遼代至元代中期,戒臺寺一直被視為北方律學的中心。

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一進戒臺寺,山門殿前的一對威武的雄師肯定會引您駐足。這對石獅是戒臺寺護法的象徵,是由清代高僧實山上人所雕。實山上人當初來到戒臺寺是石匠,是他一錘一鏨,親手雕刻了山門前這兩尊石獅。獅子雕鑿過程也是他修佛的過程。每鑿一錘,唸佛一聲,待工程完畢後他便留在戒臺寺秉戒為僧並且發宏願,十年不說話以懺悔以往說過的錯話。所以有詩句“改業修心易,多年不語難”,說的就是這位石匠出身的高僧。

在觀音殿前臺基的邊緣,圍護有一道青石欄,石欄為獅頭望柱,從北向南排列,共雕有17頭大獅和8頭幼獅,獅子雕刻工藝講究,造型靈秀,可與盧溝橋的石獅相媲美。光緒十七年,隱居戒臺寺的恭親王在其下方改了三間書房作為自己的讀書之所,經常以獅為伴,嘖嘖稱讚。這組石獅是戒臺寺的精品文物之一,象徵著富貴和吉祥。有民謠曰:“摸摸石獅頭,一生不用愁;摸摸石獅背,好活一輩輩;摸摸石獅嘴,夫妻不吵嘴;摸摸石獅腚,永遠不生病;從頭摸到尾,財源廣進如流水。”

憨態可掬的石獅子

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戒壇殿是戒臺寺內最具特色的建築,位於寺的西北部,為遼代法均大師創建。壇基以精美的漢白玉雕成,整個戒壇為3層,高約3米。上層有蓮花寶座,塑有釋迦牟尼坐像。戒壇周圍還塑有113個戒神像。這是中國最大的戒壇,其規模是在遼鹹雍年間形成的,是中國佛教史上最高等級的受戒之所,雖歷盡滄桑,仍保存完好。

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北京門頭溝一帶有則民諺,“潭柘寺的水好,戒臺寺的閣好。”“閣”指的就是現在僅存遺址的戒臺寺中心建築千佛閣。千佛閣始建於遼代鹹雍年間,因供奉1680尊木雕佛像而聞名於世,由於年久失修被定為危險建築,於1965年經北京市政府批准拆除,進行落地保護,現僅存遺址。千佛閣為三重簷樓閣式木結構建築,殿頂採用了古建築中最高等級的“大五脊廡殿式”。閣樓內正中供有盧舍那銅質佛像,兩側的磚牆鑲有琉璃壁飾。閣樓分上下兩層,在每層左右兩側各有5個大佛龕,每個大佛龕內分為28個小佛龕,在小佛龕內又各分三個佛龕,每個佛龕內都供有一尊10釐米高的木雕小佛像,全閣共計有1680尊小佛像。老北京有“九月九”登高的習俗,在這裡遠可遙望京城,近可俯視永定河,水光山色,一覽無餘。戒臺寺的千佛閣也曾是老北京登高賞景的最佳去處之一。目前,有關部門已經正式啟動復建工程,工程完工後,千佛閣將再現昔日宏偉風貌,戒臺寺建築將更加完整。

神州第一罈——戒臺寺

恭親王與臥龍松

有詩云:“潭柘以泉勝,戒臺以松名。一樹具一態,巧與造物爭。”戒臺寺的古樹名木很多,僅國家保護古樹就達88棵,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古松。這些古松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有著千年歷史的臥龍松。該松主幹蜿蜒橫生,鱗片斑斑,很像一條巨龍臥在一塊由清恭親王手書“臥龍松”三個大字的石碑上歇息。

光緒十年(1884)春,慈禧撤銷恭親王奕訢的一切職務。失去權力的奕訢深知慈禧的狡詐與陰狠,為躲避殺身之禍,以養病為由離開政治旋渦,躲在戒臺寺不問政事,隱居長達十年之久。恭親王奕訢在戒臺寺期間,居住在北宮院,在院內遍植牡丹,因此後人又稱北宮院為牡丹院。牡丹院坐北朝南,大門懸掛奕訢手書“慧聚堂”匾額。在戒臺寺隱居期間,他表面上是遊山玩水,頤養天年。但內心卻是時刻關注政局的變化,自認為是蛟龍臥淺灘,因此為一棵松樹題名“臥龍松”,抒發內心的鬱悶同時也企盼臥龍再度騰飛。但經他重修後的毗盧閣的鴟吻卻是鳳在上,龍在下,流露出他的矛盾之態。現在這個“寺中之園”依然保持著當年奕訢整修後的風貌,大悲殿裡還存放有他使用過的傢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