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四釣二”真的那麼好用嗎?告訴你3個更實用的調漂技巧

對於很多的新釣手來說,調漂可能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為了練習調漂,相信很多的釣友們也一定付出了很多的時間去練習。我也相信很多釣友曾經用過水桶、水缸之類的來練習自己的調漂技術。然而用水桶或者是水缸之類的幾乎無法還原出野釣時的狀態來。所以有些釣友在水缸之中可以很好的練習調漂,但到了水邊,練習的效果卻是差強人意。一旦我們的釣組下了水,很多釣友就很難去判斷雙鉤在水下的狀態是怎麼樣的,有時候為了觀察自己雙鉤在水下的狀態,很多釣友恨不得安一個攝像頭在水中,以此來觀察雙鉤在水中的狀態。

“調四釣二”真的那麼好用嗎?告訴你3個更實用的調漂技巧

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調漂的小技巧與心得。很多新釣手在買了新釣組之後,有的僅僅只是微調,有的就乾脆不調。然而我認為剛買的新的魚組一定要適當的調整,不能不調或是微調。那麼問題來了,怎樣的調漂是簡單易學又適合剛入門的新釣友的呢?在這裡,推薦給大家一個比較好用的一個調漂小技巧。

首先第一點,我們要到河邊上重新配置我們的新釣組,首先第一點就是在我們的鉛皮座之上安裝一個大一點的鉛皮,至於這個鉛皮應該多大呢?這塊鉛皮只要大到能將我們的浮漂拉入水中就可以了。第二步我們就開始拋竿就可以了,我們就像正常垂釣那樣拋竿即可。在釣組入水之後,我們的浮漂也會被一起拉入水中。之後將釣組收回來,然後將浮標往上推,之後再拋入水中。一直重複這幾個動作,直到浮漂露出了水面。露出水面的時候不論正好是幾目都無所謂,但你要記住這個時候正好是露出幾目來。

“調四釣二”真的那麼好用嗎?告訴你3個更實用的調漂技巧

這時候我們再裝上雙鉤和子線也不遲。我們首先要大約測量得知子線的長度,然後將我們的浮漂一點一點的往下推,向下推的距離應當稍微大於子線的距離+露出目數浮漂的距離。如果有釣友還是不明白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簡單的舉個例子:如果我們的子線下鉤後的長度大概是15釐米的話,這時浮漂露出水面四目,大概是7釐米,15釐米+7釐米=22釐米。所以我們此時下推的距離要略大於22釐米,我們在這時就可以下推25釐米。以此類推。

“調四釣二”真的那麼好用嗎?告訴你3個更實用的調漂技巧

之後我們接著重複剛才的拋杆動作。在我們拋竿之後,當看到黑漂之後,就可以適當的減輕我們的鉛皮的重量了。切記在減鉛皮重量的時候我們應該一點一點的去減,減完一次重新拋一次竿,一直到我們能夠看到浮漂再一次露出水面為止,這時候浮漂露出多少目數我們就可以調多少目數就可以了。

“調四釣二”真的那麼好用嗎?告訴你3個更實用的調漂技巧

這樣以來,我們的漂就已經調好了。至於是調了兩目、三目、或者是四目,其實都可以。但是要記住一點,就是在之前去鉛皮的那個步驟中,我們的鉛皮一定要一點一點的去掉 才行。

這時候我們的鉤應該是離水底還差個幾釐米的。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調釣目了。首先我們先裝上魚餌,注意要在魚餌稍微發硬的時候將魚餌給裝上。之後我們開始正常拋竿就好了。如果拋竿之後是黑漂的話可是再適當的增加我們的餌量。在揚竿之後,若是我們上鉤沒有餌料的話,我們就可以重新給上鉤裝上一塊稍微大一點的餌料,然後將我們的浮漂1釐米1釐米的往上推,一直試到浮漂露出水面為止。當浮漂露出幾目,我們就可以調幾目。

今天的調漂小技巧就分享到這裡了,你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