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沙特同在”:特朗普對記者遇害案表態“理太偏”

上觀中東

特朗普對卡舒吉事件的表態是典型的“避重就輕”,既佔據道德高地,對沙特進行了譴責;又極力淡化沙特王儲與該事件的關聯,模糊視線。

當地時間11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內外壓力之下,對於卡舒吉事件發表聲明。此次聲明,與其說是對案情的評述,不如說是對海灣政策的再度宣示,其態度從標題“與沙特阿拉伯同在”就可見一斑。

特朗普首先對該事件進行了譴責,認為“針對賈馬爾·卡舒吉的是一個可怕的罪行,也是一個我們的國家不能寬恕的罪行。事實上,我們已對那些參與謀殺的已知者採取了強有力的行動。”

然後他輕描淡寫地點出了與沙特就該事件的分歧,最後亮明觀點:“薩勒曼國王和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王儲強烈否認對策劃或實施針對卡舒吉先生的謀殺有任何瞭解。我們的情報機構會繼續評估所有的信息,但王儲極有可能知曉這一慘劇——也許他知道,也許他不知道!”

不難看出,特朗普對卡舒吉事件的表態可謂“雷聲大、雨點小”,既佔據道德高地,對沙特進行了譴責與駁斥,又極力淡化沙特王儲與該事件的關聯。該聲明還稱,掌握卡舒吉離奇死亡案關鍵錄音的土耳其政府,通過“擠牙膏”式的間歇爆料,將略有降溫的卡舒吉事件適時加熱,不斷推波助瀾。

事實上,無論是對土耳其還是對沙特而言,卡舒吉事件走向的真正“主宰”實際上是美國。土耳其利用該事件持續對美施壓,這基於其認為美國不會離棄沙特的基本判斷,而沙特則期望美國在此事件上為自己“站臺”,以促成王儲平穩過關。

特朗普十分清楚,包括國會、情報部門、主流媒體甚至共和黨內部一些人士在該事件上“刨根問底”的做法以及對他本人的不滿,但他主要通過打兩張牌來試圖予以化解:首先是“美國第一牌”。

特朗普的聲明開宗明義指出:“美國第一!這個世界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方!”聲明的最後他再度回到這個主題:“作為美國總統,我打算確保的是,在一個非常危險的世界裡,美國正在追求其國家利益,並積極地同那些希望對我們造成危害的國家展開鬥爭。很簡單,它被稱為美國第一!”

其次是“伊朗牌”。實際上,特朗普此次聲明的核心是伊朗問題,通過列清單的方式渲染伊朗威脅與凸顯美沙貿易來為淡化卡舒吉事件提供“理據”。特朗普對伊朗在也門、伊拉克、黎巴嫩和敘利亞等國的行動進行了數落,視其為對美以的威脅和“世界恐怖活動的主要贊助者”。特朗普還特別強調了沙特的4500億美元對美投資,特別是其中的1100億美元軍火貿易。

儘管美國國內各種勢力從道義上和價值觀上對特朗普進行了批判,如卡舒吉生活的弗尼吉亞州的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怒斥“特朗普總統已站在一個殺人政權而非愛國的美國情報官員一邊”,但特朗普全力維護美沙關係的做法符合美國長期以來的對沙政策,事實上這是兩黨的共識。

儘管卡舒吉事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軒然大波,但沙特有其特殊的政治社會結構與政治文化。試圖通過國際輿論來影響沙特王位的傳承,並不具備現實的操作性。由於卡舒吉目前仍舊“人間蒸發”,該案的真相難有定論,而美土沙以的關係發展,事實上決定著事件“真相”的走向。

最為關鍵的是,特朗普政府出於國家利益和共同對伊的總體考量,將沙特視為美以沙“準聯盟”的重要一環。

□鈕松(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