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帝國版圖

20年前,馬化騰和三個大學同學及一個朋友,在深圳一個狹小的辦公室創辦了騰訊。公司的第一個產品,他們模仿了以色列的一款即時通訊應用,經過改良後推向了中國市場。不像阿里巴巴的聯合創始人馬雲,馬化騰在海外的曝光率很低,只懂一些初級的英語,並且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同事和朋友都說,他是典型的廣東商人,靦腆又謹慎。和馬化騰曾經的低調一樣,企鵝帝國的二當家劉熾平很少被公眾瞭解,劉熾平負責部署公司戰略以及公司的日常運營,同時他也負責回答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中投資人和分析師提出的問題。

騰訊帝國版圖

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

一個狂熱的玩家,

他被很多人所尊重和喜愛。

1

知音

《福布斯》發佈了2017中國上市公司最佳CEO排行榜,來自騰訊控股的劉熾平排名榜首。同時騰訊控股CEO劉熾平年薪更是到達了1.22億。可謂是打工皇帝。

為什麼是劉熾平?

理由是:作為騰訊CEO馬化騰的首席顧問,劉熾平正在帶領公司向核心產品微信以外的領域拓展。騰訊的志向變得更加多元,劉熾平主導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投資項目正在幫助騰訊實現這些目標。

過去一年中,騰訊一度以超過5000億美元市值成為全球第五大公司。其中除社交、遊戲兩大創收主力外,由劉熾平主導的多元化投資也正為騰訊貢獻越來越多的價值。

這個諸葛孔明般的存在,還是騰訊的編外人時,就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這艘巨輪的速度和航向。

騰訊帝國版圖

早在2000年,劉熾平就聽聞騰訊在向其供職的美國高盛尋求融資,但由於彼時的騰訊只有兩歲,“融資規模很小,大家也看不清它的未來,就放過去了。”

劉熾平第一次與騰訊接觸,是在3年後。當時,騰訊成立5年,而他還在高盛集團亞洲投資銀行部當高管。騰訊那時大約有1000名員工,並且因QQ信息服務而小有名氣。通過在QQ上賣廣告和增值服務,騰訊的年營收為7.35億元(約合1.08億美元),後來開始慢慢接入遊戲服務。

不幸的是,互聯網泡沫的衝擊,使得很多早期投資人對騰訊的發展前景充滿擔憂。而且他們還將手中大部分的騰訊股票,賣給了南非媒體公司Naspers。後來,由劉熾平領導的高盛團隊負責騰訊的首次公開募股工作。在之一過程中,劉熾平給騰訊的高管團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次見面,彼此都印象深刻。“馬化騰不太愛講客套話,說話的邏輯性很強,同時,他也是一個不會輕易亮出底牌的人。”

馬化騰除了感慨劉熾平“是我見過的香港人中普通話說得最好的”,更驚喜於找到了知音——劉熾平對騰訊收入高度依賴移動夢網的犀利洞見與自己不謀而合,“這是一種寄人籬下的業務模式,會讓投資人覺得騰訊缺乏可塑性,對未來沒有信心和想象力。所以應該在公開募股的時候,強調網絡效應,發掘即時通信工具的發展潛力”。

這正是長期以來馬化騰的憂慮。

騰訊帝國版圖

中間2人分別為劉熾平和馬化騰

此次對話讓馬化騰眼前一亮的,還有劉熾平相對保守的估值建議,他認為,直接就把市值飈太高並不是好事,股民更願意看到一個公司的實際價值和增長潛力,通過價值的慢慢釋放讓股民持續受益才是雙贏。

在馬化騰已見過的摩根士丹利、瑞銀、美林等投資銀行中,劉熾平與眾不同的風格就像一股清流,“之前見過的投行,都給出了很進取的估值建議,讓我們覺得有被忽悠的感覺。”

那一時期,納斯達克是全球互聯網公司熱衷的資本聖地,中國的新浪、搜狐、網易、百度等皆掛牌其中。劉熾平卻再次出乎意料,建議騰訊在香港上市,理由有三:

其一,北美投資者習慣於給新上市企業找對標,騰訊的模式找不到標杆。在當時眼裡只有硅谷的美國,來自異國的騰訊可能會受冷落。

其二,上市地點越貼近本土市場,公司價值反應就越真實,估值可能不如納斯達克高,但股價大起大落的概率也要相對較小。

其三,在香港上市後未來回歸內地資本市場更有可能性。

此外,在香港上市也更容易在市場規則上兌現騰訊對員工的期權承諾。馬化騰接受了劉熾平的建議。

2

我管三件沒人管的事

劉熾平接到騰訊的橄欖枝是在陪著騰訊高管們全世界路演的飛機上。騰訊創始人之一、當時負責人力事務的陳一丹把疲憊不堪的劉熾平從閉目休息中拍醒:“喂,你願意加入騰訊嗎?”

馬化騰和他的創始團隊擁有計算機科學背景,但他們缺少國際經驗並且需要有人來幫助搭建可持續的公司業務戰略。同時劉熾平也發現自己慢慢喜歡上了這個創始團隊:“他們都是一些特別較真的人,很單純……在寫招股書的時候,有些部分是例行公事,可是馬化騰和其他創始人一字一句地斟酌,有時還會激烈地爭論。在對於未來的預測上,他們不願意寫上可能做不到的數字。”

騰訊帝國版圖

在高盛時,劉熾平曾參與了廣東粵海集團極其複雜的重組,涉及100多家債權銀行、400多家公司。歷時兩年的數倍辛苦中劉熾平受益匪淺,對企業的管理、經營、執行幾乎所有流程都有了全面瞭解,還因此萌生了到企業實戰的念頭。騰訊的邀請讓他心動。

但礙於IPO期間甲乙方存在利益衝突,直到騰訊上市半年,即2005年春節後,劉熾平才犧牲高盛時期三分之二的薪水,正式加入騰訊。

某種意義上,這份工作對於劉熾平來說有種宿命的味道。

此時,這隻企鵝正面臨誕生6年來最艱難的方向抉擇。

因為首創與移動夢網合作推出移動QQ短信增值業務,騰訊有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家盈利的互聯網公司。但隨著國家整頓行業亂象的日趨嚴苛升級,騰訊和幾大門戶網的重要收入來源受到嚴重影響,在納斯達克的網易等十幾家中國科技股股價集體暴跌,騰訊雖因遠在香港而倖免,但股價也一路走低。

業務拓展同樣不順:

一年前曾試水網遊——代理韓國3D遊戲《凱旋》,卻由於國內帶寬所限,遊戲卡頓而被嘲笑為雞肋;

最具優勢的QQ面臨同行圍剿。幾大門戶和電信運營商們相繼推出類似的即時通信工具,還喊出“互聯互通”的結盟口號,試圖顛覆騰訊一家獨大的地位;

寄望做虛擬電信運營商的計劃也因一紙政令而破滅。

馬化騰陷入內憂外患、何去何從的焦灼。

騰訊帝國版圖

此時劉熾平的加入有如雪中送炭。他向馬化騰要了一個“首席戰略投資官”的身份,“我管三件沒有人管的事情,一是戰略,二是併購,三是投資者關係。”劉熾平很快就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他一邊前往香港安撫機構投資者,力爭穩住不斷下跌的股價;一邊主張騰訊回購股票。根據他的建議,當年騰訊實施了兩次大規模回購,向投資者展示出信心。

他還幫騰訊高效、精準地完成了郵箱公司Foxmail、網絡遊戲公司網域、內容增值服務商卓意麥斯等一系列收購。兩年後,簽了對賭協議的網域成功推出遊戲《QQ華夏》,3年內實現50萬人同時在線;卓意麥斯在不久後為騰訊財報注入了可觀的收入數字;Foxmail及其創始人張小龍,則成就了日後的微信。

這些動作中,劉熾平的作用可能重在交易,但彼時以騰訊、盛大(2005年2月盛大收購新浪19.5%股權)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發起的資本運作嘗試中,資歷深厚的劉熾平無疑讓毫無經驗的騰訊充滿了底氣,也引起了業界側目。

騰訊帝國版圖

第一排最右為劉熾平

於內,初上任的劉熾平也在默默地協助騰訊改變航向。2005年因此成了媒體眼中騰訊的轉折之年。

3

5年100億

時隔僅一年,劉熾平再次向騰訊展示出商業洞察力和雄心韜略。2006年初,他提交了一份《5年商業計劃》,前瞻性地提出以用戶為中心、圍繞用戶資源和用戶資產進行戰略擴張,並定下未來5年騰訊公司年收入達到100億元人民幣的目標。在當時看來,這個目標有點異想天開。

縱向看,2005年騰訊收入只有14億人民幣,比上一年增長了不到30%;橫向看,三大門戶中業績最好的新浪年收入也僅有1.9億美元。100億目標雖看似遙不可及,馬化騰依然給予劉熾平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將劉熾平升任為公司總裁,做真正的騰訊操盤手,統管日常運營。

身為董事會主席、CEO的馬化騰則重點關注產品和技術趨勢,主持公司每兩週一次的管理會議。接下來的5年裡,騰訊開始了基於在線生活服務四大版塊——門戶、網遊、搜索、電商的全新佈局,通過自主研發和收購,將觸角持續延伸。

騰訊帝國版圖

“好企業20%是因為策略上的成功,80%的因素在於企業的執行能力”。劉熾平以提高執行力為目標,對組織結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革,將原本龐雜的數十個部門整合為5個業務部和3個服務部。5個業務部就像5家獨立的公司,充分放權,但5只“風箏”的線始終由最高決策層掌控。

同時,劉熾平將美國公司的管理標準如設置營收目標、嚴格考核、正向激勵等注入騰訊。在紀源資本的管理合作人童士豪看來,這一點對當時的騰訊十分必要:“這種規則性的東西,對處於高速發展的年輕公司來說是迫切需要的。”在正確策略和高效執行力的雙輪驅動下,騰訊迎來連年高速增長。2009年其財報顯示,全年總收入突破124億元人民幣,提前一年完成5年計劃目標。

4

“他知道要打什麼仗”

“劉熾平是一個偉大的商業分析師,他知道要打什麼仗”。這是騰訊早期投資人——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對劉熾平的評價。這句話的背景源於2013年—2014年由劉熾平主導的一系列重要投資交易。

2014年2月,騰訊向大眾點評網投資4億美元,獲得20%的股份。

2014年3月,騰訊以1.8億美元獲得房地產O2O整合服務平臺樂居網15%的股份。

2014年5月,騰訊向地圖服務商四維圖新投資11.73億元,佔股11.28%。

2014年6月,騰訊以7.36億美元收購58同城19.9%的股份。

其中與搜狗和京東的兩項交易可謂騰訊認清自我的壯士斷腕。

搜搜、QQ輸入法、拍拍網是早年騰訊內生出的兩項業務,雖成績可圈可點,但騰訊意識到這並不是自己的核心優勢所在,轉手給更優秀的同行。2013年,騰訊放棄了苦苦掙扎的搜索業務,將它轉手給競爭對手搜狗,並且向搜狗投資了4.48億美元。2014年,騰訊將同樣不怎麼成功的電子商務業務賣給了京東,並向京東投資了2.14億美元,獲得後者15%的股份。

騰訊帝國版圖

馬化騰已經很少露面了,

基本上代表騰訊出面的都是劉熾平

從資本角度看,這也是兩筆相當划算的交易。就在投資京東兩個多月後,京東於納斯達克上市,市值約為260億美元,騰訊賬面浮盈約達37億美元,獲得超過18倍的投資回報。搜狗也於2017年11月登陸紐交所,市值50.96億美元。騰訊以股權變動後的45%計,將22.9億美元收入囊中。

完成這些交易後,“騰訊只專注於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而將其他業務授權給合作伙伴。”騰訊投資策略的變化——由過去的全資收購或控股,變成適度參股,即由“我們也要做”,變成“我們要投資”。這一切都歸功於劉熾平。

騰訊帝國版圖

其實,早年的騰訊並非這樣。2001年,騰訊出品的遊戲曾風靡中國的網吧,同時公司還開創了一項業務,向遊戲玩家出售虛擬皮膚、治療藥水以及其他數字小創意等。另外,公司還擁有一個廣受歡迎的社交網絡Qzone。俄羅斯風險投資家Yuri Milner認為:“社交網絡和遊戲的結合是騰訊的首創。”

在這期間,騰訊卻落得了一個“全民公敵”的名聲。很多中國企業家都擔心,如果他們發明或創造了很酷的產品,騰訊可能很快進行抄襲。當時,很多西方媒體也質疑騰訊的創新性,並且也不看好他們的商業模式。除了受到媒體的壓力外,騰訊還與360開啟了一場惹來無數謾罵的“3Q大戰”。

2010年,互聯網史上最為血腥慘烈的3Q大戰平息後,贏了法律卻輸了輿論的騰訊陷入深沉的反思,專門請來72位互聯網專家,以10場閉門會議和內部討論,這些會議也被員工認為是“神之會議”(conference of the gods)。這些專家被要求對公司高管提出批評建議,而高管被要求只負責聽取意見。這些反饋讓高層明白,公司面臨的公眾關係比想象中還要糟糕。“我們開始意識到,公司確實遇到了一些問題,”劉熾平說道。事實上,公司確實需要做一些革新,來改變留給外界的“兇殘抄襲者”的名聲。

這一觀點得到與會專家的認同。在關於騰訊核心開放能力的內部討論中,劉熾平提出的“以資本推動開放”也得到支持。緊隨其後的一系列資本行動,劉熾平為騰訊打開了全新空間。

當年,騰訊宣佈成立規模為50億元的產業共贏基金,向互聯網及相關行業優秀創新企業進行投資,一年內就投出40多個公司,其中包括後來活躍在微信中的在線旅遊服務網——藝龍網。

2017年,這一數字創出歷史新高,包括對唯品會、永輝超市的入股在內,全年投資案120例以上,超過阿里巴巴60%,也秒殺了眾多一線投資機構。騰訊的觸角由此延伸至新零售、人工智能、醫療健康、金融、文化、出行、教育等多個領域。甚至,輕而易舉地探到了國外。

騰訊帝國版圖

5

雷霆狩獵

每年,騰訊都會召集高管成員,在日本度假村或硅谷的酒店裡舉行一年一度的休閒活動。而在去年秋天,他們則選擇了一個更具史詩性的項目:進行為期兩天的徒步穿越戈壁沙漠之旅。

這次活動召集了騰訊公司14位最高級別的管理人員前往。有助手們為他們搭帳篷,光是水就耗費了不少錢,用來洗澡。而在第一天26公里(16英里)的徒步旅行結束時,一些成員要求收拾行囊提早返家。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劉熾平與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則選擇繼續前進。

第二天, 他們又徒步走了26公里, 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來到了敦煌, 這裡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邊疆小鎮。

當高管們在沙漠裡艱辛跋涉時,騰訊的股票已騰騰上升, 使其成為了最富價值的公司, 不僅在中國, 同時一舉也擊敗了阿里巴巴,創下了整個亞洲地區的市值紀錄。

騰訊團隊在酒店宴會上發起了熱烈的慶祝活動。然而,高管們卻希望大家明白,他們的繁榮並非在於股價,而是這次沙漠之旅所象徵的。

“這次沙漠之旅正反映了這家公司的文化”,幾個月後,劉熾平坐在騰訊位於香港的高層辦公室裡說到。 “相較於股價,我們更加關心我們所要前進的方向以及跋涉的過程”。而這家公司的嚮往之地,終是落在國內市場之外的。馬化騰曾表示:“騰訊會以投資的方式收購海外企業,以此進行全球化佈局。”

具有國際投行背景的劉熾平無疑又是理想的行動先鋒,內部同事稱,在這方面,馬化騰給予了劉熾平很大自由。劉熾平則乘借騰訊身為全球最大遊戲公司的良機,向國外展開了凌厲的狩獵行動。

騰訊帝國版圖

近幾年騰訊在遊戲和社交領域的部分海外投資

其中收購芬蘭移動遊戲巨頭Supercell一案,引起了外媒對劉熾平的關注和稱道。

Supercell公司擁有《皇室戰爭》《卡通農場》《海島奇兵》等全球熱門遊戲,平均每天有1億玩家在線。2015年僅有180人的Supercell創下了23.3億美元營收,騰訊當年手遊收入約32億美元。時逢日本軟銀集團準備出讓手中持有的Supercell股份,一直在尋找獵物的劉熾平聞聲而動。“當軟銀告訴我們他們正在尋找買家時,我們深呼了一口氣,並表示會慎重地考慮”。

很快,騰訊發佈公告,宣佈將以86億美元收購Super Cell公司84.3%股份,這使得Supercell的估值高出華爾街給出的90億美元,達到102億美元。據稱,為搶得先機,劉熾平坐了10個小時的飛機前往芬蘭與Supercell的高層談判時,還發著高燒。他還相當投入地玩起了《皇室戰爭》,名列全球玩家排行榜第97名。劉熾平很鄭重地表示:“這是我做盡職調查的方法。”

Supercell的CEO並不相信劉熾平的成績,讓自己的員工發出挑戰。劉熾平獲勝後不久,騰訊成功收購了Supercell。據業內人士稱:在劉熾平主導下,騰訊把全球超過1億人口的國家排名前列的遊戲公司要麼買了要麼戰略投了,無一例外。一系列超常規的資本運作,推動著騰訊股價一路走高,2017年11月21日達到歷史最高點,逼近440港元,市值超過4萬億,約合5288 億美元,居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之後,成為全球市值第五大公司。

騰訊帝國版圖

微信現在擁有9億3780萬活躍用戶,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每天在上面要花上超過四小時的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每位用戶每天平均花在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和Twitter上的總時間是1小時。

騰訊的業務在中國擁有如此規模,以至於初創企業很難對騰訊拋來的橄欖枝——不管是合作合適投資,都很難說不。"這有點像《教父》裡柯里昂先生說的, ' 我要給你一個你不能拒絕的條件',如果你不接受投資,而他們投資了你的競爭對手,這將是致命的。 "紅塔資源的創始人兼總裁Andy Mok說道。

今年早些時候,騰訊推出了 “小程序”,允許智能手機用戶在微信上直接訪問其他公司的服務而無需下載其應用程序。許多互聯網觀察家認為,此舉意味著騰訊有意將微信打造成為手機操作系統,並以此向谷歌公司的安卓系統、蘋果的ios系統發出挑戰。幾個月後,蘋果強制關停了騰訊的打賞功能。

這是巨頭之間的戰火騰騰嗎?劉熾平駁回了這個想法, “外界總是喜歡臆想巨人大戰”。但是騰訊依然需要謹慎行事,以防成為 “一方惡霸”。今年4月份,騰訊微信事業群宣佈架構調整,成立增值業務部和搜索應用部兩大部門。外界擔心這家公司對於用戶獲取新聞或其他信息的管控太強大。很快,反騰訊的氛圍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傳播開來。劉熾平抨擊了這種將騰訊稱作是 “掠奪者”的說法:添加搜索和新聞功能,不過是想讓公司依據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個性化的體驗。

騰訊帝國版圖

然後,他微笑著伸手去找自己的手機。原來他也看到了那張廣為流傳的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