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三四十年前的湘鄉,大家還記得嗎?

老火車站、碧洲公園、東風商店……

這些標誌性地方已成為那個時代的獨特記憶

彈指一揮

當年的姑娘、小夥已步入中年

許多地方也已變了模樣

去找尋關於你和湘鄉的記憶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曾經的商店、廣場

你知道這是哪嗎?小編可是一下就看出來了,沒錯,這就是1985年航拍的湘鄉縣城東風廣場,是不是記憶被瞬間拉回?

60年代,農民豐收後用獨輪車運送公糧經過百貨公司,那時候小編還沒出生呢!聽老人們說,那時家家戶戶要送公糧,這麼大一袋,又沒有小車,這得多累人啊……

哇,簡直人氣爆棚!這就是80年代湘鄉撤縣建市上萬群眾在東風商店前遊行的場面,是不是很壯觀?

轉眼30年過去,東風廣場也不再是舊模樣,集吃、喝、玩、樂、購於一體的現代化、地標性建築拔地而起。

夜幕降臨,整座城燈光璀璨,流光溢彩,猶如大都市。

曾經,浮橋陪伴我們多年,是從碧洲公園過河去對岸的必經之路,這已成為了我們永久的記憶……

現在搖搖晃晃的浮橋已不見蹤影,鎮湘橋、二大橋似兩條玉帶,橫跨兩岸。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曾經的火車站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1958年建設的老火車站是不是很有年代感和滄桑感?那時候車室擺放幾條木凳,環境簡陋,而且每天車次不多,票源緊張,有時還得托熟人買票。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現在的新火車站

2010年,服役50多年的老火車站“退休”,新火車站投入使用,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這顏值美美噠!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就是去碧洲公園,那裡有滑滑梯,蹺蹺板,還可以帶上一袋花生,喂猴子,看熊踩單車……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這架飛機是不是很眼熟?你有沒有和小夥伴爬上去合過影?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那時的碧洲公園可是需要門票的,一毛錢,是不是很便宜?呵呵

現在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汽車站廣場

現在這裡有了更詩意的名字——曾國藩詩文島,全天候免費對外開放,成為市民散步、健身的好去處。

這是90年代老汽車站廣場的噴泉,傍晚在燈光的映襯下絢麗多彩,甚是漂亮,來這裡拍照留戀的市民絡繹不絕……

現在這裡噴泉已不在,但那些美好的記憶卻揮之不去……

湘鄉二中的同學,看出這是哪了嗎?這可是你們學校50年代的樣子哦,那時的名字叫湘鄉縣立第一女校。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現在的湘鄉二中,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紅侖上建立了新校區。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曾經的河堤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過去漣水河兩岸河堤就是這樣窄窄的土路,坑窪不平,一到下雪天,我們就上去堆雪人,好開森!

現在

現在的沿河風光帶——漣濱南路和濱河北路風景宜人,市民最喜歡在這裡休閒散步。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曾經的糧票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糧票

買糧要糧票,買布要布票,買煤要煤票……計劃經濟時代沒有票就寸步難行,當時布票的發放量為每人每年1丈4尺5,只夠做一套衣服,一年一套衣服,是不是超乎你想象?

現在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現在吃的、穿的琳琅滿目,只要你兜裡有錢。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1976年 湘鄉三中高6班 畢業留影)

70年代同學的畢業合影,那時他們還是十七、八歲的帥小夥和靚姑娘,女生留長辮在那個時候特別流行。

現在

時光匆匆,40年過去,長辮不見了,同學再聚,他們已是孫子、孫女口中的“爺爺”“奶奶”,不論年齡、時間、距離怎麼變,他們的同學情不變。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八十年代譚老家的“農家書屋”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80年代,那時的農村生活很簡單,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娛樂場所。這個乒乓球檯是照片提供者譚老自己在家做的,吸引了不少村民騎著單車來他家打球,是不是很酷?

現在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現在譚老家的農家書屋

老照片來襲,湘鄉,我們不曾忘記你最初的模樣!

(鎮文化廣場)

現在農村文娛生活很豐富,農家書屋、鄉鎮、村文化廣場在農村已經很普遍了,農民閒時就聚集在這裡,看看書,跳跳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