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泰汽車業績承諾成枷鎖

上百億元的反向收購及由此戴上的業績承諾“枷鎖”,讓眾泰汽車賬務上頻頻出花招。

本刊特約作者 冷嵩/文

剛剛過去的2018年三季度對眾泰汽車(000980.SZ)來說可不是好時點。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14億元,同比下降46.38%;實現淨利潤1.1億元,同比下降57.08%。

眾泰汽車現擁有浙江、湖南兩大整車生產基地和眾泰汽車、江南汽車兩大整車品牌。金馬股份於2017年4月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了永康眾泰100%股權後將其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根據當時的重組報告書,眾泰汽車的車型包含SUV、新能源汽車及轎車,價格在4萬-11萬元之間,屬於偏低端的產品。

在重組之時,由於SUV和新能源車的高景氣度,這部分汽車資產估值116億元,大股東也做出了“豪爽”承諾。但此後,形勢發生逆轉,新能源車補貼逐步滑坡重挫整體企業的利潤,再加上SUV也走下神壇,上市公司衝刺業績承諾面臨巨大挑戰。

不出意外,眾泰汽車會計科目頻現異常之處,應收類科目持續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商譽減值風險大幅增加……種種手段均有利於完成業績承諾的大股東。

還能上演神奇的四季度?

SUV過去十年熱銷,但目前形勢變化。根據中汽協發佈的銷售數據,10月中國汽車銷量238萬輛,同比下滑11.7%;其中,乘用車銷量204.7萬輛,同比下滑13%。相比9月份,中國汽車市場的頹勢仍在加重。此前的9月份,中國新車市場總體銷量239.4萬輛,同比下滑11.6%,乘用車下滑12%,而乘用車中的轎車、SUV和MPV分別下滑13.4%、10.1%和11.4%。

另一個是新能源車補貼大幅滑坡,導致利潤率大幅下降。

這兩方面直接影響了眾泰汽車的業績。根據其他媒體報道,三季度期間,眾泰汽車連續三個月銷量分別為1.34萬輛、1.28萬輛和1.24萬輛,同比分別下跌36.49%、44.16%和62.12%。1-9月眾泰汽車累計銷量為201304輛,完成全年48萬輛目標的41.19%。第四季度,眾泰汽車會否再現業績奇蹟呢?

從歷史來看,眾泰汽車2017年“精準達標”背後的操作手法可謂疑點重重。

2017年第四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92.09億元,佔全年銷售額的44.26%,淨利潤6.56億元,佔全年淨利潤的57.7%。對此,深交所給公司發了問詢函,但公司的解釋是:“汽車銷售具有季節性,第二季度為淡季,銷量較低,從第三季度9月開始銷量開始逐步增加,銷售收入上升,第四季為全年銷售的旺季,銷量最高……公司於下半年推出了兩款新車型T700、T300……”汽車銷售是有季節性,但眾泰汽車T700車型已於2017年5月31日在浙江經濟重地金華正式上市,而並不是公司解釋的2017年下半年,且公司第二、三季度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2.51億元和58.08億元,第四季度的銷售收入躍升到92.09億元,幾乎翻番,所以此解釋有些牽強。同時,按照公司的說法,第四季是汽車銷售的旺季,但根據同行業數據,這一情況應該也會持續到2018年第一季度,而公司2018年的銷售收入一下從92.09億元跌落到54.45億元。銷售數據如此大起大落,難免有為了衝高2017年度的利潤,從而提前確認收入的嫌疑。

同理,從淨利潤變化來看,公司2017年第二、三季度的淨利潤分別為1.91億元和2.58億元,到了第四季度衝高到了6.56億元,而到了2018年第一季度又跌落到了1.41億元。

同行業來看,長城汽車(02333.HK)2017年二、三季度的銷售毛利率和銷售淨利率就比較接近,分別為16.33%、15.6%和2.64%、2.11%,從第四季度開始到2018年第二季度,銷售毛利率和銷售淨利率也比較接近,分別為19.05%、20.44%、19.24%和5.73%、7.96%、7.5%,比較符合眾泰汽車對汽車銷售季節的闡述。

眾泰汽車每年第四季業績的大幅增長,具有迎合大股東高業績承諾的嫌疑。

應收賬款高企

由於汽車行業銷售的特殊模式,其應收賬款一般比較低,而應收票據都比較高。而且,由於應收票據基本都是銀行承兌票據,在出票時,出票銀行基本都有到期承兌的承諾,所以持有應收票據的風險比應收賬款低很多。

但是,從公司披露的財務報告顯示,自2017年年末到2018年第三季度,應收賬款在增加,從44.55億元增加到了50.46億元,而應收票據在減少,這意味著應收賬款存在產生壞賬的風險。

與此恰恰相反的是,屬於同行業的長安汽車(000625.SZ)和長城汽車的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項目中,應收賬款變化不大,且應收票據的比重卻很大,每期末的應收票據均遠遠大於應收賬款餘額。

另外,通過比較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分別佔銷售收入的比例,眾泰汽車的應收賬款佔銷售收入的比例均較高,其中2016年年末至2018年第三季度,其佔比均在20%以上,而同行業的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應收賬款佔銷售收入的比例均小於5%,長城汽車更低。

商譽減值風險大增

公司的商譽主要由收購永康眾泰產生。2017年4月,原金馬股份通過全部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了永康眾泰100%股權,交易對價116億元。交易完成後,金馬股份更名為眾泰汽車,永康眾泰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在這筆交易過程中產生了65.52億元商譽。與之對應,眾泰股東鐵牛集團承諾公司2016年至2019年經審計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2.1億元、14.1億元、16.1億元和16.1億元。

根據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關於眾泰汽車購入資產業績承諾完成情況的專項審核報告,2016年,永康眾泰汽車經審計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約12.33億元,達到預測值。然而到了2017年,公司經審計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僅13.42億元,完成率約為95.15%。2016-2017年度,經審計後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營性損益的淨利潤合計為25.7億元,完成率約為98.28%,未達承諾。而公司也未對確認的商譽計提減值,深交所問詢函也有涉及。

公司的回覆稱,汽車產業是中國的支柱產業,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國內市場競爭異常激烈,2017年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04%,同比增速回落10.62個百分點。但在2018年10月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且國家新能源車補貼大幅滑坡的背景下,眾泰汽車想逆襲第四季度,恐非易事。

2018年前三季度,儘管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3.65億元,增長15.3%,但其淨利潤只有4.16億元,只完成了承諾業績16.1億元的25.38%。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對商譽進行減值處理,但若公司的業績持續未達標承諾,則將面臨鉅額的商譽減值風險,值得引起投資者關注。

大股東質押率高

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9月26日,控股股東鐵牛集團累計已質押的股份數為6.4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31.95%,佔鐵牛集團所持股份的82.31%。

質押率高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鐵牛集團很缺錢,那麼,上市公司是否會出手援助?

2018年6月,眾泰汽車旗下全資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永康分公司支付現金2.68億元,購買鐵牛集團持有的浙江省永康市經濟開發區某地塊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面積14.61萬平方米。

鐵牛集團於2017年10月僅花費1.1億元便拍得該地塊使用權,而此次交易評估基準日為2018年3月31日,同一宗土地使用權估值便猛增至2.68億元。這也就意味著,鐵牛集團轉手將土地賣予上市公司,短短5個月時間便大賺約1.6億元,交易價格的合理性值得懷疑。

但眾泰汽車表示,上述交易可滿足眾泰永康分公司未來發展的需要,有利於進一步拓展業務,保障公司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提升整體綜合競爭能力。

這一關聯交易的公允性和合理性暫且不論,2018年已過去四分之三,整個汽車市場放緩的壓力增加,眾泰汽車業績承諾“枷鎖”還能順利解套嗎?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聲明:本人不持有文中所提及的股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