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生,如果你還沒有這種風險意識,擔心將來用官司買單

曾經遇到一個很痛心的病例。

患者中年女性,低位直腸癌,腫瘤不大,下緣距肛3 cm。由於腫瘤位置低,術前簽字的時候,醫生說大概率要行腹會陰聯合直腸切除,也就是肛門切除,永久改道。術中經遊離後,醫生認為有保肛的可能,於是同家屬溝通,改行經括約肌間切除(ISR),超低位保肛手術。術後患者順利恢復;病理提示腫瘤侵犯淺肌層,淋巴結沒有轉移。

事情至此,看似都還是個完美的結果:直腸癌,超低位保肛,避免了改道,病理提示早期,也不需要放療、化療,預後又好。

事情轉機發生在數月後。

患者突然出現排便困難,經檢查考慮吻合口復發,機械性腸梗阻;於是,再次手術探查,發現腫瘤不只是吻合口復發,整個腹、盆腔也瀰漫分佈種植、轉移病灶。

這種結局,病人、家屬沒有想到,主管醫生沒有想到,當患者轉而到我院就診的時候,說實話,我也沒有想到。

家屬坐在我對面哭泣,哭訴著問我為什麼,為什麼一個早期的直腸癌僅僅數個月就進展到如此境地?不是說早期直腸癌手術效果很好,很多病人都有希望根治嗎,為什麼現在會出現滿腹腔的轉移?

我無言以對。

我回答不了這個問題,有些問題我也不能過多回答。

我拿過家屬複印的對方醫院的手術記錄看了看,又默默地放了回去,手術記錄寥寥數行字,過程中規中矩,最後赫然寫著“手術順利”。

這個病例對我的觸動很大,也讓我反思很多。

我有時在想,一臺直腸癌手術平均三、四個小時,中間那麼多的步驟,那麼多的操作,難道都可以用“順利”來概括?什麼樣的過程才叫“順利”?出血少嗎?時間短嗎?手術順利是否就意味著手術成功?

手術的情況,外人看到的只是手術記錄上寥寥幾行字,但是具體的過程、細節,可能只有手術醫生心裡才清楚,是否真的“順利”,恐怕只有參與手術的人才心知肚明。

我有時在假設,如果家屬拿在手的不是一張手術記錄,而是一段手術視頻,一堆手術圖片,故事情節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有外科醫生可能會問,家屬怎麼可能有手術視頻、手術圖片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但這個問題不應該問別人,而應該問外科醫生自己!

外科醫生不是喜歡炫技嗎,不是熱衷搞網絡直播,發手術視頻,曬手術圖片嗎?更甚的是,圍觀的人越多,外科醫生的內心越得意,熱情越高漲,虛榮心越膨脹。

大家當真認為自己手術做得那麼漂亮,那麼完美,不曬一曬,不炫一炫不足以表明自己技高一籌嗎?

我從事外科工作近二十年,自以為自己做的好些手術跟任何個人相比都毫不遜色,可是每次手術後當仔細審視手術錄像時,我仍然覺得有許多地方不完美、不完善,因而,每臺手術總會覺得還有些許遺憾。

有人說我是處女座情節作祟,是我要求太高,過於挑剔。

因為,每臺手術都會面臨許多不確定性,腫瘤位置、病人胖瘦,解剖變異,手術配合,醫生心態,護士情緒,甚至背景音樂,周遭環境等等,臺上、臺下發生的一切都會干擾手術操作,影響手術進程。

試問,在種種不確定性因素作用下,怎麼可能每臺手術都完美無暇?事後以挑刺的態度,以批評的眼光審視手術錄像,怎會找不出問題?

但是,問題的關鍵在於,不出狀況則已,一出狀況,其他人就會把結果跟這些因素聯繫起來,跟你的手術操作聯繫起來,相關不相關的,確定不確定的,一股腦的都算到你身上。

你何以辯白?

事後諸葛亮的聰明總是賽過任何人,秋後算賬的人以結果為導向,即使你沒錯,但是你如何證明自己沒有錯?如果沒有錯又為什麼會發生不好的結果?

你何以解釋?

很久以前,週末觀看一個同行在線直播直腸癌手術,看熱鬧的人很多,捧場的人也很多,但是我看完直播之後卻深為擔憂。

雖然很多人都在恭維手術很“成功”,但在我看來,中間一些細節很值得商榷:在離斷直腸腫瘤之時,醫生反覆在腫瘤上面“揉搓”,無瘤原則在哪裡?閉合器緊挨著腫瘤下緣離斷,術中又沒有做冰凍,根治觀念在哪裡?遠端直腸多次閉合,又是超低位吻合,理論上術後吻合口瘻的幾率大大增加,術中不做預防性造瘻又沒有徵求家屬意見,醫療安全意識又在哪裡?(只是舉例,請大家切勿對號入座!)

如果不是網絡直播,書寫手術記錄時很多細節大可以做些“技術處理”,寫得標準規範,可以自圓其說;但是,在線直播了,全國人民都看到了,而且還有回放功能,可供下載,反覆觀看。這個病人術後如果出現吻合口瘻或其他併發症,或者術後出現腫瘤復發轉移,生存時間不及預期,一切都有證有據了,家屬拿著手術視頻找專家鑑定,找法官申訴,你何以辯解?

很多外科醫生都自以為手術做得很漂亮,做得很完美,可是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所謂“漂亮”、“完美”的手術。是否漂亮、完美只是取決於挑剔的程度,取決於看問題的角度而已!

手術直播、手術視頻雖然是針對專業人士,但觀看門檻沒有任何限制,任何感興趣的、或者別有用心的人都可以觀看錄像;手術圖片雖然是發在醫生朋友圈,但每個人的朋友圈都可能魚龍混雜,圖片冷不丁就可能到了不該到的人手上。

其實,我並不是故意要把醫生和病人敵對起來,讓醫生像防賊一樣防著病人,這沒必要,也不應該。醫患都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共同的敵人是疾病,是病魔。我只是想提醒廣大外科醫生,醫生和病人由於對醫學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同,對疾病預後的認識水平不同,對治療目標的希望預期不同,很多時候容易產生理解、認識、預期上的差別。

一段手術視頻,醫生認為很滿意的,患者未必認同;一張手術圖片,醫生自以為很得意的,患者有可能不以為然。

而醫患糾紛,不論醫方的診治有沒有過錯,診療是不是合乎規範,只要醫方的行為達不到患方的預期就有可能發生糾紛。

關於疾病診療,對患方來說,更注重結果;對醫方來說,更看重過程。但問題在於,醫學是充滿不確定性的科學,好的過程並不預示著一定有好的結果!更何況,只要放在足夠倍數的放大鏡下,所有過程怎麼可能都完美,雞蛋裡都能挑出骨頭,更何況是臨床醫療,更何況是外科手術?

授人以柄是人際交往中最大的忌諱,也是臨床醫療中最大的風險點。

外科醫生,醫療安全常記心頭,糾紛防範警鐘長鳴。診療要做到規範,手術要做到極致,學術要交流提高,但是千萬要有風險意識,別讓粗心大意成為職業生涯的絆腳石,別讓虛榮炫耀成為對簿公堂的呈堂證供。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微信群:請加管理員微信linchuangkuakao,請務必標註您的專業、學歷、職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