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弱小国家,从中国拿走三样东西,三十年后迈向强国行列

他们既千秋万代忠心于一个天皇,又在现代社会中大搞开放,看似没有全局观的行为其实都诉说着他们唯一的愿望:要永远强大!

世人常论中国乃儒家之传承,但是世界上有儒文化的不仅仅是我国。还有其他东亚国家,我国古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可谓极其深远。因为曾经儒学就是富国强国的必修之课。然而由于每个国家也有每个国家的不同国情,我们更倾向于儒中的仁、孝,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国家则更青睐忠、耻。

说起日本,忍不住让人想到《菊与刀》。了解一点日本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民族。它跟德国一样是一个以A型血人为主的国度。其骨子里有种对标准和规则的崇拜,一边是情感的温婉,如日本电影带给我们的静静的震撼,一边则是武士手中紧握的脱鞘的刀锋,如神风特攻一样变态血腥。他们既千秋万代忠心于一个天皇,又在现代社会中大搞开放。看似没有全局观的行为其实都诉说着他们唯一的愿望:要永远强大!

亚洲一弱小国家,从中国拿走三样东西,三十年后迈向强国行列


中国一直是它们强大的导师,日本的强盛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一衣带水的邻国,也就是我国。他们从我们这学到的技术数以千计,唐时曾大批派遣留学生到大陆来学习,期间涌现了很多为中日友谊付出努力的著名人物。再比如说,他们从我们这学会了做豆腐。这个国家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也许他们不是某种学说或者某项技艺的开创者,但却能把所有事情做到极致。也因此成了当时甚至到如今都不可小觑的国际力量。

亚洲一弱小国家,从中国拿走三样东西,三十年后迈向强国行列


黑船事件只是推动日本从弱变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其真正强大的原因其实和中国息息相关。

其一、历史。上文也提到一海之隔的距离并不能挡住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日虽然历史不如我国悠久,但最初与中国的往来可以追述到汉代。那时的日本还处于原始社会,不要说文化了,连像样的贡品恐怕都拿不出来。后来到了唐,日向中送遣唐使,后来还进行了一次中朝对日的白江口战争,日惨败,前者让后者意识到了自己的狂妄自大,于是日向唐送出留学生学习各项文化,尤其在政治,佛学等方面极为突出,这种友好关系长达200多年。在这期间里,日仿照唐的模式建设自己的国家,直至今日还能看到如京都这样的城市里屹立着1000多年前的木质建筑,他们对于古文化的保护也可见一斑。

在我国国难当头时,那时我们第一次开眼看世界,当时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各种书籍,其中最著名的是海国图志,日当时的有识之士将此书介绍到他们国家,一定程度上推动他们国内的维新运动,很讽刺的是清政府当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家的马跑到别人家里干活去了。让人深感惋惜。

其二、文化。我们都知道从汉代起,中国独尊儒术。这儒道是我们的正统学术,阴谋论一点说,无论何种文化的有意识传播都是一小部分人对大多数人意识形态的引导,而我国历史上封建朝代多重视中央集权的家长制,所以劝导国人要仁义中庸不要极端,要孝顺温和。而日则利用了忠义之说,他们对《三国》的耳熟能详程度不输我们。这便衍生出了后来拼死效忠的武士道精神,人要像一把剑一样,活着要赢得战斗的荣耀。直到今天这种观念都在日民族精神的DNA中。

亚洲一弱小国家,从中国拿走三样东西,三十年后迈向强国行列


其三,经验。历史上中、日、朝的大小战争不断,虽然在近代史之前对中来说从来都是小打小闹,因为实在日这么个巴掌之国自己成不了什么气候,可是即便是这样也可以略见日的野心,蚂蚁敢挑战大象不全因为目中无人,也还可能因为有些人总觉得生于忧患,而忧患意识往往让人不会落后。日就是在这种自发或无意识的活动中不断强大,直到近代美国的船坚炮利轰开了日的大门,与中不同的态度让日在近代就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那就是不断的向对手学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有不断的坚持和自省,当然关于侵略这事他们是从来没有反省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