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牽手“德國製造”數字經濟成合作核心

浙江牵手“德国制造”数字经济成合作核心

浙江牵手“德国制造”数字经济成合作核心

昨天,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進入第二天,浙江省在進博會期間的重磅活動——浙江—德國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峰會對接會正式舉行。德國製造代表著世界先進的製造技術,而浙江作為中國傳統制造業大省,兩者的“牽手”,令人遐想無限。

現場,浙江民營企業的代表——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作為首位特邀嘉賓上臺發言。作為一名傳統制造業企業家,對於如何應用新技術,插上數字的翅膀,他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據悉,本次對接會的主題是“數字讓產業和貿易智能化”,約50家德國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領域的“世界500強”、行業龍頭和隱形冠軍企業的80多位董事長、總經理等高管和浙江200多個企業代表開展對話和交流。

娃哈哈的數字化

浙企與德國合作的樣本

“在業界,在杭州,娃哈哈一直被標定為一個製作飲料和食品的傳統產業。實際上,許多人不知道,娃哈哈開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推動傳統飲料和食品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工程項目已有20多年。”宗慶後在演講中表示,在此次展會期間,他打出大手筆,和其他十多家來自浙江的大佬們一起,與德國企業簽訂了14個項目,總簽約金額達5億美元。

“娃哈哈從最初的幾億元營業規模,發展到最多達700億元營業規模,這些都是仰賴於信息化、網絡化的支持。”宗慶後介紹,娃哈哈早在1998年就開始了信息化之路。從2016年開始,娃哈哈在西門子公司的支持下,成功打造了運轉速度達到每小時54000瓶瓶裝水產能的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數字工廠”,並受到業內同行的高度認可,娃哈哈“食品飲料流程製造智能化工廠項目”入選全國首批工信部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

擁抱數字經濟

浙江德國有廣闊空間

浙江和德國之間的合作,由來已久。

眾所周知,德國是全球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擁有先進的製造業體系,生產的汽車、化工、電子、機械等產品享譽世界。數據顯示,2017年,浙德雙方實現貿易總額146.9億美元,同比增長8.0%;截至2018年6月底,雙方投資總額累計達到60多億美元。

事實上,浙江和德國在數字經濟方面互補性很強,推動德國“工業4.0”與數字浙江建設相結合,不僅能為兩地產業升級帶來巨大推動力,也將為兩地企業創造巨大商機。

作為全球首次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進口商品的採購額也是此次進博會的矚目重點。

宗慶後也認為,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儘管中國製造業產值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但是大量中小製造企業缺少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設備,這正是德國企業可以與中國企業合作的巨大空間。

相關專家表示,包括娃哈哈在內的共計14個浙江德國項目簽約。這些項目既有戰略合作協議,又有進口採購協議,還有投資協議,總簽約金額達5億美元,充分表明了浙德企業的經貿合作具有廣闊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