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杜甫的《登岳陽樓》被評為“五律第一”,你怎麼看?為什麼?

彭吉光


杜甫的這首《登岳陽樓》,南宋劉辰翁譽其“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明代詩評人胡應麟更是將其推為盛唐五律第一。

此詩算不算盛唐五律第一,當然很難評定,但它是一首唐詩巔峰詩作,應該不會有人懷疑。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的這首詩,寫於大曆三年(768)冬,此時,已是他生命中的最後兩年,嚐盡人生漂泊流離,看盡家國山河破碎,老病的杜甫,乘一葉孤舟漂泊到了嶽州,登上岳陽樓,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

岳陽樓,傳聞是三國時東吳魯肅操練水軍的閱兵臺,唐時張說在臺上建樓,常邀文人學士登樓賦詩,但尚無岳陽樓之名,到李白杜甫,始以岳陽樓為題。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洞庭水,即洞庭湖。

很早以前,就聽說過洞庭湖的勝景,今天,終於登上了岳陽樓,可以一覽洞庭湖的美景。

這一句看似平淡的敘述,卻飽含著詩人杜甫的無限感慨。

杜甫聽聞洞庭湖的美景之時,還是大唐盛世之時,那時,他還年青,有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人生理想,如今,他終於登上了岳陽樓,但是,大唐盛世已經不在,江山風雨飄搖,而他自己,也已老病孤獨,只有一葉孤舟漂泊在江河湖海之上。

理解了這一聯中的內涵,就會明白接下詩中的人生感慨與家國之憂了。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chè):分裂。大致來說,洞庭湖在楚地之東,在吳地之南,中由湖水分開,故曰“坼”。

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晝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乾坤亦可泛指天地。

壯闊的洞庭湖,將吳地和楚地分裂在湖的兩邊,天地日月,晝夜漂浮在洞庭湖上。

明代胡應麟《詩藪》中評:“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浩然壯語也,杜“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氣象過之。

寫洞庭湖的詩,以孟浩然的《臨洞庭湖上張丞相》杜甫這首《登岳陽樓》最為經典。孟浩然的“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以如椽巨筆寫出了洞庭庭湖的壯闊景象,但杜甫的這句“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氣象更大,洞庭一水,中分吳楚大地,內浮天地日月,展現出杜甫廣闊的人生視野。

這一聯不僅寫了洞庭壯景,它還隱喻了家國現狀,湖坼吳楚,象徵著家國分裂,水浮乾坤,象徵著江山飄搖,這一聯為尾聯的抒情作了隱伏。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無一字:音訊全無。 字:這裡指書信。

如今,親朋好友音訊全無,自己又老又病,只有一葉孤舟相伴。

這一聯,由前面壯闊的洞庭景象,突然轉入孤寂的個人現狀,形成強烈的反差對比。“寫景如此闊大,自敘如此落寞,詩境闊狹頓異”,“不闊則狹處不苦,能狹則闊境愈空。”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戎馬:指戰爭。關山北:北方邊境。史載,大曆三年秋冬,吐蕃屢次入侵大唐隴右、關中一帶,京師戒嚴。

憑軒:靠著窗戶或廊上的欄杆。涕泗(sì)流:眼淚禁不住地流淌。

關山之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憑欄遠望,眼淚禁不住地流淌下來。

尾聯從個人境遇轉入家國現狀,無論是個人還是家國,都處於風雨飄搖的境地,所以詩人的情感再難抑制,忍不住流下眼淚。

杜甫的這首詩,入筆平淡而有無限感慨,次聯寫景氣壓千古卻又隱喻著家國現狀,在闊大的景象面前轉而寫自己孤寂的人生境遇,形成強烈的闊狹對比,最後上升到家國之思,承住頷聯的千鈞筆力。杜甫如同一位擁有絕世神功的大俠,揮舞著一把萬斤巨劍,卻運轉自如,大處可一劍蕩平千山,小處可飛劍雕花,更難得的是能收能放,從心所欲。

當然,作為詩聖杜甫,我們不能忽視詩中的情感,在壯闊的洞庭景象面前,詩人既有人生之苦,又有家國之痛,展現了杜甫的人性與聖心,詩中的情感感人而真實,是此詩千古傳唱的精神支柱。

答者:謝小樓


謝小樓


這根本是一家之言,不足為憑。

《登岳陽樓》寫於大曆三年(七六八)十二月,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其中首聯很明顯是化用李白的詩句。

乾元二年(七五九)秋,李白流放夜郎遇赦歸來登樓賦詩,寫下了《與夏十二登岳陽樓》首聯為: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但是相比之下杜甫的首聯比起李白的首聯遜色得多。這裡就不再講解了。

頷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意思為:“吳楚兩地在這裡被分割開來。整個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動”。必須承認,在古代歌詠洞庭湖的名詩佳篇中,此聯最負盛名。詩人在岳陽樓上面對“廣圓五百里,日月若出沒其中”的洞庭湖,頓感天地之蒼茫,洞庭之浩瀚,與普通人不同或者說與杜甫一貫“悲天憫人”的作風不同,作者在這裡突然變成了浪漫主義詩人,神馳萬里,物遊天外,從太空或者說神的角度看到了洞庭湖作為吳楚兩地的分界線,同時似乎又看到天地日月都在湖面上漂浮,這是何等壯觀的聯想,境界宏大,氣象萬千。可以與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媲美。清代詩人王漁洋說此聯“雄跨古今”,絕非過譽之詞。

頸聯對仗工整,但是從頷頸兩聯的連接來看,絕對是敗筆。可以這麼理解:杜甫頸聯把詩的境界拔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後。。。。。。然後杜甫就不知道咋寫下去了,畢竟他不是李白這種純粹的浪漫主義詩人,所以又回到了他以往習以為常的“悲天憫人”的老路上來。這一高一低之間,過於牽強,拼湊的痕跡過於明顯,所以我的打分是:不及格。

尾聯延續頸聯之意,表達他常見的這種窮困潦倒的悲傷情緒。

因此整個《登岳陽樓》被作者切割成兩個部分。很顯然,在上半部分,首聯過於普通的杜甫在頷聯試圖追趕李白等人的浪漫主義高度並且獲得了局部的成功,但是,在登頂之後,杜甫很快發現自己再也無能無力,不得不在頸聯和尾聯狼狽地摔落到了山底。

但是無論如何,在通向浪漫主義的道路上,有個名叫杜甫的人他曾經留下了千古名句,雖然只有一聯,也足矣。誰能說杜甫的努力沒有回報呢?

當然,所謂五律第一,那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杜甫的這首隻有一聯千古名句的《登岳陽樓》的。

著名文學家施蟄存先生也說過“這首詩的思想內容,並沒有什麼突出之處。”

讓我們看下李白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看看真正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如何輕鬆駕馭

這種壯觀宏大的場面的。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從樓川到雁山再到雲天逐步拔高,最後回到醉人,自然而然,渾圓無礙。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李白的這首詩,根本排不上五律前十。

然後。。。。。。讓你把眼鏡再跌碎一次:在前十中有杜甫的兩首詩,包括《旅夜抒懷》和《春望》。

那麼問題來了,你認為誰的五律能排第一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明月山脈



太白無翼翱世界,子美有丘謫中原。為讓詩詞門外的醬油看懂,白話翻譯如下: 李白身無翅膀瀟灑翱翔世界,杜甫雖有孔丘撐腰謫居中國。


將杜甫這首《登岳陽樓》二流貨捧為五律第壹,意識形態作怪指鹿為馬,杜甫登上詩聖神壇,確實有力壓群雄的絕唱:“每飯不忘君”——謳呀空前絕後震撼到骨髓沸騰,“吃每頓飯都不會忘記皇帝的恩賜”!請問有哪個帝王不喜歡,孔孟之徒自然會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愛屋及烏不論他寫什麼,即使烏鴉也要吹噓成孔雀。


任何人都可以看出:《登岳陽樓》意境娘炮哭哭啼啼,造句起低尾句低中間平,雖有壹聯肥腸優秀,對律詩而言獨木不成林。相比李大甩的《與夏十二登岳陽樓》、孟夫子的《望岳陽湖贈張丞相》,相差好幾層樓呢。大甩依然漂逸瀟灑,夫子則是超脫淡泊,這兩首詩二選壹,你會選擇誰呢?

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塌,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孟浩然《望岳陽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坐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杜甫《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湖,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克萊爾《七律·幾人每飯不忘君》:


屈原尚須國士薦,郭氏謳心名人軒。太白無翼翱世界,子美有丘謫中原。


仙家從來瞰娑婆,凡夫畢生仰長安。幾人每飯不忘君,億民背誦神鷹篇。



克萊爾A


個人覺得旅夜書懷更好,才算是杜甫五律的代表作。

旅夜書懷(唐·杜甫)五律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清溪詩詞


首先,評某某詩是什麼第一第二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其次,各家詩詞話中也沒有把杜甫的《登岳陽樓》評為“五律第一”。


我們先談談詩,再來說其他的。

通常老杜的這首《登岳陽樓》,都被拿來跟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相比。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登岳陽樓丨杜甫》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丨孟浩然》

自古以來,寫兩首詩的批評太多了,能講的都講盡了,我也不能說的更好,只能略微淺談一些。當然,所有的評論都是一邊倒的說杜甫比孟浩然的好,對於孟詩最高的評價也就是:

清代邢昉《唐風定》:孟詩本自清澹,獨此聯氣勝,與少陵敵,胸中幾不可測(“氣蒸”一聯下)。

杜詩前四句就不多說了,千古名句,氣魄絕大云云業已說盡,但這首詩最好的地方並不是說他的寫景寫的好,而是在如此闊達的景物,突然轉到“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之狹小的沒落感,一般來講,這種大小反襯的對比,再往後寫,是很難寫的----若順承頸聯則小氣,若再轉另一層,筆力不夠則易轉促下,觀之老杜“戎馬關山北”句,另開一層,又胸襟氣勢與頷聯等若,這種筆力便是杜甫詩的精髓所在。


說了完了詩,談談歷代評價。雖然《登岳陽樓》寫的好,但並沒有誰就把這首詩定為五律第一了-----至多也就是說是千古絕唱、抑或登樓詩第一而已。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元氣渾淪,不可湊泊,千古絕唱。

而且這種評XX詩是第一的套路,都是明、清文人乾的的,跟現在粉絲號票給自家偶像爭第一一樣的。

所以啊,讀詩欣賞就好了,非得去幫別人爭個第一作甚?看的懂,說的有道理也就罷了,但如今喜歡評這評那的,有幾個看的懂的呢?





無聊到巔峰


“故人故情懷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見"。

好文好詩,願君多採擷,此景最相思。


快樂人生40206654


那來第一,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數詩詞第一都不如毛澤東的詩詞,他是首首都能氣貫山河,驚天動地!為天下人而作!為什麼也,因為他雄心壯志不同,立場背景不同,所以用詞手法不同,非他人能比之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