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火燒30萬曹軍面無懼色,火燒藤甲兵為何卻說“必損陽壽”?

孫雪涵


一個“火”字將諸葛武侯神話,這是《三國演義》的獨特魅力!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一生共放了五把大火,前三把火(火燒博望坡,新野,赤壁)燒出了天下三分的局面,也燒出了自己光輝的前途,最後一把火(火燒上方谷)則是留下了無盡的遺憾!然唯獨第四把卻是燒得百感交集,心中愧疚,以致發出了“必損陽壽”之言,這便是著名的“火燒藤甲軍”。想當年諸葛亮初出茅廬時,火燒曹軍數十萬尚無顧慮,為何南征時,不過火燒三萬藤甲軍卻發出如此感慨呢?在我們看來主要有兩大原因

戰爭性質不同

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都是為了自保的防禦戰爭。時曹操南征,孫劉為求自保,抵抗曹操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諸葛亮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燒博望坡大敗,火燒新野大敗曹仁,火燒赤壁直接解決了曹操對南方的侵犯,按小說之言,這是正義的自衛戰爭,所以縱使諸葛亮燒殺了數十萬曹軍,依然毫無懼色。

而火燒藤甲軍則大不相同,這是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是諸葛亮為了征服南方少數民族,主動發起的戰爭,和當年曹操南征孫劉的性質是一樣的!所以在小說中我們也能看出當時諸葛亮南征時的自責和矛盾心理。

火燒藤甲軍罪孽過於深重

雖說火燒藤甲軍不過三萬人,在人數上遠比不上當年諸葛亮火燒曹軍的數量,但其中有兩個至關重要的方面,是火燒曹軍所不具備的。

其一:殘忍程度遠勝火燒曹軍;藤甲兵所穿的藤甲雖然刀槍不入,但遇火即燃,時諸葛亮用計將藤甲兵引至於一狹長的山谷,用火攻之,三萬藤甲兵被困在山谷中根本沒有任何求生的機會,只聽見一片哭天搶地,痛苦掙扎,最後無一生還。第二天,山谷中瀰漫著一片屍臭,可謂十分慘烈,這可比火燒曹軍時要陰毒多了。

其二:這是滅種之戰。這一點是最為關鍵的,時諸葛亮火燒藤甲兵後有言:

“吾今此計,不得已而用之,大損陰德。……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者,是吾之大罪也!”

其中說到了“不留種類”,這意思大概和絕後就差不多了!想國王兀突骨在死在了這場大火之中,這對於烏戈國來說無疑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很有可能這個民族將會因此而滅絕,國王死了,國家的防禦力量也沒了,這個民族還有什麼希望呢?

這便是諸葛亮為何心中愧疚,發出“必損陽壽”的原因。

當然,其實諸葛亮的這五把火都是小說之言,其中火燒赤壁乃周瑜之謀,所以大家也不必過於當真!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我們就來看看諸葛亮火燒藤甲兵的具體經過吧,我們都知道諸葛亮七擒孟獲,最後一擒就是火燒藤甲兵,孟獲被諸葛亮第六次抓了之後,就請烏戈國主兀突骨率著三萬藤甲兵來幫助。

這個藤甲實在是了得,是山澗石壁上的藤經過多重工藝和處理,沾水不溼,可以用來渡江,刀箭不入,只是他們忽略了一點,這種藤甲不怕刀槍,但怕火呀,而且諸葛亮還是用火的高手,可能他們久在西南,不太瞭解中原的情況。

諸葛亮讓魏延偽敗,留下了很多糧車,將藤甲軍引進了盤蛇谷,然後用橫木將谷口給堵住,而諸葛亮早就安排馬岱在盤蛇谷裡藏了很多火炮,而糧車裡面裝的都是火藥,火起後,整個場景確實是很慘。

三萬藤甲兵的死狀實在是有點恐怖,諸葛亮邊看邊流淚邊嘆息說,我雖然有功於社稷,但是必折損陽壽呀,其他人也是不忍心來看。

諸葛亮每次擒拿孟獲的時候,所造成的損失其實都不大,只有這一次,將三萬藤甲兵用一種很殘忍的方式殲滅了,諸葛亮是想收復南中地區的,這些藤甲兵很無辜的,諸葛亮其實並不想殺死他們,而且是用這種方式。

諸葛亮的敵人是魏軍,所以諸葛亮在用火燒上方谷的時候,是沒有這種想法的,而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所做的事情是獻火計(周瑜也想到了),草船借箭,借東風,也就是說燒死曹軍的,是周瑜和黃蓋,而不是諸葛亮。

而周瑜在打江陵的時候,肋部中箭,受了重傷,第二年病逝,而黃蓋在赤壁之戰的時候,也中箭掉入了水中,幸好被韓當所救,也就是說折陽壽的人是周瑜和黃蓋。

不過,就從三國演義的邏輯來說,火燒藤甲兵折陽壽的情節,主要是為諸葛亮在五丈原用祈禳之法增加壽命,七星主燈被魏延一腳帶風給撲滅,而做鋪墊,諸葛亮明白自己失敗的原因,這就是天命呀。


歷史簡單說


不知道這個火燒三十萬曹軍指的是不是赤壁之戰,但不管是火燒30萬曹軍,還是火燒藤甲兵,這都是演義裡的說法,真實歷史並非如此。在演義裡,孔明也不止燒了這些,還有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上方谷等。

而為何唯獨在火燒藤甲兵時,說了必損陽壽,這應該是演義裡的漏洞了。這裡就不談正史,按照演義的思路來解釋一下吧!

古人做了壞事,就會說損了陰德,損了陰德,則會折損陽壽。這裡孔明說必損陽壽,自然指的就是他覺得自己在這場戰役中太過於殘忍了!

首先,他燒的是藤甲兵,藤甲本身就懼火、易燃,被燒後相比其他戰役中的士兵來說更加痛苦,存活的概率更低。在其他戰役中,若被燒傷還估計能被搶救下,穿了藤甲遇到火就註定死翹翹了。這也是為什麼三國殺裡,穿了藤甲遇到火殺與火攻,要扣兩滴血了。火燒藤甲兵太過於殘忍,藤甲兵死的太痛苦!

在演義裡諸葛亮也是看到對方的三萬藤甲軍被燒得互相擁抱,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全部死於谷中,臭不可聞,才哭著說出了這句話。

其次,演義裡向來是尊劉貶曹,對於曹操稱其為曹賊,他的手下自然是助紂為虐。在其他火戰中誅殺曹軍是替天行道。但藤甲兵不同,藤甲兵是孟獲從烏戈國借來的,並不是曹軍的那種的不義之師。

其實演義安排諸葛亮說這句話也有為後文做鋪墊的作用。演義中的諸葛亮設定是神通廣大,什麼都懂,死亡自然也是測算出一二。他這裡說損陽壽也是為了後來自身早逝於五丈原做鋪墊。正因為他火攻損的陽壽太多了,損的甚至都不讓他借七星燈來續命的地步了!



演義中這樣安排不僅是為將諸葛亮神化,更是為了突出他的忠心,為了輔劉成就大業,不惜犧牲自己陽壽。不過諸葛亮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確實也配的上這波神化!


夏目歷史君


首先這是三國演義情節,所以只在演義之內討論。

有人說,諸葛亮一生用兵,無過於“水火”二字。孔明從初出茅廬開始,先燒博望,再燒新野,赤壁借風,因他而亡的燒死鬼也不少了。為什麼只有在火燒藤甲兵以後,才說“必損陽壽”呢?

火燒藤甲兵的情節,出現在第九十回、《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中。

且說孟獲被孔明幾擒幾縱,始終不肯心服,但自己又實在打不過。萬般無奈之下,手下帶來洞主獻計說:東南方有一烏戈國,那裡的特產藤甲,用山藤浸油反覆晾曬製成,刀箭不如。不如去向那裡求援。


孟獲到烏戈國求助,國主兀突骨一口答應,派兵三萬前來幫助。藤甲刀槍不入,所以蜀軍吃了大虧,連打幾個敗仗。孔明看出藤甲的弱點,雖然刀槍不入,但是用油浸來之作,肯定是易燃物。於是用詐敗誘敵的辦法,把藤甲兵引進盤蛇谷裡,放上一把火,把藤甲兵全部燒死。

孔明在山谷上方觀戰,見到谷中的慘狀,不禁喟然長嘆:

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時,只見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皆死於谷中,臭不可聞。孔明垂淚而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左右將士,無不感嘆。

為什麼之前用火攻時,孔明沒有這種感慨呢?這是因為,諸葛亮並非因為殺人而感嘆,是有另外的原因:

孔明歸到寨中,升帳而坐,謂眾將曰:“……藤甲雖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見火必著。蠻兵如此頑皮,非火攻安能取勝?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者,是吾之大罪也!”

烏戈國是一個“少數民族”,人口數想必不會很多。現在一下死了三萬,還都是壯年男性,族群的存續一定會受到很大影響,說不定就此滅族了。就是孔明所說的“不留種類”。

斷掉一個民族的傳續,這當然是大罪過。

但是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蠻兵如此頑皮,非火攻安能取勝?”所以為了“有功於社稷”,諸葛亮也只好選擇“必損壽矣”的這一條路了。


北門猿


藤甲兵指身著藤甲的士兵;藤甲是以西南荒蠻之地所生野藤為原料,經能工巧匠加工製作藤甲,又以桐油浸泡,七七四十九天後才製成。此甲又輕又堅,善能防箭,刀砍槍刺不入,遇水不沉,戰場之上所向無敵。

按照布依族先民的製作程序,一套藤製鎧甲要兩年時間才能完成,首先砍來青藤編制好藤甲後,再用桐油浸泡。用桐油浸泡的目的是讓藤甲更具韌性。浸泡48小時後,將藤甲拿出晾乾,至少要晾兩個月,然後再用桐油浸泡,如此反覆5次,一套藤甲才算完成,這樣的藤甲才敢穿著上戰場。後諸葛孔明南征之時,用火攻之計,火燒盤蛇谷,大破藤甲軍。

正史記載:三年春,亮率眾南征,詔賜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事在亮集。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漢晉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曏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諫亮,亮曰:“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

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描述可謂是如一神人一般,但是其中有一個是記載的最多的,那就是玩火,各種火攻,因此,諸葛亮可以說堪稱玩火的專家了,火燒了曹操30萬大軍不說,更是在征服南蠻烏戈國的過程中火燒藤甲兵,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是就在火燒藤甲兵的時候諸葛亮卻說了一句話,“必損陽壽”,為什麼燒死了曹操三十萬軍馬卻沒有這麼說,火燒藤甲兵卻說會損陽壽呢?

首先,我們從諸葛亮火燒曹操大軍開始,據《三國演義》記載,諸葛亮總共玩過五次火,第一次在諸葛亮剛剛出茅廬不久便對曹操用了第一把火,在博望坡火燒夏侯惇,立下了第一功,第二次火燒新野,那叫一個慘啊,燒死曹操無數兵馬,第三次,雖不是放的明火,卻借了一把東風,大敗曹操於赤壁之中,第四次一把大火把突骨兀的藤甲軍燒的一乾二淨,第五次北伐是在葫蘆谷火燒司馬懿父子沒有成功。似乎每一次玩火都燒掉無數生靈,卻唯獨第四次火燒藤甲兵的時候會說必損陽壽。

火燒藤甲兵是有根本區別的,戰後,諸葛亮當時心情要矛盾複雜得多,這是發生在諸葛亮七擒孟獲,最後一次擒孟獲發生的事。孟獲連續被擒放,於是請來烏戈國國主兀突骨帶三萬藤甲兵來助戰。

藤甲兵讓蜀漢士兵的箭射不進,刀砍不斷,連精銳的魏延軍都被他們打敗。而且蠻兵的藤甲還可以浮在水上,士兵困了,可以直接坐上面,順流而下,靈活使用,十分難纏。諸葛亮來到盤蛇谷,根據地形,說了句“天助我也”,便心生一計。於是,讓魏延詐敗誘敵,引兀突骨並三萬藤甲入谷,斷了谷口,引燃火藥,三萬人要麼被火藥炸得頭臉模糊而死,要麼被火燒得捲曲而死,十分慘烈。

諸葛亮看到這番情景後,不禁垂淚,雖打贏了,但是損陽壽呀。

火燒30萬曹軍時,曹軍是進攻方,劉備是防守方,換句話說,曹操是侵略者,劉備是抵抗者。在諸葛亮心裡,他是安漢興劉,輔佐劉備(漢室代表)對抗反賊曹操(篡漢代表),符合傳統士大夫忠君愛國的政治思想理念。

火燒藤甲兵則不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劉備早已在西川稱帝,在諸葛亮心裡,南蠻軍其實都是西蜀子民,只是受了蠻王蠱惑才會造反,他燒死的是30萬受到矇蔽的無辜的西蜀子民。

所以,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身份,感受肯定不同。


天天有菜譜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南征孟獲,是諸葛亮軍事生涯中最輝煌的一筆。在這之前,諸葛亮從來沒有作為軍隊的第一統帥出戰,在他之上有劉備,身邊又有關羽和張飛掣肘。在這之後,諸葛亮六出祁山,雖有勝績,但終究沒有實現其北伐中原的戰略目標。事實上,南征孟獲是諸葛亮唯一一次完全取得戰略目標的戰役。在這之後,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很自信地說道:“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但是也正因為南征孟獲是以諸葛亮為第一統帥的戰爭,而且是以強凌弱的一次戰爭,諸葛亮身上的包袱也重了起來。之前劉備較曹操為弱,諸葛亮火燒新野、博望坡、赤壁,都是為了求生存。縱然德行有虧,還有劉備這個擋箭牌。然而諸葛亮南征孟獲時,是強於敵人的。他既然同意了馬謖的“攻心計”,但不應當過分屠殺生靈,火燒藤甲兵一戰,是諸葛亮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做出的殺戮。

此一時,彼一時,弱者能給自己的求生本能找到藉口,但強者卻很難證明屠殺的正確性,諸葛亮心裡大約也很難邁過這一道坎,這才感嘆:必損陽壽。當然,這只是立足於《三國演義》,真實的歷史中,孟獲是否存在,尚沒有公論,更不要說七擒七縱、火燒藤甲兵了。


亞歐研究寮


諸葛亮在民間故事中,那絕對是有史以來的火攻第一人。諸葛亮一生中,總共放了五把大火,前三把大火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天下大局;第四把收復了南越諸部,為北伐奠定了基礎;第五把火,天助司馬懿,預示了“三國歸晉”的天下大勢。如果誇張點說,諸葛亮的“放火”人生,基本上概括了整個三國的歷史發展過程。

孔明放了這麼多把火,為什麼燒曹軍時面無懼色,甚至是悠然自得,洋洋得意;而火燒藤甲兵時,卻潸然垂淚說,“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這麼哀傷的話呢?我們來看看諸葛亮歷次“縱火”的過程就明白了。

演義中,諸葛亮一出場就是三把大火,把曹操及其手下的眾多名將燒的是灰頭土臉、狼狽不堪,簡直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我們也因此得到了一句俗語,“新官上任三把火”。

總結起來說,諸葛亮“火燒博望”、“火燒新野”、“火燒赤壁”,其實並沒有把事情做絕,而是給曹軍將士都留了退路的。諸葛亮的目的都是擊退,而不是滅絕。況且,燒曹操是燒的對手,燒的敵人,沒有什麼心裡負擔。諸葛亮當然燒的輕鬆愜意,洋洋得意了。

“火燒博望”,主要燒的是比較虎的夏侯惇及其糧草,燒死的曹軍士兵並不多,雖然夏侯惇此戰損失大半兵馬,但多是因為起火慌亂,互相踐踏,或者混戰中戰死的。諸葛亮也並未截斷所有退路,夏侯惇、于禁、李典等主要將領都通過小路順利走脫了。

“火燒新野”,主要是一場撤退和遲滯曹操大軍的掩護戰。諸葛亮安排燒城時,事先清空了新野城,城中並無百姓;在設伏兵時,讓趙雲帶人堵住了西、南、北三門,但是“留東門”給曹軍撤退。“火燒”其實還是擾亂曹軍軍心的計策罷了,最主要的還是趙雲、張飛、關羽等將領,在曹軍撤退時的掩殺。

“火燒赤壁”,這個主犯是周瑜,打手是黃蓋,諸葛亮頂多就是個“借東風”的幫兇而已。況且,諸葛亮還安排關羽去守華容道,即放了曹操一條生路,還讓關羽還了曹操當年的不殺之恩。這諸葛亮做的善事呀,諸葛亮當然沒什麼心裡負擔,而是悠然自得了。

諸葛亮的這三把大火,都是留了“生路”與人的,而且是給敵人留的生路,這是大善呀。但是,“火燒藤甲軍”卻正好相反。

諸葛亮之所以在“火燒藤甲軍”後,說出了“必損壽矣”,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南蠻是蜀民,是自己人。諸葛亮定南蠻,總共“七擒七縱”孟獲,諸葛亮是將南蠻作為蜀漢的子民,收心為主。南方的諸部落,最終都會是自己人,當然也包括兀突骨所率的三萬藤甲軍。

二、諸葛亮未留退路。諸葛亮“火燒藤甲軍”,是用大火截斷了盤蛇谷兩端,谷中遍佈火雷、柴草。蜀軍佔領高地,截斷了所有出路,並引燃了谷中的火物。這一次,諸葛亮完全沒有給三萬藤甲軍留出退路,事情做絕了。

三、火燒的結局太慘烈。諸葛亮沒有給兀突骨的三萬藤甲軍流出退路,可能是因為無奈。藤甲軍刀槍不入,蜀軍打不過,只能火攻。但是結果卻是,三萬藤甲軍,全部被燒死在盤蛇谷內,死狀恐怖而慘烈,烏戈國的男人被諸葛亮一舉全燒死了。諸葛亮看到之後,垂淚而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太慘了!!!

諸葛亮第四把火,“火燒藤甲軍”,做事太絕,違背了天意呀。這不僅讓諸葛亮折了陽壽,五丈原“禳星”失敗,將星隕落,還幫了司馬懿的忙。

諸葛亮的第五把大火就是“火燒上方谷”,又名“火燒葫蘆谷”。諸葛亮這次放火,同樣沒有給司馬懿留活路,直接用火封了谷口,山上是火箭齊發,地上是火雷齊鳴,而谷中的乾草柴薪也一起引燃,嚇得司馬懿三父子抱頭痛哭。正在此時,狂風大作,一聲霹靂,驟雨傾盆,滿谷的大火,全部澆滅。

這就是天意吧,諸葛亮“火燒藤甲軍”,折了陽壽,壽命已盡。如果上天不立刻滅了這把火,估計諸葛亮要虧欠上天幾年陽壽了,跟司馬懿在上方谷同時歸天,遺言都沒機會留了。

諸葛亮縱火一生,最後一絲生的火苗,被魏延所滅,正所謂是“恩恩怨怨何時了,相逢一笑隨清風”。


奕天讀歷史


《三國志》、《漢晉春秋》、《魏略》、《華陽國志》等史籍中都沒有諸葛亮參與赤壁之戰的軍事決策和指揮作戰的記載,這次著名戰役主要是由孫、劉聯軍統帥周瑜具體策劃和指揮的。事前,諸葛亮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吳抗曹,在整個赤壁鏖戰的過程中吳軍是絕對主力,而劉軍只是配合吳軍作戰。即便如此,也不能說赤壁鏖戰和諸葛亮全無關係,因為既然是兩軍聯合作戰,而且對雙方來說都是生死攸關之戰,作為劉備一方的主要決策者,諸葛亮至少參與了一些聯軍作戰細則問題的討論和磋商,提出過一些有利於取勝的建議和主張。比如利用東南風對曹魏艦船實施火攻一事,雖然是由吳將黃蓋最先提出,但諸葛亮應當是參與了該計劃的制定與完善的。

因此,這次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例,不能說與諸葛亮毫無直接關係。但小說《三國演義》裡把諸葛亮神話成“披髮仗劍,登壇借東風” 的“妖人”,則完全不符合歷史事實。

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因為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荊州,在長坂又把劉備打得潰不成軍,因此信心爆棚,志驕意滿,認為劉備已成流寇,惶惶如喪家之犬,不足為慮,孫權也不堪一擊,何況荊州已被自己奪取,長江天險已經不復存在,取東吳已如探囊取物般容易。史載,曹操認為倘若不趁此時“

新平江漢,威懾揚越,資劉表水戰之具,籍荊楚楫棹之手,一舉攻下江東,豈非養癰為患 ” ?遂親率二十多萬大軍從江陵浩浩蕩蕩啟程,順江東下,討伐東吳。

屯兵樊口的劉備正焦急,見周瑜率東吳艦船已開到,不禁欣喜若狂。見東吳只來了三萬戰卒,劉備大失所望,覺得人數太少,恐怕難敵傾巢而來的曹魏數十萬大軍。周瑜卻自信的說:“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雙方商定協同作戰的具體方案後,劉備攜諸葛亮返回樊口,忙著調兵遣將,排兵佈陣,配合吳軍併力拒曹。

數日後,孫劉聯軍即與曹魏大軍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之長江南岸)遭遇。正如周瑜、諸葛亮事先預測的一樣,曹魏的水軍大都是荊州降軍,心懷狐疑,軍心不穩,而曹操從北方帶來的部隊,由於不服南方水土,軍中開始流行瘟疫 。戰鬥力已減去大半。兩軍初次交手,曹軍便吃了虧,退到江北的烏林,和孫劉聯軍隔江對峙。

然而,對峙的時間越長,就越有利於曹軍休整,可以消除疾疫,訓練士卒,恢復銳氣,因此也不利於孫劉聯軍迅速取勝。周瑜部將黃蓋偵察到曹操將停泊在長江北岸的艦船全部用鐵索首尾相連,鏈在一起。於是他向周瑜建議道:“今敵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連,可燒而走也”。周瑜採納其計,命黃蓋詐降曹操,再尋機施以火攻。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的一天夜裡,正呼呼颳著東南風,黃蓋騙取曹操的信任,率十幾艘大船,裝滿浸著油液的乾枯柴草,外面裹著布幔,插上約定的旗號,向北岸曹軍的船寨駛去。

曹軍以為是黃蓋前來投降,全無戒備,紛紛“延頸觀望,指言蓋降”,黃蓋率船靠近水寨時,突然縱起火來,火借風勢,頃刻間曹軍戰船都被引燃,船寨頓時淹沒在一片火海之中。孫劉聯軍戰船乘勢衝殺過來。曹軍大敗,“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

在瀰漫的硝煙中,曹操領著殘兵敗將從陸路經華容道逃往江陵。曹軍慌不擇路,相互踐踏,老弱者“陷泥中,死傷慘重”。孫劉聯軍水陸並進,窮追不捨,一直殺到南郡。赤壁一戰,曹軍被燒死、淹死、殺死者不計其數,戰況空前慘烈。因赤壁之戰主要是由周瑜指揮,參戰主力也是吳軍,面對數十萬曹軍瞬間灰飛煙滅的慘狀,當時的諸葛亮是什麼心情已不得而知。但這次大勝,是諸葛亮聯吳抗曹方針的一次重要實踐,不僅保存了劉備集團的實力,而且為之後立足荊州打下了堅實基礎。所以,當時的諸葛亮應該是很欣慰甚至很高興的。

但後來他七擒孟獲、火燒藤甲軍、平定南中時,卻早已不是當初鏖戰赤壁時的情境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治理蜀國。他為了平定南中郡少數民族接連不斷髮起的叛亂,親自率軍南征。公元二二五年春,在做了充分準備後,諸葛亮兵分三路,向南中地區進發。蜀軍出兵不久,南中叛亂頭子雍闓被部下殺死,隨後,孟獲成了南中彝人的首領。孟獲在南中一帶威望很高,頗有影響力,“為夷、漢所服”,諸葛亮知道這點後迅速調整策略,以強大的軍事力量作後盾,“攻戰”、“心戰”同時展開,以使孟獲真心降服。

他按照“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原則,用軍事手段和政治攻勢齊頭並進的方法,七次活捉孟獲,又七次將他釋放,終於使孟獲心悅誠服的歸降了蜀國。此後,南中各少數民族通通歸附蜀漢,夷漢得以粗安。平定南中後,蜀漢的後顧之憂解除,諸葛亮於是開始心無旁騖地集中力量,準備北伐曹魏。

在蜀軍徵南中期間,曾發生過一場諸葛亮用計“火燒藤甲軍”的慘烈之戰。《滇考》記載:“......丞相駐兵怒江之滸,六擒孟獲。獲至。縱無所投,攜重賂入緬夷、木鹿等國,借安都魯兵,皆藤帽藤甲,不畏刀劍。蜀兵與戰少卻。見眾夷渡江以甲弁為筏,丞相曰‘吾得破之之術矣!利於水者,必不利於火。’及誘入山谷中,舉火焚之,蠻無噍類焉。擒獲至,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天公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

諸葛亮火燒孟獲借來的藤甲軍是南征的最後一戰。孟獲再次被擒,諸葛亮還想放他回去,他見蜀軍戰力強大,諸葛亮足智多謀,卻並不是存心與自己為敵,便真心歸附了蜀漢。由於孟獲降服,南中其他反叛勢力也跟著歸降了諸葛亮。這年秋,蜀漢三路大軍會師於滇池(雲南晉寧),蜀軍南征勝利結束。

小說《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道:“......孔明往山下看時,只見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皆死於谷中,臭不可聞。孔明垂淚而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左右將士,無不感嘆”。 或許是因為自己定計火燒藤甲軍的招數過於陰損,死傷過於慘烈,諸葛亮很是內疚,有些於心不忍,又害怕老天降罪於他,折損陽壽,這才發出如此感嘆之言吧?後來他班師回朝時在瀘水祭祀戰死亡靈,恐怕就和其內心的這種矛盾、糾結心理有關吧?但以上這一切畢竟是小說之言,正史沒有記載,因此當不得真。有學者認為,“七擒孟獲”一事過於兒戲,疑點多多,並推斷其不可信。但《華陽國志》、《漢晉春秋》、《資治通鑑》都記載了此事。因此大多數人對此事仍然是持肯定態度並信之不疑的。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不易 剽竊必究】


鐵馬冰河wu


諸葛亮南征蠻夷時,火燒孟獲請來的三萬藤甲兵。面對大火中的哀嚎遍野,他痛心疾首,仰天長嘆:“死傷無數,必損陽壽”。

可是他在博望坡火燒夏侯惇,新野放火燒得曹仁是丟盔棄甲。赤壁之戰,曹操傷亡過半。

上方谷司馬懿差點葬身火海,這些戰爭無不是死傷無數的,諸葛亮為何都不曾面無懼色,而唯獨在火燒藤甲兵時說了“必損陽壽呢”?

有書君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火燒藤甲兵是諸葛亮親眼目睹了整個過程的,感受最真切。

諸葛亮在南征蠻夷時是作為主帥,親自策劃並目睹了那些藤甲兵被大火吞噬,從掙扎到化為灰燼的過程,殘酷而且血腥。

那些畫面深深衝擊著諸葛亮的內心,讓他產生了很大的負罪感。

而火燒曹軍,他作為軍師坐守在大後方,只是策劃者而不是最後的執行者。沒有在現場,感受不到那種悽慘,也就沒有多少感覺。

其次也是最根本的原因,立場不同,身份不同,心態當然也不一樣。

曹操是簒漢反賊的代表,他統治下的追隨者自然是亂臣賊子,屬於助紂為虐。

在諸葛亮的心裡,自己包括劉備一方的蜀軍是匡扶漢室的正義之師,他是傳統士大夫忠君愛國的政治思想理念。

他們兩方是敵對的,勢如水火的。

自古戰場上殺伐是難免的,不是你死 就是我活,而且大部分與曹軍交戰,是曹操主動挑起的戰爭,是侵略者,對劉備他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決戰,勝利了向前推進,失敗了則死無葬身之地。

是一場自衛的反擊戰,沒有損害天道的地方。

所以火燒曹軍是“替天行道”,而孟獲的藤甲兵是屬於蜀國內部叛亂,只是來助戰作亂的。

並沒有奪取漢室江山的意圖,燒死的只是受到蠱惑矇蔽的無辜的西蜀子民,自己人和敵人相比,感情上自然不能等同。

再者,火燒藤甲兵手段太過殘忍,而且無一人生還。

藤甲懼火、易燃,燃燒時幾乎沒有辦法脫下來。

被烈火焚燒炙烤而死相比火攻曹軍來說更痛苦殘忍。在山谷中哭天搶地、哀嚎遍野、垂死掙扎,死狀可謂恐怖而慘烈。

因為孟獲的屢教不改和蜀軍的艱難處境,諸葛亮只好痛下心來,大火截斷了山谷兩端,堵死了他們逃生的可能。

三萬藤甲兵全部死難,他們是南方的少數民族,屬於尚未開化的,對於一個小部落來說,損失了三萬青壯年,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讓國中的孤寡老幼過上了無依無靠的生活。

而對於火燒曹軍,也並不是想趕盡殺絕,目的是想擊退他們的進犯,給曹軍將士留下了逃跑生還的可能。

諸葛亮知曉這樣做會折損陽壽依然這樣做,是為了徹底降服孟獲,為了蜀國的安定,才可能安心北伐。

歸根結底是為了蜀國的江山社稷,彰顯了諸葛亮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也為了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七星燈無法續命做了鋪墊。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諸葛亮火燒藤甲兵時,確實說了“必損陽壽”,但火燒曹營的卻是周瑜和黃蓋,諸葛亮只是友情贊助“借東風”,心理壓力沒那麼大。


曹操大兵壓境,劉備和孫權都慌的一筆,諸葛亮發揮三寸不爛之舌,促成了孫劉聯合,但周瑜破敵乏術,著急上火生了病,諸葛亮前去探望,密書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周瑜大喜,此計和我不謀而合,東風何來?

諸葛亮主動提出我會法術,可以請來東風,於是就有了諸葛亮“借東風”,有了“周瑜打黃蓋”,有了火燒曹營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中,曹軍損失慘重,燒死、淹死不計其數,但火攻之法由周瑜提出並付諸實施,諸葛亮只是借來東風相助,心理壓力不大。


另外,劉備一向以匡扶漢室為己任,諸葛亮也是全力輔助,天天把“曹賊”放在嘴邊罵,曹操在他們眼中就是天字第一號奸臣賊子,對付“人人得而誅之”的壞蛋,用什麼損招都不叫事,老天爺也不會詛咒,所以諸葛亮很坦然。

火燒藤甲兵就不一樣了。

諸葛亮為了開拓西南,跟當地酋長孟獲打仗,孟獲打不過,又不甘心投降,便向烏戈國國主借來3萬藤甲兵。

藤甲兵算是當時的特種部隊,因身著藤甲,能攻善守聞名,戰鬥力很強,蜀軍從未打過他們,首次交鋒取得一場大勝。


諸葛亮分析了藤甲兵的優勢和劣勢,發現藤甲不怕刀槍劍戟,卻怕烈火焚燒,於是設計把3萬藤甲兵引入地勢蜿蜒的山谷中,放了一把大火,把3萬藤甲兵燒了個乾乾淨淨,屍骨無存,那場面豈一個慘字了得。

此役勝利後,別人興高采烈,諸葛亮卻一反常態,留下了眼淚,不過這眼淚總有些“鱷魚眼淚”的味道,因為諸葛亮感慨的不是戰爭殘酷,藤甲兵的死狀之慘,不是“一將成名萬骨枯”,而是擔心他自己會折損陽壽。

水火無情,在古代,水攻和火攻威力無窮,可當百萬雄兵,但這兩種手段太過殘酷,往往完成大面積傷亡,因此古人認為常用水火攻擊,奪人性命者會遭到報應,折損陽壽。


諸葛亮神機妙算,最擅長使用火攻,但三國紛爭實際上都是為了各自集團利益,沒有哪一方是正義之師,如果火攻確實會折損陽壽,那諸葛亮每用一次火攻都在透支自己的陽壽。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