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體育運動,那時的“國足”稱霸亞洲,日本足球隊也有恐華症


1911年的辛亥革命勝利,結束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迎來了一個氣象萬千的資產階級新時代。民國體育伴隨著這一歷史進程,經歷了從初期發展到繁榮興盛、再到艱難前行的歷史過程。從1927到1937年,是民國體育發展的繁榮興盛階段

從1937到1949年,是民國體育發展的艱難前行階段。由於戰爭環境的影響,無論是學校體育,還是社會體育和競技體育的發展,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當然,這一時期民國政府所確立的中國體育節,以及組織參加1948年倫敦奧運會等,都是值得關注的重要體育事件。

第3屆全國運動會於1924年5月22日至30日在武昌舉行。這屆運動會由“中華業餘運動聯合會”主辦,裁判員除游泳和棒球聘有三、四名外國人之外,其他工作人員全是中國人,擺脫了外國人的控制;本屆運動會首次設女子表演項目;在田徑賽的丈量中把英制改為米制。


第1~6屆,中國出席或主辦遠東運動會都是由外國人主持和操辦的,1925年第7屆遠東運動會沈嗣良率領中國代表團赴會。從此,中國辦理遠東運動會不再借助外國人。

1913年-1934年,東亞運動會一共舉辦十次,中國足球隊出第一屆獲得亞軍外,其他九次均獲得冠軍,碾壓日本幾十年。

中國的現代足球運動引進跟西方人的進入有非常大的關係,西方人所到之處,都會有足球的影子。中國足球文化的傳播,首先是在香港、澳門、上海、福州等東南沿海,然後才進入內地。“亞洲球王”李惠堂分別於1923年、1925年、1930年、1934年參加了第六、七、九和十屆遠東運動會足球賽,四次均奪冠。

1929年,華北足球隊是由清華、匯文和協和三校的學生組成的球隊。從1913年-1917年,三所學校每年一度的三角對抗賽中,都有足球比賽。華北足球隊曾在1915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運動會上獲得亞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