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健康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一、政策背景

1

國務院發佈《健康中國2030綱要》

2016年8月國務院發佈了近2萬字的《健康中國2030綱要》。該綱要歷史性地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堅持預防為主”,並且首次強調“堅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堅持政府主導,動員全社會參與”。戰略目標如下:到2020年,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高,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高效,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和基本體育健身服務,基本形成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主要健康指標居於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務質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斷提高,健康產業繁榮發展,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2

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國戰略”,“大健康”行業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7年10月18日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再次提出“健康中國戰略”。報告原文:“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全面取消以藥養醫,健全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3

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2017)發佈

2017年12月14日-15日,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膳食營養補充劑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17跨境電商政策研討會暨膳食營養補充劑專委會工作會”在浙江杭州召開,會議期間發佈了中英文《中國膳食營養補充劑行業發展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分析認為,從產業發展階段來看,我國營養保健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普及率不及10%,遠遠低於美國的70%,人均消費不足20美元,也遠遠低於美國的101美元,未來空間巨大。以美國為例,美國膳食營養行業起步在上世紀70年代,經濟水平提升和對健康重視促進行業快速發展,1970-2013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2%,遠高於同時期GDP的增速。

4

中國醫藥企業境外併購進入加速軌道

2017年9月19日,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196.SH;02196.HK)公告稱,擬出資不超過10.91億美元(折人民幣71億元)收購印度藥企GlandPharma約74%的股權,創下目前為止中國本土藥企最大海外併購案。 自2017年以來,三胞集團便宣佈耗資8.19億美元收購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創下了全資收購海外首個生物類原研藥的記錄)。從而擁有了後者全球首例且唯一被FDA批准的前列腺癌細胞免疫治療藥物Provenge。9月,三生製藥和中信聯合收購加拿大生物製藥公司。6月,仙琚製藥擬出資共1.1億歐元分別收購意大利一家原料藥企和一家醫藥銷售公司。5月,人福醫藥宣佈擬收購安思爾旗下包括傑士邦公司在內的全球兩性健康產業業務資產。

根據併購投資服務平臺易界發佈的《2017前三季度跨境併購趨勢報告》,在2017年前三季度的中國企業跨境併購案例當中,醫療健康行業佔據了13%,是僅次於製造業的第二大併購熱點行業,共完成了32宗跨境併購案例,超過2016年同期的21宗,涉及金額47億美元,超過2016年同期的37.8億美元。

5

健康管理領跑,人工智能發力大健康產業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之後科學技術部9月21日發佈《“十三五”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專項規劃》,這些舉措都預示著人工智能和醫療行業加速融合,一個萬億級的大健康產業即將出現。

數據顯示,在過去五年中,超過90%的醫院已經從紙質系統轉換為電子系統。而目前中國涉足人工智能醫療的相關企業已達139家,AI+醫療概念方興未艾。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規劃的六個重點任務裡分不同角度談到了九個重點產業,分別是製造、農業、物流、金融、商務、家居、教育、醫療、健康和養老,其中醫療、健康和養老本就屬於大健康產業的一部分,而製造、物流、金融、商務等與大健康產業也都息息相關,譬如醫藥工業也屬於製造業的一部分,不少醫藥工業企業提出的“智造”概念就是這個意思。再譬如醫藥流通業的核心就是醫藥物流,醫療保險本身也是金融的一部分,醫療產業鏈條的各個環節都依賴於商務智能來提升管理和決策的效率,從規劃裡可以看出大健康產業在這次人工智能浪潮裡無限的機遇。

總體來看,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面臨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結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健康服務需求增長,大健康產業將面臨廣闊的前景。

二、行業細分

大健康產業是提供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緩和性醫療商品和服務的總稱,通常包括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療服務、保健品、健康保健服務等領域。隨著政府對“互聯網+”和PPP模式的快速推進,預計未來 10年,醫療信息化、醫院建設、調理康復、健康養老這四大部分將是大健康產業的工作重心。 從國際大健康產業結構來看,中國的大健康產業仍處於初創期,在產業細分以及結構合理化方面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下圖為美國的大健康行業結構圖:


淺談大健康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健康服務產業鏈主要有五大基本產業群:一是以醫療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產業;二是以藥品、醫療器械、 醫療耗材產銷為主體的醫藥產業;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產品產銷為主體的保健品產業;四是以健康檢測評估、諮詢服務、調理康復和保障促進等為主體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五是健康養老產業。


中國健康服務產業結構分佈圖:


淺談大健康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通過上述中美兩國的健康服務產業結構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在我國基礎醫療佔比較大(包括藥品、醫療服務等)。而美國的健康服務產業支出,更多的是醫療保健。兩個國家的差別在於“治療”與“保健”,我國目前健康產業規模中佔比更大的在於治療,而美國則在於保健。

三、未來發展模式與案例

1

融貫電商模式初探

融貫電商2014年成立,自創業之初的3年時間由30人增長到400人,業務佈局覆蓋全國28個省,打造了服務於醫藥全產業鏈的第三方醫藥B2B “我的醫藥網”、“菲加雲”、“我的診所”、“我的康康”等業務平臺,實現了基於醫藥產業鏈的“S2B2C”全流通模式,幫助流通產業各環節企業逐步實現了互聯網的轉型升級。目前,平臺已匯聚100多家工業企業、1500家商業企業和15萬家採購終端,2017年平臺在線交易規模將突破500億元。在互聯網、物聯網時代,作為第三方整合服務平臺,融貫董事長姚曉菲女士帶領團隊憑藉自身互聯網技術與思維的應用、平臺資源、運營模式等方面的優勢,在藥品流通行業信息化應用、醫藥產業全流通平臺打造、醫藥供應鏈中的金融解決方案等方面一直前行,並貢獻著力量。通過打造多終端、多場景的全流通產業服務平臺,將行業上下游智慧的融為一體,以互聯網平臺為依託進行生態資源的整合。

藥品流通產業各環節的企業應順應變革趨勢,加速從傳統模式到“互聯網+”的轉型升級,在新環境中逐步實現創新和發展。融貫電商作為綜合服務型電商平臺,不斷深化互聯網的整合應用,一直在幫助行業企業從傳統的批發零售商向綜合服務商、智慧服務商轉型,通過為行業企業提供一站式生意解決方案,提高供應鏈各環節交易效率,提高供應鏈整體決策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加快企業資金流轉。融貫電商獨特的商業模式和高速發展致力於助力醫藥及大健康產業的互聯網+進程,提升藥品行業供應鏈效率及營銷效率,打造大健康產業的創新營銷及服務模式新生態。

2

養老項目

①重資產投資為主的養老項目

重資產投資的養老項目一般體量較大,以社區型項目為主。受資金政策的限制,大部分險資企業投建的養老社區都是重資產投資的典型,如泰康人壽的燕園、申園、粵園、三亞海棠灣等以及計劃中的蜀園、楚園等。泰康人壽作為國內最早投資養老社區的險資企業,目前走的仍是在國內一線城市和優質的二線城市大刀闊斧的拿地——建設——營銷+服務的重資產投資之路。

②資產投資轉型期的養老項目

經歷了重資產投資的養老項目出租率不高的陣痛之後,一些企業開始謀求由重資產投資向輕資產投資轉變或者輕重資產投資相結合的轉型之路。

與泰康人壽不同,合眾人壽在重資產投資建設了武漢、南寧、合肥、瀋陽養老社區之後,開始轉為收購國內外養老項目的股權。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合眾人壽聯同信泰資本已經在美國的13個州收購了39家養老項目(其中28個為專業護理社區和11個為獨立生活項目,逾4500張床位,平均入住率超過80%,目前運營良好,屬於較為成熟的項目),至此合眾人壽在海外已有45處養老項目,另有11處即將進入交割階段。

在國內,合眾人壽於2016年12月底,合眾人壽斥資2億元收購了上海及南京的7所養老院(總床位超過1200張,部分養老機構入住率達90%以上,運營狀態良好)。

③輕資產投資為主的養老項目

以輕資產形式投資的養老項目一般體量較小,便於資產方的進入和進出。如遠洋椿萱茂在北京亦莊、雙橋、青塔、北苑以及計劃在海淀開設的養老公寓都是以輕資產模式投資運營的。雖然遠洋是房地產開發商,但是鑑於自建養老項目的投資巨大,遠洋目前運營中的養老項目房屋和土地都不是公司自有的,均是租用的。

總體來看,隨著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養老項目在社會養老體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老年人對養老機構服務需求大、增長快、要求高與全社會養老機構數量少、增速慢、質量差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養老機構設施嚴重匱乏,近年來,雖政府大力提倡養老項目,但和老年人真正的需求比較起來,還是杯水車薪。

從養老項目未來的發展,未來發展將呈現兩大特點:養老模式多元化(包括集中養老、居家養老等不同方式)、養老服務更具專業性(針對不同年齡、身體條件有所差異的老人,提供不同服務)。

淺談大健康行業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