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揭祕」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找工作,然後把自己的簡歷放到招聘網站上,過後的一段時間,你就會接到很多個這樣的電話。是XX保險公司或者XX綜合金融集團的人事專員給你打來的,然後邀請你去公司面試。

職場應聘的經歷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保險公司真的這麼缺人嗎?為什麼要一直招人呢?

的確,在中國如果想買保險,代理人是很難繞過去的一個坎。今天我們就通過幾個維度,詳細聊聊保險代理人那點事。

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揭秘」

話不多說直接上結論:保險公司缺人嗎?其實保險公司並不缺人。他們不缺員工,缺的是客戶!你以為保險公司招聘的是員工?錯了,其實他招聘的是客戶!


一、保險公司招聘?小心這幾個套路

在科保君的客戶朋友中,很多人不僅為家庭搭配了比較好的保險,也對保險產生了濃濃的興趣,甚至有了賣保險的打算。
科保君認為,去保險公司上班不是不可以,但去之前要謹慎考慮,這裡面套路很多。

套路 1:要搞清楚是誰在招聘?

我們經常可以在朋友圈或者很多網站,看到如下類似的招聘信息:

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揭秘」

老實說,這麼好的工作條件,大部分人看見了都會心動,招聘信息上有時候還會放一張工資單,附言有圖有真相。

科保君建議大家,首要要搞清楚到底是誰在招聘?

沒做過保險的人可能想象不到,這些招聘信息,都是業務員自己發的,甚至一個剛進保險公司的新人也可以招聘。他們在各大網站上招聘,假裝成以公司的名義,美其名曰自建團隊、自主創業,說白了就是發展下線、拉人頭,下線出單了,自己也能拿提成。科保君就見過極個別同行,自己不怎麼出單,靠團隊利益也能活得很滋潤。
很多人對賣保險比較抗拒,人頭也不好拉,所以有時候會先按文員、後勤的崗位來招聘,再慢慢向銷售引導。
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揭秘」


套路 2:代理人不是正式員工

保險銷售人員可以理解為一個銷售商,從保險公司拿貨,銷售產品後獲得佣金,簽訂的是《代理協議》,而不是《勞動合同》。
絕大部分保險公司不會給代理人繳社保,很多人自己的保障也還是不足的。所以每次科保君遇到那些開口閉口世界 500 強,以自家保險公司為榮的銷售人員,我的心情還是有些複雜的。
我覺得無論任何行業,想獲得豐厚的回報,都需要有不斷的積累和付出,不存在一個行業可以輕鬆快速掙錢,無論保險行業還是其他行業,都是如此。

二、在保險公司上班,是什麼體驗?

關於在保險公司上班,到底是什麼樣的體驗,我們也有很多交流。

1、都有哪些人在賣保險?

我當時從上一家單位辭職,由於自己比較懂財經,就想試試跳槽賣保險。在保險公司入職後,真的是開了眼界....

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揭秘」

有金融老司機,有做過企業管理層和小老闆的,也有工廠下崗女工和結婚後沒上過一天班的家庭主婦。甚至還有一些人完全不符合招聘條件,但是可以用其他人的身份證入職,只要能賣出產品就行。

換句話說,賣保險是沒有門檻的,誰都可以。大部分人在經過短暫的培訓後,名片上都會印上“理財顧問”,就可以正式開始發展事業了。

2、保險公司培訓多嗎?

每家公司有專門的培訓老師,但是更多的時候是老員工培訓新員工。公司美其名曰,讓大家都有機會上臺鍛鍊。其實在節省成本的同時,培訓的質量並沒有保證。老員工的經驗值得分享,但是對很多知識點的理解不一定到位。

保險公司的早會是最讓我接受不了的,原來感覺金融行業挺嚴肅的,而保險公司每天早上先來唱個歌、跳個舞,然後主持人帶著大家喊“我們的公司是最棒的!產品是最好的!福利待遇是行業第一!

接下來,由昨天的業績明星上臺分享簽單經驗,不外乎就是:我口才是如何好,怎樣PK掉其他公司,七步就可以說服客戶買單。後來我也想通了,保險是一個挫敗感很強烈的行業,對於沒有自我驅動力的人,只能每天打雞血


3、保險公司掙錢多嗎?

之前的公司常常在傳達一種觀念,“簡單、聽話、照做,百萬年薪不是夢,別人的成功你可以複製

”。

於是乎來的新人天天背話術,打陌生電話,去寫字樓掃街,相信只要量足夠大,就會有一定的成功率。只是,很多人後來才發現,實現了百萬年薪的,寥寥無幾。

賣保險一般是沒有底薪的,收入來源一個是自己的產品銷售,另一塊是下線的銷售提成。這個行業的頂部確有人一年賺幾百萬,但是也有人幾個月都開不了一張單,頗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感覺。其實每個行業都有 winner 和 loser,只要有能力,哪個行業都有收入高的人。

上面僅僅是一些同業夥伴的感受,我相信不一定都對,但還是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三、關於賣保險,同業夥伴的感受:

除此之外,科保君的一位親戚之前在保險公司有一年的工作經驗,完整地經歷了入職興奮低落

離職的全過程。

觀察來看,保險銷售人員存在自殺、殺熟、脫落三個過程。

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揭秘」

自殺:新人入職後,當月就有業績考核,而一個新人,產品都來不及研究,怎麼去賣?迫於業績壓力,那就只能給自己上
自保件,只有給家人買買買。給家人買完後,就能轉正了,這個過程可以我們可以稱為“自殺”。


殺熟:就這樣,自己掏錢上了幾份保險,這個月的考核算是過去了,但下個月呢?下下個月呢?很多人由於業務能力有限,自己啥也不懂,銷售只能從身邊的親戚、朋友下手。雖然新人不懂保險,但是人家可以“現身說法”啊,——你看,我自己都買了,那肯定是好,你就買吧,我不能坑你。希望通過自己的過往關係產生銷售,這個過程也可以叫做“殺熟”。


脫落:“自殺”和“殺熟”之後,很多人還是沒有開拓新客戶的能力,沒有業績就沒有收入,還會面臨公司的考核,所以就會“脫落”,徹底離開保險行業。
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揭秘」

反思過來,招人可能是保險公司的一種套路,因為有人入職,就代表入職的這個人要買保險,而且他的親戚朋友也要買,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保險行業天天拉人頭了,因為人頭是和保費劃等號的。

換句話說,我讓你爸買保險,你爸不買,但是你成了業務員,可能你全家都會買了。

因為你是家庭成員之一,賣給家裡人更容易,可能為了支持你就買了,你完成了業績,又開了工資,多美啊。而保險公司用這麼低的成本,收來了這麼多保費,多賺啊。


四、心目中的大公司,靠譜嗎?

尤其是大家平時熟悉的主流保險公司,基本都是這套路。為什麼說主流,因為業務人員鋪天蓋地,想不知道都不行,但你別忘記,養那麼多人沒有白花花的銀子可不行,保費從哪來?打著各種幌子招業務員,然後把他們變成客戶。

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揭秘」

▶隨隨便便的增員,導致從業人員在年齡、素質、知識水平上參差不齊,而且培訓還是主講銷售技巧,缺乏專業知識的乾貨

▶那麼請問,專業水平從何而來?從東土大唐而來嗎?
▶迫於業績考核,很多人被淘汰,流失率居高不下。入職門檻低加上業務員的不穩定,也導致了一系列的行業亂象——銷售誤導、孤兒單等,直接導致保險的口碑極差。

▶很多新人被忽悠著上了工號,沒幾個星期就不幹了(丫的,是讓我來賣保險啊)。

明明就是坑別人簽單好讓自己賺錢,拉增員入坑填位置,就是不承認

▶催促沒有任何專業知識的新人開單,逼著上自保件,單子開完之後如果再也開不了,只能捲鋪蓋走人。那些留下的基本都是老奸巨猾的老業務員,或是能力強的新人,並不是他們服務或態度有多好,而是套路深。


▶而且,你對保險條款瞭解的越透徹,就會對自己公司的產品越失望,除了品牌知名度高,真找不出別的優點。
▶可能你是因為認可保險,想通過你的專業知識給身邊的人帶來一份保障,但公司更想讓你把身邊的人都發展成增員,拉她們入夥來賣保險。因為保險公司不不在乎你是怎麼想的,它只在乎你能不能出單,能不能拉人。
看著是開單的人挺多,實際上不開單的人更多,開單的,都是劃拉自己身邊的那些親戚朋友,他們80%是礙於面子,嘴上說答應買,其實心裡一萬個不願意,一年七八千,可不是每個家庭都願意承受的。

但也許並不能代表全部,但從我們的立場來講,是沒有任何惡意的,只是希望這個行業能健康有序的成長,不喜勿噴。


五、寫在最後:

其實今天的文章科保君是有一些糾結的,可能對讓一些粉絲不舒服,雖然分享的情況僅是一些朋友的感受,但是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代表意義。

自92年友邦保險把個人營銷理念帶入中國,壽險個人營銷之風席捲中國大陸,數百萬的營銷員,對保險行業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為什麼保險公司一直在招人?「揭秘」

而且我們欣喜的看到,越來越多大學開設獨立保險專業,越來越多的人由於喜歡而加入保險行業,科保君也遇到很多高素質人才、甚至留學歸國後,都在從事保險銷售的工作。

期望大家都能理性客觀地看待賣保險這件事,轉發分享此文給身邊需要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