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讓醫院迴歸救死扶傷的本質,還醫院一片淨土”的說法?

芒碭住客


我反對方修139的說法,他的說法是直接把醫療投入GDP和醫療掛鉤,但是問一下:美國投入的醫療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問題來了:美國的人均壽命是不是世界最高的?並不是,日本的人均壽命比美國高得多的多,甚至連貧窮的古巴的人均壽命都比美國高,投入了這麼多錢,老百姓揹負了那麼多債務,這錢去那了?

美國是典型的負面醫療。


你想要效率,還是想要公平?

公平和效率不能兼得,國家不能憑空變出錢來,如果要更好的醫療,就意味著更多的徵稅,你願意不願意?

今天中國的公立醫院,我摸著良心說,辦的不錯,為了強調這個我特別用黑體字來打出來,我不怕你們罵。


我告訴你們我的經歷,我是武漢人,我老婆生孩子的時候住的是省婦幼醫院,花了人民幣一共六千,六千生一個孩子,負擔不負擔的起?負擔的起,醫保再報銷其實花不到多少錢,武漢有沒有那種私立醫院專門供生孩子的?有,就在我樓下面,什麼“送子鳥醫院”,什麼這個那個醫院。


去了省婦幼醫院以後,黑壓壓的一片的人,每一個人都焦急的不行,醫生也非常疲憊,我看的出來,醫生的收入其實我也心知肚明,

講實話中國的醫生真的很辛苦,一個月拿不到多少錢,但是每次還要被醫患關係所累,我說這話我不怕被人罵,美國的醫生一個月拿多少,大家可以去打聽打聽,香港的醫生一個月拿多少,大家可以打聽打聽。


今天中國的醫療在中國人這個收入範圍內,基本上做到了效率和公平兼顧,你說他不是世界最好,這個我承認,畢竟中國沒有普及全面醫保,但是絕對做到了相對來說價格比較低,享受到了比較好的醫療服務。


動不動說美國的醫療如何如何,稍微像樣的醫療保險,美國人每個月要繳納1000美元的醫療保險,我們打平這個匯率差,我就問你,你有沒有繳納1000人民幣的醫療保險?沒有對吧,沒有你談這個有什麼意義?

即便是美國人繳納了這個醫療保險,並不意味著你完全不出錢了,還是要出,只不過出少點,就是這個“少點”的錢,就完全覆蓋了中國醫療所有的錢。


我前一個回答我就講了,美國救護車3000美元,中國救護車,我不說3000美元,有沒有3000人民幣?沒有吧,就幾百塊而已,有些人說到底其實就是自私,自己不想掏錢,但是又想享受更好的醫療。


好多人都不知道,中國人的兒科醫生都已經面臨斷層了!你們真的不知道情況的嚴重性,我告訴你們,今天的中國,都沒人願意去幹兒科醫生了,收入低也就罷了,還動不動被家長打!就這還有很多人去罵醫生,我只能告訴你,如你所願,今天的中國沒什麼人願意去幹醫生這個職業了。


某些人是什麼漂亮話都說:

“讓醫院迴歸救死扶傷的本質,還醫院一片淨土”

這是他們在說

嫌棄費用高,也是他們在說。

他們實際上是既要求醫生默默無聞的付出,又不給醫生相應的待遇,既然如此,你怎麼去幹醫生啊?

天天漂亮話往別人身上加,什麼“白衣天使”,有幾個尊重醫生的?把馬路清潔工叫什麼“馬路天使”,有幾個尊重清潔工的?漂亮話就這幫人再說,侮辱醫生,侮辱清潔工的,恰恰就是這幫人!


我不是醫生,但是我就是要為醫生說句公道話。


李建秋的世界


作為一個醫生我特別希望讓我們一心一意去救死扶傷。我們討厭醫院按績效發工資獎金,討厭惡劣的醫患關係,討厭提心吊膽的治病救人,討厭背後被人家指責。。。我們只是一介書生,不是賺錢商人,真希望不要把我們推入市場經濟的浪潮裡翻滾。

說實話我們更願意在沒有負擔的條件下去治病。我們最大的快樂是看到自己的病人躺著進來,走著回家。我們最大的幸福是患者及家屬微笑的道謝,送上錦旗。

可是有誰會給我們那個期待的環境?沒有那個環境我們一家老小靠啥生活?沒有那片淨土,我們如何去實現我們從醫的樂趣?

很期待那片淨土!希望廣大網友為我們呼籲一下,給醫生那片淨土!


高考道德加分同盟


怎麼看待這句話,自然是要探究這句話的原因了,醫院不就是應該做治病的事情麼?現在也是做治病的事情,差別在哪裡,差別在花錢了,治療工作中多了一份解釋工作,解釋為什麼花錢,解釋為什麼花錢了還治不好,那些吐槽什麼看病貴的人,不外乎一個原因,需要花錢。

但是看病是要花錢的,藥需要錢買,儀器需要錢買,耗材需要錢買,醫生自己的勞動也是要花錢的,可是一旦花錢了,治療就不單純了,花錢的總會覺得花多了,再少都會覺得多,並且,因為花錢了,總覺得花錢就能買命,買不到,就覺得虧了,但是,你是不可能向地府買壽命的,醫治不死病,要不以以前那種落後的技術水平,那麼高的治療滿意度,不就是因為以前不花錢麼?

所以,談什麼迴歸都是屁話,從來沒有遠離,何來回歸,醫生還是那個醫生,只不過從不花錢的醫生變成了花錢的醫生,那就十惡不赦,豬狗不如了,但是,你花錢還是不花錢,又不是醫生可以決定的,所以,深記得一句話,普通民眾就是嗯……只需要煽動,就會有盲從


冷眼看世界多奇葩


這話有病嗎?上面有個說社會十大臭不要臉的,大家可以看看。它就是個臭不要臉的典型。

還醫院一方聖土,救死扶傷本沒毛病。世界兩百多國家唯獨我們用醫療拉動內需。先不說對與錯。就當拉動內需是對的,看病花錢天經地義。但病人家屬花的全世界最好的價錢,你就應該有全世界最好的服務吧。你己然是商品了。你們哪個買完樓房又給開發商幾萬紅包了。哪個打完醬油給紅包了。那個臭不要臉的說,住院後病人不可以死,死了家屬鬧。既然買賣成立了,你就要給與相應的服務吧,病人住了院花了錢那你就應該努力治好的(買賣就是有付出有收穫),家屬出錢你自病(按你的買賣說法出錢的家屬應該是主人,你是彼僱傭的,你個拿錢的奴才憑什麼比主子還兇?

以上不是說所有的醫院,而是說那些道貌岸然說醫院就應該以錢為本的所謂磚家叫獸。醫院都是在救死扶傷,但現在淨土太少了。


粗俗的真語


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地方,病人到了醫院就把生命和健康交給了他們。所以,人們一度把醫護人員當做神,視為白衣天使。由於受改革開放和經濟大潮的影響,醫院從單純依賴政府撥款轉變為自謀生路。醫院為了生存和發展,醫生為拿到高工薪和獎金都在絞盡腦汁的創收。

一些醫生開大方開花方,巧立名目增加檢查項目,加之醫患之間信息不對等,醫患之間矛盾愈演愈烈。要求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為此,引起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總理為組長的醫改領導小組,全面開展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解決以藥養醫,取消了醫院藥品加成,現在醫院的藥比藥店便宜。為解決亂檢查問題,取消了醫院收費與醫生收入掛鉤。為改善就醫環境,各級政府加大了投入對醫院進行了改擴建。同時,提高了醫保和新農合報銷比例,並建立了大病救助制度。應該說看病難,看病貴得到了有效緩解。

但是,這些距百姓期望還相差甚遠,大醫院仍然是人滿為患一號難求;醫院收費高醫保報銷低,有許多檢查項目和藥品沒有列入報銷目錄;有的醫護人員服務態度、技術水平還待提高。真正迴歸公益讓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級政府的努力和百姓的信心,大家視目以待吧!





用戶臨江樓主


醫院宗旨本來就是救死扶傷,醫院本來就應該是一塊淨土。

漢代建安三神醫(華佗、張仲景、董承)之一董承的杏林就道出行醫之真諦。

他為人治病不收錢。但治癒者必須做一件事:

重病治癒者,栽杏樹五株;

小病治癒者,栽杏樹一株。

久而久之,萬餘株杏樹成林……。他則以“杏林中人”自居。

隨即古人以“杏林”稱讚醫生的高尚品質及精良醫術。

古人向來對行醫者極其尊重。

自古以來,人們尊崇二大職業:一是醫生、二是教師。

即使數十年前,人們也是很尊重醫生這個職業的。哪怕是一名草根赤腳醫生。

在“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去”的浮躁社會里,人心不古,一切向錢看而改變了人們的頭腦,醫生這個受人尊重的職業開始染上了銅臭。當然許多醫生還是堅持做醫生的根本,但相當數量的醫生已褻瀆了這個偉大的稱號。每個人都會生病,醫院裡的貓膩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醫生亂開藥、多開藥、亂檢查、拿回扣、拿紅包……幾乎在醫院每天都在重複著相同的故事。

我親戚最近碰到一件更是不可思議的事。他患有糖尿病。打針的針頭沒有了。但上海這個地方也很奇怪,小小的普通針頭藥店不給賣,必須到醫院開處方。他到一家上規模的醫院,問藥房有針頭沒有,藥房居然說沒有,然後給他指了一個有的去處。竟然是一保健門診樓,醫生給他開了一個處方,但不是在藥房取,而是到一個不相干的地方取。價格當然不菲。在醫院,動手術的靠手術刀拿紅包、看病的靠開藥拿回扣、進醫療器械、藥品的靠進貢、這一般工作人員就靠上面所遇到的情景賺外塊……。

說了這麼多,的確令人傷心。醫院的宗旨許多人忘掉了,醫生的醫德很多人玷汙了。

很多醫生強調工資不高,但總比普通工人、公務人員、其他一般人員要高。你們與西方國家比,但我們的國情如此,如何能比?你們只能與國內其他行業比。

你們不至於與娛樂圈的那夥人比吧?!

你們這比那比,為什麼不與過去的“杏林中人”比?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相信醫院宗旨終歸回到救死扶傷的那塊淨土上。

我們期待著。






孤峰散人


按照這個價格就是淨土了



股市沒定律


現在問題是如何有效的解決虛高的的藥品價格,我有個朋友的孩子是做醫藥代表的,四線城市裡吃喝除外能拿到10000元,天天陪醫生出差開會(加旅遊),請醫生(院長主任副主任,主治醫師等等分級)作報告,實際上變相給錢,每小時按級別給錢……然後就是在醫院裡給醫生統計開藥回扣……他們從來不沾藥品,藥品全部由醫藥公司統一從他們廠家進,他們只是促進銷售和售後維護……一盒藥到從醫藥公司到層層加價……10元可以到100元,這還不算那些抗癌新藥。我都奇怪藥廠代表不拿藥銷售給醫院,而是由醫藥公司省級地級縣級……這樣銷售……再在醫院看看,醫生護士加班加點,辛辛苦苦,卻正工資並不高,還不及老師工資高,要知道老師一年才上180多天班,按時上下班……所以中國只要解決了藥價虛高的幾十上百倍的加價……再提高醫生工資並嚴格規範開藥……那麼老百姓和醫保開支及醫院三全其美……現在進了醫院裡,拿著醫院的開的藥誰都知道……那肯定是高價的,不敢想出廠價的,患者多麼的無奈和無助!


遠方更美88


醫院什麼時候不救死扶傷了?可以說醫院可以看到人世間最後的一切冷暖百態。在這個扶人都有巨大風險的現實社會,你不覺得醫生高尚?

有人說花錢了就要治好,問題是它沒發展到這一步嘛。現在可以把人人為長高,也可以把人變個樣子,但人還有很多疾病是治不了的。

有人說醫藥是暴利,這個絕對是,但問題是誰得了這個利。一個行業獲利最少的往往是第一個環節和最後一個環節。醫生是最後一個,原材料是第一個。中間的藥廠,醫藥公司,醫藥銷售和器材銷售都是暴利,當然納稅也是最多的。

最後說一個人大病,由富轉貧。你以為一個醫生得了大病,他就不是一貧如洗嗎?我們國家的現狀如此,美國也是這樣,醫療從來都是需要投入巨大金錢的一個行業。只不過是錢是誰付了而已,是國家,是企業,還是個人。


MH156018547


世衛組織WHO給全世界醫療排行,英國第一,美國排在第十,前十里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美國大體上是以私人醫療機構為主,也有針對於買不起保險的窮人的醫療援助,針對老人的醫療救助等等制度,所以窮人和富人是不會看不起病的,只有中產或者中間階層的人會支付不起醫療費用。

英帝國主義在1948年,二戰後百廢待興基本上也很不富裕的情況下,開始建立起了全民免費的醫療制度,國家健康服務(NHS)。

醫療投入和GDP比值方面,我們還是在不斷上升的,但是仍然和帝國主義有差距,醫療投入不足,資源分配不均,這些問題也是逐漸在改善中。

醫院本應該是淨土,和CDC一樣應該是公立非盈利機構,醫生和醫院不應該負擔創收,醫院間不應該以收入多少進行評價和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