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什麼股票最先漲,什麼股票最後漲?

震震152978744


牛市什麼股票最先漲,什麼股票最後漲並不是一定的,也沒有硬性規律,主要是根據每輪股市當時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投資者更多的是要分析研究當前的行情什麼股票先漲,什麼股票後漲。本輪行情從上證指數2449點開始,什麼股票先漲,什麼股票後漲才是應該重點研究的,本輪行情大盤指數還沒上漲的情況下,個股行情已經展開,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頂級的專業投資人總是能從上漲的個股中找到蛛絲馬跡,而無知者總是在大盤底部來臨時還在罵街。

本輪行情剛在底部企穩是筆者在之前寫過的問答中給大家分析的案例個股是:日出東方,當時的股價是在3.2元左右,兩週的時間現在已經上漲超過了50%。而目前大盤還在築底時大量的低價股開始瘋漲,最牛的是恆立實業漲幅已經超過三倍。這就驗證了筆者的判斷,這輪行情最先上漲的肯定是低價股,三週前筆者做出這種判斷時,還有很多人不信。



我記得11年前,我讀大學那會,由於就讀的金融學專業,耳濡目染就對炒股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便將我一學期的生活費4000多元全部投入了股市,我那會對炒股不是特麼懂,一般通過看消息選擇買進個股,但一般不全部砸在一支個股,會買2-3支,直到賬戶所有錢買完,那是的狀態是一直盯著盤面,到了上課的時候就拿出手機看行情,不過是通過財經網頁看個股漲跌情況,畢竟那會互聯網沒有現在這麼方便,券商也還沒有大面積開發手機版本的交易軟件。

那時候什麼都不懂,全憑感覺,對於技術分析有一種著迷,風險意識沒有,心態也不好 ,虧了幾百塊就收手了,畢竟虧完了,就真的只有喝西北風了。這點還算理性。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金融公司上班,手上積攢了點小錢,再戰股市,那幾年真的是坎坎坷坷,“熊市被套,牛市踏空”。每一個來到股市的人,都要經歷一段坎坷,開始聽別人怎麼說,多花點時間,多學習,別人的再好也是別人的,琢磨出一套自己的路子,才是最重要的。

10多年來在股市裡摸爬滾打,練就了過硬的心理素質,歷經血淚般的教訓,自己也是研究出了一套選股戰法,“底部引爆選股法”,操作口訣為: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雙信號ALL IN。但是一般常用的指標戰法並不能研判股價漲跌,需要結合股票位置及其他指標綜合分析。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實際操作案例分析:

1、300126 銳奇股份,

該股在本月7號出現了底部信號,本人當時就立即給粉絲朋友們分享過此股,自選出後到目前11個交易日漲幅已達到59%。

2、600119長江投資,

這個也是本人通過底部引爆指標選出來的,該股在11月12號出現了底部信號,本人立即在實戰群中講解該股,剛開始幾天漲幅還不是很明顯,當時還有粉絲朋友私信我說該股是不是預測錯了,但是我讓他再多持有幾天,此股自選出後到目前8個交易日漲幅達42%,特別是近幾天漲幅明顯。

講了這麼多,可能會有人說我是馬後炮,甚至說我是莊託,這裡也不想過多解釋,今天,本人也是同樣用此法,選出了一隻有望從底部爆發的短線股,之前錯過了的,這次就不要在錯過了,看下圖:

該股在今天已經出現了底部信號,預計未來幾天內會上漲40%左右,詳細的在這裡就不便多說了。

針對以上所說,不管是指標還是個股分析,有不同意見的股友們可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老洪看市 獲取詳細解讀,或在留言區給我留言,我們一起切磋交流!


清風再說股


要想知道牛市行情中,什麼股票最先漲?首先要明確牛市行情是怎麼來的。這裡只是簡單的說一下,不過多的討論,也不從週期、結構、趨勢、基本面自己經濟角度等等去辨析。牛市來了的一個最直觀的感覺就是:股指的推升。股指應該會給你一種感覺,你不買,我就漲;你再不買,我就出新高;如果你還不買,我就漲得喪良心。

而股指的推高,必須有權重藍籌的參與,也就是說,那些佔股指比重比較大的權重藍籌股會率先表現。具體到板塊上,大致最應該動的,板塊是泛金融相關個股。比如銀行、保險、證券等,這些品類一般估值比較低,權重比較大,同時對於資金的動向比較敏感,在牛市的初期,它們會有一種先知先覺的表現,很多股市參與者也把它們的表現作為牛市來臨與否的風向標。所以說,如果牛市行情真的來臨,佈局在泛金融相關個股上,一般至少都能夠獲得隨盤性的收益,也就是說你的收益不會低於大盤的漲幅,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至於牛市中什麼板塊最後漲?個人認為應該是熱點板塊或者是龍頭行業漲到一定幅度後形成的外溢現象。比如,如果未來牛市新能源汽車能夠有一波強勁推升的情況下,在新能源汽車股價走到高位的時候,會對其他相關行業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當這些行業也在開始表現發力的時候,其實市場已經失去了一致性。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結局就是所有人都認為市場只能漲,不會跌,連廣場舞大媽都在研究怎麼投資股票,牛市的頂部也就隨之到來。如果按照風格來說,當風格失去了持續性,由風格切換轉為風格輪動的時候,牛市也就見頂了。

總之,在牛市來臨的時候,都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一些跡象,但不管怎麼說,只要我們永遠保持一顆警醒的心,不管哪個板塊先漲,哪個板塊後漲,我們都能進退自如,遊刃有餘。

如果對您的交易有幫助,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支持。


小散李大鵬


1、權重搭臺,題材唱戲,指數是靠權重股推動的,大牛市裡面,肯定是權重股先動,把指數帶起來,接著才是中小盤題材股的輪番炒作,按照以前牛市的表現,所有個股都能上漲,只不過是漲起來的時間先後、以及漲幅空間不同罷了。

2、權重股也分不同的板塊,其中,金融股是佔絕對的市值分量。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2014年下半年牛市啟動時的情況,銀行、保險、券商都是在14年7月24日這一天一起放量上漲的,之後就是浩浩蕩蕩的“槓桿牛”。一般老的投資人都有一個共識,就是牛市來臨之前,券商會先行,因為券商是牛市裡面最受益的行業。總而言之,

金融股在牛市啟動初期是不會缺席的,05—07年大牛市裡的“五朵金花”同樣是包括了金融。

3、權重板塊裡面除了金融板塊,牛市啟動初期還有哪些板塊值得關注呢?這就需要我們結合不同階段的政策導向來進行分析。05—07年的“五朵金花”裡面的鋼鐵、有色、煤炭、地產板塊,是受益於當時地產行業的大發展和商品大牛市。14年下半年,“一帶一路”大題材爆發,當時中國倡導“一帶一路”,會帶動幾萬億美元的投資建設規模,基建板塊開啟了暴漲模式,龍頭股是中國交建。07年是“五朵金花”,14年“一帶一路”,接下來的一輪牛市會是什麼板塊呢?那就要看政策的方向了,個人認為很大可能是“新經濟”。

4、上面講了牛市初期的上漲板塊,牛市中期又會輪到哪些板塊呢?權重藍籌股“攻城拔寨”之後,當然是中小題材股享受“繁榮盛世”。根據市場輪動,權重藍籌股拉完之後,必然會進行震盪整理,這時候就會有資金流向還沒有怎麼表現的中小市值個股,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那麼,牛市後期會是哪些板塊上漲呢?一般,進入尾聲,都是最瘋狂的時候,也是風險最大的時候,此時,防禦性比較強的板塊就會有所表現了,比如醫藥、白酒、家電等。

5、最後,給大家提個醒,以往的牛市是普漲,所有個股都能上漲,但未來,註冊制推出,退市制度完善,A股生態環境變了,機制更加成熟,就算牛市來臨,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提高自己的選股能力,不要踩到“地雷”,或者去博弈可能出現的“仙股”。


小白讀財經


牛市什麼股票最先漲,什麼股票最後漲並不是一定的,也沒有硬性規律,主要是根據每輪股市當時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投資者更多的是要分析研究當前的行情什麼股票先漲,什麼股票後漲。本輪行情從上證指數2449點開始,什麼股票先漲,什麼股票後漲才是應該重點研究的,本輪行情大盤指數還沒上漲的情況下,個股行情已經展開,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頂級的專業投資人總是能從上漲的個股中找到蛛絲馬跡,而無知者總是在大盤底部來臨時還在罵街。

本輪行情剛在底部企穩是筆者在之前寫過的問答中給大家分析的案例個股是:日出東方,當時的股價是在3.2元左右,兩週的時間現在已經上漲超過了50%。而目前大盤還在築底時大量的低價股開始瘋漲,最牛的是恆立實業漲幅已經超過三倍。這就驗證了筆者的判斷,這輪行情最先上漲的肯定是低價股,三週前筆者做出這種判斷時,還有很多人不信。

可是,大家想過沒有,你到股市來是為了賺錢的,當然是什麼股票能漲,什麼股票能賺錢就買什麼股票。

中國是個投機性非常強的賭場市,二十年之內誰也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局面。投資者在股市只有兩種選擇,要麼賺錢,要麼賠錢,想賺錢就要面對現實。所以,本輪行情最先上漲的肯定是低價股。最後上漲的才是藍籌股。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什麼財富生活中疑惑或者投融資資本運作的難題也歡迎私信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我的頭條號專欄開通了,有關於投資理財的最新音頻和文章,幫助您提高理財技能,歡迎關注。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A股已經跌了3年多,現在官方開始出來唱多股市,然而股市是靠真金白銀推動的,而非靠官方喊話推動,所以A股目前還是沒有企穩反轉的跡象。

但是跌到這個位置,不少公司已經具有一定投資價值。此時研究牛市來臨的特徵,探尋牛市運行的規律,並提前佈局埋伏,是最佳策略。

那麼牛市時,什麼股票最先漲,什麼股最後漲呢?

這個要看推動牛市形成的原因是什麼。牛市是資金推動指數不斷升高,進而吸引更多資金入場,新進資金再次推動指數上漲的循環過程。想要推高指數,需要資金進場拉動權重股。而結束意味著所有板塊都漲了,連最不看好的板塊都漲了。

我們回顧2014年牛市來臨時的漲跌順序:

第一階段(復甦企穩階段)【2014年7-9月】

——兩桶油(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白酒(貴州茅臺、五糧液)、地產(萬科A、保利地產、招商地產等)、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高鐵(晉億實業等)、軍工

點評:銀行、兩桶油、地產等超級權重企穩,托住指數不再下行。

第二階段(牛市初期)【2014年10-12月】

——證券、金融、鋼鐵、地產、自貿區、港口、航空、海運、中字頭或國字頭大盤股、一帶一路、有色、煤炭、水泥等

點評:二線藍籌全線暴漲,宣佈牛市形成

第三階段(牛市中期)【2015年1-4月】

牛市形成,資金開始源源不斷進場,大水漫灌尋找窪地。低價股、低估值股、題材股、低市值股、股市股、想象股全部亂飛,小票亂飛,動不動各種翻倍。(這個階段權重股變現明顯弱於小票)

點評:牛市中段,填平一切窪地,推高一切故事

第四階段(牛市末期)【2015年5-6月】

量能達到極限,當時滬深日成交達到2萬億元,已經沒有窪地,硬炒題材,個別妖股發瘋。大股東拼命堅持,上市公司拼命定增,IPO拼命發行。學生不想上課,打工族不想上班,銀行保安開始分享炒股經驗。

點評:人人都是股神,只有大股東拼命外逃

每一次牛市形成的原因不同,但人性在其中發揮的作用相同。控制自己的情緒,克服恐懼與貪婪,那麼不管什麼股先漲什麼股後漲,我們都可以做到遊刃有餘。


首席投資官


在牛市行情下,一般而言首先要關注券商板塊,地產板塊,這往往也是利率敏感、市場環境敏感以及資金敏感的板塊,而當市場環境有著明顯回暖的時候,券商地產板塊往往容易獲得率先上漲的機會。緊隨其後,則關注到一些週期行業板塊,如有色金屬、煤炭板塊等,而週期板塊往往容易獲得資金持續追捧的機會,這也可能會是牛市行情中表現最為亮眼的品種之一。此外,到最後補漲的,可能會是一些冷門股票,或本身概念與行業含糊,平時成交量能比較低迷的股票,而縱觀歷年的牛市行情,最後存在補漲機會的,往往屬於鋼鐵、高速公路、電力等,最後再到ST股票,完成一輪補漲的過程,而此時此刻也往往意味著牛市行情基本上步入中後期的階段了。


郭施亮


  • 昨天大盤午盤過後大漲。就給人一種牛市要來了的感覺。事實上,大盤仍然沒有走出底部。只不過,是要有這個打算,就是萬一牛市來了,什麼股票最先漲,什麼股票最後漲?要把這個邏輯搞清楚。

  • 牛市來之前,一般是券商先行。券商並不是在牛市來了才上漲,而是先聲奪人,在牛市來臨之前就提前上漲。等牛市來了就漲不動了。這點是要必須認清楚的。之前兩波大牛市,也都是券商先行上漲,牛市來了券商就在高位震盪為主。等券商開始下跌了,牛市也就結束了。在2015年那波牛市,券商是漲不動的。因為2014年那波券商的漲勢實在太兇猛了。短短時間內,基本上所有的券商都實現翻倍。在2014年券商上漲之時,就會讓人聞到了牛市的氣息。感覺牛市要來了。但牛市是在券商漲不動時才真正開始。

  • 在券商陷入調整之後,就會有其他的板塊先後接力。在2007年那波牛市,因為經濟整體向好。所以媒飛色舞成為主軸。金融搭臺,週期股漲幅達到了10倍以上。成為絕唱。在2015年的牛市裡面,則是東大樂同的天下了。也就是互聯網的瘋狂炒作。還有受益於一帶一路的大基建板塊也是走得非常不錯。牛市一來,沒有固定的說是哪個板塊一定會上漲,而是結合當時的政策導向和經濟的基本情況決定的。去年的鋼鐵煤炭業績表現不錯,也來了一小波牛市。今年不斷提出獨角獸,也有不錯的走勢。因此,在牛市的中期,政策導向和經濟的基本情況,哪個板塊受益,哪個板塊就最瘋狂。

  • 當所有的個股都漲得太離譜時,就輪到垃圾股上漲了。2015年最明顯。炒到最後,已經失去理智。當時市場的標準就是:凡是市值小於40億的必炒。凡是股價低於5元的必炒。因此,在牛市末期,你會看到垃圾股滿天飛。這是因為其他的個股漲幅太大的原因,導致主力和小散不敢追高,只能退而求其次轉戰垃圾股。
  • 等所有垃圾股漲得差不多時,牛市就結束了。然後就陷入了漫長的熊市。一輪牛熊轉換就完成了。但隨著A股港股化,國際化。未來可能會以業績為導向進行炒作。以往的經驗有可能會失效。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近10年來我們經歷了兩次大的牛市,2006-2007,2014-2015年。總的來說,牛市的板塊滾動式這樣的:

第一階段: 券商有色暴動

比如2006年的那次牛市,券商有色暴動成為牛市的啟動浪,行情從1000點左右止步於1700點附近,並從2006年5月15日起進入了盤整,整整休整了3個月,盤整中樞位於1630點附近。

第二階段:市場普漲 散戶瘋狂

牛市一開始出現二八分化的行情。大盤權重股成為帶頭羊,金融和地產成為急先鋒,大漲逾30%。漲幅超過100%的股票僅16只,地產佔據半壁江山。

隨後出現普漲行情,權重、藍籌、題材輪番上陣。此時大盤已經進入瘋狂狀態,指數呈45°上漲,個股全面暴漲,平均上漲90%。

第三階段:大媽們進場

 大媽們進場,此時兩市新增開戶數直線上升,散戶成為市場主力軍。水電煤,紡織,化工等傳統行業繼續漲,連垃圾股也上天了。

第四階段:政府出面干涉

調印花稅、喊話、出臺各種政策給股市潑冷水,股市開始踩踏,股票暴跌。


財技


我經歷過最近的一次牛市,也就是2015年的牛市,現在回想起來 順序:1、最先漲的就是好多年都要死不活的銀行跟券商板塊,突然漲的很猛,那麼大的盤子你都不敢去買,我們散戶的心裡越漲越不敢買,可它也就是不回調,即使回調了擔心這就是頂。直到最不行的也漲了1倍多,龍頭就更不用說了,這個時候,他們不漲了,開始橫盤的調整、整理期。2、才是煤炭、鋼鐵、有色、地產等權重板塊的輪動拉昇,不過在牛市裡很多人還是嫌他們漲的慢。這些板塊都是輪動拉昇的,今天漲多明天跌少,一點一點拉高的,能掙錢的都是有耐心的老股民。3、就是科技股了,計算機應用、計算機設備,半導體、通信板塊的股了,漲的最快,翻倍最快、最高的股也就在這幾個板塊裡了。因為小盤股比較多。4、在牛市裡要說漲的最猛的還就屬次新股了,幾天翻個倍不是問題,而且上漲概率最大,地雷少。次新股包括各行業的新上市股票,因為盤子小,資金容易炒作,所以也是漲的最猛的。5、牛市結束了,掉的最快的也是當初漲的最猛的,下跌順序就是倒過來,依次盤子最小的開始。經歷過2016年牛市結束的股友,對那些僅用了一秒的時間從漲停板砸到跌停板的可怕情形,記憶猶新吧,惡夢呀,後來的熔斷機制更是雪上加霜。現在到了熊市,下一輪牛市誰也不知在什麼時候,A股還在下跌通道中,等著吧。




故事調味生活


儘管大家都知道一旦股市進入牛市,各板塊在資金和人氣持續升溫的推動下會呈現普漲格局,但是細究下來,各板塊在整個牛市階段的輪動還是有先後順序的。

一般在牛市初期,率先領漲的一般是週期性比較強的板塊,比如證券板塊,在2014年那波牛市當中,證券板塊就率先領漲,4個月漲幅達到了180%,如下圖,尤其在當年10月份部分券商股紛紛開啟加速上漲模式,其實牛市初期券商率先表現也是有原因的,這主要在於a股牛短熊長,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熊市調整期之後,人氣往往會達到冰點,一旦牛市開始啟動的時候,做多的人氣會相對此前的低谷會有所增加,各指標的轉變,一些研報對於券商的研究開始增多,繼而一些聰明資金就會開始潛伏進去,推動證券板塊行情走強。

而一般進入牛市尾聲之後,往往那些防禦性比較強的板塊才開始表現,比如醫藥、釀酒等,由於他們貝塔係數相對較低,一般這些板塊會後知後覺,在牛市尾聲,回落風險開始降臨之時,他們的防禦屬性也會逐步發揮。就像14-15年這些板塊根本沒怎麼漲,反而在去年行情分化階段,在業績驅動為導向下,他們反而走的比較好,就是這個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