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最早的文人詞選集《花間集》就將詞的題材集中在男女情愛上。被稱為"花間鼻祖"的溫庭筠尤其擅長刻畫男女情愛之思。

《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一個殘妝的女子,在綿長的秋夜中無法入睡,故而感到衾枕冰涼。女子的思念和寂寞秋雨打著梧桐,無休無止,雨聲和女子心中的相思糾纏在一起,雨不停,思念也不停,徹夜難眠。這情景和白居易《長恨歌》中"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的句子何其相似。

再如《憶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餘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女子精心裝扮後登樓,卻是"獨倚"望江樓。

溫庭筠筆下的男女之情是含蓄隱忍的,上面列舉的兩首詞風格清新,頗有民間詞的風味。而詞家必選的名作《菩薩蠻》則代表溫庭筠詞的另一種風格—富麗精工。

小山重疊金明滅。樊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娥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兩道眉交疊,眉間的花鈿閃閃爍爍。女子烏黑如雲的頭髮掠過雪白的臉頰,讓人驚豔。這個女子梳妝的樣子,鏡子照著女人髮髻上的花,而她美麗的容顏也如花一樣;花與容顏相映,悅目之外有落寞之感,花無百日紅,紅顏也易憔悴。她簇新的衣裙富貴而豔麗,衣裙上是成雙的鷓鴣。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

從古代社會文人命運不能自主這個角度看,《菩薩蠻》似乎是有文人懷才不遇的感慨的。溫庭筠筆下女子的相思和情感是用相當冷靜的筆調從旁觀者角度寫的,與他並稱"溫韋"的韋莊,則將情感注入了詞作中的人物,詞中女子的感情顯得靈動而真切。且看這兩首聯章體的《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個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前首是女子思念男子。起筆就是具體日期,顯然是強調這一天的特別,原來是分手週年的日子。離別之日的女子淚眼盈盈,為了不讓淚珠滾落,佯裝低頭不讓情人看到自己的傷感,實際上早就是魂追魄隨了。

溫庭筠詞抒情多含蓄蘊藉,而韋莊詞則直抒胸臆,一顯一隱,在纏綿悱側中見沉痛。

溫、韋之外的花間詞人也多有描寫相思之作。同為寫相思,構思卻各有勝場。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牛希濟《生查子》

春山煙欲收,天澹稀星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了。

顧夐《訴衷情》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牛希濟詞寫女子與所愛相分別的場面,以春日清晨的殘月烘托淒涼的氣氛。女子殷殷叮囑情人,要愛惜青青芳草,因為那就是我所著羅裙的顏色,青草可以讓離人想起自己。芳草萋萋,是離人處處可見之景。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春山煙欲收,天澹稀星小

《花間集》中描寫的愛情中多悲苦哀怨的女子形象,但也有女子是嬌痴熱烈的,如張泌《浣溪沙》中的主人公。

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

此詞描寫男子偶然一瞥,望見車中女子盈盈秋波後,假裝酒醉,痴情相隨的場景。女子雖然呵斥他,然照應上闋她偷偷揭開簾幕,慢慢轉動眼波的舉動,這呵斥中似乎亦有欣喜之意。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慢回嬌眼笑盈盈

詞中青年男女一見傾心,全詞的大膽和俏皮在唐宋詞中是很少見的。男子如此大膽,女子也並不羞澀。

溫庭筠《南歌子》

手裡金鸚鵡,胸前繡鳳皇。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韋莊《思帝鄉》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這兩首詞中的女子看到了符合自己理想的男子,就大膽生出將身嫁與的念頭跟今天主動追求愛情的女子何其相似。鮮活的形象讓我們忘記了時空的阻隔為這率真、熱情的女孩莞爾。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南唐詞人中尤以李煜為傑出,他和大周后、小周後都有真摯的感情,對愛情的體驗極其深刻他的愛情詞不再是代人言,而是自己親身的體驗,比起花間詞人筆下的愛情更能打動人。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劃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菩薩蠻》是李煜前期的詞作,恣肆的創作態度、鮮明的主體情感展示出李煜獨特的個性和詞風。這首詞大膽寫出了他在宮中幽會時的情景,將少女對幽會的期盼、害怕和嬌羞的心態逐一寫出,對心理的刻畫是很細膩的。

《清平樂》也是詞家常選的名作,它將深閨女子的思念之情用清新明媚之春色加以烘托,意境優美。上闋以落梅如雪,拂之還來的場景寫出了思念之情的綿綿不絕,下闋則以草喻離恨,以草之無邊無際來襯托相思之深切。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今宵好向郎邊去

入宋後,詞壇一度岑寂。隱士林逋,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氣度超脫,卻寫下了一首極為纏綿深情的《相思令》。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這首詞以民歌手法質樸地表達了相愛之人離別的繾綣,與他在詩歌當中塑造的那種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迥然相異。起句以錢塘江兩岸青蔥之景起興,用擬人手法寫兩岸青山,似乎青山與人一樣在迎送情人。 "誰知離別情?"山不知,人亦不知,怨憤悲苦之情油然而出。兩人相對泣下,而象徵同心的羅帶尚未打好結,江水已經齊岸,船就要開了。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誰知離別情

北宋中期長壽詞人張先,對愛情有許多獨到的體悟,留下了很多名句,如這首《千秋歲》。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莫把么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

詞作細膩地描繪了痴情女子對愛情的苦守和執著。被冷落的女子,春光已逝,心無所歸,感傷之至。感情和春天一樣,匆匆而去,風雨摧殘了春光愛情也不見光華,心情是很沉痛的。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無人盡日花飛雪

北宋中期,社會相對穩定,經濟也繁榮,越來越多的土大夫文人喜歡上娛賓興的小詞,並動手創作,在詞作中展示他們在詩文裡不便表達的對愛情的感受。

晏殊《玉樓春》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這首《玉樓春》確乎是以傷春惜春來烘托一個女子的閨怨之情。"樓頭殘夢五更鐘"化用了李商隱"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的詩意。下闋言思念之苦,煞尾和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一樣思致。

晏殊在詞作中對愛情的執著是竭力讚賞的,如名作《鵲踏枝》。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起句以移情手法渲染秋色的蕭瑟,來襯托人內心之悽清,非常精煉。以燕子雙飛與女子明月夜獨守空閨並列,愈發見出女子離恨之苦。而女子埋怨明月不知曉她的苦,一直照著,透過窗戶,照到她讓她失眠,極其無理,也極其妥帖。

換頭處以登高遠眺消解相思,結果卻是更加孤獨,但女子在孤獨中愈發堅持,故"望盡天涯路。"女子思念之苦苦在連對方身在何處都無從知曉。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晏殊筆下的愛情帶著文人的趣味,是含蓄蘊藉的。柳永筆下的愛情,則大膽直率。

《定風波》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柬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柳詞大膽真率地表達了市井女性對愛情的向住,和以相依相偎、不虛度青春為尚,甚至"悔教夫婿覓封侯"的念頭。這種人生價值觀和士大夫"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價值觀是衝突的,難怪招來晏殊的指責。

柳永於詞中再三表達這樣的愛情觀:"幹名利祿終無益。念歲歲間阻,迢迢紫陌。翠娥嬌豔,從別後經今,花開柳折傷魂魄。利名牽役,又爭忍,把光景拋擲。"(《輪臺子》)"更歸去,偏歷鑾坡風沼,此景也難忘。"((如魚水》)在刻畫普通女子愛情觀的同時,柳永對歌妓也投入了很真摯的感情期望"但願我,蟲蟲心下,把人看待,長似初相識"(《徵部樂》)待作真個宅院,方信有初終"(《集賢賓》);"美人才子,合是相知"(《玉蝶》)……前面提到的晏殊《玉樓春》同樣是表達對愛情的執著,其哀怨卻是淡的,沒有柳永筆下的強烈和直白,表現出士大夫和市井平民不同的審美情趣。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針線閒拈伴伊坐

仁宗朝是詞創作的一個高峰期,凡作詞幾乎都會寫到男女之情。以才學、氣節為人景仰的歐陽修,亦有相當深情之作,如《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歐陽修在中進士後,出仕的第一個地方就是洛陽,在這裡度過了三年時光,結交了很多知己,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起句"擬"字將離別之人想說而不忍心說,但又不得不說的矛盾心情細緻入微地刻畫出來:女子還沒說話已經失色,已經哽咽。他內心遺憾的感情不是表面看得到的,而是錯綜複雜,沒法說清的。

歐陽修詞中描繪的平民女子的愛情,有如柳永詞一樣的大膽直白,如《醉蓬萊》

見羞容斂翠,嫩臉勻紅,素腰嫋娜。紅藥闌邊,惱不教伊過。半掩嬌羞,語聲低顫,問道有人知麼。強整羅裙,偷回波眼,佯行佯坐。更問假如,事還成後,亂了雲鬟,被娘猜破。我且歸家,你而今休呵。更為娘行,有些針線,誚未曾收囉。卻待更闌,庭花影下,重來則個。

此詞描寫男女偷偷相會的情景。描寫女子偷出閨門去見情郎的羞澀、膽怯和甜蜜,活靈活現,一波三折,非常大膽。

歐陽修還有一首《踏莎行》,也寫男女相會,似乎是《醉蓬萊》的續篇,寫晚上男子如約前去赴約,卻不被女子理睬的場景。

碧蘚迴廊,綠楊深院。偷期夜入簾猶卷。照人無奈月華明,潛身卻恨花深淺。密約如沉,前歡未便。看看擲盡金壺箭。闌干敲遍不應人,分明簾下聞裁剪。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照人無奈月華明,潛身卻恨花深淺

這兩首詞作和李煜《菩薩蠻》一樣充滿了戲劇性,純用敘事傳情,人物的心理刻畫得非常細膩。此外,歐陽修還用清麗曉暢的語言寫了美好純真的愛情。

《漁家傲》

近日門前溪水漲。郎船幾度偷相訪。船小難開紅斗帳。無計向。合歡影裡空惆悵。願妾身為紅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願郎為花底浪,無隔障,隨風逐雨長來往。

《南歌子》

風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閒妨了繡功夫。笑問雙鴛鴦字、怎生書。

《漁家傲》寫採蓮女對情郎的執著愛戀,充滿了民歌風味;《南歌子》描寫了小夫妻繾綣的愛情,是宋詞中難得見到的旖旎鏡頭,愛嬌的女子耐不住寂寞,跑到書房親呢丈夫,對丈夫的抱怨充耳不聞,反過來笑嘻嘻問他"鴛鴦"兩個字寫,俏皮而幸福的樣子真是在淚痕斑斑的宋詞裡讓人難忘。宋代士大夫一方面修身治國,一方面也是重情之人。他們的詞作中理智與情感交織。不少愛情詞就如同歐陽修的《玉樓春》一樣,也折射出他們的人生體驗。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等閒妨了繡功夫

蘇軾就承繼了歐陽修寫豔情而不拘泥豔情的路子,將人生感慨藉著兒女之情表達出來。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據葉申薌《本事詞》記載,蘇軾被貶惠州的時候,朝雲隨侍。蘇軾看到秋色蕭條,不禁悽然,叫朝雲唱自己所作"花褪殘紅"一詞消遣。朝雲唱得淚流滿襟,蘇軾問其故。她回答:"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也。"蘇軾大笑:"我正悲秋,汝又傷春矣!"後來朝雲死後,蘇軾再也不肯聽這首詞了。

蘇軾對情感並不是真能超脫,他在夢中憶及亡妻之時所作的《江神子》(也作《江城子》)是非常動人的悼亡詞。

《江城子·乙卵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妻王弗,眉州青神人,於平二年(1065)因病卒於汴京,次年遷葬到蘇軾故鄉眉州,距蘇軾寫作此詞恰好十年。

蘇軾時時追懷,乙卯(1075)年正月二十日夜,蘇軾夢見愛妻,便寫下此詞。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宋徽宗趙佶也為明節皇后寫了悼亡詞《醉落魄·預賞景龍門追悼明節皇后》。

無言哽噎。看燈記得年時節。行行指月行行說。願月常圓,休要暫時缺。今年華市燈羅列。好燈爭奈人心別。人前不敢分明說。不忍抬頭,羞見舊時月。

明節皇后姓劉,本是酒保女兒,入宮後靠"天資警悟,解迎意合旨"而得徽宗寵幸,被封為安妃。可她在三十四歲時不幸病故,徽宗十分悲痛,竟不顧傳統禮法,硬是將她追封為"明節皇后",這也算是一段愛情佳話了。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好燈爭奈人心別

南渡後亡詞數量大大增加,知名者如朱敦儒、劉克莊有悼亡妻的要作,吳文英有悼亡姬的作品。愛情題材不再是普泛化的感情,越來越與現實相連,更加具體。

蘇軾的弟子和好友也都創作詞,對愛情的描寫也各具個性。秦觀是比較偏好多情題材的,其《淮海詞》中約有一半是愛情詞,最為人稱道的是這首《滿庭芳》。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菜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羸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秦觀元豐二年歲暮赴紹興省親回鄉之時,據說他"席上有所悅,自爾眷眷,不能忘情",而作此詞。上闋寫蒼茫之景色與淒涼之別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接下來以景結,晁補之說"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其實是巧妙化用了隋煬帝"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的詩句,幽遠之意境勝於原作。下闋換頭直抒分離之感受,"香囊暗解,羅帶輕分"的細節很好地傳達出纏綿之情意,然而分離在即,再多情也只能離開,只留下一個薄倖的罵名。

柳永《雨霖鈴》與此詞一樣,都寫離別之場景,都是抒發纏綿之離情場景神態之描寫也非常相似。不過,柳詞鋪敘得開,秦觀則往往於情深處以景宕開,語言也更加文人化。

秦觀愛情題材的詞不僅多,而且能獨樹一幟,讓人耳目一新,名篇《鵲橋仙》在對戀愛中男女異地相思的問題上表達了曠達和理性的一面。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詞寫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故事,寫景、敘事、議論相間,有散文韻致,很好地表達出一種對愛情的堅貞,對理想愛情的追求,難怪能千古傳誦。

此詞首二句寫纖細的雲彩變化巧妙,暗逗出織女手藝的高超。 "金風玉露"是指七夕正逢秋高氣爽,白露初降的天氣,李商隱《辛未七夕》說:"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假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秦觀這裡可能也是受此詩的影響,但並沒哀嘆,反而是因為久別離倍覺一相逢的可貴。很自然由此引出下闋:相逢時彼此脈脈含情,恍如夢中,哪裡忍心踏著鵲橋歸去呢!結拍跳出陳套,認為只要兩心相知,不必日夜相守。真正的愛情可以忽略距離的障礙。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同為蘇門的李之儀的《卜算子》,也是膾炙人口的描寫相思之作,直至今日,仍由人重新譜曲,作為流行歌曲廣為傳唱。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此詞有古樂府遺風。起句顯然模仿了唐人姚合《送薛二十三郎中赴婺州》的詩句"我住浙江西,君去浙江東。日日心來往,不畏浙江風。"下闋則似乎脫胎於《花間》詞人顧夐的《訴衷情》"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句,以清淡之語營造了真摯的相思之情,難怪會傳唱至今。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北宋晚期周邦彥《少年遊》對離別相思的描寫則是另一番鳳味。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詞中描寫女子難捨情人的場景非常傳神。刀與鹽都是為吃橙而準備,持刀破橙,鹽則用來抹在橙上,以增風味。並刀、吳鹽皆為佳品,以"如水""勝雪"形容是為了逗出"纖手"。這個特寫鏡頭展示出女子纖手如玉的姣好,看似閒閒入題,實則是精心構思。接下來寫女子的居住環境精美,兩心相知的人兒很有默契,對坐調笙,溫情自然流露。起頭的精巧已讓人歎賞,緊接下來又重筆描繪室內溫馨之場景,"相對坐調笙"的兩心相知愈加顯得旖旎。下闋意脈不斷,用對話再來渲染兩人之間的濃情,寫女子的低低話語,不直說捨不得情郎走,而是柔情款款,問他想到哪裡?又替他設想三更天出門,霜濃易滑行人又少,不如不去了吧。溫存的關心背後是深深的眷戀。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宋室南渡後詞作中的男女之情愈加高雅化、純淨化,沒有猥褻成分和脂粉氣息,最可為代表的是姜夔的情詞。據夏承燾先生考證,姜夔曾在二十二歲後在合肥有段情事,這段感情在白情詞石詞中反覆出現,差不多四分之一的詞都提到,可見其用情之深。

《踏莎行》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骨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這一年姜夔自漢陽(宋時稱沔州)東下金陵憶及合肥情人,寫下了這首情詞。愛如烈火,姜夔卻偏偏將愛冷卻下來,用旁人的身份藉著回憶,藉著夢境,將纏綿至深的情感緩緩訴來。

姜夔對這段戀情的執著在詞作中屢屢表現,且多用"夢"來訴說,這種故作冷靜的筆調掩蓋的是其內心難言的痛苦。

《鷓鴣天》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肥水,是姜夔青年時候邂逅情人的地方,故難以忘懷。詞人表面自悔不該有這段情緣,實則透露了他對這段感情的用心和難捨。分別太久,夢中的情人還不如隨身攜帶的丹青來得清楚,可就是這樣模糊的夢中相見也被山鳥驚醒,空留失望和惆悵。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南宋中期詞壇最有才華的當屬辛棄疾。儘管他志在蒼生,並無意做文人但他的詞風格多樣,其才華和成就影響深遠。辛棄疾除了感嘆身世、憂國傷時的題材外,也有相當纏綿的情詞。

《祝英臺令》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啼鶯聲住。鬢邊覷。試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嗚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

傷春的女子實是傷別故屢屢以花占卜戀人的歸期。春天帶來了相思之情,現在春去了怎麼不把相思之愁也帶走呢。辛棄疾的情詞還不限於纏綿悱惻之風格,亦有俚俗直白如民歌的作品。

《南歌子》

萬萬千千恨,前前後後山,傍人道我轎兒寬。傍人道我轎兒寬。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難。今夜江頭樹,船兒系那邊,知他熱後甚時眠。萬萬不成眠後、有誰扇。

同樣是表達離別後女子的相思,風格卻不同。因著離恨的深,乃至被別人羨慕的舒適轎兒也無端被埋怨,怨轎子遮擋了視線,沒法目送情人。下闋直抒胸臆,以己心比他心,猜度戀人的行蹤、冷暖,一連三問,女子心思一瀉而出,毫無掩飾,毫無雕琢,更見出情愛之執著。

辛棄疾能以柔婉之情摹寫女子相思之苦,難怪劉克莊稱道他:"其濃纖綿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但是,辛棄疾並不是晏幾道、秦觀之流,他心懷天下、志在報國,戀情詞的創作中往往不自覺地流露介個性和幽獨情懷,有借戀情寫內心懷抱的悲劇意緒;雖是柔婉,然饒清剛之氣,著名的《青玉案·元夕》即可見其獨特之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全詞營造出元宵夜熱鬧繁華的場景,直到最末一句才點出高潔自持的女主人公,以熱鬧襯出女子的嫻靜,以滿路的香車襯出女子的不同流俗。這個女子的形象隱隱是詞人本身的寫照,起於鬧境,結於幽獨,足見用情之摯。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南宋中期影響較大的愛情詞中,《釵頭鳳》是不可不提的。

紅酥手、黃膝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陸游與妻子唐婉情意相投,卻被迫分離,陸游心中一直耿耿於此。某日在沈園遇見唐婉,感傷不已,而作這首《釵頭風》。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滿城春色宮牆柳

南宋後期對愛情題材有貢獻的還有吳文英,他在周邦彥、姜夔等人的基礎上,對愛情不但採取含蓄寄託的手法,更有意神秘化,多用典故與象徵,將感情處理得若隱若現,讓人難以捉摸。吳文英的情詞主人公多半是詞人自己,這和此前多以女子角度出發寫情愛是大大不同了。

《風入松》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旅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清明風雨交織的天氣,有風雨自然有落花。回憶昔日分手時的場景,二人相攜而行,路邊依依柳樹,正如縷縷柔情。自己在料峭春寒中喝酒過頭,睡夢中被鶯啼喚醒。儘管知道人已去,卻還是日日打掃,以盼望再見。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樓前旅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南渡後的情詞越來越具體化,尤其如姜夔、吳文英等人的情詞都有自己的身影在裡頭,抒情的主人公也由北宋以女性為主轉為與詞人自身融為一體。李清照、朱淑真等女性以詞來描寫自己的情愛,更是詞壇奇葩。

《一剪梅》

紅藕香斷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來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為排遣孤獨,她獨自上了小船。可划船也未能消除相思,反而被大雁勾引出對丈夫書信的盼望,這盼,竟然就到了月上西樓之時。雖然是分離,但卻是彼此思念著,離愁中不經意洋溢出幸福來。這種在相思中體會愛情甜蜜的生活,在南渡後被破壞了。《孤雁兒》一詞集中體現了這種失去家國、知音的悲痛和寂寞。

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裡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知音難覓,愛人無蹤的傷心不經意間流露殆盡,讓人唏噓不已。流落他鄉的女詞人在"藤床紙帳"的環境中無法有好情緒。香爐焚著香,打亂了她的思緒,自己是寂寥的,只有玉爐香相伴,不由心生寒意。如水的相思情懷,在笛聲中驚醒,原來已經是春來梅開,濃濃春意。春日的小風疏雨,綿綿不止,睹景傷情,淚水潸然。折下梅花,卻無人可寄。花再美,沒有了愛人相伴,也索然無味了。

李清照這種由幸福陡然轉為漂泊孤寂的經歷,使得她南渡後大量寫詞來寄託相思。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另一個女詞人朱淑真名氣沒有李清照大,她的才氣與婚姻悲劇令人唏噓。她作為一個生活圈子狹小的女人,對愛情的感受更加敏感細膩。

《清平樂·夏日遊湖》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這首詞毫不避諱寫出了黃梅細雨中,男女相攜亭中避雨的鏡頭。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和衣睡倒人懷

南宋時期的愛情詞,逐漸摒棄了對女性外貌形態的描寫,更注重情感的描寫。詞中的愛情也不再是普泛化的感情,而多有具體的對象,刻畫更為深刻,情感更為真摯。不少的愛情詞僅僅是以兒女情為形式,事實上是抒發自己個人的感慨和嗟嘆,受到時代的影響是明顯的,如辛派詞人的作品既是如此。

所有的愛情詞都在這裡了: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伴我情懷如水

愛情,這個文學世界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主題,在擅長描摹細微感情的詞中,展示出千姿百態,尤其是愛的執著和真誠,跨越了時空,至今還能引發現代人的共鳴,散發出永久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