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今天,表妹跟梅粉們探討一個有趣的話題:

如果有一天,人類發明了最新科技,植入芯片,就可以讓全人類大腦,一秒知識共享。

你願意還是不願意?

有意思吧?這也是《奇葩說》第十七期的辯題,難度不低。

現場大牛各顯神通,觀點碰撞火花四濺,堪稱最精彩的一集。

綜藝解說專家,表妹的知乎盆友@陳默 精彩點評:

這一場的每個人,都值得一讚再贊。


本場出場順序:

楊奇函,趙英男,高慶一,傅首爾,陳銘,詹青雲,蔡康永,薛兆豐。

傅首爾是分水嶺。

她之前是段子,是綜藝。她之後是思辨,是深度。而她本人,承上,啟下。

我覺得這個結構天然具有美感,以至於我忍不住想按時間順序來推演。

楊奇函

楊奇函最整塊的表達獻給了“直播類似於古代的天橋賣藝”,而這一比喻早在16年就曾在知乎上看過。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另外在綜藝效果上,還寫了一段“歌頌”陳銘的打油詩。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除此之外,延續了其過往的表現。

點很多,但依然有些散,尚未能形成有機整體。

比如——

“教育公平可以打破貧富差距”;

“引用喬布斯‘Stay hungry,stay foolish’進一步引出自己的觀點,stay brave。”

有的人也許知道,楊奇函是高考滿分作文得主,在之前第三期的時候我也曾點出來過,楊奇函的發言稿很像高考作文。

這麼多期看下來,這個特徵我現在基本上已經很確定了。

高考滿分作文的訓練對他來說應該是影響巨大的,大家可以看幾個特徵:

金句的引用,背後邏輯不是重點,只要搭上就可以用。(喬布斯這句)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內容要翔實。

儘可能多地堆砌觀點,想到就是寶,摟到碗裡就是菜,以至於整體性稍差。

迎合閱卷老師心態。

段子誰不會?陳銘打油詩來一個,直播像天橋演繹一把。

其實對於楊奇函,我很早之前就有關注過,在一個不太火的綜藝上,叫“你說的都對”,早在那會兒我就很喜歡這個人。

他足夠聰明,高考作文滿分也絕不是黑點。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但以我對他的期待,他的能力遠不止表現出來的這樣。他理應走得更遠。

而現在這幾期看下來,顯然是找到舒適區了。

以目前這種狀態,混一季,可以。打算常待,不行。

趙英男

相比他的辯論,我更想討論他的離開本身。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只是覺得可惜,並且不是針對他一個人的可惜。

本季的《奇葩說》已經完成了“其樂融融一起成長的學堂”向“成年社會殘酷鬥獸場”的定位轉變,而我總是轉不過來。

繼李思恆走後趙英男也走了,本季的新人再無一人讓我期待。

高慶一

這是高老闆表現最好的一次。

但這種爆發,類似於本季第一次教練下場時肖驍的表現,即選手的人生,和辯題產生了共鳴

他的故事很打動我,他花了15年,學英語,學計算機科學的基礎知識,但最後的效果也不過是能聽懂那“關鍵詞的含義”而已。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他沒有叫苦,但我知道那有多苦。

我的人生啊那是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他輕飄飄的一句,直直打到了我心裡。

學習太苦了,真的。

如果你也是一個熱愛知識,熱愛文明,熱愛科技所帶來快樂的孩子,如果你也曾在面對浩如煙海的基礎知識時,在感興趣的學科門外久久徘徊而不得其門而入過,你會明白他心裡的難過。

人生太短,而震懾人心的知識又太多。

我看不見,我真的為那註定的看不見而難過。

文章一開始,我說傅首爾之前的選手都是綜藝效果,其實高慶一不是,但蛋總生生把他變成了綜藝效果。

在最後的結詞上,高慶一說:

“朝聞道,夕死可矣。”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李誕接話,“可以可以”。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高慶一不是一個應變能力多強的人,他硬撐著,把那段話念完了。

氣氛,節奏,都垮了。

我不知道蛋總是出於什麼心態,我只是覺得有點可惜。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這是一個終將到來的時代。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這一次,我是宇宙無垠的面壁者。這一次,我是知識共享的破壁人。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傅首爾

傅首爾很聰明,她選了一個最接地氣的角度,從辯論結果上看,她也在自己的發言期間拿到了極高的票數。

上來先給自己扣帽子,“我要代表小市民群體發表意見”。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緊接著在插科打諢中,非常立體而連貫地拋出了本場比賽中第一套組合拳。

比上,強無敵。比下,甚至稍顯小兒科。

這,就是本期節目的縱深。

我們先來看傅首爾的論點。

第一、人類會失去多樣性

我們只剩下一個共同特徵

叫做博學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在這個論點下,她造了幾個梗我們數一數。

我這麼大屁股,讓我穿楊奇函的褲子?我穿不上。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熊浩、陳銘、高慶一外表相似,薛教授、黃執中外表相似。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人與人的差別就只剩下顏值,我能佔到什麼便宜?鹿晗有了高曉松的才華,會出人命的!將荒誕推向極致。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除了顏值還有身高,楊奇函你為什麼會坐在對面?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梗與梗之間銜接得非常緊,表演流暢如水銀瀉地般。

第二、拿知識做壞事怎麼辦?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在這個論點下她出了幾個金句。

金句一:維護一個世界的美好,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但是毀滅這個世界,只需要幾個人努力就可以了。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金句二:人類之光是發光的光,但也可能是死光的光。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瞧瞧,要麼是寫公眾號10W+出身的。

公眾號10W+的特點就是,牛逼本身不重要,乍一看牛逼很重要。

傅首爾,深得其中三味。

其實這一論點在早先年我也有聽人談過,出處記不得了,大概的標題是“脆弱的文明”。

其中以“3D打印”技術為例,講到以後可能會出現漢堡形狀的機關槍,反恐工作開展起來會非常困難,而製作武器的知識都在圖書館裡堆疊著,隨便誰都可以去翻看。屆時,防護的難度將越來越大。

這是一個可以挖得很深的點,而在本期節目中,也不過只是個點綴。

第三、知識會剝奪朦朧美。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這就如同告訴你,博士生畢業了也得給小學生打工,比爾·蓋茨都是大學退學的,不念書的有不念書的美好和驕傲。

這是一個扯淡的點,但特別容易引發普通人的共鳴。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而這,也完全符合傅首爾從頭到尾的打法定位,接地氣

一套操作打完,票數比值來到1:9。

而陳銘看得非常清楚,三個點層層鋪開,很精彩。但可惜,都在射程之內。

陳銘

下半場正式揭開帷幕,開場三十秒,以一瓶水為例子,徹底打掃乾淨戰場。

都別繞了,我們先把桌子擦乾淨。很簡單:

信息,外部客觀事實。

知識,對外部客觀規律的歸納和總結。

智慧和能力,對知識的處理,運用。

通過一瓶水,深入淺出,不光闡明瞭定義,還明晰了其區別,形象其場景。真的是一個好老師。

各位注意傅首爾此刻的表情,點頭,若有所思。

她很清楚陳銘在做什麼,她是服氣的,幾乎是學習的姿態。

緊接著,陳銘一條一條地把傅首爾的點丟回去。

第一條,多樣性。

其實聰明的觀眾已經明白了,智慧和能力不一樣,這是發生在未來在具體運用中的事,共享知識顯然不會傷害到這個層面嘛。

陳銘不依,還要繼續深化,拿到所有觀眾的認可,他舉了肺病醫生的例子,聚焦於“知識背景相同,但價值觀不同,進而選擇不同”。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第二條,用知識做壞事。

陳銘採用了“歸謬反證法”的技巧。非常典型的辯論技巧。

傅首爾用歸謬來講段子,來討論“鹿晗得到了高曉松的才華”,而陳銘則展示了“歸謬”的正確打開方式。

還用的是“逐步歸謬”,在效果上造成一巴掌一巴掌的感覺。

簡單說就是,不正面反駁你的論點,我就從你的論點出發,推導出一個明顯荒謬的結論,其論點不攻自破。

那我博士不能教了吧。碩士也不該教了啊。小學,小學也得做入學道德測評啊。

“可不敢教哦!”看這個表情,皮得一批。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所以說,知識分子“壞”起來,是真的能把你氣死。

第三條,知識會剝奪朦朧美。

之前的陳銘是在辯論。而這一環節的陳銘,我願意相信他是在作為知識分子,在公共發聲渠道,在表達自己內心的一些真的東西。

知識,是你用來看這個世界的眼睛,知識結構越豐富,你看到的世界就會越豐富。

在這我也想說一句,是真的。這是真的。大家真的要好好學習。

人類文明之厚重,人類智慧之美好,常常會讓我在深夜感到顫慄。

在過去我們沒條件,但現如今,互聯網上的教育資源,大都是免費且公開的。

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與諸君共勉。

回到節目。

為了表達“知識背景不同,人們看到的世界就會有所不同”,陳銘以在現場的導師為例子。

說現場有100個人,在馬東眼裡,可能這是100位“觀眾”,因為馬東是很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上一季羅振宇老師,稱100為“用戶”,因為他有著互聯網產品的思維;

而高曉松老師,可能會覺得這是100位“聽眾”,所以曉松老師發言總是一首詩,一首歌。

然後就是這段:

李誕突然說:不要再拍馬屁了。

聲音很突兀。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慢速看的話可以看到,有那麼一瞬間,李誕眼裡是不耐煩,而陳銘眼裡是驚愕和不爽。

當然,很快兩人的眼睛裡都被“社交笑意”填滿了。

我很難揣測其動機是綜藝情況,是真的不喜歡陳銘,還是想為飛飛戰隊出頭(高慶一也是正方),我只能從其行為來評價。

第一、沒有get到綜藝效果。

第二、這很不禮貌。

讓我沒想到的是,陳銘不疾不徐說出了接下來的話:

在蛋總眼裡,也許這裡坐著100個,笑話。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如果這是節目組提前安排的橋段,那我只能說李誕犧牲太大了。(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說這是陳銘事先準備好的現場砸掛,那隻能說老天真是個牛逼的編劇。

但如果說陳銘事先準備的詞也是抬一手李誕,而由於李誕的反應他現場改的詞兒(以之前的那次freestyle來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那我真的要吹爆這個人的情商和臨場反應了。

陳銘說完後現場各位的表情。

大家可以看到,其他人都是吃瓜群眾的姿態在美滋滋看熱鬧,而蔡康永老師卻在頻頻點頭。

也許在他看來,李誕也有些失禮了,故而可能會覺得陳銘“懟得漂亮”吧。

詹青雲

純粹的辯論大手。

還是一如既往的風格,綿,密。以一個大論點始終貫穿,但過程中會穿插許多持續吸引你的輔助論點。

本期她的大論點是:

“有芯片的世界裡,是由別人替你決定,什麼是真理。而這很可怕。”

而貫穿其中的,不斷在反覆強調的論點則是:

“強調過程”,西遊記取經也好,自己學習法律的經驗也好,都在強調,要重視過程。

其實很難受,因為陳銘已經把桌子擦乾淨了。

而她的全部論點,都在“信息,知識,智慧和能力”的範疇之內。

她不過是在說“能力很重要,能力需要從過程中取得”而已。可陳銘已經說清楚了:知識,能力,不是一回事。

觀眾也許不能很清晰地抓到這一點,但聽完陳銘的表述後,總會覺得青雲講的,哪裡怪怪的。

事實上整場辯論,她都一直正面暴露在陳銘的炮火之下前行。

最後還被高曉松抓住一小辮子(高老師最愛幹這個事兒了,每次都特開心)。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你說了那麼多,你把題目改了啊,你說的那不是“分享的知識的芯片”,你那是“分享真理的芯片”啊。

其實還是在概念上做文章。

但二人的開槓真的是特別精彩。

陳銘先拋出問題,大腦還在不在?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意圖是徹底消解其“芯片統一人類對真理認識”的說法;

詹青雲通過大段描述,自圓其說了自己的觀點,“知識,人類消化接受了的東西,就是我們的神經網絡”。

陳銘看對方不接招,直接拋出論點,“知識只是知識,但我們可以用大腦去質疑啊!”

然後雙方在概念層面,開始秀自己的學識功底厚度。

詹青雲問,“知識,是不是大腦中相信為真的東西”。

實話實說,不是長期在科學體系的訓練之下,一般普通的本科生這時候也就點頭了。

但陳銘概念非常清晰,再次重申了“知識是客觀世界中,驗證為真的規律。”

然後雙方互飆了兩個來回的概念理解,在談到“證偽”時,詹青雲突然開始發力,拋出自己的核心觀點。

“知識之所以可證偽,是因為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人相信不同的東西。而你今天用一套標準,統一所有人的思想,它就永遠不會被證偽。”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我為什麼說詹青雲是辯論大手。就是這句話。

節奏,思路,反駁方式,都是上上級。陳銘也罕見地只能乾巴巴地擺手否定,沒有,沒有。但再說不出什麼。

但幾秒的調整之後,陳銘很聰明,去找了給自己託底的那個論點。

開爾文所說的兩片烏雲。

從詹青雲說出這個例子的時候,我就猜想陳銘一定會用“兩片烏雲”作為反駁,我不清楚為什麼詹青雲明知對面坐的是陳銘還會留這麼大一個把柄給對方。

但話說回來,陳銘這一手也有點狼狽了,是真的被逼到角落了,沒辦法,只好在辯論技巧層面,指出對手只說出部分真相,掩蓋了那兩句話。有點魔術師揭秘同行拆臺的意思。

嗨,說那麼多,現場效果炸,才是最重要的。

瞧,感覺肖驍都快哭了。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來看導師對決。

蔡康永

先respect一個。認真是尊重舞臺尊重觀眾的表現,而尊重,永遠是相互的。來看論點吧。

康永老師第一個觀點就讓我眼前一亮,他說:

宗教為什麼要迫害科學,因為科學在跟宗教爭奪解釋世界的權利。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縱深感一下就出來了。

緊接著以巴格達為例,講述了第一個道理。(認真功課+1)

建立知識要很久,而消滅知識,只需要一瞬間。

隨後打印了一本科幻小說的海報(認真+1)

以極其動人的表述闡明瞭人類對知識的熱情。

他就是一本行走的《莊子》,他就是一本行走的《紅樓夢》,他就是一本行走的《傲慢與偏見》。

而以上只是熱身,只是康永老師慣用的,“先把你帶進我的敘事節奏”的手段而已。

在觀眾已經沉浸在其表述中之後,蔡康永冷冷地說:

包括首爾在內,站在臺上的, 你們全部都是知識的既得利益階級。

我非常感動康永老師會這麼說。

就像之前有網友曾評論過:

李誕佛系,人間不值得。你不值得你掙錢幹嘛?對不對?老婆也很漂亮。這不光是得了便宜賣乖了,這是不是都有點那個意思了?自己吃倍兒香,一抹嘴捂著盤子告訴各位說,別來,不好吃,真的。

蔡康永戳破了那層窗戶紙,不要裝了,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好的。拿出來給所有人怎麼了?你們在怕什麼?

大段的反駁,爺爺奶奶可以享受天文,孩子應該有更精彩的童年等,不一一展開了。

在最後,康永老師居然試著去押題。(認真+1+1+1)

在他的設想裡,薛教授可能會說,“獲取知識很艱難,如果獲取知識不能獲得利益,那就無法保障知識的可持續發展。”

而他用來反駁的論點則有兩個:

第一、新知識的獲取成本之高,會阻礙其他知識分子對該領域的研究;

第二、新知識早一點出來並低成本推廣,就可以早一點發揮作用(救人)。

喏,他其實並沒有能正面駁斥掉他想象中的薛教授的觀點,他只是作為一個左派理想主義知識分子,在呼喚“進步”和“平等”。

當然。這已經迸發出遠超一個綜藝所承載的價值。

薛兆豐

先借用一句話。

其實今天薛教授的那個點

是你們這方最有力的點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不管曉松老師是不是在商業互吹,這句話我是打心底認同的。

辯論打到這個時候了,抖機靈是沒人看的。

概念陳銘已經說死了,而概念的理清也在青雲和陳銘的來往中說得很透了。

宗教的理想和社會的厚度已經被康永老師說過了,他甚至還刨了教授一個論點。

而對辯題的質疑,梁文道老師也說得很好了。

我真的很期待薛兆豐老師能說出些什麼。

效率。

這是整場都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到的點。

人類社會是一個總公司的話,那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是公司的資產。而專利,可以讓每個人的精力都得到最佳配置。

其實薛教授的邏輯鏈有點長了,他的意思是:

“專利是好的,是有助於效率的,所以我們要保持專利”→→“是專利,保護了知識的產生與進步”→→“芯片的出現,會在源頭上遏制知識的產生”。

但仔細聽教授的整場發言,邏輯串聯處的因果過渡句,真的不太明顯。

其實薛兆豐和蔡康永這兩個人是真的互補,一個是表達的極致,一個是邏輯的極致,而他們的開槓環節,則是感性和理性的大碰撞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開槓一開始,雙方試探性聊天過後,薛教授迫不及待拿出自己準備好的質疑:

蔡老師,你寫書的目的是什麼?

這一段其實沒什麼意思,倆人簡直是在給CP黨嗑糖一樣拉了拉家常,薛教授的表情像熊孩子一樣全是興奮。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終於康永老師勉強把話題拉了回來,問“你發表論文是不是希望更多人看見?”

其實潛臺詞是“你也有分享知識的慾望吧?不是嗎?”

然後薛教授一板一眼地回答說,也不一定吧,專業的論文不是要讓所有人看見的。(真的在認真回答問題誒!完全忘了自己在幹嘛嗎?)

最後蔡康永老師使出殺招,非常誠懇的姿態,以交心的口氣發出直擊靈魂的一擊: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以你的聰明才智,你難道不遺憾你這輩子只被經濟學給限制住了嗎?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搞學術的人,其實夜深人靜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思考吧。

但從最後的效果來看,薛教授牢牢記著自己在辯論的使命,貌似壓根沒聽進去蔡康永這句話說了個啥。

薛教授認真辯論完之後,從蔡康永這個表情來看,我認為他是受傷了。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結辯

結辯還能迸發出新的亮點,這在往期是很少有的。

詹青雲:聚焦了現在

我承認我是知識的既得利益者,我自己就是貴州山區長大的孩子。我請大家相信,這些孩子什麼都不缺,他們最缺的是一個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

振聾發聵。如果早期圍繞這一點來打,可能會有所不同吧。

其潛臺詞是,知識共享了,那他們還有什麼新的social ladder(社會階梯/上升通道)?老實說,這個話題隨便深聊一下,這期就被封了。

陳銘:展望了未來

我們先用芯片讓大家知道所有的知識。接下來的教育,我們致力於研究創造性、突破性、開放性,更新它、挑戰它、質疑它。

節約孩子們一點死記硬背的時間,給予他們更多創作性的天空。不是沒有事做,我們還有星辰和大海。

特別推薦:奇葩說這期太太太好看了

就這樣結尾吧。

我欣賞本期的所有人。

面對一個新的發明,我們有:

試圖拆解理解的楊奇函,在現有的知識裡找新發明的關聯性;

還有提出質疑的趙英男,感覺這個新發明,在生活裡怪怪的;

我們有:

渴望的高慶一,基於現狀的痛苦,表達對新發明的嚮往;

還有表示懷疑的傅首爾,擔心會不會帶來什麼壞處,會不會改變我們太多?

我們有:

呼喚開拓人類文明邊疆,鼓勵所有人要勇敢的陳銘;

還有叫所有人停一停,睜眼看看現狀,請認真審視自己究竟會丟掉什麼的詹青雲;

我們有渴求進步,平等,希望人人幸福的理想者蔡康永;我們有認真分析效率,在社會層面推導的理性學者薛兆豐。

正方推動,反方維持。

而他們所代表的每一個群體,都共同推進並維持著人類的閃耀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