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首發於知乎,經作者授權轉載,有刪改。

有多少人和國曆君一樣,在中國古代史上,總有兩個時期學起來特別吃力,一個是魏晉南北朝,另一個就是五代十國。在漢唐兩大王朝之後出現的這兩個分裂期,出現了不少英雄人物,也令百姓多年流離失所。但是這王朝更迭之混亂複雜,實在令人頭疼。在前一陣子的《大軍師司馬懿》熱播期間,國曆君曾集中介紹了魏晉南北朝的相關歷史。今天開始,我們打算拉開架勢推出《大話五代十國》(上下篇),希望能夠為讀者全面清晰的理清這段歷史,這對我們瞭解唐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銜接或有很大幫助。

要了解五代十國,需要從黃巢、朱溫這兩個人說起。

唐朝末期有個叫黃巢的私鹽販子。我們知道,私鹽販子很有錢,然而黃巢渴望自己能在政治舞臺上一展拳腳。但是,他連續多次去考進士,不中。

於是黃巢放著很有前途的鹽幫幫主的位置不要,帶著子侄和幾千幫眾,投身唐末轟轟烈烈的起義事業中。他的隊伍越做越大,最終打到了長安,趕跑了唐僖宗。黃巢登基,國號大齊。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黃巢雕像

黃巢的大軍裡有一個年輕人,名叫朱溫。朱溫幼年喪父,原本跟著母親在一個大戶人家裡做長工,因為不甘寂寞所以跑出來。朱溫十分能打,心思也很縝密,在黃巢手下一點點升為大將。黃巢登基以後,朱溫被封為同州防禦使,重兵在握。

唐僖宗是個很可悲的皇帝,他被太監們擁立的時候只有12歲,在太監們長期刻意的培養下,他成長為一名出色的馬球運動員,馬球技藝天下無雙。然而關於治國理政則一竅不通,國家大事全都由從小看著他長起來的太監田令孜一手把持。然而即使是這樣的一名皇帝,也知道不能任由黃巢侵佔長安,所以唐朝調集重兵前來圍剿黃巢,朱溫所在的同州(今天的陝西大荔)成為了唐軍志在必得之處。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唐僖宗

和朱溫正面遭遇的是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這個人曾經投降過起義軍又投降回來。然而他手下的幾萬兵馬卻不是蓋的,幾次交鋒下來,朱溫吃了很大的虧,眼瞅著就要彈盡糧絕了。朱溫當然不肯坐以待斃,連連向長安求援。

然而,當時的黃巢已經過上了紙醉金迷的日子,每天專心淫樂,軍務全都交給親信孟楷處理,這個孟楷恰好和朱溫有仇,因此朱溫的求援信有如肉包子打狗一般一去不復返。

絕望中的朱溫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抉擇,投降唐軍。

唐僖宗大喜過望,馬上加封他為左金吾大將軍、河中行營招討副使,還把汴州(今河南開封)這塊大地盤劃給了他,並賜名叫全忠。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朱溫

然而當時朱溫並不是很滿意。為什麼呢?因為劃給他的地盤已經打成了一片白地,幾家義軍正在那橫衝直撞,只有滅了黃巢才能去上任。

朱溫投降以後的唐軍以為馬上就可以把黃巢趕走了,但是發現事情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美好,朱溫投降了,但是黃巢手下別的將領可還在啊,依然難打,依然打不動。

這裡我們要解釋一下,唐末藩鎮各個節度使的兵都是自己招募自己養活的,中央對他們的制約能力很低。然而這些兵一旦打沒了,你這個節度使也就差不多做到頭了。

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提出來了:我們去找“飛虎子”來怎麼樣?

“飛虎子”就是李克用,沙陀人,戰鬥力爆表的猛人,因為瞎了一隻眼,又號獨眼龍。這位仁兄手下有大唐最精銳的一支騎兵——沙陀騎兵,戰鬥力冠絕天下。

為了剿滅黃巢,唐朝廷許以李克用高官厚祿。李克用大喜,立刻領著一票沙陀騎兵殺了回來。克用的大軍幾乎是一路平推著打進了長安。長安收復,李克用軍功居首。唐僖宗任命李克用為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東節度使。

2

李克用很開心。然而朱溫很不開心。

因為從長安被趕跑的黃巢突圍後打回了河南,也就是分給他的地盤。

這個過程中發生了很多事,其中最重要的兩件事一是蔡州節度使秦宗權投降黃巢,在黃巢死後他接過造反大旗又堅持戰鬥了許多年;另一件事,就是黃巢圍攻陳州。

黃巢圍困陳州這件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他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安史之亂的時候,睢陽被圍,城中無糧,守將張巡從自己的愛妾吃起,號召全城將士一起吃人守城,揭開了唐末吃人的血腥一頁。黃巢的軍隊,在之前長安被圍的時候,已經小規模的嘗試過以人肉為食了。黃巢專門派出去一支部隊到陳州附近搜刮百姓,身強體壯的可以充軍或是作為民夫,而身體虛弱的則可以充作軍糧。為此,他們甚至發明了空前絕後的吃人機器——巨舂。史書是這樣記載這一幕的: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賊圍陳郡百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人大飢,倚死城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臼,並啖之。”

《資治通鑑·第二二五卷》:“時民間無積聚,賊掠人為糧,生投於碓,併骨食之,號給糧之處曰‘舂磨寨’。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鹹被其毒。”

同時,朱溫並沒有閒著。他找來了附近的幾位節度使,又拉來了李克用的沙陀軍,一起向黃巢發起了進攻。不可一世的黃巢一觸即潰,連戰連敗。在一次大敗之後,見到大勢已去的黃巢外甥林言殺死了黃巢,並準備以此邀功。沒想到的是,林言在路上卻遇到沙陀騎兵,他們不分三七二十一就把林言也幹掉了,將林言及黃巢等人首級一併獻了上去。

在消滅黃巢的戰鬥中,李克用當然是無可置疑的主力。然而得到好處最多的卻是朱溫,他從前是黃巢軍中將領,因此在黃巢軍隊潰散的過程中收編了大量部隊,還拉攏過來一大批能打的將領。性情耿直的李克用則沒撈到多少好處,僅僅是在他的軍功簿上又寫下了輝煌的一筆。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李存勖

由於之前圍剿黃巢的戰鬥中,李克用的兵馬一直都是主力,因此剿滅黃巢之後李克用的部隊已經瀕臨極限,急需休整和補給。在班師回駐地的路上,李克用路過了汴州,在封禪寺休整。

汴州正是朱溫的地盤,正是朱溫請來了李克用的沙陀騎兵,才剿滅了流竄到自己地盤裡的黃巢軍。現在李克用路過汴州,朱溫自然要準備酒宴,好好表達一下感激之情。

然而李克用並不領情。

李克用從十三歲起,就是天下聞名的勇士,一箭雙鵰就和玩一樣。

《舊五代史·武皇紀上》年十三,見雙鳧翔於空,射之連中,眾皆臣伏。

喝高了的李克用在酒席宴間對朱溫大肆嘲諷,弄得朱溫和手下的將領都十分尷尬,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然而沒人敢在李克用面前表露什麼不滿。李克用罵完了,很爽,環顧四周,自朱溫以下沒有一個人敢起刺,更爽,就決定今晚睡在這了。

朱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要知道,李克用赴宴的時候可是隻帶了一隊侍衛,他聞名天下的沙陀騎兵都駐紮在城外的封禪寺中。也就是說,只要自己今晚在城中殺死李克用,這支天下無雙的騎兵就會群龍無首!而李克用現在又大醉不醒,還有比這更好的時機了麼?朱溫安排李克用就寢後轉身就點齊兵馬,緊閉城門,集合手頭所有力量攻向了李克用的所在之處。

一番苦戰後,李克用的侍衛們勉強頂住了第一波攻勢,殺紅了眼的朱溫命令手下放火燒屋,攻進了李克用的住處。在關鍵時刻,李克用被僕人藏到床底下,用冷水澆醒,醒來的李克用猶如油鍋裡的螞蟻一樣,急的手足無措。正在這個時候,一場大雨澆滅了火頭,李克用趁機帶著兩個人用繩子墜城而逃,逃回了封禪寺。

大難得逃的李克用並沒有像許多人所想的那樣,立刻點齊兵馬滅了朱溫。而是做了一件令人大跌眼鏡的事:他帶著部隊回到駐地太原,要求朝廷出面處置朱溫。

當時李克用手下的部隊已經疲憊不堪,在圍剿黃巢的戰鬥中元氣大傷,而朱溫收編了不少黃巢殘軍,軍勢正盛。李克用就是有一萬個不願意,但是在一個錯誤的時間、一個錯誤的地點打一場錯誤的戰鬥這種事,他還是不會去做的。

但是,唐僖宗決定,千萬不能聽李克用的!

為什麼呢?因為李克用實在是太能打了,好幾路大軍都打不過的黃巢,他一出手,滅了。現在要是聽他的把朱溫處理了,他拿下朱溫的地盤,以後誰還能制的住他?

但是作為剿滅黃巢的大功臣,李克用受了這麼大委屈,顯然不能置之不理。怎麼辦呢?大家最後想出了一個法子,為了安慰李克用,封他為隴西郡王。

李克用雖然不爽,但是畢竟目前沒有滅了朱溫的實力,只得作罷。但是這件事令李克用與朱溫結下了不解之仇,深刻的改變了歷史走向,可以說,整個五代歷史的前二十年,都是這次“汴州城雨夜殺人事件”的後續。

3

剿滅了黃巢之後,各地雖然還有一些零星的義軍,但是已經無關痛癢了。但是太監田令孜卻憂心忡忡,田公公認為,這次皇帝之所以被黃巢趕出長安,主要是由於兵權都在藩鎮,而中央竟然連一支靠的住的禁衛軍都沒有的緣故。然而徵兵是要錢的,這筆錢要從哪拿出來呢?田公公冥思苦想,終於找到了一個好辦法:收回安邑、解縣兩地鹽池。

這兩處鹽池距離很近,就在今天山西運城的附近。開採年代之早甚至可以上溯至堯舜之時,自春秋以來,這兩地的鹽池就是國家賦稅的重要來源,譽為“國之大寶”。而黃巢被趕出長安之後,鹽池就被當時的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據為己有。王重榮表示,為了表示我對唐室的效忠之心,我每年擠出來三十車鹽給中央支持建軍好了。

田令孜差點被氣死,這兩地鹽池每年能出產多少鹽呢?每年能產鹽百萬斤,代宗的時候曾經佔了中央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王重榮居然每年只給三十車,不行,這鹽池必須收回來!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田令孜

田公公讓唐僖宗下了一道旨意,任王重榮為兗海節度使,免去其原河中節度使職務,任王處存為河中節度使,讓李克用馬上帶兵保護王處存上任。已經要抓狂了的王重榮大罵田令孜,聲稱他離間藩鎮,蠱惑皇帝,再這樣下去,自己就要去“清君側”了!

田令孜喜出望外:太好了!你來清君側,我這不正好有藉口把你滅了麼?王重榮此時徹底清醒了過來,他了解李克用這個人,這位殺神雖然和自己的關係還不錯,但卻一直很聽大唐皇室的命令。況且田令孜那邊已經開始調動初具規模的禁軍和剛拉攏過來的兩鎮節度使準備開戰了!現在擺在王重榮面前的選擇似乎只有兩條了:第一,按照田令孜的意思吐出鹽池,離開河中;第二,奮力一搏,臨死前掙扎一下。絕望中的王重榮,究竟會選擇哪條道路呢……

4

王重榮在反抗與就範的兩難抉擇中完美的找到了第三條道路,那就是——忽悠李克用。

李克用雖然能打,但是為人衝動易怒,王重榮偽造了一封所謂的密旨說,朝廷忌憚您的赫赫武功,所以設了個局,假裝讓您來護送王處存到我這上任,實則是把您誆騙到這裡來,然後幾路節度使一起發難,把您滅在這裡!並說這些全都是朱溫和長安城裡的田令孜想出來的。

李克用大怒,馬上給朝廷上書大罵朱溫、田令孜。隨即派出大軍與王重榮回合後兵髮長安,田公公辛辛苦苦組建的一點禁軍與拉攏過來的朱玫、李昌符兩鎮人馬在李克用面前一觸即潰,完全沒有抵抗能力。

驚慌失措的田公公只好帶著唐僖宗再次逃出長安城,逃到了陝西鳳翔。唐僖宗無意中創造了大唐王朝的一個紀錄——他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被兩次趕出長安的唐朝皇帝。

5

打到長安城邊上的李克用現在反而有點手足無措了,當初盛怒之下的李克用只想著殺到長安把想害自己的人都幹掉。可是現在田令孜帶著皇帝逃跑了,朱玫等人的軍隊被自己打散了,自己現在反而成了那個攻佔長安,逼走天子的罪人了。

頭腦冷靜下來的李克用覺得自己不能再繼續往前走了,一旦進入長安,自己反臣的罪名就算坐實了,到時候天下節度使群起而攻之可不是好玩的。於是李克用將大軍駐紮在長安城外,又向唐僖宗上了一封奏摺,在奏摺中提出我李克用這次發兵,只為消滅皇上身邊的惡人,也就是田令孜!

這下田令孜徹底慌了神,然而還沒等到他想好對策,另一個壞消息就傳了過來,之前投靠他的邠寧節度使朱玫,見到田令孜大勢已去,宣佈投誠李克用,並帶兵打過來了!

得知這一消息的田公公連忙跑到唐僖宗的寢宮,準備帶著皇帝再次跑路。然而由於之前完全沒有預料到朱玫會突然反水,田公公帶上皇帝之後已經來不及通知文武百官和他們一起逃跑了,索性帶著幾隊侍衛和宮中太監們就上了路,連大唐歷代先祖的牌位都被丟在了鳳翔!

朱玫到了鳳翔之後有點傻眼,自己原本想砍了田令孜的腦袋向李克用邀功,然而現在這裡只有文武大臣,皇帝和田公公已經跑得無影無蹤了。李克用知道後也很掃興,帶著大軍劫掠一番後,同王重榮一起返回了自己的駐地。

李克用撤兵之後,朱玫突然發現,自己成了長安周邊最大的一股勢力,手中握著大唐王朝的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而田公公帶著唐僖宗已經跑到了四川一帶,影響力越發微弱了。朱玫的心思開始活絡起來,佔據這麼好的一塊地方,不做點什麼實在是有點可惜了。

6

朱玫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擁立新君!經過一番運作,襄王李熅在他的脅迫下於長安城加冕登基,新朝廷對天下藩鎮大肆褒獎,幾乎人人加官進爵,各地藩鎮也順水推舟,宣佈效忠新君。朱玫興奮不已,將侍中兼諸道鹽鐵轉運使的職位授予自己,完全把持了新朝廷的內外大權!

此時李克用的心情有點複雜:天下人都以為是他把唐僖宗趕出長安的,自然也把朱玫在長安城所做的這一切都歸咎於他,這樣,李克用就被扣上了一個亂臣賊子的帽子了。然而實際上呢?李克用並沒有從這次擁立新君的事件中拿到一點好處!一口天大的黑鍋扣到了自己頭上,這樣的事情,簡直不能忍啊!

李克用立即傳檄天下:趕走皇帝這事和我沒關係,我原本只是打算去清君側的!擁立新君這事更和我沒關係,都是朱玫自己乾的!現在我要迎回唐僖宗,你們誰贊成?

大家早就看朱玫不順眼了,只是礙於李克用的面子,加上朱玫在新皇登基後大肆封賞,才勉強不說什麼。現在大家明白了,各地節度使群起響應,都沒等到李克用發兵長安,就把朱玫滅了個乾乾淨淨,把襄王李熅打落皇座,斬首示眾,又一起迎回了唐僖宗。

大難得逃的唐僖宗回來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貶斥田令孜。田令孜被革去所有官職、爵位,流放端州,永不赦免!唐僖宗又下了一道旨意,封李克用為“忠貞平難功臣”,加封為晉王。

總之,經過一番折騰,唐僖宗總算又回到了傷痕累累的長安城。然而我們注意到這樣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在李克用東征西戰的過程中,他的老對頭朱溫,都幹了些什麼呢?

7

朱溫在忙著剿匪。

我們之前說過,黃巢的部隊被擊潰以後,很多人投降了朱溫,但是還有一部分潰兵被秦宗權(就是投降了黃巢的那個節度使)收攏了起來,在河南境內四處流竄。

朱溫很頭疼,自己剛剛得罪了李克用。他和自己手下的謀士合計了幾次之後,還是得先把秦宗權消滅掉——最不濟起碼也得趕到別人的地盤上啊!

朱溫開始了圍剿秦宗權的奇幻之旅,為什麼說很奇幻呢?因為朱溫幾次大戰下來,發現自己竟然打不太過秦宗權!要知道,朱溫可是幾乎把黃巢手下能打的大將都收編了過來啊!秦宗權不過收攏了幾萬潰兵,怎麼可能打不過?!相反,秦宗權的隊伍卻越打越多,越打越強……

原來朱溫想的是最好能滅掉秦宗權,不行就把他趕走去禍害別人。然而其他節度使也是這麼想的,於是大家紛紛封閉關隘道路,把秦宗權的活動範圍限制在河南境內。無路可逃的秦宗權只好在河南境內遊蕩,所過之處燒殺搶掠,百姓流離失所,而這些流離失所的百姓裡又有很大一部分反過來投靠秦宗權,所以秦宗權的隊伍越打越大。

一來二去,朱溫反而被秦宗權困在了汴州(今天的河南開封)城中。朱溫冥思苦想,忽然眼前一亮:我怎麼把我兩個兄弟給忘了啊!

朱溫口中的這兩個兄弟不是他的親兄弟,他的親兄弟一個在黃巢軍中戰死了,另一個一直守著母親給別人當長工,前不久才被朱溫接來享受富貴。朱溫說的這兩個兄弟,是兗、鄆二州的節度使:朱宣和朱瑾,他們倆是親兄弟,都駐紮在山東一帶,之前剿滅黃巢的時候朱溫和他們攀了不少交情,由於大家同姓,平日裡交往起來總是以兄弟相稱。

朱溫所料不錯,朱宣和朱瑾領軍來援,一直殺到汴州城下。朱溫大喜過望,連忙設下酒宴款待這兩位,秦宗權和一票手下正咬牙切齒的在軍帳內琢磨以後要怎麼辦呢,就聽得軍營一片大亂。

朱溫打過來了!

《新五代史·梁本紀第一》:五月,兗州朱瑾、鄆州朱宣來赴援。王置酒軍中,中席,王陽起如廁,以輕兵出北門襲晊,而樂聲不輟。晊不意兵之至也,兗、鄆之兵又從而合擊,遂大敗之,斬首二萬餘級。

這下秦宗權算是元氣大傷,徹底淪為流寇。但是朱溫並沒有趁機一鼓作氣,剿滅秦宗權,他想的是,如果留下秦宗權呢,這點人馬已經翻不起什麼浪花了,但是自己卻可以養寇自重,不斷的向中央要錢要糧要政策。打定主意的朱溫一方面藉機控制了整個河南,另一方面,他沒忘了感謝關鍵時刻來幫助自己的朱氏兩兄弟。

朱氏兄弟帶著朱溫送給他們的禮物,開開心心的回到了山東,以為從此在河南有了一個強援,自己可以高枕無憂了。然而高興了沒幾天,忽然接到手下來報:咱們被人打了?

誰這麼大膽子?不知道朱溫是我兄弟麼?

就是您兄弟打的您……

8

原來朱溫早就盯上了山東這塊地盤,上次請兩人出手的時候朱溫發現,山東人身材高大,比河南這邊的士卒可強多了。而朱氏兄弟胸無大謀,可比自己差遠了,要是自己的統帥能力加上山東軍卒的武力,那這天下還有誰能擋得住自己啊!因此消滅秦宗權以後就一直磨刀霍霍,準備向山東進軍了。

《新五代史·梁本紀第一》:朱宣、朱瑾兵助汴,已破宗權東歸,王移檄兗、鄆,誣其誘汴亡卒以東,乃發兵攻之,取其曹州、濮州。

明白過來的朱氏兄弟大罵朱溫忘恩負義。一時間朱氏兄弟節節敗退,眼看著朱溫就要徹底拿下山東。然而這時候,李克用終於從長安方向回過了神,他驚訝的看到原本還風雨飄搖的朱溫竟然已經佔穩了中原之地,現在竟然還要把山東也拿下來了!義憤填膺的李克用果斷響應朱氏兄弟的請求,前往山東地區調解糾紛。

李克用派出的是他的義子李存信,我們知道,李克用手下將士的戰鬥力遠超大唐其餘部隊,因此這支人馬到了山東之後果然把朱溫打了個落花流水。

朱溫對這事表示情緒穩定,因為他已經想好了對策,那就是收買魏博節度使——羅弘信。

為了看得更明白一些,我們還是先上一張唐末的藩鎮形勢圖。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唐末藩鎮形勢圖

李克用的地盤在山西,他如果想到山東,那麼就必須經過魏博。如果魏博的節度使發難的話,那麼李克用派到山東的部隊瞬間就會被兩面夾擊。

魏博節度使羅弘信原本打算兩邊都不得罪。然而李存信御下無方,擊退了朱溫之後竟然在魏州一帶大肆劫掠,這下惹火了羅弘信,加上朱溫一個勁地在旁邊添油加醋。

李存信這時正信心滿滿的準備下一波攻勢,不料羅弘信從背後撲上來一波暴擊,帶走了一大半的人馬。消息傳回太原,李克用大怒,立即點齊兵馬從背後給羅弘信來了一波暴擊。打進魏博的李克用指示手下一定要狠狠的搶!

朱溫讓手下大將葛從週一起抗擊李克用。羅弘信琢磨了一下,覺得李克用鐵騎天下聞名,這點人馬可能不太夠。朱溫哈哈一笑,說咱們就在洹水邊上和他打,河邊土地鬆軟,騎兵發揮不出優勢。另外,河邊草多,咱們多挖陷馬坑,把李克用他們忽悠過來,到時候騎兵沒了馬,咱們贏定了。

事實證明,這辦法太好使了,李克用在洹水邊上一場大戰損失慘重,長子李落落因為陷馬坑傷了馬腿,被對方活捉,連李克用本人也差點掛掉。李落落被捉之後馬上就被送到了羅弘信手裡,羅弘信隨手就把李落落給殺了。

《舊五代史·唐書二·武皇紀下》:武皇與汴軍戰於洹水之上,鐵林指揮使落落被擒。落落,武皇之長子也。既戰,馬踣於坎,武皇馳騎以救之,其馬亦踣,汴之追兵將及,武皇背射一發而斃,乃退。

得知兒子死訊的李克用戰鬥力猛增,一口氣平推掉了魏博十幾座城池,羅弘信被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朱溫本來在山東正打的風生水起,然而此時卻發現自己沒法再繼續下去了,要是羅弘信真的被滅了,李克用可就分分鐘從背後包抄過來了啊!沒奈何的朱溫只得放下山東戰場,親自率軍馳援魏博,在觀音門邊上抵擋住李克用的攻勢,戰局進入了僵持階段。

這時候雙方都已經有點精疲力盡了,而李克用的情況尤其不好,因為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留守幽州的劉仁恭變節了。

9

劉仁恭是個唐末將領中的奇葩,他武藝平常,頭腦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是一項奇門本領:挖地道攻城。因此人送外號“劉窟頭”。李克用手下大多都是騎兵,攻城比較費勁,劉仁恭投靠李克用之後立刻得到重用。李克用打下來幽州之後,劉仁恭被保舉為盧龍節度使,留守幽州。

然而劉仁恭卻另有打算,當李克用派來的使者到達幽州之後,劉窟頭表示最近契丹人在幽州附近圖謀不軌,自己壓力很大,不能為晉王分憂。

此時朱溫與李克用之間的戰鬥已經接近尾聲,朱溫趁著李克用無力繼續發動攻勢的時候抓緊時間搞定了朱氏兄弟。於是李克用掉轉槍口,決定要教訓劉仁恭。

李克用帶著五萬人馬發兵幽州,大家都以為這將是一次極其輕鬆的戰鬥。事情的發展也和大家估計的差不多,李克用帶著人馬一路打到蔚州(今河北省蔚縣),幾乎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李克用十分開心。

正當李克用得意的時候,前方探子緊急來報,幽州方面派了一支人馬,由一個叫單可及的傢伙領著打過來了!大醉之中的李克用領著一隊騎兵就殺出去,不得不說,飛虎子寶刀不老,所過之處人仰馬翻,幽州軍望風披靡。然而不要忘了,騎兵衝過去了,步兵們可還在後面啊,在追趕自家騎兵的過程中,李克用的步兵中了埋伏,損失慘重。李克用殺著殺著覺得事情不大對頭了——怎麼我身邊自己人都沒了,只剩下敵人了啊?只好又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跑回了自己的營盤,然而這時所見的,卻只有傷兵滿目了。

《新五代史·唐本紀第四》:四年,劉仁恭叛晉,克用以兵五萬擊仁恭,戰於安塞,克用大敗。

這場戰鬥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後,元氣大傷的李克用開始走了下坡路。而與此同時,朱溫卻順利的消化掉了自己吞下去的地盤,雙方的實力對比發生了明顯的改變。朱溫的崛起,再也無人能擋。

10

穩定住了地盤的朱溫已經不再需要“養寇自重”這種手段來保證自己的地位了——現在大唐的北部已經沒有人能再威脅到他的地位了。因此朱溫加緊了對秦宗權的圍剿力度,而秦宗權的手下也再受不了這種壓迫感了,經過一番自相殘殺後,秦宗權被自己的手下打折了雙腿,被送到朱溫手上。朱溫轉手就將秦宗權獻給了大唐朝廷,秦宗權至死還在找機會替自己開脫罪名,直到被推上斷頭臺的最後一刻,這位從前的節度使還在宣稱自己不得已委身從賊——要知道,他可是在黃巢死後曾經僭越稱過帝的。

此時大唐的皇帝已經是唐昭宗了,唐僖宗自打上次被迎回長安之後就一直纏綿病榻——估計是被李克用嚇的,沒幾年就往生極樂去了。他的弟弟李曄繼承了他的皇位,唐昭宗加封朱溫為檢校太尉、兼任中書令,提封為東平王。志得意滿的朱溫展開了對李克用的又一輪攻勢,已經元氣大傷的李克用這次再也無法與朱溫抗衡了,連連敗退,幸好他的沙陀精騎一如既往的給力,才勉強維持住了山西的一小塊根據地。就在李克用節節敗退、朱溫想乘勝追擊的節骨眼上,長安城中發生的一件大事給了李克用一個短暫的喘息機會,同時也給了朱溫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11

唐昭宗繼位之後,覺得大唐之所以這些年勢力衰微,主要是太監干政造成的。而已經掌握實權的太監們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斃,因此雙方發生了激烈衝突,太監們一度將昭宗幽禁後準備另立新帝,無奈之下的昭宗託人向朱溫求援。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唐昭宗

朱溫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大喜過望,這可是光明正大插手朝廷事務的大好機會啊!他馬上點齊兵馬,發兵長安。太監們無奈之下挾持唐昭宗又一次跑路,找到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尋求幫助,可李茂貞哪裡是朱溫的對手呢,幾番大戰下來,鳳翔被打成了白地。於是李茂貞找了個機會,幹掉了挾持唐昭宗的太監,把唐昭宗交給了朱溫。

大難得逃的唐昭宗加封朱溫為梁王,諸道兵馬副元帥,以及“迴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而朱溫則藉著這個機會留下自己的侄子朱友倫在長安監視唐昭宗,回了河南,準備繼續解決李克用這個大麻煩。

朱友倫是朱溫兄弟朱存的獨生子,朱存當年和朱溫一起投奔了黃巢,然而運氣卻遠遠沒有自己兄弟好,很早就死在亂軍之中了。因此朱溫對自己這個侄子十分寵愛,這次讓他駐守長安,一方面是為了監視唐昭宗遠程掌控朝政,另一方面也是讓自己這個侄子享享福,到長安和朝廷高官們學學怎麼玩。朱友倫來到長安之後,在一次打馬球的過程中就把自己玩死了……

《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傳第一》:太祖東歸,留友倫宿衛,伺察昭宗所為。友倫擊鞠墜馬死,太祖大怒,以兵七萬至河中。

朱溫簡直要瘋了,他必須要控制出唐昭宗,那麼遷都吧,來洛陽。

唐昭宗此時的內心是崩潰的,遷都之後凶多吉少,一瞬間他有種投奔李克用的衝動,然而很快就被身邊的人勸住了——李克用現在自身難保,你要過去只會死的更快,還不如先委曲求全到洛陽呢。於是唐昭宗只好帶著文武百官,委委屈屈的遷都到了洛陽。

然而朱溫覺得光是遷都過來還不夠!他必須加強對唐昭宗的監控力度,朱溫冥思苦想之後,讓人照著皇帝身邊兩百多人的模樣挑了兩百多個替身,然後找了個機會,把原來唐昭宗身邊這些人全都坑殺掉,換上自己精心準備的替身。

這時,李克用和剩下還沒臣服於朱溫的節度使結成了聯盟,他們要求朱溫釋放皇帝,認罪服法。朱溫轉念一想,唐昭宗依然是個威脅,萬一他趁著李克用等人挑事的時機在後面搞小動作怎麼辦?想通了的朱溫當機立斷,派人殺了唐昭宗和一票大臣,另立昭宗第九子李柷為帝,時年十三歲,史稱唐哀帝。

從此以後,唐朝名存實亡。

12

這時李克用正忙著滿世界找人來一起對抗朱溫,他找來找去,靠譜的盟友竟然根本找不到。氣急敗壞的李克用找到契丹國主耶律阿保機,兩人結拜為兄弟,約定先滅劉仁恭,再滅朱溫。結盟之後的李克用非常開心,覺得自己的沙陀精騎加上契丹騎兵,天下誰也擋不住!然而還沒等他高興多久,阿保機就轉身和朱溫勾搭到了一起,李克用悲哀的發現,即使是契丹人也看出來了,這大唐的氣數已盡。

此時志滿意得的朱溫已經開始著手清算北方剩下的幾個割據勢力,為自己稱帝進行準備。他首先挑中的就是劉仁恭,朱溫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劉仁恭和李克用有仇,自己打幽州,沒有任何人會來幫劉仁恭。然而令朱溫大跌眼鏡的是,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看穿了他的打算,果斷勸說李克用出兵相救。

戰局又一次進入僵持階段,朱溫對這樣的情況十分不滿意,只能先著手準備篡位。我們大概還記得,朱溫降唐之後,唐僖宗給他賜了個名叫朱全忠。如今打算篡位的朱溫,火速改了個名,叫朱晃。

公元907年,朱溫正式登基,改元開平,國號大梁。唐朝至此正式滅亡。

新五代史·卷二·梁本紀第二:開平元年春正月壬寅,天子使御史大夫薛貽矩來勞軍。宰相張文蔚率百官來勸進。夏四月壬戌,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戊辰,大赦,改元,國號梁。

得知這一消息的李克用大哭不止,不得不說,雖然李克用這一輩子桀驁不馴,但是他對大唐皇朝卻始終忠心耿耿。李克用從此之後一病不起,在朱溫登基的第二年,李克用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李存勖

臨死前,李克用叫來自己的兒子李存勖,拿出了三根箭,說:這三根箭給你,每根代表我的一個敵人。一個是朱溫,一個是劉仁恭,一個是耶律阿保機。這三個人和我有血海深仇,你一定要幫我把仇報了。李存勖痛哭不已,埋葬了李克用,從此擔負起了同朱溫對抗的重任。昔日名動天下的飛虎子與他所效忠的大唐王朝一起被吞沒在落日的餘暉之中,而一個更加洶湧澎湃的時代,緩緩的拉開了帷幕。

13

實際上,朱溫並非完全繼承了大唐帝國的疆域,梁朝的地盤比起唐朝來縮水很大。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唐朝疆域圖

大話五代十國(上):節度使混戰拉開唐末歷史大幕

朱溫建國時的梁朝版圖

梁朝的版圖比起唐朝,縮水了好多,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南方各地基本上還都被諸侯佔據著,根本不是大梁的地盤。那為什麼朱溫還能如此坦然的稱帝呢?

實際上,唐朝時期的中國,北部各省遠較南方發達,當時像福建,廣東這種地方還被視為條件艱苦、環境險惡的流放之地。這些地方的諸侯表示原則上承認大梁——不過要是想調動兵馬糧草什麼的免談,象徵性的給點金銀絲綢倒是沒有問題。鑑於在自己的北面,老對頭李克用的兒子還在苦苦支撐,朱溫也就懶得理這些人了——等我把北方平定下來之後再說。要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從北向南平推的統一之戰還幾乎沒人失過手啊。

於是朱溫開始整兵備武,積極準備收復山西。然而既然做了皇帝,除了備戰之外,享樂也很重要。誰知道就是在享樂這事上,朱皇帝出了大簍子。

朱溫的原配夫人張氏,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朱溫還在給別人做長工時,就曾經遠遠的瞥見過這位張小姐的風姿,當時驚為天人。後來朱溫在黃巢手下劫掠四方的時候,有天手下給他送來了一個美女,朱溫定睛一瞧,這不是我朝思暮想的張小姐麼!狂喜之下的朱溫做了一件十分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把張小姐安頓下來之後向張家鄭重其事的下了聘。朱溫用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張小姐的喜愛,而深受感動的張小姐嫁給了朱溫。

張氏幾乎一手導演了朱溫的整個人生,從朱溫叛黃降唐,到日後出兵打仗,再到取唐自代等一系列大事件的背後都有這位張夫人的影子。朱溫對這位夫人言聽計從到了幾乎迷信的程度。

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傳第一:後賢明精悍,動有禮法,雖太祖剛暴,亦嘗畏之。太祖每以外事訪之,後言多中。太祖時時暴怒殺戮,後嘗救護,人賴以獲全。太祖嚐出兵,行至中途,後意以為不然,馳一介召之,如期而至。

如果說朱溫是一頭野性難馴的猛獸,那麼這位張夫人無疑就是朱溫的馴獸師。她小心翼翼的駕馭著這頭猛獸在唐末這個混亂的年代裡開疆闢土。然而不幸的是,這位張夫人沒能活著看到自己的丈夫成為皇帝,在朱溫篡位前不久,她因病離世了。臨死前,朱溫到病榻前探望自己的這位結髮妻子,她只對朱溫說了四個字“戒殺戒色”,就離開了人世。

14

後世評價朱溫,往往說這位皇帝的荒淫可算得上是一等禽獸。萬分悲痛的朱溫登基之後馬上封自己的妻子為皇后,並且為了表達自己對這位妻子的悼念之情,決定不再另立皇后。大家都對皇上這種痴情的舉動唏噓不已,然而朱溫的幾個兒子卻有點發愁:父皇,您不設皇后,可後宮總不能沒女人來照顧你啊?那你這日常起居什麼的可怎麼辦啊!朱溫一笑,你們把媳婦都派到宮裡來輪流伺候不就得了。

新五代史·卷十三·梁家人傳第一:太祖自張皇后崩,無繼室,諸子在鎮,皆邀其婦入侍。友文妻王氏有色,尤寵之。

於是兒子們紛紛將兒媳獻進宮中,為了更好的討朱溫歡心,兒媳之間展開了一番明爭暗鬥。

一來二去,又要處理朝政,又要整軍備武,還要雨露均霑,朱溫這身體終於也撐不住了。於是他對自己最寵愛的王氏——也就是博王朱友文的媳婦——說,我覺得自己快不行了,你哪天把朱友文叫來,我傳位給他吧。

朱友文,本名康勤,是朱溫的養子。這個人很有頭腦,武力差了一些。大喜過望的王氏連忙謝謝朱溫,可問題在於,郢王朱友珪的媳婦張氏也在現場,大驚失色的張氏回家和朱友珪說了這事,還告訴朱友珪另外一個壞消息,那就是為了替朱友文掃清登基的障礙,朱溫可能會把他降職後派到外地做刺史。朱友珪當場就嚇跪了,不是說到外地做刺史這事很可怕,而是朱溫生病之後越發殘忍嗜殺,一般伴隨這種降職而來的馬上就是全家死光光。朱友珪和媳婦合計了一番之後,覺得與其被動等死,不如拼一把,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朱溫這一生一共有八個兒子(算上養子友文),朱友珪在其中算是比較奸詐狡猾的一個,朱溫登基之後封他為郢王,掌管禁軍一部。因此打定主意的朱友珪迅速發難,帶著自己手下的禁軍直入皇宮,拎著劍就殺到了朱溫的寢宮。

朱溫正難受著,忽然看見自己兒子帶著一群人氣勢洶洶的殺過來。可憐朱溫一代梟雄,戎馬一生,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自己兒子的手裡。

朱友珪把朱溫的屍體藏到了寢宮,賞賜禁軍,又迅速偽造聖旨,聲稱朱友文必須馬上處死!可憐朱友文還沒高興幾天就被稀裡糊塗的殺了。然後又偽造了一份聖旨,大肆誇獎了一番朱友珪之後表示我已經病重,現在決定傳位給朱友珪。

15

朱友珪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籠絡大將。

朱溫是個馬上得天下的皇帝,為人殘忍好殺,因此手下將領很聽朱溫的話。但是朱友珪登基前不過是個左右控鶴都指揮使,相當於今天一個甲類軍軍長罷了,關鍵是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朱友珪自己也比較心虛,於是一方面大把的給禁軍撥錢,一方面派人前往各地藩帥處進行封賞。

然而這裡存在一個問題。

朱溫登基之初的時候是深入思考過軍隊建設的。在朱溫看來,唐朝之所以完蛋,就是因為藩鎮兵馬太強,而中央又缺少一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直屬部隊造成的。因此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他建立了一支強大的禁軍,並由自己親自統帥。不得不說,朱溫的這個做法極其正確,這支禁軍不僅戰鬥力遠超同儕,更是對朱溫忠心耿耿,而各地藩帥在這支禁軍的震懾下也變得服服帖帖。

當時駐外勢力最大的藩帥是誰呢?是楊師厚,開始在李克用手下,一直得不到出頭的機會,後來一氣之下投靠朱溫,一步步做到諸軍行營馬步都指揮使,戰時直接指揮朱溫麾下所有部隊,可謂地位顯赫。朱溫將楊師厚派到魏博地區,在與晉王的鬥爭中,楊師厚一直活躍在戰鬥的最前線。

按理說這樣的結構是非常理想的——朱溫掌控禁軍,禁軍威懾地方將領,大將在這種威懾下奮勇作戰。但是朱溫作為一個戎馬一生的皇帝偏偏覺得這樣不行!在整頓完禁軍之後朱溫帶著禁軍做了一次遠征,試圖把李存勖(這時候李克用已經死了)的勢力一網打盡。而且朱溫還指示楊師厚:你和你的兵馬不要亂動,在原地等我的捷報就好!

然而,朱皇帝的引以為豪的禁軍被李存勖打的落花流水,精銳部隊整建制的被消滅。朱溫灰逃回河南,而楊師厚手下的部隊此時變成了後梁最大的一支軍隊。但是由於朱溫積威日深,楊師厚還是一如既往的保持著對後梁的忠誠。

但是現在朱溫死了,楊師厚不服朱友珪,決定全權掌管軍隊。在經過一番較量後,朱友珪發現自己完全不是楊師厚的對手,從此不過問軍事,自暴自棄的開始終日沉迷享樂。

別忘了,朱溫有八個兒子。就在朱友珪每天荒淫的日子裡,開封府尹,也是他的弟弟朱友貞悄悄的聯絡了一些人——其中就包括楊師厚——準備起兵造反了,有了軍隊的幫助,朱友貞幾乎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打進了皇宮,而自知大勢已去的朱友珪則自殺身亡。朱友貞登基之後立刻下旨,加封楊師厚為鄴王。

但是有一個人,在遙遠的山西對此事表示了不屑。

這個人就是李存勖。

16

自從朱溫親率禁軍被李存勖打敗之後,李存勖就一直等著一個機會,讓他能夠完成他父親的遺願。在深思熟慮之後,他決定先拿幽州開刀。

此時幽州的老大已經不是劉仁恭了,而是他的兒子,劉守光。劉守光和劉仁恭之間的關係很有意思,自從劉仁恭成功擊退李克用之後,劉仁恭就一直過著一種超乎想象的荒淫生活,他蒐羅了幽州各地的美女,還煉丹追求長生。後來劉守光趁著朱溫攻打幽州,劉仁恭後方空虛的時候控制了幽州城,軟禁了劉仁恭。劉守光既不能打,又沒什麼謀略,為人荒淫暴虐,反覆無常。在朱溫死前一年,這位仁兄竟然覺得自己做燕王實在有點屈才,在幽州稱了帝,自號大燕皇帝。

實際上,幽州之所以能被保存至今,主要是由於他在梁晉之爭中一直作梗。但是現在梁朝的內亂給了李存勖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李存勖趁機發兵幽州,而朱友珪則沒有任何反應——國內的事還忙不過來,哪有空理你。於是幽州就輕輕鬆鬆的被李存勖拿下,李存勖將劉仁恭父子生擒活捉後帶到太原,在李克用牌位前破腹取心,祭奠先王——父親,您的三矢之仇我已經報了一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