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58:靠倒賣流量無法承載它的未來

“消失”的58:靠倒卖流量无法承载它的未来

文 | 一號財經,作者 | 孟雯

百度搜索58詐騙,相關詞條1380萬條。有媒體稱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近年來的統計,已有60起通過58同城、趕集網發佈虛假招聘信息的詐騙案件,累計5500名被害人受騙,詐騙金額近億元。

與之相對的,是58同城每日UV3000萬次,PV300萬次和近乎100%的增速。幾天前,58同城發佈了2018年Q3季度財報,營收32.462億元,毛利率高達89.5%;淨利潤7.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05%。

相比自如,貝殼的頻頻發聲,58逐漸消失在了大眾視野中。作為一家從黃頁時代就誕生的老牌互聯網企業,歷經多輪洗牌依舊“大而不倒”。

成立13年,究竟是什麼支撐著58踽踽獨行,這個神奇的網站,到底神奇在何處?

一、資本垂青

58同城是在姚勁波備受欺凌的租房經歷中孕育而生的。初到北京的他和如今的北漂青年一樣面臨著租房問題。

可惜運氣不佳,在租房過程中遇到了黑中介,這位中介小哥當著他的面撕毀了1200元的租房收據,當時還是程序員的他全部身家才5000塊。

怒火中燒的小姚決定自力更生,“當時就想有一個網站,能把房東和租客直接聯繫起來。”58成立之初的願景也是成為人人信任的生活服務平臺。

無奈事與願違,如今的58被吐槽“騙子的同城”,虛假信息氾濫,詐騙橫行,存劣驅好……凡此種種,皆與姚勁波的初衷背道而馳。

一面是流量營收不見頂的上漲,一面是“一邊倒”的罵名,矛盾交織在58同城這家全中國最大的分類信息平臺中。而這種矛盾,緣起於58過於順遂的成長。

擅長營銷,講一手好故事的姚勁波堪稱資本市場最為青睞的寵兒。58成立之初就對標美國的免費分類網站Craigslist,還沒上線就拿到了軟銀賽富500萬美元投資。用他自己的話講,“58同城起步的確很順,第一輪融資就拿得令同行匪夷所思。”

可是21世紀初中國分類信息市場的需求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前有美國次貸危機,後有幾百家模仿者前仆後繼,58同城陷入了困境,姚勁波甚至不得不賣掉域名換錢給員工發工資。

商業模式始終沒能成型,最為困窘的時候,姚勁波找到了軟銀賽富的合夥人羊東尋求幫助。估計是愛之深責之切,被羊東劈頭蓋臉罵了一頓,最終在另一位合夥人閻炎的推動下軟銀賽富追加了4000萬美元投資,58同城活了下來。

上天還是眷顧這位來自湖南益陽的小夥子。

錢有了,又給他送來位大將:在趕集網負責SEO(搜索引擎優化)的陳小華。陳小華入職趕集半年,就把流量從10萬做到了40萬,姚勁波兩眼放光。他不厭其煩地給陳小華打電話,還親自到趕集公司樓下等他。軟磨硬泡,終於拿下了這位悍將。

轉折也就此到來。入職後陳小華用人海戰術,8個月將流量從20萬突破到了100萬,幫助58同城超越趕集網奠定了行業第一的位置。

除了流量之爭,二者鋪天蓋地,狂轟濫炸的廣告大戰也頗引人注目。前後燒了數億元人民幣,恩怨糾葛了10年最終於2015年4月完成了合併。騎著毛驢的姚晨與喊著“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的楊冪,成為見證兩個頭部分類信息網站戰鬥的最佳證據。

二、流量原罪

跌過線下雜誌的坑,蹚過O2O的水,58逐漸摸通了一套賺錢邏輯:依靠會員與廣告收入,以及扮演信息中介的角色,通過流量上的進出賺取差價和中間商的費用。

商業模式跑通了,上市也提上了日程。網名為“風清揚”的姚勁波把馬雲視為自己的偶像,2013年10月31日58在紐交所上市的時候,姚勁波曾說 “馬雲是把中小製造業者帶入互聯網,我則是把規模更小但總量巨大的本地生活服務業者帶入了互聯網。”

作為一家to b型企業,客戶資源與平臺綜合能力是兩個最關鍵的核心競爭力,平臺的綜合能力則依託於客戶資源的積累。而這背後,是對銷售人員一整套系統化的管理。上市之後,58就開始對銷售團隊進行了精細化管理,用半年淘汰了低產人員,如今58集團3000名地面軍隊也是名聲在外。

這種強銷售、結果導向的發展模式在初期幫助58快速拿下了市場份額,贏取了流量。可在移動互聯網紅利漸消,增長乏力的大環境下,公司和員工都面臨著壓力和瓶頸,這也為後期發展埋下了隱患。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業務線擁有巨大權力。一位熟悉58內部的員工也證實了這一說法。“58在全國各地有很多銷售分公司,銷售的老大同時也是公司的總經理,財務、法務、市場等職能部門也是完全服務於銷售業務。”從前兩日被爆出的原58渠道事業部高管涉嫌受賄被拘一案也可見一斑。

58起步早,但它真正被資本市場接受還是最近三四年的事情。15年58有過三次資本動作,與趕集網合併,收購中華英才網,安居客,又先後拆出了58到家,58速運,瓜子,轉轉,好租,招財貓等子品牌。

手握鉅額流量,一家獨大的58開始進行自我拆解。內部孵化垂直交易項目,以自身流量託底,時機成熟拿出融資,幫助58實現體外增長,同時能在業務上繼續反哺58。

2016年58內部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一是加大對創新業務如58到家,二手車等分拆業務的支持,二是在主營業務上分成事業群和業務線,包括房產,招聘,二手車,本地服務等。

目前看來58的分拆策略初現成效,O2O模式的同城貨運58速運,二手車業務“車好多集團”,二手交易平臺轉轉以及聚焦寫字樓租賃相關服務的好租都拿到了過億融資,成為垂直領域的獨角獸。

這種拆分一定程度上緩解了58自身流量瓶頸的問題,可平臺上氾濫的虛假信息依舊沒能得到緩解,負面爭議不斷。

這種爭議源於58的流量原罪,並且隨著商業化探索的深入而日益加重。13年58推出了競價推廣系統,會員發帖完全按出價高低排序,會員數與發佈信息數量呈正相關。

得益於此,上半年58在線推廣業務增速超過了付費會員收入。曾與趕集網你死我活的鬥爭也致使58為求流量降低了信息准入的門檻,信息篩選漏洞的弊端逐漸放大。

今年北京市住建委曾通報批評房屋租售網站房源發佈不規範,在不符合要求的約2000條房源信息中,58趕集約佔1300條,佔比超過六成。招聘造假,房源造假,欺瞞,詐騙……80億美元市值的58集團開始焦慮。

三、“消失”的58

58最賺錢的業務當屬房產和招聘。房產領域有鏈家、貝殼的狙擊,招聘領域有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的圍剿,58集團內部也面臨挑戰。付費用戶增速放緩,會員費漲價或降價均有很大風險,只能另闢蹊徑開拓三四線城市用戶。今年58集團推出了58同鎮,打算在鄉村再造一個58同城。

三四線城市的確有更大的流量,但也面臨著用戶受教育程度偏低,制度不規範導致行騙風險偏高等挑戰。可以肯定,58未來要面臨的問題決不會比之前少。

信息分類冗雜繁複,租房,換鎖,修馬桶,家政等服務遠不夠高大上,卻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剛需。把觸角下放到鄉村的58似乎離互聯網越來越遠,哪怕前幾日剛發佈了2018年Q3財報,36.268億的季度營收也沒能在互聯網圈激起水花。

人們似乎開始淡忘姚勁波這位在《非你莫屬》舞臺上“沉睡的獅子”,連帶著這家散發著土味的58集團。不過在互聯網大佬圈,姚勁波的江湖地位卻絲毫不減當年。兩年烏鎮互聯網大會期間,姚勁波做東,邀請了馬化騰,雷軍等互聯網大佬參加,C位出道並在微博上自豪宣稱:烏鎮,另外一半互聯網人在這。

新三巨頭TMD中美團創始人王興和姚勁波是多年好友,在王興決定創業的時候還找姚勁波諮詢過經驗。如今兩人也都在做本地生活服務。

現在美團也上市了,在發佈的Q3財報中,營收191億元,同比增長97.2%,500億美元的市值約為58的六倍。

互聯網市場風起雲湧,共享經濟,人工智能,物聯網層出不窮,信息分類好像也講不出什麼新故事了,58垂垂老矣,也沒人指望它能再掀波瀾。

58越來越沒有存在感,姚勁波卻不以為意。曾有人問他如果把58的路重新走一遍,會不會做的更好,他答:“再走一遍也就是好一點點而已,這12年的節奏基本是對的,該進入的時候進入,該做用戶的時候做用戶,該融資的時候融資,不會有太大的不一樣。”

營銷投入過大,技術研發不夠,市場流量紅利見底,幾經轉型的58能否再續往日輝煌,它的未來又會走向哪裡,都要打個問號。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