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縣東華山印象

10月19號和運城朋友一起去了絳縣看紅葉,高速95公里到絳縣,上午去了陳村峪水庫,觀賞了漫山遍野的紅葉,下午去了東華山景區。

絳縣東華山印象

路過張上村,參觀了太陰寺。寺廟建於北魏時期,距今1500年,歷史悠久啊。

絳縣東華山印象

寺廟內供奉著三位娘娘,觀音娘娘,送子娘娘,送藥娘娘,其中觀音娘娘神像是用一根直徑兩米圓木雕刻而成。當年這裡是倉庫,大殿才得以保全。寺廟規模較小,但有仙則名。

絳縣東華山印象

從張上村經過,沿著山嶺盤旋蜿蜒而上,到了大山深處,看見山嶺上有個小小的塔。門票25元,售票人說:山上有20座廟,那裡高1800米,走上去要三里路,估計垂直高度800米。

絳縣東華山印象

遠遠地到了山腳下,上吧,感覺沒啥看頭,不上吧,有點可惜。鼓足勇氣,上山看風景,權當一次鍛鍊。

絳縣東華山印象

上山過程中,遇見四位河北來的朋友,一路同行。經過一段艱難的攀登,照片中這會兒,已經爬到了半山腰了,但還有兩小段山路要爬。秋天的山嶺上,還是非常美的。

絳縣東華山印象

上山路上的石頭臺階,每一步都是艱難的,大口的喘氣,大大的汗滴,但風光在前,拼命向上爬啊。

絳縣東華山印象

終於到了山頂,一看,就這啊。石頭的門洞,殘留的雜物。

絳縣東華山印象

走過門洞,眼前象是一座石頭城堡,這是寺廟?沒有普通寺院的大殿,只有渾厚的石頭牆。

絳縣東華山印象

進入石頭牆內,壘起很多石頭窯,窯內有神像,五嶽廟、觀音廟、文昌廟、武昌廟、娘娘廟、月老廟、天王廟、藥王廟、財神廟、太歲廟等等,每座廟的前面放個捐款箱。

絳縣東華山印象

這是一座觀音娘娘廟,這與山下的太陰寺中的娘娘神像,相差甚遠。

絳縣東華山印象

這一處靈官殿,小小的殿內,神像、香爐、捐款箱,一一俱全。

絳縣東華山印象

高聳的石頭塔,分為三層,順著小門爬進去,裡面也有一處神像,供香客人祭拜。二層用木板搭建,上面很小,有幾個瞭望口,最上層就是一個圓頂,沒有中間隔層。當年人們為了建造這個塔,也一定費了很多功夫了。就地取材,石頭敲成方形,但其它一些材料則在從山下搬運上來。

絳縣東華山印象

從塔上的小窗口往外瞭望,遠山濛濛,山嶺高聳。

絳縣東華山印象

山上,都處石頭建築,小門洞,小臺階 ,小路迴轉,別有風味。

絳縣東華山印象

暗紅色的石牆,懸崖邊上,構建這麼一處世處桃源。早先的神仙們,總是尋找山野幽靜處,建造寺廟,現在都在人們旅遊的好地方。

絳縣東華山印象

這一處平臺上,石板鋪地,四處房舍都是石頭所建。

絳縣東華山印象

東華山寺廟有1367年的歷史了,每年農曆三月十八,這裡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各地香客們,上山祭拜,捐助香火,人們立碑紀念。

古人為什麼要在這裡建造這座寺廟呢?在我國很多寺院,寺廟,古人選擇在懸崖峭壁上建造,而現在都成有名的景點。

絳縣東華山印象

在這麼高的山上,建築這些石頭牆,也不容易,也不知修建了多少年,也沒看見這山頂有水源。

絳縣東華山印象

簡陋低矮的小廟

絳縣東華山印象

平時山上沒人看護,平安大鐘,也難免受到風雨侵襲。

絳縣東華山印象

要下山了,又看見了這個石頭門洞。

絳縣東華山印象

山間小路,以前也許雜草叢生,但人走多了就成了路。

絳縣東華山印象

登高望遠,山下層林盡染,漫山紅葉,通往山上的路,就在半山上。

絳縣東華山印象

在山上,這種不知名小樹很多,很象懸鈴木的樹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