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奶奶故事之三:中年喪夫 刻骨之痛

晚上,坐在奶奶身邊,拉著她那佈滿皺紋、血管微凸的粗糙的手,望著她那滿頭白髮,問道:“奶,我爺那時候是怎麼死的?”

聽清了我的問話,奶奶臉色頓時一變,“唉,你這娃問這咋的,活活坑了咱幾十年,受的罪給誰說去。”

看著奶奶傷心的樣子,我趕緊轉換了話題。

過去,我曾斷斷續續地聽說過爺爺的不幸遭遇,但終究不知其中過程和原因,我想搞清楚,奶奶又哽咽難語,我知道那是奶奶心頭永遠的痛。

臘月裡,我回到山村,向村裡老人,問起了我爺爺那年遇害的事,村裡有不少人還記得當時的情況。

結合奶奶的敘述和村裡人的敘說,爺爺不幸遇害的大致經過是這樣的:

山村奶奶故事之三:中年喪夫 刻骨之痛

柏林常青

那是1950年,全國剛剛解放,老百姓生活也慢慢安定下來,但還存在許多舊社會遺留下來的不安定成份。

爺爺那年33歲,正當年,體魄又壯實,並且一改過去的作風,逐漸開始安份守已,懂得過日子了,知道想法掙錢,添置些家當。上山砍荊條,做杈齒,做耱齒,再做成木杈、耱,擔到集市上或是跑到很多遠的地方,賣成錢,窮日子也漸漸看到了奔頭。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在1951年9月,爺爺和村裡的黃友娃、西溝王如意,一起上山燒木炭。木炭窯離村有二三十里地,在一個叫羊灣地的偏僻山溝裡,砍柴燒炭,下苦掙錢。

一天下午,如意擔擔木炭回村了,剩下他倆。忽然聽到山林中聲音嘈雜,叫嚷不斷,他們感到氣氛不對,也知道後山人比較野,就到附近林中躲藏起來。

原來是芮城縣某某村的民兵集體上山,搜捕什麼“特務”。因為附近村莊不斷有無辜群眾遭受傷害,懷疑是“特務”所為,就上山尋找,就尋到了他們的炭窯跟前。

他倆覺得於自己無關,也就放心地走了出來。但這夥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連推帶搡,把他倆帶回了村裡。

先是審問,乾沒幹壞事,他倆當然不會承認,民兵就開始毆打。友娃記得:剝去他倆的衣服,用竹片沾上水,一打一抽,皮開肉綻,疼死人了,腿上,屁股上血淋淋的,肉往外翻,打得很。後來,友娃在村裡認識一位熟人,很快就放了,但爺爺就慘了,他碰上了惡人。。

這個惡人,曾在黃窯村裡停過,都認識的。招婿上門兩三載,過不成,又跑回山南,而在這其中,在村裡的爺爺,少不了從中勸說,豈有不得罪之理。這回,藉機報復,徹夜踢打,如何受得了?(當時具體的原因,有不同的說法,現已無法查證。)

人是快不行了,還把“特務”罪名強加給爺爺,洩私忿,暴打無辜,造成爺爺命在旦夕。

等到友娃回到村,拿上證明,叫人去救時,見到爺爺已被打得渾身是血,四肢無力,雙目無神,菴菴一息。

奶奶從聽到消息就開始哭,家裡圍了一屋子人,街坊鄰居,親戚朋友,聽說出事了,都來探望,關心地問長問短,說些寬心話,估計不會有事。

奶奶處於焦急的等待之中,坐臥不安,祈求丈夫平平安安,早點回來。

但事與願違,好不容易等到下午,太陽落下之前,爺爺被抬了回來。奶奶一群人,早早等候在下澗坡,但看到爺爺時,已是七竊出血,渾身上下沒一塊好處,受刑的印跡處處可見,手指上過竹籤,身上用鐵板燙過,腳腫腿斷髮落,啥罪都受過,已經嚥氣多時。

奶奶一下子撲上去,放聲大哭......

周圍的人們見到爺爺不幸遇害,也掩面而泣......

爺爺突然而去,村裡人不敢相信,而眼前此情此景,人們低頭無語,淚花閃閃,哽咽難止,傷心不已。

奶奶在眾人的攙扶下,回到了家裡。

“我還以為他到山裡燒木炭,誰能想到,他竟幹下這事。這夥人不長眼的惡棍,竟狠到這步天地。......你一走,丟下我,怎麼過呀?”

第二天,就有人從虞鄉縣城司法科,請來公家人,對爺爺遺體進行了查驗,並對證人友娃、如意等進行了問證,經協商,要求先把人埋了,之後進行處理。

在村裡人的幫助下,在東北地打墓,借了副棺材和一身壽衣。到入殮時,奶奶一下子,撲跪到靈前,放聲痛哭。

跟前好幾位大娘,怎麼也拉不起奶奶,也禁不住長吁短嘆,陪著涕淚。此時此刻,奶奶,整個身心都浸透著一種難以言狀的悲痛,這哭聲,撕心爛肺;這哭訴,言切語急;這哭泣,肝斷腸裂;這哭喊,這生死離別,這痛失親人,這淒涼悲憤,令天地動容,讓條山垂淚!

山村奶奶故事之三:中年喪夫 刻骨之痛

因是中年不幸遇害,一切從簡,草草安葬了爺爺。

送走了爺爺,奶奶一下子掉進了地獄一般,人瘦了一圈,兩眼失去光澤,走路也搖晃,時不時還想哭。

在孃家住了幾天,又在姐姐家住了幾天,但如何能安定情緒,痴痴地坐一會,悶悶地躺一會,閉上眼睛就會想起親人,想起從前,就會淚流滿面,度日如年啊。

奶奶說:“這哪是人過的光景,還真不如一死了之。唉,天塌了,牆倒了,房歪了,活著還有啥味?”

後來,奶奶還是回到了老屋,南巷王金娃老姑,擔心奶奶,經常陪伴在身邊。

生活還是要堅持下去,奶奶開始生火做飯,開始拾柴挑水,開始人生又一段艱難歷程。

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記憶,奶奶永遠記著那日夜抹不去的親人,時間也永遠衝不淡血淚相印的痕跡,直到今天也不願去想,再回憶那段喪夫之痛的時刻;奶奶永遠記著那失去親人的一幕幕,兩眼淚水飽含著多少怨恨、多少思念、多少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